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35 题号:1378767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反映着城市的特质品位和形象风格,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近年来,哈尔滨以文化创城为牵动,打造冰城符号。通过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培育出具有标志性的城市精神,展现出生机勃勃、大气厚重的文化新境界和文明新高度。

哈尔滨是一座音乐之城。19世纪末,歌剧、芭蕾、爵士乐等传入哈尔滨,与本地文化交融,诞生了中国最早一批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数以百计的业余合唱团定期、定点活动,音乐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称号。音乐,是哈尔滨深入骨髓的文化印记,也是哈尔滨文化创城的发力点。2019年6月至10月,哈尔滨音乐厅、老会堂音乐厅等演出场馆及专业文艺院团,陆续推出135台264场国内外经典演出。

从今年起,道里区提出打造具有冰城音乐文化特色的10公里松花江文化旅游观光带。将东起中东铁路公园、西至松花江公路大桥的沿江10公里地带打造成集休闲、活动、学习、展示于一体的文旅融合观光带。

(摘编自姜雪松《文化创城打造冰城符号,滋养一座城市》)

材料二:

文化符号是记载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工具。文化是由多种多样、五彩缤纷的符号组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符号体系,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合理地选择并运用文化符号。对于文化符号的提取可以从当地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礼仪等方面入手,也可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深入挖掘具有代表象征意义的符号。

建筑本身就是凝结的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恰到好处的文化符号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赋予了建筑更多的精神文化内涵。城市文化符号包罗万象,如文字符号、色彩符号、图象符号等多种形式。城市文化符号是构成城市文化的最外层,当人们提及北京这座城市时,我们就会想到胡同、四合院、天坛等。法国作家雨果曾讲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

位于黄河中游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在这座拥有浓厚文化的古城中有一条西大街,西大街的建筑体现的是仿唐建筑的风格。经过多年的岁月洗礼,现代人发现了西安西大街珍贵的文化内涵,将其进行新的改造。整个建筑立面的改造上延续着传统的历史文脉,对沿街原有的和新建的建筑都采用以唐风为主的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并下大功夫恢复了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牌坊,大大增强了古城的历史特色。

建筑立面的设计也同样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手段,它通过色彩、形态、均衡、比例等造型元素,体现着建筑外立面对城市文化符号的表达。建筑美不美观,好不好看,它需要经历岁月的检验,这些都是与建筑的色彩、形态、光影、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的,往往这些就是设计师们所要表达的。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史需要不断地传承与弘扬,即通过对建筑立面的设计运用象征”“引用等表现手法来展现它深刻的寓意。在中国人的思想里那些缺乏寓意的造型符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那些蕴涵着丰富文化内涵、代表着城市文化的城市文化符号应用于建筑立面的设计中才有真正的深刻寓意。一座城市的建筑立面体现着城市面貌的特点和视觉连续性,体现着城市文化特征,也可以说城市建筑设计的改造重点是对建筑立面的改造。在改造中,以尊重原有年代风格和特点为核心,保留结构,改变外观,将城市文化符号运用到现代建筑立面的设计上。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应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在大和谐中寻求小变化,以城市文化符号为设计手法进行改造设计,让现代建筑立面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感的实用艺术。

(摘编自李梅红《浅谈城市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

材料三:

每天一份报纸,每月固定的《读者》和《知音》,这些许的文字信息需求,在小区门口的报刊亭就能逐一实现。作为城市重要文化符号之一的报刊亭,承载着许许多多海口市民以及阅读爱好者的美好回忆。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猛普及,这一原本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风景线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而正在逐渐消失。在第24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对海口市的多家报刊亭进行了实地走访。

以前的报刊亭很多,相隔一公里就有一个,现在两、三公里都不一定能见到一个,甚至有些新的小区周边乃至整条街上都没有一个。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报刊亭没有那么深的需求,但像他们这拨人都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阅读习惯了,每天一份报纸是必不可少的。

经营者也普遍反映生意不好做,读书看报的人越来越少,收入也就相应的少了很多。经营者章女士告诉记者:原来一天从早到晚开门12个小时,现在能有4、5个小时就不错了。没有生意守着也白守,你看现在好多人都增加了很多‘副业’,要不然真没办法。

每天在报刊亭购买报纸的人鲜而有之,记者蹲守海口某处报刊亭2个小时,才有一人路过购买一份报纸。市民李女士也表示,定期阅读的那些杂志和期刊,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了。现在工作都比较忙,能闲下来阅读一下自己喜欢的书籍和杂志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是手机不离手的,加上电商的出现也对传统书店和报刊亭等行业的冲击很大。但对于我们普通市民来讲,回家的途中路过报刊亭,买上一份读物,很方便的,这对于我来说才是‘生活’。李女士说,现在的报刊亭少了,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但就算多走两公里也还是希望到店里翻一翻、看一看,这是一种情怀。

