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466 题号:138385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文如其人”命题,往往具有“实然”“应然”双重意义,既在于儒家思想及文人普遍观念对“文”之反映、认识功能的信赖,也在于儒道两家共同标举的“贵真”理想。

在中国古代“文如其人”说的支持者中,在“实然”认定外,还赋予该命题“应然”意义者,比比皆是。(叶燮所说的“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如此,“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心声心画,吾辈正赖有此留天地间互相参验者”亦如此。在这里,笔者更为关心的是,上述“实然”“应然”的判断是如何产生的?回答此问题,我们需要对两者的思想基础分别进行追寻。

尽管在具体表达时,“文如其人”命题往往也包含对“文”的审美形态的描述,但它主要的阐释目的,终归在于肯定“文”承载创作者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信息的有效性。而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中,恰有一种与此息息相关,那就是承认并重视“文”尤其是自作之文的反映、认识功能。儒家诗学经典文献中的相关表述,可谓该观念的典型体现。《诗大序》中的“论者,志之所之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至少是在认定,诗能够反映创作者的思想情感。除此之外,孟子的被众多后学奉为圭臬的认识方法——“以意逆志”,实际上也包含着上述事实判断。孟子认为,解读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要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一观点无疑有对正确发挥解读者主观能动性的肯定与期待:此外,还有一点比较隐蔽,那就是对语言文字反映、认识功能的认可。因为在对该方法的表述中,孟子否定的仅仅是认知主体不恰当的理解方式,而绝不是作品承载“志”的真实性——“以意逆志”成立的前提之一,正是“志在文中”;若非如此,即使解读者“知人”能力再强,也是无处应用的。当然,除了上述儒家经典文献,在古人其他常见表达中,诗文的这类功能也一再被确认。众所周知,所词“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是被古人多次重复的心愿,这其中潜藏的,是对作品能够承载作者情态个性的肯定。而《汉书·司马迁传》所载《报任安书》中的“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则不单关注着“文”对德性或声名的传播,还表达出对“文”之展示自我情感、个性的信赖。在这类观念中,具备上述功能的“文”已不仅是一种认知工具,更是异代之人有所感而相通的桥梁、是创作者精神永存的保证。显而易见,将“文”等同于反映认识创作者个人信息的可靠媒介,乃是被经典著作及文人反复确认的真理性认识。既然如此“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长久的拥护,绝非偶然。

除“客观事实认定”一端外,在“人”与“文”的“应然”层面,“文如其人”命题同样存在深厚的思想基础。在这个层面,“文如其人”表达的是“贵真”的一种理念,即文、人一致是理应追求的境界,而“真”正是古代文论一以贯之的价值尺度。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文艺观中的“真”,一方面要求作家真诚地表达真实的思想情感,一方面要求作品具备完满呈现作者真情实感的水平。如果说后者是对作品客观效果的考虑,其实现程度尚不完圣取决于作者的主观愿望;那么前者就是对创作者主观动机的要求,即要求作家无论创作水准怎样,至少理应保证内容的真实、表达态度的真诚。这两点原则上人人皆可实现,若不能做到,为人为文就均不足真。就文论史事实来看,《易传·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礼记·表记》中的“情欲信辞欲巧”,就已包含了对“真”原则的自觉确认。而后世即便是格外重视形式风格的文人,也是绝不背弃该原则的。不难看出,当“真”成为古代文人立身、为文的普遍追求时,在他们心中,同样标举该理想的“文如其人”也就必具有“应然”意义了。

综上所述,即便存在“言不尽意”说这类对立观念,“文如其人”命题仍具备坚实的思想基础。

(摘编自徐楠《“文如其人”命题探微》)

材料二:

中国古代诗学以“文如其人”说作为风格论的核心命题。这一命题既从先秦时期孟子开创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的批评传统导出,也在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之风中得到支撑,最终发展为“以气论文”的风格学说,形成了以诗观人、以人论诗的批评传统。

西方的“风格即人”说出现较晚,是在超越了以修辞特点论风格之后,才真正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的。歌德曾指出:“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就要心里明白: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

