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95 题号:1420246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

材料二: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解释为;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阐述等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性的定义和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表达了的德性。孔子践履这种德性的对象是天。《论语·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子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第十八章中,孔子说他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是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性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而子贡践履德性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

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联结起来的人。孔子与柏拉图早期的作品《游叙弗伦》对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话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是公正的一部分,是人类对上帝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苏格拉底对上帝侍奉的论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帝真正的。对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帝。践行这一德性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真理。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联结起来,尽管每一个人对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做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的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

(摘编自余纪元、金小燕、韩燕丽《“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材料三: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

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

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样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

(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虽然记录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其实孔子在传述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东西,后孔子时代的儒学都长期传承并发展着这种精神。
B.“述而不作”中的“述”内涵非常丰富,在古代辞书中解释为“循”,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含义所取代。
C.在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一书中,认为“孝”应包括“善述人之事者也”,也就是说,“述而不作”中的“述”与“孝”是统一的,这种理解恰好切合孔子的观点。
D.“述而不作”的信条,后来成为儒学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后来的科举考试,并且命题答案均以四书五经为限。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位教育家,孔子期望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认为从事“孝”的活动是对天道的传承。
B.孔子认为,儿子出生的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故父母死后孩子应以同样的时长服丧以表感恩,于是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
C.“孝”在儒家思想学说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看来,“孝”不仅限于父母,也体现在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文化传统的延续。
D.孔子、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将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因做哲学的方法不同,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上帝为每个灵魂提供了选择机会: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你可以任选其一,但不能兼而行之。”
B.“倘若没有天地,哪里会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敬天祈福正是对天地自然献上的一份崇高敬意。”
C.“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D.“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艺术与科学是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科学讲究发展进步,永无止境;艺术注重时代高峰,数千年文化文明,每个时期都有它的艺术高峰。

艺术登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们的传统文化依托的是以儒释道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民族特性。就历史沿革而言,确有一些不利于艺术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在文明、思想高度自由的当下,艺术将怎样去攀登新的高峰?也许需要通过科学理性的思维,从原始本能的角度去剖析我们所思考的人性本质,从而获得当代艺术的创造力。

所有动物对事物的颜色、角度视觉差异巨大,但本质相近。狗看不到红色和绿色,但狗能区分多达数十种灰色,看到的距离是人类的几十倍。老鼠眼中看到的动态事物都是慢动作,它的眼睛都能够各自独立转动。猫也不区分红和绿,映入它们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棕色物体和蓝色影子,视野比人类更宽。世界上每一种动物所看到的事物具象都不一样。很多动物看到或感知的物质是人类无法感知的东西。

而人类所看到的东西是真的吗?一定不是。我们只看到我们需要的,人类的视觉如同照相机一样记录下客观事实,这种事实只是眼睛工作的一部分。眼球是一个透镜,将图像投影到眼球的后半部分,折射到拥有1.3亿感光组件里,眼睛相当于一台1.3亿像素的数码相机,成像须动用人类大脑中数十亿计的神经元和几万亿的神经突触,正如脑科学家说,这些神经元和神经突触实时将人类眼中见到的所有形式、物体、颜色和运动反射到大脑中成型。也就是说,人们本身用眼睛给景物拍了一张照片,蓄存在大脑中,通过大脑的思维构建出我们想要的画面。换而言之,人类具备动物特性,我们想要捕捉那些对我们有利的东西,所有看到的事物,都是人类主观意识选择看到的事物,不同的动物不同的人甚至在不同情绪下的人,所看到的世界也是不尽相同。就艺术创作而言,当我们捕捉到这个世界的事物,通过我们的思考、总结、归纳来构建创作的艺术作品,其实都是我们本能反应的结果。

在高度文明发展的当下,当代艺术需要呈现丰富多样的语境和观点,以符合时代特征。一件艺术品呈现在眼前,不同的人且有不同的方式解读,多样性的建构成为艺术创造的可能性。从多视角和开放性的角度而言,与传统艺术相比,当代艺术更具包容性,它可以没有明确主题和固定的表现形式,更注重艺术家的个人思想和情感表达,以及对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反思和探索。

