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新闻、通讯、访谈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5 题号:1489710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然而,针对中国这样的超大规模经济体而言,究竟将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什么层次、何种水平,却是一个尚未得到足够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大基础性问题,这是摆在中国学者面前迫切需要得到深入研究的重大命题之一。从全球发达国家和新兴大国发展进程中的变化趋势和内在规律入手,探析决定中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趋势的核心因素,在此分析逻辑基础上,也许能对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基本稳定的合理水平做出预测。

2012年,韩国是世界第七个跻身最发达大国的国家,是全球二战后唯一进入20—50俱乐部的新兴国家。所谓20—50俱乐部,就是指一国国民收入在两万美元以上、人口在五千万以上(50M)的大国。

数据来源:本图和以下各图的数据均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

(摘编自张杰《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与内在规律》)

材料二: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被国务院确定为2019年度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的全国十个城市之一,也是西部地区唯一上榜城市。绵阳市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聚焦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6大重点产业和5G、新型显示、智慧家庭等6大创新产业精准发力,加快建设西部先进制造强市。据介绍,绵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四川排位由2014年的第11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3位,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9.4%。当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狠抓创新驱动,着力激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活力。二是狠抓企业培育,着力壮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体。三是狠抓项目投资,着力增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动力。四是狠抓载体建设,着力拓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空间。五是狠抓营商环境,着力优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生态。

(摘编自滕晗《四川绵阳科技城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材料三:

未来,长沙这么干!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进一步强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把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持续扩大优势产能,持续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持续推动软件业再出发,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主动仗。构建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深入开展智能制造,纵深推进产业链建设,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深入推进软件产业发展,积极构建开放合作体系,营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长沙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康小平

未来,长沙这么干!筑牢主阵地坚实根基。全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改造,实现园区的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和电商换市,扎实提升产业基础实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借力产业增速发展和智能制造改造热潮,加大企业技改力度,强力推进转型升级,打造一批灯塔车间,奋力建设产业森林。——浏阳经开区(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谈文昌

未来,长沙这么干!坚持自主创新赢未来。湖南睿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将继续努力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人工智能视觉识别、大数据等核心技术研发,坚持产品的科技创新,全力以赴把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努力为餐饮和物流行业提供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湖南睿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博文

(摘编自吴鑫矾、刘攀、朱泽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关链接

腾笼换鸟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英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下滑,德、日在2000年之后均出现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稳定的现象。
B.韩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上升,说明发展高端制造业对推动一国跨越高收入国家门槛可能具有基础性作用。
C.韩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999年的24.66%变化为2007年的25.48%,这一时期出现了稳中有升的情况。
D.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经历了倒U型期、平稳期、持续下降期三个典型的发展阶段,未来将趋于持续下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绵阳市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制造业发展聚焦重点产业和创新产业,已迅速成为西部地区先进制造强市。
B.为了促进制造业发展,绵阳市拟从创新驱动、企业培育、项目投资、载体建设、营商环境五大方面狠抓落实。
C.为了推进产业智能化,长沙市实现园区的腾笼换鸟,即汲取广东的先进经验,推动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
D.湖南睿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将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动科技的日常应用,努力发展餐饮业和物流业。
3.请依据材料,就本地制造业发展给地方政府提出建议。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人最大的认知错误就是:北方人觉得南方不冷,南方人觉得北方人不怕冷。有人说,北方的冷是物理攻击,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如今天气持续降温,更多的北方人已经局促在一室之内,吃着火锅唱着歌,而南方人却瑟瑟发抖,经常抱怨冬天没有暖气,随着南方极寒天气频频出现,南方人对供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为什么南北方供暖差异这样大呢?

长江与黄河之间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自然分界线,其实也就是气候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所以,自然气候原因是南北方供暖差异大的主要因素。

虽然南北方供暖差异由来已久,但是自国家近两年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供暖以来,空气源热泵凭着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等因素逐渐成为南北方供暖行业的主流产品。空气源热泵安装简单便捷,没有地域限制的特性使其产品普及率在南北方都逐年增加,有望成为未来主流供暖产品。

(节选自《为什么南北方供暖差异这样大》)

材料二:

中国划分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1908年由中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提出的,北岭淮水这条线,从海滨到江苏淮安,再到河南信阳,一直到陕西安康,长约上千公里宽约数十公里,这条线也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的分界带。20世纪50年代,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定北方为集中供暖区,南方不集中供暖,这即南北供暖线。这条线于20世纪50年代在能源奇缺背景下提出,到现在已沿袭了60多年。但是,每到寒冬时节供暖期至,呼吁南方集中供暖的话题都会成为热点,这条持续了60多年的国家供暖线,也每每成为网友吐槽的对象。北方冻皮,南方冻骨”“北方城市取暖靠暖气,南方海滨城市取暖靠日照,像我们这不南不北的中部城市人民靠的都是自己的一身浩然正气等段子,都是对南北寒冷及供暖的生动描述。

(节选自《南方为什么不集中供暖》)

材料三:

目前,南方城市一般使用空调和电暖器来度过寒冬,而这种方式不仅浪费资源,不利于节能减排,还加重了居民的经济负担,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相比北岭淮水线,评价南方的冬天是否真正需要供暖的标准应该是居民的居住体验。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评判冷暖的标准有四个:温度、湿度、风速和光照。其中,湿度对于人体感受到的冷暖影响比较大,气象学普遍认为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则降低1摄氏度。以上海为例,1月、2月是上海全年最冷的季节,平均气温为35 ℃,气温小于-5 ℃的天数约为45天,但是上海冬季湿度较大,一般在60%左右,而北方地区平均湿度为20%左右,上海比北方地区湿度高了40%;按照湿度对温度的影响可推算得知,上海的温度实际是-1 ℃1 ℃左右,而这一温度下,北方地区已经实行了集中供暖,将室内温度提高到标准温度1618 ℃,而科学家认为18 ℃是人体感受最舒适的温度,11 则为人对寒冷耐受的最低限度。因此,即便仅以此作为判断依据,上海也应该纳入到集中供暖的范围之中。

既然以往的南北方供暖界限划分并不准确,就有理由提出重新划定供暖界限,而这一界限原则上应该摒弃南北方的区分,以真正的需求来判断供暖是否有必要。

(节选自《浅析南方供热》)

材料四: 

清华大学教授江亿认为如果南方复制北方集中供暖模式,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预计到2020年,中国南方地区城镇需要供暖的住宅约10亿平米,如果全采用集中供热,南方建筑特点被认为不利于保温,将带来更大能耗。有专家指出,北方墙体砖层厚度一般为37厘米,南方墙体厚度一般为24厘米,俗称两层砖,保暖性能更差。同时,专家们认为,南方冬季短,投资巨大的集中供热设施将大部分时间闲置。有业内人士认为,要适应集中供暖,南方必须进行大规模热源、输送管道建设,以及房屋改造,其工程量和成本极高。

但是,面对民众的供暖呼声,也不能听之任之。南方冬季温度不是很低,非常适合采用各类热泵技术供暖,这些技术适合分户或分栋的分散供暖方式。一方面节约能源,分散供暖,每平方米每冬季只需5公斤标准煤,是大规模集中供暖所耗能源的一半。另一方面,用户经济负担也更低。新能源的开发也是解决南方供暖的良好途径。据报道,在南通一些小区,采用了污水源热泵(以城市污水作为冷热源的一项制冷制暖新技术)或地源热泵(利用地球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能源技术)集中供暖。

(节选自《南方周末》)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网上出现各种针对“南北供暖线”的吐槽段子,说明这权宜之策已不符合现今人民的生活需求,重划“供暖界限”合乎情理。
B.既然以往的南北方供暖界限划分不准确,就有理由提出重新划定“供暖界限”,但这一界限应该摒弃南北方的气候区分,以真正的需求来判断供暖是否有必要。
C.南方墙体厚度较薄,不能保温,这给南方集中供暖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D.南方城市普遍采用污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等供暖技术,因其具有高效利用能源、尽可能避免能源消耗的优点而受到青睐。
2.下列对各则材料的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作者认为自然气候原因是南北方供暖差异大的主要因素。
B.材料二,作者认为20世纪50年代划定的南北供暖线,到现在已沿袭了60多年,但是,每到寒冬时节供暖期至,都会成为网友吐槽的对象。
C.材料三,作者认为以往的南北方供暖界限划分并不准确,应该以真正的需求来重新划定“供暖界限”。
D.材料四,作者认为南方供暖不能走北方老路,应该采用各类热泵技术供暖和开发、利用新能源。
3.假如你是国家能源局的新闻发言人,现在要围绕“南方集中供暖”的中心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请结合上述材料,从维护中国可持续发展大局和保障民生的立场出发,陈述观点并简述理由。
2022-06-24更新 | 1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6年至202112月,航天运输系统共完成207次发射任务,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共完成183次。中国航天进入“快车道”,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基本建成,卫星通信广播服务能力稳步增强,探月工程“三步走”圆满收官,中国空间站建设全面开启,“天问一号”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航天测控通信能力实现由地月空间向行星际空间跨越,天基测控能力持续增强,国家航天测控网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安全可靠、响应迅速、接入灵活、运行高效、服务广泛的天地一体化航天测控体系,圆满完成以“神舟”“天舟”系列飞船、“天和”核心舱、“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等为代表的航天测控任务。