希望这一抹充满文化魅力的城市风景线不会消失,而是更好地为那些心存情怀的阅读爱好者们营造一个文化驿站、一个心灵港湾,也为这个城市,留下充满人情味的无限美好与遐想……

(摘编自《海口城市文化符号--报刊亭现状:经营难副业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哈尔滨通过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进一步提升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
B.音乐是哈尔滨的文化印记,哈尔滨的演出场馆及专业文艺院团每年都推出大量的经典演出。
C.西安西大街的建筑改造延续了其仿唐建筑风格,赋予了西大街更为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D.作为海口“文化符号”之一的报刊亭,承载着很多美好回忆,但是近年来正在逐渐消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同、四合院、天坛等都是北京的城市符号,它们象征了北京的城市精神文化内涵。
B.城市的发展、互联网的迅猛普及和电商的出现是海口文化符号报刊亭逐年消失的三大原因。
C.某些阅读者很留恋报刊亭,就算多走两公里也愿意去报刊亭翻一翻,看一看,是情怀使然。
D.材料三以记者实地调查的形式报道海口文化符号报刊亭的现状,比材料一更具权威性。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北京四合院的屋檐上有时会出现蝙蝠或寿字等传统的文化符号。
B.中国古代的一些器物上同时雕刻蝙蝠和桃子,寓意福寿双全。
C.呼和浩特市成吉思汗广场,五组雕塑展现了蒙古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D.北京保利博物馆在建筑外立面上采用灯笼元素,命名为“特色吊楼”。
4.将城市文化符号运用到现代建筑立面设计上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
5.作为海口城市“文化符号”之一的报刊亭,近年逐渐消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分析。
20-21高一上·湖北荆州·期末 查看更多[9]
【知识点】 学术论文 报告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不同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工具人呈现的样子虽然千姿百态,但在本质上丧失人物个性,缺乏行为动机,却是千篇一律。偶像剧中常常出现促进男女主角感情的“神助攻”。伦理剧中免不了有“作天作地”的“恶婆婆”,悬疑剧中则会有冷不丁冒出来的“关键人物”,他们要么坏得透彻或好到极致,要么在两种极端状态间反复横跳。这种片面的人物形象不仅在剧情中显得无比突兀,更与真实生活之间存在巨大断带,违背了影视作品反映和观照现实的创作初衷。近年来,工具人的频繁出场在类型化特征较为明显的作品中表现更甚。例如在职场题材作品中,一众工具人成为主角“打怪升级”道路上的垫脚石,凭借着庸俗老套且乏善可陈的人物冲突满足观众的自我想象,博得关注。在这些伪现实题材创作中,脱离实际却吊足观众追剧胃口的工具人已然呈现霸屏之势,成为此类作品极具迷惑性的外在伪装,实则与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南辕北辙。

工具人的泛滥和创作中的惰性思维不无关系。对于部分创作者而言,挪用在各种类型题材中左右逢源的工具人,自然比潜心创作打磨一个全新的人物轻松得多。还有部分作品中的工具人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创作者的能力有限所致。纵观近段时间的热播作品,即使那些整体口碑和市场成绩尚可的影视剧,仍旧难以避免工具人的存在。在此类作品中,创作者原本寄托于用庞大的人物关系为观众讲一个更加精彩的好故事,却没承想最终“乱花渐欲迷人眼”,反倒拉低了作品水平。此外,工具人也是影视创作向市场化审美妥协的一大显著症候表征。随着市场数据成为衡量一部影视作品“价格”的重要标尺,不少创作者囿于商业利益,往往倾向于在剧情中加入大量能迅速刺激观众神经、引发舆论热议,吸引大批流量的奇葩人设,而罔顾逻辑合理性和艺术价值。一言以蔽之,工具人崛起背后反映的是影视创作者创作能力上的欠缺,“关起门来搞创作”的问题以及片面迎合市场的投机心态。