当代艺术的定义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广泛而主观的话题,艺术家追求的是一种独立人格和思考,不受他人的认可和外界评判所左右。有艺术家认为,在创造过程中所有的行动、行为和思维都可视为艺术,这种独立的思维模式,往往共有多重的解读和理解的可能性。同一件作品,可以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解读。它与传统艺术的区别在于它不拘泥艺术形式和技巧,艺术家可运用不同的媒介和材料进行创作,形式的多样性更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艺术可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跳脱传统时代的束缚,用当代的语言和媒介,去探索时代所赋能的精神和时代跳动的脉搏。当代艺术作品不仅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创作者更注重艺术与观众的互动,观众通过作品的互动,感受艺术家的情感与思想,给观众提供更好地了解艺术的空间,用自己的角度理解和解读艺术。艺术的创新,需要不断地挑战观念和艺术之外的世界。与传统艺术不同的是,当代艺术正是这个时代所要攀登的高峰。

应该说,艺术发展到今天,正处于一个路口。在新时代的语境下,我们需要更多的创作方式,更多的思考。因为人类本体已经具备高同质性,所以,我们不能再用自己的直观去构建价值体系。艺术需要用逻辑和思想建立自己的艺术体系去感悟世界,我们需要挖掘更多的精神内质和看不到的东西。艺术的内核,正是这些看见的事实和看不见的精神本质,由此我们才能去创造这个时代的艺术高峰。

(孔达达《当代艺术的创造力》)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当代艺术与科学是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但是艺术与科学还是存在一定关系的。
B.狗能区分多达数十种灰色,能看到的距离要比人类远得多。
C.人类所看到的事物,都是人们主观意识选择看到的事物。一个人所看到的同一事物总是相同的。
D.艺术创作所反映的事物不是完全真实的,而是人们本能反应的结果。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用大脑思维构建出想要的画面,决定了人类所看到的事物具有主观性。
B.高度文明发展的时代特征,要求当代艺术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语境和观点。
C.在挑战了观念和艺术之外的世界之后,艺术的创新就会实现。
D.要创造这个时代的艺术高峰,就需要把握艺术的内核,那些看见的事实和看不见的精神本质。
3.根据文章观点,传统艺术一般具有明确的主题和固定的表现形式。下列文学作品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选项是(       
A.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B.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C.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D.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4.根据文本,与传统艺术相比,当代艺术作品主要呈现出哪些特点?
5.梳理本文论述思路,依次回答下列问题:本文要论述的问题是什么?文本论证了人类所看到的东西一定不是真的,其目的是什么?
2024-02-24更新 | 4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眼前,这是我们了解古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的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深入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很多作品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其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且以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体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晩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的作品,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给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增添了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作用。阅读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诗人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晚清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的境地。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就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能达到二者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

首先,从唐宋词人的角度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以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做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因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唯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

1.下列对“唐诗宋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宋词应成为我们首选的阅读对象,其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
B.唐诗宋词体现的普通人的价值观,多数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保家卫国行为的赞美。
C.李、杜、苏、辛的作品是唐诗宋词中的典范,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D.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然后传递给读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想了解一位诗人的襟怀抱负,可以广泛地阅读他的诗歌,因为读诗就是读人。
B.古代诗词之所以具有现实价值,是因为它们表达了古今共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这样才能读深读透。
D.读者读唐诗宋词时,对原作的意蕴做出诠释和解读,就会扩展和拓深原作的意蕴。
3.下列关于唐诗宋词赏读的事例,不能证明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A.柳永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本是写爱情,王国维却将其作为“古今之成大事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之一。
B.白居易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原意是以“草”的生生不息表达送别的愁情的增生,后人却从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
C.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之句,表明苏轼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旷达潇洒。
D.杜甫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歌咏的是诸葛亮,南宋爱国将领宗泽临终“诵此二语”,感叹自己未竟的抗金事业。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证了现代人与古代诗词之间的关系,但论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不同之处。
5.下面材料对王国维读词的评析,充分体现了况周颐的“读词之法”,请对此作简要分析和说明。

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赞赏,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进行鉴赏,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还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了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2022-12-22更新 | 29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①奇幻电影是基于现实世界对超自然的人、神、妖共存的多维时空的重构,是对虚幻异域空间的想象性建构。它往往利用数字技术以夸张、变形、寓言或传奇等方式,表现超真实世界的拟态载体,折射生命的本质并传递创作者对世界的理解。