耐人寻味的是,“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这两个十分相近的风格论命题产生两个各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和原创性诗学体系,又在比较视域中成为中西诗学风格论汇通性的鲜明表征。两个命题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运用不同的围证和表达方式,却共同揭示着文学风格的内在特性,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共同的文学规律”,当然,这两个命题只是相近而非相同。钱锺书曾经做过辨析,认为文如其人“乃读者由文以知人”,而风格即人“乃作者取读已以成文”这种内在差异的存在恰恰显示出其间互识和互补的可能性,也体现着不同民族诗学并非趋同的独特性。

(摘编自"中国作家网”《文学风格论与当下文学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文如其人”的论说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但综合来看应质疑其合理性即“文未必如其人”。
B.材料一将“文如其人”的要义,作品能够反映作家的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表述均纳入了考察范围。
C.先秦时期的“知人论世”说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风的养分,最终形成了成熟的“文如其人”说。
D.西方的“风格即人”说比修辞特点论风格更加客观,真正关注作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如其人”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重要命题,通过思考其特质,我们能够获得文学研究方法上的启示。
B.沈德潜说:“读太白诗,如见其脱展千乘:读少陵诗,如见其忧国伤时。”这种看法与叶燮的判断意旨相合。
C.“以意逆志“志在文中“等学说,为“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学界长久的拥护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撑。
D.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系统和诗学体系带来的“文如其人”说和“风格即人”说的互识和互补,造成了两种学说的差异。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文如其人”观点的一项是(     
A.从《汉书》“诗可以观风俗知薄厚”可知,通过诗可以认识创作者的情感、心理,进而合理推断民风与政治状况。
B.《文心雕龙》中“为情造文”“为文造情”两句,对“文”与“人”的关系进行高度概括,这一见解堪称深刻。
C.刘勰论汉末建安之诗文风格为“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也”。
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反映出李白诗意的生活,而他多愁善感的情怀渗透在作品中,透露出浪漫的气息。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尚书·尧典》说“诗言志”,《礼记·表记》说“情欲信”。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盛唐之音本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拿诗来说,李白与杜甫都称盛唐,但两种美完全不同。拿书来说,张旭和颜真卿俱称盛唐,但也是两种不同的美。这两种盛唐在美学上具有大不相同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说,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是对旧的社会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任何束缚拘限,是一种还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那么,以杜甫、颜真卿等人为代表的“盛唐”,则恰恰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其特征是讲求形式,要求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如果说,前者更突出反映新兴世俗地主知识分子的“破旧”“冲决形式”,那么,后者突出的则是他们的“立新”“建立形式”。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杜诗、颜字,加上韩愈的文章,却不止领了数百年的风骚,它们几乎为千年的后期封建社会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是至今影响仍然广泛深远的艺术规范。它们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练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中。从而,不再是可能而不可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而成为人人可学而至,可习而能的人工美了。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不可捉摸,那种超群轶伦、高华雅逸的贵族气派,让位于更为平易近人、更为通俗易懂、更为工整规矩的世俗风度。它确乎更大众化,更易普遍接受,更受广泛欢迎。

拿颜字说吧,颜以楷书最为标准,它“稳实而利民用”,本就吸取了当时民间抄写书法,日后终于成为宋代印刷体的张本,这是人人可学着写的。它左右基本对称,出之以正面形象,浑厚刚健,方正庄严,齐整大度,“元气浑然,不复以姿媚为念”的颜书,不更胜过字形微侧、左肩倾斜、灵巧潇洒、优雅柔媚、婀娜多姿的二王书以及它的初唐摹本吗?