虽然部分工具人短暂带火了一些作品,但同样让作品遭到了反噬。我们应当警惕,在影视配角塑造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的工具思维,已开始侵蚀影视创作的各方面,不少作品中单薄无力的主角形象、陈旧无趣的背景设定、一成不变的俗套剧情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这种按图索骥般的机械创作模式也不断使一些影视作品丧失应有的艺术美感,沦为文化工业的程式化产品。对此,影视创作者应当从火热生活中采撷创作灵感,多一些深刻思考、少一些工具思维,在合理编织的故事剧情里放置合适的人物角色。创作者还应认清影视配角对于剧情的功能性和作为人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将原本被期待着给作品锦上添花的配角,矮化成形同工具一般的“眼泪收割机”“话题引流器”和“商业利益跳板”。不同于工具人对角色个性的收编和遮蔽,一个好的配角关注影视角色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即使在有限的篇幅里,也能够发掘出自身的人性弧光以及升华整部作品的必要意义,从而留给观众深刻的印象和深入的探讨空间。角色不分大小,只有对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始终保有尊重,工具人的怪圈才会不攻自破;而只有当配角回归应处的位置,才能与主角一起在跌宕起伏的故事里,释放出珍贵的人性光辉。

(摘编自《别让配角沦为“工具人”》)

材料二:

与过去几乎只有主角披荆斩棘、一路登顶的剧相比,今年的电视荧屏涌现出很多“群星闪耀”的群像剧,从年初的《山海情》《觉醒年代》,到近期热播的《扫黑风暴》《乔家的儿女》等,在这些成功打造出人物群像的作品中.主角人物不再具有过分突出的光环,众多配角反而各个闪耀着个性和光芒,剧中的绿叶演员往往先声夺人,凭借配角甚至反派角色却能够在观众心目中占据C位。

盘点近年来的大热剧目都有一个特点:群像气质——无论是五彩斑斓的时代讲述,还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都可以在群像剧中形成宏阔的叙事结构,而且作品中的配角越抓人,越具爆款相。群像戏精彩、热门配角出圈,几乎已经成为爆款剧的标配。比如《人民的名义》中的达康书记、育良书记、季检察长、沙瑞金书记。这些爆款剧中配角的热度都不逊于主角。

这些年来,荧屏上的大女主,大男主已经形成了套路满满的模式化创作,观众越来越没有新鲜感。相比之下,群像剧打破单一主人公塑造的局限,意味着剧中每个重要人物都要作为“主角”去立体刻画。

这些剧中主要人物戏份相对均衡,没有哪一个角色具有非常明显的主角光环,众多角色都闪耀着充满特色和个性的光芒,这种光芒不再依靠主角的折射,也不仅仅是为了衬托主角。同时,每个人物的设定,成长和最终的结果都可以成为一条独立的主线,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在人物关系上,群像剧的差异化设置又可以产生精彩的戏剧冲突。

多线交叉叙事、呈现立体饱满的众生相、具有丰富意味的人物关系、以及角色背后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样的群像剧让观众的观剧体验更加丰富,也会让剧中的众多人物都有机会大放异彩,不同的观众还可以从群像样本中找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这就是为什么群像剧容易出好戏、好人物的原因,而一旦有配角人物成为话题热点,作品就有可能晋升为全民爆款。

在这几年影视圈的流量风潮中,很多明星争“番位”,不愿在作品海报中成为别人的“陪衬”。但对一个真正的演员来说,角色不分大小,也没有绝对的“主”和“配”。也恰恰因为这样,这些被人记住的绿叶演员,是凭借专业水准,而不是戏份多少,赢得了观众心中的C位。

(摘编自《这些黄金配角,靠实力占据观众心中C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影视作品中泛滥的工具人,在本质上丧失人物个性、缺乏行为动机,脱离现实,是片面的人物形象。
B.我们应警惕带火一些作品后的工具人所遭到的反噬,以及影视创作的各方面被工具思维侵蚀的现象。
C.好的配角与工具人的区别在于是否关注影视角色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发掘人性弧光和升华作品主题。
D.若想摆脱工具人怪圈,就要始终尊重影视角色,让配角回归本位,与主角共同演绎精彩故事,释放人性光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生活中采撷创作灵感后深度思考,在合理的剧情里放置合适的人物角色应是影视创作者的自觉。
B.过去的影视剧都是大女主、大男主披荆斩棘、一路登顶,而如今涌现出很多“群星闪耀”的群像剧。
C.群像剧容易出好戏、好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观众可以从群像样本中找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
D.角色不分大小,也没有绝对的“主”和“配”,一旦有配角人物成为话题热点,作品就能晋升为全民爆款。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属于工具人的一项是(       
A.某武侠剧中的隐世高手,救了坠崖的主角并传授其绝世武功。
B.某家庭剧中主角的兄弟姐妹,推动主角故事又各有独立的主线。
C.某宫廷剧中的嫔妃,争宠好斗却只是主角“打怪升级”的垫脚石。
D.某探案剧中的线索提供人,在主角一筹莫展时出现并提供线索。
4.材料一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思路。
5.工具人泛滥由来已久,这背后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2-05-07更新 | 4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模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这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中国人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团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材料二:

