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李商隐(813-858)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7 题号:1438033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注】①宝剑篇:唐将郭元振,少有大志。武则天曾召见,索其文章,振乃上《宝剑篇》,得到武后赏识。②唐初马周西游长安,宿新丰旅店,悠然独酌。后来唐太宗召与语,授监察御史。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题目“风雨”一语双关,既是现实中黄叶遭受摧残的自然风雨的写照,也是人世风雨的一种隐喻。
B.首联以“凄凉”二字开篇,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又用典故表明自己没有郭元振那样的际遇,生活过得穷苦。
C.颔联对比突出,用字精巧,“仍”和“自”富有神韵。“仍”不仅写出了风雨的无情,更有力地透出内心的痛苦;“自”刻画出青楼豪贵享乐的情态。
D.尾联以问作结,作者想用温暖的酒来安慰凄凉的心,然而并不能实现,只留下心绪茫然的自己和无法排解的愁绪。
2.这首诗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隋宫

唐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注]①本诗作于857年作者游江东时。隋宫指隋炀帝在江都营建的行宫。②紫泉,即紫渊,长安水名。③芜城,广陵之别名,指隋之江都。④日角,额角突出,古人以此为帝王之相,指唐高祖李渊。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全用叙事,用“紫泉”比喻长安,与“烟霞”相互映衬,写出了长安宫殿的巍峨壮丽。
B.诗人在颔联中用虚拟语气推想,,如果不是玉玺归了李渊,他是不会以游览江都为满足的。
C.“无萤火"“有暮鸦”,在鲜明对比中诗人感慨今背,语言冷峻深沉,寓无限沧桑之感。
D.诗歌有写景,有叙事,有暗写,有明说,都是围绕批判亡国之君这一主旨而驱使笔墨的。
2.本诗含蓄蕴藉,立意深远,你从中读出了哪些感情?作者用了哪些手法表达感情?
2020-02-10更新 | 15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新 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柳》写的是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春日的情景,再回到眼 前的柳上来。句句写柳,而全篇不着一个“柳”字。
B.《柳》中“断肠”是写已经枯凋的秋日柳面对又一个春日,乐游苑上士女如云热闹繁华的 景象,不由悲从中来的感伤。
C.《新柳》一诗描摹细腻,有韵味,妙手天成,生面别开。写漫步赏柳,由远而近,视 线由上而下,从岸上柳条,写到水中柳景。
D.“柳条百尺拂银塘”一句以“百尺”状柳条,伏下了一个“长”,与篇末紧相呼应;写“塘”冠 以“银”字,给水面镀上柔美的亮色。
E.“水中柳影引他长”的“引”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柳影相连相 映的图画,富有情趣。
2.两首诗都写到了“柳”,请联系诗歌内容分析这个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不同内涵?
2019-10-11更新 | 10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内容,回答小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请将“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翻译成现代汉语。
(2)古人论诗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请据此简要分析本诗三四句。
2023-07-12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