韩文,情况是类似的。所谓“文起八代之衰”、“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其真实含义也在这里。韩文终于成为宋代以来散文的最大先驱。“唐自贞观以后,文士皆沿六朝之体,经开元天宝诗格大变……其后韩柳继起,唐之古文遂蔚然极盛……”,说明以韩愈为代表的古文是与六朝“旧规”相对立的一种新的文体规范。

杜诗就更不用说了。直到今天,由杜甫应用、表现得最为得心应手、最为成功的七律形式,不仍然是人们所最爱运用、最常运用的诗体么?七律这种形式所以为人们所爱用,也正在于它有规范而又自由,重法度却仍灵活,严整的对仗增加了审美因素,确定的句形可包含多种风格的发展变化。而杜甫把这种形式运用得熟练自如十全十美。他的那许多著名七律和其他体裁的诗句一直成为后人倾倒、仿效、学习的范本。

这些文艺巨匠(以杜、韩、颜为代表)为后世立下了美的规范,如同比他们时间略先的那一批巨匠(以李白为代表)为后世突破了传统一样。这两派人共同具有那种元气淋漓的力量和势概,“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所以,它们既大体同产于盛唐之时,而被共同视为“盛唐之音”,就理所自然。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二:

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就是“盛唐气象”与“盛唐之音”的本质。盛唐诗歌中普遍存在的“浑厚”、“氤氲”的气象,证明它不单是属于某一个诗人的,而乃是整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这气象如旦晚才脱笔砚的新鲜,这也就是盛唐时代的性格。它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我们以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我们只能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的。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当然追求光明就会与黑暗面敌对,这原是矛盾的两面;可是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有所不同的。李白是盛唐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整个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所喜爱的正面的东西,这正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也就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它是人民所喜爱的,它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

李白《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那么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

(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李白和杜甫分别为代表的两种“盛唐”在艺术范、美学标准上的追求明显不同,因而美学意义和价值也大不相同。
B.为了方便世人学习和仿效,杜诗、颜字和韩文把盛唐雄豪壮伟的气势严格地收纳凝练在了一定的形式、规格和律令中。
C.杜诗、颜字和韩文所代表的盛唐之美和那种超群轶伦、高华雅逸的贵族气派相比,前者对后代社会和艺术的影响更为远大。
D.林庚认为盛唐气象是一个时代的性格形象,是盛唐诗歌普遍的基调,但这并不代表盛唐没有不同于这个气象或基调的诗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诗歌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是不可捉摸的,是无法学习、模仿和遵循的盛唐之美。
B.颜真卿的楷书浑厚刚健,方正庄严,灵巧潇洒,是盛唐之美的代表,而且是通俗可学的。
C.“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反对正统骈体文,提倡以古文写作,成为宋代以来的散文先驱。
D.有思想性的作品都是属于人民的作品,揭露黑暗、追求光明、追求理想,为人民所喜爱。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中“盛唐之音”观点的一项是(     
A.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B.迎旦东风骑蹇驴,旋呵冻手暖髯须。洛阳无限丹青手,还有功夫画我无?
C.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D.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盛唐之音”的理解。
2022-04-02更新 | 14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我们的语文生活中,逻辑是无处不在的:烛之武入情入理的分析挽救了国家,这是外交中的逻辑;林庚细致辨析“木叶”的内涵与使用的场合,这是文艺鉴赏中的逻辑;王安石以雄辩的论说驳斥对变法的非难,这是治国理政中的逻辑;“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热情奔放的诗句中,也同样包含着逻辑……学点儿逻辑,可以增强我们的思维能力,增进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

逻辑能够让我们化繁为简,去伪存真,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洞察问题的本质。例如,鲁迅《拿来主义》一文,就包含着这样一个推理:

或者闭关,或者送去,或者等别人“送来”,或者自己去拿(当时没有其他选择)

不能闭关,不能送去,不能等别人“送来”

只有自己去拿

文章先分析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等几种不同的做法,否定这些错误的做法,也就证明了“拿来主义”的正确性。这篇文章充分展现了逻辑思维的力量。

有些时候,文学作品又会故意在表面上违背逻辑,以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例如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中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表面的自相矛盾中,隐藏着“精神”和“肉体”这两个评判人生的角度,含蓄地表达了对精神不朽、虽死犹生的鲁迅先生的景仰,以及对欺压人民、虽生犹死者的鄙夷。这句诗看似不合逻辑,有悖常识,实则凝练深刻,引人深思。能有如此突出的表达效果,与诗句“违背逻辑”的表达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我们试着运用逻辑来发现谬误、进行推理、展开论证,你会发现:逻辑不神秘,过去你就自觉不自觉地用过它;逻辑很有用,它能让你的思考更加严谨周密,阅读与表达更具洞见,更富理性。