2020年世界航天发射实时统计数据表(截止2020.12.30
国家/地区(航天爱好者网)总发射次数成功次数失败次数入轨航天器数

美国44404916

俄罗斯1515141

中国3935485

印度2211

欧洲Ariane公司76162

日本444

伊朗2111

以色列111

全球统计114104101221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21月《<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材料二:

202110166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入轨约6.5小时后,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了全自主径向交会对接。对接方向变化90度,当时面临着很多困难。

前向、后向交会对接,其200米保持点,是一个稳定的保持点,即使发动机不工作,飞船也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姿态和轨道。径向交会不同,这种方式没有稳定的中途停泊点,需要持续对飞船的姿态和轨道进行控制,推进剂消耗大,故障处置难。

神舟载人飞船配有敏感器,它如同飞船的眼睛,通过观察星星和预设的标志点,可确定自己的飞行姿态与空间站的相对姿态相对位置,由于径向交会过程飞船需由平飞转竖飞等大范围的姿态机动,所以对“眼睛”能看到目标和保证“眼睛”不会被复杂光照变化所干扰就有了更高要求。

径向交会对接过程中,飞船基本失去地球的参照基准,测控条件变差,且相对动力学运动特性与前向、后向交会不同,这就给手控交会模式下航天员的操作增加了难度。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11016日《换个方向停靠空间站》)

材料三:

2021522日,第一辆从中国始发的火星车祝融号安全抵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从1960年苏联第一个发射火星探测器至今,人类已向火星发射了数十个无人探测器,但成功着陆者寥寥。火星表面环境恶劣:大气稀薄,昼夜温差极大,白天27℃以上,夜间能到零下133℃,不可预估的沙尘天气更是成了阻碍火星车生存及完成巡视探测的主要困难。苏联“火星3号”着陆后毁于沙尘暴;美国“机遇号”因为太阳能电池被沙尘被沙尘覆盖而严重受损,研究火星天气是祝融号的重要任务,将着陆区选在火星北部的乌托邦平原,这里沙尘暴频发。祝融号使用四片蝴蝶状砷化镓构成的太阳能面板,面板表面有一层特殊的防尘涂层,可提高抗灰尘能力。如灰尘积累到一定程度,可通过太阳能翅膀的轻微振动抖落灰尘。

遍布的尖锐砂石会轻易破坏火星车的动力系统。美国“勇气号”陷入沙坑,导致轮子无法转动,一直被困到任务结束。而祝融号的机身被设计成了可升降的主动悬架结构,六个轮子均独立驱动,能自由转向。在极端地形中行驶,能实现“蠕动”“蟹行”和“踮脚”等复杂操作。

火星没有覆盖全球的稳定磁场,但表面却存在支离破碎的偶极磁场,暗含着火星历史演化痕迹。这时,祝融号上的气象测量仪、表面成分探测仪、雷达和磁场探测仪等科学仪器就能发挥作用。祝融号火星车设计寿命是90个火星日,目前超期服役的祝融号状态良好,仍在按预设向乌托邦平原以南的古海陆交界地带行驶,实施拓展任务,至今为止共传回超过10GB原始科学数据。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1118日《星际探测的火种首辆火星车祝融号》)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神舟”“天和”“嫦娥”“天问一号”等为代表的航天测控任务圆满完成,表明中国航天测控通信能力实现了由地月空间向行星际空间的跨越。
B.在2014年至2019年间,中国航天每年的发射次数有增有减,后两年总数与前四年总数大致持平;增长率2018年最高,但有两年的增长率为负增长。
C.依据2020年世界航天发射实时统计数据,美国各项数据均居世界首位,并且远超其它国家,尤其是入轨航天器数量大大超过其它国家的数量总和。
D.2020年世界航天总发射114次,失败次数占比接近十分之一;有4个国家发射完全成功,但它们的总共发射次数较少,不到全球总数的五分之一。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6年至2021年这六年中,中国航天运输系统共完成207次发射任务,其中2020年就有35次,使得中国航天进入“快车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B.祝融号火星车配备了先进的可升降的主动悬架,六轮均独立驱动,能自由转向,具有“蠕动”“蟹行”和“踮脚”等多种运动模式,因而不用太担心车轮下陷。
C.祝融号设计寿命是90个火星日,目前虽超期服役,但其工作状态良好,仍在不停地向既定目标行驶,实施拓展任务,迄今为止共传回超过10GB原始科学数据。
D.航天器发射过程中出现的发射失败,空间站各种交会对接面临的困难,美国、苏联的火星探测器遭遇的损伤或毁灭,这些都表明航天测控从来都不是件容易事。
3.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和探测火星的祝融号各自会面临哪些具体困难?请概括说明。
2022-03-21更新 | 11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作为一名医生,平时工作非常忙碌,读书是我很享受的调剂方式。出门时,我喜欢背着一个硕大的双肩包,因为除了带一些资料外,我总要在包里放上几本书。有时候去外地出差,在路上我就能读完一本。现在互联网技术发达,获取信息非常便捷,但多是片段式的、碎片化的。人在深入阅读时,思维会更加连续,逻辑性也更强。