传统的差序格局包含着富有等级的、纵向的、刚性的序,它强调人们必须服从权威、服从礼制统治。而网络社会的发展,正淡化着等级意识。因为网络社会是一个匿名的社会,它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在CMC交往模式中,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地位进行交流,真正做到畅所欲言。这种开放的交流方式正不断地淡化着传统差序格局中的等级意识。

网络社会下的人际关系具有超时空的特点。超时空扩大了人的交际范围,使得“弱关系”得到发展。虽然差序格局具有扩张性的特点,即差序圈层的向外扩散,但人们的交往范围始终不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且交往的对象往往与自己有血缘或地缘关系。血缘、地缘这些先赋性的关系称为强关系。与此相对的是弱关系,即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交往的对象来自各行各业。在网络时代下,人们的交往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与差序格局中的强关系不一样,网上交到的朋友一般都是“泛泛之交”。

(摘编自黄凯妮《现代社会中的差序格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费孝通用“捆柴”譬喻,说明西洋社会的团体常常由若干人组成,同一团体中,每个人的身份和地位都相同。
B.家庭作为团体,在西洋界限分明,而在中国比较模糊,故汉语“阖第光临”的“第”没有人说清楚包括何人。
C.中国人因为对世态炎凉深有感触,所以自己的势力发生变化了,周围的社会圈子也会随之变大或变小。
D.网络时代下,人们的交往已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交往的对象更加宽泛,不再局限于有血缘或地缘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差序格局的特性,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各有偏重。
B.费孝通认为,西方的“自我主义”与中国的“个人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思想观念。
C.《礼记》所讲的“十伦”,指的是差等,是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的具体表现。
D.差序格局中的强关系在现代社会依然没有失去生命力,它能让人际关系相对牢靠。
3.下列有关《红楼梦》内容的选项,最不能体现“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内涵的是(     
A.应天知府贾雨村为了讨好贾薛两大家族,明知英莲是恩人甄士隐的女儿,仍然放任薛蟠强行将英莲抢走。
B.探春处于主人地位,其生母赵姨娘只是奴才,赵姨娘希望多给弟弟赵国基安葬费,探春主奴分明,毅然拒绝。
C.元春在正室与众人相见,她一手搀贾母,一人搀王夫人,邢夫人、李纨、王熙凤等在旁围绕,外眷薛姨妈、宝钗、黛玉未敢擅入。
D.晚上吃饭时,桌子两边四张空椅,王熙凤拉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推让,贾母解释道,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
4.根据材料二,概括现代社会中差序格局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5.“五服”,是死者亲属在居丧期间穿的五种丧服,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其中斩衰是最重的丧服,由儿子穿着,服丧三年;缌麻最轻,由较远的亲属穿着,服丧三月。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五服”制度是怎样体现“差序格局”的?
2022-11-04更新 | 33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农耕文明催生了数以万计的乡村聚落。在自然和文化的共同约束下,当地居民通过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适应和改造着周边的自然环境,塑造了独特的景观形态和社会关系。这些保留至今由人与自然持续互动的结果就是乡村遗产,也是研究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的重要的“活”文本。因此,乡村遗产兼具“历史文化遗产地”和“乡村生产生活承载地”的双重特征,包含了山体、水体、建筑、植被等有形的物质层面,也蕴含了哲学观、生产技术、生活智慧等一切无形的精神层面。

在遗产保护领域,价值认定是保护的前提。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通常被理解为历史、审美和科学价值。所以,对乡村遗产的认知与保护首先应以价值为导向。作为乡村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乡土建筑是指散落于村镇中、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除了一般的居民住宅外,还包括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祠堂、商铺、作坊、桥梁等建筑。乡土建筑是乡居文明的物质和精神载体,其建筑形态和建筑装饰等更为多样复杂,与其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密切,很多乡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建筑中包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乡村遗产视野下审视乡土建筑的价值时,不仅要关注建筑本体的价值(其蕴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包括建筑自身的历史久远度,与重要事件、人物或文化的关联度,某一地域或民族建筑类型的代表性,或者艺术审美上的价值),更要研究其背后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摘编自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乡村遗产视野下的乡土建筑》)