②奇幻电影能够让观众接受的前提是讲好故事。目前奇幻电影大多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本位,杂糅了神魔、玄幻、武侠、动作等类型元素,借助特有的神怪文化资源完成阐释现实世界的意旨。中国古代神话作为人类共同的记忆载体,凝结着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使人类从中能够探寻到共同的情感。相当一部分奇幻电影选择了以民间传说、神魔故事作为文学叙事的母题,以多元化的视角去反观人性,借助不同世界的生灵重构超越自然的多维时空。如《捉妖记》《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奇幻电影将人、神、妖等不同世界的生灵放置在共生共存的空间中,试图唤起现代人心灵回归并实现精神层面的救赎。

③作为本土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电影类型,奇幻电影同时需要在传统经典故事文本基础上重新传达人类共同的心理情感,引发人们对现代文明危机进行反思,以追求人类共同的、永恒的价值。《庄子》中说:“齐谐者,志怪者也。”神怪故事的主题往往是诡异事件及妖鬼与人类的互动。中国观众对神怪故事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接受基础,《聊斋志异》《西游记》《山海经》《搜神记》等传统经典文本中的故事往往被其他文艺样式取材改编,同样给奇幻电影提供了新的叙事空间。

④奇幻电影对于传统经典文本的取材改编其实是二度创作的过程,需要调整故事设置与矛盾冲突进而凸显电影的戏剧性。在人物刻画与塑造,场景的渲染与设置等方面需要更加生动,而往往设置出人意料的结局无疑会增加电影的趣味性与观赏性。就目前奇幻电影“西游系列”的改编而言,在重构“西游”经典奇幻世界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对打斗场景的设计与视觉效果,借助数字技术创造出较为恢宏的场面。然而,这些经过改编的奇幻电影,却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原著的内在叙事性,形式大于内容的视觉奇观场景难以掩盖故事情节的缝隙与空洞,让观众感受不到要传达的核心精髓,无法塑造经典文本中那样生动的艺术形象。由此,奇幻电影对于经典文本的改编,需要在满足观众精神诉求与娱乐消费中,寻求主流价值与电影市场之间的共赢,力争在接受性和整合性等向度上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引导观众在世俗生活中实现精神的自我疗愈与自我救赎。

⑤奇幻电影需要新的思维模式推动整体叙事转型。以人工智能等重要科技成果为标志,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也引起了保护自然和人类的生存警醒。奇幻电影《流浪地球》改编的巨大成功,为中国电影工业及硬科幻文化产品带来发展的新趋势。该部电影设置了科幻的时空概念等科学范畴的命题,在充满科技特性与工业基因的叙事话语中,穿插了营救地球过程中战友合作、牺牲以及父子祖孙之间的亲情等人文元素,与年轻一代观众的生活相接近,被称为国产电影中的现象级作品。

⑥同时,奇幻电影需要将科技思维与中国哲学思想进行融合,借助数字化手法与超自然影像来传递古老的东方智慧,重新建构新的宇宙观、天下观、价值观与和谐思维、一体思维等理念,较好地实现民族性、现代性与世界性之间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处理好价值引领与审美情趣、艺术性与娱乐性等之间的关系,成为新的国产电影市场的生长点。

(摘编自李娟《奇幻电影中的文学叙事资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奇幻电影是对虚幻空间的想象性建构,折射生命的本质并传递创作者对世界的理解。
B.奇幻电影通常将人、神、妖等放置在同一个空间中,试图实现现代人精神层面的救赎。
C.奇幻电影通过传达传统经典故事中原有的心理情感来引发人们对现代文明危机的反思。
D.奇幻电影借助特有的神怪文化实现阐释现实世界的意旨,对中国观众而言比较容易接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奇幻电影让观众接受的前提是讲故事时举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例子。
B.第③段作者提出了奇幻电影也可以将传统经典文本中的故事作为新的叙事空间的观点。
C.第④段以“西游系列”的改编为例,论证了奇幻电影在主流价值与市场之间寻求共赢。
D.第⑥段总结全文,着重指出处理好价值引领与审美情趣不应成为奇幻电影市场新的生长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奇幻电影能够让观众接受的前提是讲好故事。
B.在对传统经典文本的取材改编时,设置出人意料的结局可以增加奇幻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
C.奇幻电影“西游系列”只注重对打斗场景的设计与视觉效果,故事情节毫无内在叙事性。
D.奇幻电影《流浪地球》改编的巨大成功,为中国电影工业及硬科幻文化产品带来发展的新趋势。
2020-10-12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