材料二

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更加方便,但遭遇的谬误也更多。我们必须具备识别谬误的能力,否则就有可能成为谬误的受害者甚至传播者。

逻辑,正是甄别信息与辨析谬误的武器。

逻辑学所说的谬误特指具有一定迷惑性的逻辑错误,逻辑错误往往违反了思维和表达的一些基本规范。我们平时经常遇到存在逻辑错误的话语,例如:

“我爱读外国文学,尤其爱读俄罗斯的、拉美的、古典的”,这是     ①      ;

“为演好课本剧我可以赴汤蹈火,要不是雨下得太大我就赶去排练了”,这是 ② ;

“他出生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注定此生不凡”,这是 ③ ;

“目前大学生普遍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最新调查显示,大学生喜欢和较喜欢京剧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4%”,这是 ④ 。

材料三

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以想象存在一个驳论者,不妨称其为“虚拟论敌”。这个“论敌”可能会对我们的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面对这些可能受到的攻击,我们再进一步考虑采取怎样的措施能使自己的论证免于或抵御这些攻击。

例如,苏洵《六国论》开头,就通过“或曰”,引入了虚拟论敌,提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这一质疑,再通过反驳这一质疑,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论证。我们在构思、写作议论性文章时,也可以通过引入虚拟论敌,与自己展开质疑问难,来完善自己的构思,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如,要求以“兼听则明”为论题写一篇议论文,写作者可能一下子想到齐王和邹忌、李世民和魏征等大量事例,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提纲:

论点:兼听则明

正面的例子:“齐王纳谏”等。

反面的例子:“晁盖丧命”等。

按照这样的提纲写下去,很容易写成“观点加例子”的模式,即使材料再丰富,逻辑上还是不够周密。

现在,试引入“虚拟论敌”,想一想:这个“论敌”会从哪些方面攻击现有的论证呢?

①“兼听”就一定“明”吗?“三人成虎”“父子骑驴”的故事里的主人公恰恰是听得越多越糊涂啊……

②“偏信则暗”能够证明“兼听则明”吗?

③齐王听了“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声音还不算“兼听”吗?而李世民有时听魏征一个人的就够了。究竟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兼听?

为了应对质疑、驳斥攻击、解释反例,写作者就得对“兼听”的内涵作出阐述,对现有的例子进行分析,甚至还要主动对论点的适用范围进行限定。由此,就可以不断改进论证提纲。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逻辑在认识世界、学习语文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B.鲁迅通过否定错误的做法证明“拿来主义”的正确。
C.文学作品故意违背逻辑才能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
D.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不自觉地运用逻辑推理论证。
2.下列依次填入材料二横线处的词语,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划分不当     ②强加因果     ③自相矛盾     ④以偏概全
B.①划分不当     ②自相矛盾     ③强加因果     ④以偏概全
C.①以偏概全     ②强加因果     ③自相矛盾     ④划分不当
D.①以偏概全     ②自相矛盾     ③强加因果     ④划分不当
3.材料三中,“虚拟论敌”从三个方面攻击“兼听则明”这个论题的现有论证。请你写一段话,对“虚拟论敌”的第三种攻击加以反驳。
2023-01-25更新 | 16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资源,一直被我们看作是顺风顺水、迈向成功的关键,所以,我们努力结交各种人脉,积累各种资源。但其实,人际关系资源是否能带来价值,取决于它与我们核心目标的相关度。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想要办成一件事,往往是要找某一类人,而不是某一个人。比如,你需要赶火车,但是买不到票,这时候就会想到找火车站的熟人朋友帮忙,可是最后熟人也没有买到票。然而,买票的目的是到达目的地,所以这个问题是如何到达目的地,而不是如何找熟人买到票,除了火车还有其他交通工具可以达成这个目标。

我们要找到需要的那一类人,网络搜索引擎往往办不到,这时候我们则需要找一个关键人物,把这个关键人物当作搜索引擎,从他那里获得有用的信息,再去连接其他人。这些关键人物,大致分为三类:内行型的人、联络员型的人、推销员型的人。