大家知道,传染病不同于其他疾病,一旦蔓延,将关乎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感染科医生不能局限于疾病本身,视野要放得更宽。我看书很杂,喜欢《时间简史》《未来简史》等科学和人文社科类的图书。2020年一年,我也看了很多和疾病相关的文学作品。事实上在此之前,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应该去了解传染病。疑态和担忧往往是因为不了解,而读书正为人们提供一个入口去了解未知,看看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观史知今,自然能够缓解焦虑。

(摘编自《开卷迎新满目春》,《人民日报》2021年2月14日)

材料二:

图1 2019-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每天各类媒介接触时长

图2 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

(数据来源于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书香社会寄予厚望。2019年8月21日,总书记在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

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连续8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2020年10月,中宣部印发了《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部署了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的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等法律,对支持和促进全民阅读作出了规定,全国已有15个省区市及地级市通过并颁布了地方性阅读法规。全民阅读工作形成了党委、政府部门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摘编自《让中华大地充盈书香》,新华社2021年4月23日)

材料四: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比辨析深浅阅读更重要的,是在被动阅读与主动阅读之间做出选择。人们缺少时间和精力去筛选什么是自己需要的,所以干脆把选择权交给阅读平台,交给智能推送这个新功能,交给强大的算法。算法透露了数字时代的显著特征:人的行为、性格、趣味可以被大数据量化、分析,从而变得可预测、可追踪。阅读平台会根据用户过去的行为数据与趣味模式,“精准投喂”用户想看的信息、爱读的书。困住人们的“信息茧房”就是这样形成的。

因此,重要的是倡导一种主动阅读的文化。一是主动筛选阅读资源,从各种算法、各种“推荐”那里,拿回自行选择信息的权利。在不被算法裹挟的同时,让算法成为阅读的助手。利用算法来明确自己阶段性的阅读需求和趣味,进而调整阅读计划。二是主动调配深阅读与浅阅读的时间。在难以整合的碎片化时间里,可以以浅阅读为主,掌握时效性更强、更务实的信息。有整块时间的时候,就切换到深阅读模式,打开书架上的纸质书或者手机里的电子书,沉浸到一个长篇故事或者投入到高强度的思维训练当中,沉下心来滋润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心智。在数字时代,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做阅读的主人,让多元的阅读形式和丰富的阅读内容“为我所用”,才能过上更充实、更有效的阅读生活。

(摘编自《做阅读的主人,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人民日报》2021年4月13日)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不同媒介接触时长来看,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手机接触时间最长,其次是互联网,二者较上年都有增加。
B.在传统纸质媒介中,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每天阅读图书时长较上年有所增加,阅读报纸和阅读期刊时长较上年有减少。
C.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中,纸质图书阅读所占的比重较大,超过了数字化阅读所占的比重。
D.2020年,移动阅读和线上阅读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的主要方式,超四成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文宏认为,读书可以作为忙碌工作的一种调剂方式,能够拓宽视野,有助于解答疑惑、缓解焦虑情绪。
B.习总书记的话强调了建设书香社会的重大意义,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来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工作。
C.阅读平台运用强大的算法,将读者行为、性格、趣味等进行量化和分析,进而可以向他们精准推送阅读内容。
D.深阅读在思维训练等方面有优势,而浅阅读本质上是被动阅读,所以只在快速获取信息等方面有优势。
3.郑州市政府2019年出台了城市书房建设方案,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郑州”的良好品牌,市政府拟面向全体市民征集建议。请结合以上四则材料,从政府、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你的建议。
2021-06-18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