材料二

在乡村遗产的保护实践工作中,应尝试在原生土壤中理解、尊重当地居民关于遗产的种种认知和实践行为,协助他们找到一条可持续的保护道路。

位于福建省永泰县的永泰庄寨与不同家族的迁徙繁衍有关。诸多家族搬迁到永泰后,开始建造居所。一些家族在营建过程中更注重安全性,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家族共有的聚居防御空间。由此可见,永泰庄寨正是“家文化”的社区凝聚力的外在表现。而面对部分庄寨倒塌损毁等残损现象,所采取的保护手段要重在通过现代的组织方式,强化庄寨文化遗产价值内涵的传承,增强当地居民对乡土的归属感和参与感。所以,对庄寨的修缮既是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也是构建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

另外,运用文化景观的方法和视角重新认知乡村遗产的价值,注重挖掘人与自然相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土地利用模式、景观内涵和文化观念,是近年来乡村保护的一个重要突破。

对当地居民来说,乡村文化景观是他们悉心培育的结果,蕴含着他们和自然共处中摸索出的生存智慧与相处模式。在西南地区的一些村落中,可以看到当地居民对各类自然要素的灵活运用,包括气候、土壤、水体、石材、动植物等,如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榕江大利村古建筑群、石阡楼上村古建筑群等。与之互为表里的是敬畏自然、亲近自然的观念,这是他们所秉持的遗产观念,或者说一种生活态度。

进行乡村遗产保护,我们还需要将它放在城乡关系的视角下进行定位。明清时期,商业氛围有所改善,江南市镇经济发达,不少乡村集市朝着市镇方向发展。同样,在现代频繁的城乡往来中,乡村向城镇“破界”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比如位于浙江省兰溪县的诸葛村。历史上,诸葛村村民借由水运条件,在勃兴的兰溪药业中脱颖而出。中药业、商业和农业的并行,塑造了诸葛村的文化面貌,城乡间互动更加频繁。从其古建筑与村落格局可见,业态的更新与诸葛村乡村遗产的成型和发展有着紧密联系。上世纪90年代后,诸葛村逐步走出了一条旅游利用、文物保护和社区发展的融合之路。2018年,诸葛村带动400余位当地村民直接从事旅游业,年接待量达60余万人次,旅游年综合收入破亿。通过对家园的共同维护和旅游产业的开发,诸葛村的集体经济和社区凝聚力得到了较大提升,既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了解乡土文化的平台,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乡村遗产价值转化,这在中国众多乡村遗产保护案例中是较为难得的。

(摘编自刘邵远、杜晓帆《乡村遗产:田野中的家国情怀》)

材料三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有过发展的“外源型”和“内源型”争论。最典型的是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计划(1960-1970),由于采取“外源型”发展模式,试图让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复制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无功而终。到20世纪90年代,内源型发展模式逐渐成为了联合国向国际社会推介的一种新型发展理念。内源型发展模式指的是“基于社会本身的文化特征和行为结构,来构建自己的发展方式”。内源型发展战略否定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唯一性,否定了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文化发展的模式。

历史文化资源的积累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物化形式与现实载体。在各个村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当地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不单是各个村落独特的文化资本,也是各个村落内源性的生产要素。进一步挖掘、利用和提升乡村各个方面的历史文化遗产,使乡村成百上千年积淀下来的“静态”历史文化遗产,转变成为与乡村现代化进程有机嫁接起来的“活态遗产”和“动态遗产”,成为乡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摘编自李宇军《用好乡村历史文化遗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遗产是当地居民持续改造周边自然环境的结果。在保护乡土建筑时,应在乡土遗产的视野下重点审视其建筑本体价值。
B.诸葛村的成功案例,源于发展了当地的集体经济;而红河哈尼梯田则充分体现了当地居民敬畏敬畏自然、亲近自然的理念。
C.关注乡土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研究背后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了以价值为导向的乡村遗产保护理念。
D.西方国家走的是“外源型”发展模式之路,这种发展路径对经济增长关注较多,而对社会文化发展关注较少,不适合中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建筑是乡村遗产的核心部分,除了一般的民宅,还包括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群,都蕴含着人们的生存智慧、生活态度。
B.深入挖掘乡村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要在城乡关系视角下,本着“敬畏自然”“亲近自然”的态度,走可持续发展的融合之路。
C.内源型发展模式是以社会本身的文化特征和行为结构为基础的,它的发展道路不是唯一的,它比外源型更加注重发展社会文化。
D.乡村遗产的保护要深入研究背后的文化价值,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自身特色,使之成为乡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3.保护乡村文化遗产有哪些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1-09-17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