内行型的人即掌握行业内幕、专业知识的人,或者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联络员型的人即善于打交道的人,交际很广的人。推销员型的人即有天然感染力的人,能够让别人接受他所说的一切,打消他人的顾虑。

在人际关系中使用搜索力,就是把别人当作搜索引擎,把已经建立和积累的关系当作数据库,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开发。

在组织当中,强大的搜索力体现在高效利用头脑风暴,让每位参会者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向内搜索,找到建议或灵感。有了灵感后,可以从利润、简介、可控性、可操作性四个维度进行衡量,看这是否是一个有创意且可行的点子或方案。

在思考能力提升中,搜索力体现在对问题本质或规律的抽象能力,以及再将抽象化还原回具体的实际行动中的能力。比如“九段秘书工作法”是一个以秘书工作为基础,提炼出来的合格秘书应该做到的九条标准,这是抽象化。如果你能够在自己日常的文秘工作中,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的情况,将“九段秘书工作法”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并形成自己的一套规则和标准,这便是“还原”。

搜索,并不仅仅是对信息的搜索,还应该包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发现未知的自己,获得外界的帮助。

(摘编自《〈搜索力〉:帮你解决90%人生难题的思维能力》)

材料二:

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事不断。初出茅庐的范蠡,在齐国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北方牧场多,马匹便宜又彪悍。而吴越一带需要大量的战马,如果能将北方的马匹低成本运到吴越,将会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然而,运输问题却是横亘在他眼前的一大鸿沟。兵荒马乱的年代,先不说齐国到吴越路途遥远,中间还隔着鲁国、宋国、楚国等几个国家,强盗也会随时出没,光运输成本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了。

经过多方调查,得知北方巨商姜子盾常年往返于齐鲁和吴越间,他贩卖麻布到吴越,早已买通了沿途的强人,为自己的运输开疆辟地,保驾护航。

在姜子盾经过城门时,他张贴布告:范蠡组建马队,开业大酬宾,可免费向吴越地区运送货物。双方很快达成协议。最终,范蠡成功地运送姜子盾的麻布,安全抵达吴越。为姜子盾卸下布匹,范蠡卖掉了马,稳稳地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身边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在这个强调资源的社会,很多人因为缺乏资源早早地缴械投降。而范蠡卖马的案例告诉我们,如何搜索身边的资源,通过有效行动取得有效结果,利用杠杆借力整合资源,是生活中必备的一项技能。

(摘编自《范蠡卖马的启示:用好搜索力,为人生赋能,做人生大赢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想要办成一件事,往往要找某一类人,人际关系资源的经营,是人们顺风顺水、迈向成功的关键。
B.我们在找需要的那一类人时,往往需要找一个关键人物,把这个人物当作搜索引擎,获得有用信息。
C.善于积累人脉的人能充分利用搜索引擎,既能搜索信息,又能探索未知世界,还能获得外界的帮助。
D.我们要善于通过有效的行动,充分调动和利用身边的资源,不要因为缺乏资源而早早地缴械投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能够帮助自己达到目的的人才是资源,在需要的时候帮不到自己的熟人不是资源。
B.在寻找需要的资源时,自己就是最好的引擎,已有的关系可以当作重要的数据库。
C.能让别人接受自己所说的一切且能够打消他人顾虑的人,需要具有天然的感染力。
D.能将抽象化还原回具体的行动,并形成自己的一套规则和标准,这样就具有了搜索力。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现具有“搜索力”的一项是(     
A.甲某担心领导怀疑自己的能力且觉得难为情,不肯去询问布置任务的领导。
B.乙某利用多种渠道,努力开拓,连接各方面名家,成为图书项目创始人。
C.丙某觉得自己的业务能力强,没有及时利用公司积累起来的社会关系网。
D.丁某为了租房,跑遍了市面上曝光量较大的房屋中介,地毯式一家家比较。
4.根据两则材料分析,要想具有人际关系搜索力需要怎么做?
5.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范蠡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所运用的搜索力。
2022-08-27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