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新闻、通讯、访谈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1438812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呈现井喷式发展,快递行业的相关环保问题也日渐突出。

(数据来源:中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经初步估算,我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并呈快速增长趋势。在特大型城市中,快递包装的垃圾增量已占生活垃圾总量的93%。由于回收难度大、再生利用成本高、利润不足等,快递塑料泡沫箱回收率仅为70%~80%。快递塑料包装袋因回收价低,且粘贴了塑料胶带和运单,现有回收渠道无法处理,最终会和生活垃圾一起被焚烧或填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快递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快递包装废弃物将不断增加,给生活垃圾治理带来严峻挑战。

(摘编自《中国快递包装废弃物产生特征与管理现状研究报告》)

材料二:

当前亟须构建针对快递包装等低值可回收物的长效治理机制,通过对快递包装绿色化、循环化改造,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妥善解决快递过度包装问题,已成为行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快递包装既要保障商品安全,又要避免浪费。为了在二者中寻求平衡点,物流配送企业应加大与包装生产企业、科研院校等合作力度,加强产学研衔接,促进快递包装产品、技术、模式的创新和应用,探索研发更绿色环保、可循环使用的包装材料,提升包装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用数字化技术实现高效环保的包装。

(摘编自罗珊珊《快递过度包装不可取》)

材料三:

2021年3月12日,《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明确了包装选用要求,包括建立实施包装物管理制度、按规定使用环保材料、包装减量化措施等,同时鼓励寄递企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回收流程,对包装物进行回收再利用。

立足于绿色发展的长远需要,政府应构建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实现快递包装回收的正规化管理和市场化驱动。可从包装源头规定材质使用标准,提升包装环保等级;要求商家统一使用环保材料、可降解材质制成的快递包装,建立符合标准的快递包装生产厂家信息库;出台快递包装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使快递企业承担其产品回收、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置责任;加强市场管理,严格控制材料来源。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探索互联网+回收路径。依据平台数据,核算企业应当享受的补贴,拓宽快递包装回收体系的利润空间,以调动商家和快递企业推行绿色包装的积极性。

此外,消费者要自觉抵制过度包装行为,加快形成绿色消费理念,增强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让简包装、材料循环利用成为新风尚。

(摘编自杜欢政、樊亚男、许元荣、宋淑苇《快递包装如何实现绿色化循环化》)

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快递业务量自2016年至2020年持续增加,全年快递业务量均已超过300亿件,快递行业出现了井喷式发展。
B.2017年以来,我国快递业务量的增速逐年放缓,增长率处于下降趋势,可见我国快递业尚未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C.2020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到833.6亿件,比2019年增加了近200亿件,这意味着快递包装废弃物产量不断增加。
D.我国快递业务量持续增多,会消耗资源,妥善解决快递过度包装的问题,已成为快递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包装回收难度大、再生利用成本高、再生料利润不足等,这些是塑料泡沫箱回收率仅七八成,快递包装无法全部回收的主要因素。
B.过度包装的现象普遍存在,且未充分使用环保材料、可降解材质的包装,这不仅使包装废弃物大量产生,且给包装治理带来巨大压力。
C.政府出台相关文件,可以规范快递包装材料的标准,提升包装环保等级,又能实现包装回收的正规化管理,发挥政府的主导职能。
D.只有探索“互联网+回收”的新型回收路径,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拓宽企业的利润空间,才能使快递包装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
3.我国快递包装如何实现绿色化、循环化?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知识点】 新闻、通讯、访谈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第四次零售革命”是由信息技术变革催生、由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直接触发的一场新的零售革命,其本质是消费者主权的确立、流通生态的再造和零售模式的颠覆性改变。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传统零售业的优势观、时空观和经营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进一步改变了零售的理念。电商成为这次零售革命的先驱和主力军,推动零售业产生颠覆性改变,消费者也受益颇大。

针对传统零售的弊端和电商的瓶颈与问题,有人提出“新零售”“智慧零售”等概念,这与“智能零售”概念从内涵上有异曲同工之处,均是对“第四次零售革命”当下先进的零售模式的一种概括。

尽管零售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但传统的实体店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正因为如此,众多电商都渴望得到并拼命抢占实体店资源,争做智能零售先锋;传统零售店也在探索或寻找机会触网上线。发展智能零售,首先应是零售理念的彻底变革,即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必须对消费者出于真心。

(摘编自王成荣《第四次零售革命:从电商到智能零售》)

材料二

1.单渠道阶段(1990—1999年)巨型实体店连锁时代到来,多品牌化实体店数量减少。是砖头加水泥的实体店铺时代2.多渠道阶段(2000—2009年)网上商店时代到来,零售商采取了线上和线下双重渠道。是鼠标加水泥的零售时代3.跨渠道阶段(2010—2011年)实体店铺和虚拟店铺交织,虚拟店铺显得重要。是砖头加鼠标加移动网络的零售时代4.全渠道阶段(2012年-未来)关注顾客体验,有形店铺地位弱化。是鼠标加砖头加移动网络的零售时代

零售渠道变革的路线图

(摘编自李飞《全渠道零售的含义、成国及对策》)

材料三:

学者和实践者对于“全渠道零售”的理解,还处于探索和讨论阶段,存在着诸多模糊的问题,特别是营销学者和零售学者的反应,与实践相比,显得迟钝和冷漠。

“全渠道”是指产品从生产端到客户端之间所有形态的流通环节的总称,从形态上包括实体渠道、电子渠道和直销渠道;从归属上,分为自有渠道和合作渠道;从级别上,包含卖场、批发商、专营店、便利店等:从职能上,包括宣传、发展和服务;从主体看,从事零售行为的可以是专业零售商,也可以是制造商、批发商,甚至消费者个人;从行为看,零售行为和批发行为常常交织在一起;从范围看,一次大规模零售活动可能是全社会多个部门协同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李飞《全渠道零售的含义成因及对策》)

材料四:

电子商务服务的本质是满足消费。21世纪以来,商业信息传递突破时空障碍、物流网络逐步实现全通联,制约消费的一系列障碍正在逐渐消失,为此,消费亦得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障碍。基于现代信息互联技术,以无限扩展的云为基础,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现代消费方式就是“云消费”。“云消费”在技术层面具有三大核心特征:“云内容”、“云终端”“云支付”。

“云内容”即消费突破传统店铺限制,突破有形与无形的界限,突破商品与服务的界限:“云终端”即凡是消费者接触的任何店铺或智能电子平台都可以作为提供消费的便捷终端:“云支付”指消费者可以利用任何支付工具,无障碍购买商品和服务,支付便捷安全,且资金互通共享。

“云消费”时代,信息成本逐渐成为交易成本中比重最大的成本。“云消费”以消费者为核心。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大量普及、智能移动电子终端的广泛应用,社会主流消费群消费模式表现出三大基本属性:消费的体验化、专属化和社群化。

(摘编自赖阳、韩凝春《论“云消费”时代的零售革命》)

1.下列对材料中“零售”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20世纪以来,“零售渠道”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全渠道零售”阶段,其时更关注顾客的亲身体验,实体店铺地位有所弱化
B.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传统零售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第四次零售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以消费者为主力军的浪潮,推动了零售业的变革。
C.信息技术变革是“第四次零售革命”的主要推手,而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则直接触发它确立了市场主权,造成了消费模式的颠覆性变革。
D.电子商务服务的本质是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因此,在“云消费”时代,“零售”要满足消费者无障碍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资金互通共享。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传统零售向智能零售跨越的时代,经营者应集中于理念与技术的创新,彻底变革零售理念,以消费者为中心,必须以真心对待消费者。
B.“全渠道”是指产品从生产端到客户端之间所有形态的流通环节的总称,目前,学界对此研究尚不够深入,与现实的繁荣形成鲜明的对比。
C.“云消费”以消费者为核心,随着信息技术的大量普及智能移动电子终端的广泛应用,社会主流消费群消费模式表现出体验化、专属化和社群化等特征。
D.本世纪以来,基于现代信息互联技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现代消费方式的“云消费”得以突破时空障碍,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3.在“云消费”时代,“智能零售”给消费者带来了怎样的便利?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019-05-23更新 | 10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天,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遴选部分高校开展试点。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据悉,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据了解,在计划起步阶段,教育部将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其中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相关高校可向教育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据悉,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叶雨婷《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

材料二:

强基计划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已经跳出招生的狭隘范畴,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要,贯通国家急需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两阶段。在这一点上,强基计划显然比原来的自主招生站位更高。

限定于基础学科专业:强基计划更着眼于国家对战略人才的需要,而不仅仅是高校个体的需要。自主招生的初衷就是为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开辟一条特别通道。高考分数录取有点像招收十项全能选手,著名高校更是需要每科都强或者没有短板。但是对于那些有某些专长的学生来说,高考显然不够科学合理,甚至会埋没这些专门人才,于是,自主招生政策推出了。但长期以来,自主招生政策更着眼于招生,这部分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获得的更多是降分照顾,而在其就读专业上并没有过多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自主招生的出发点。

新出台的强基计划则完全聚焦于基础学科。基础学科人才的强弱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有着基础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日前,华为负责人任正非就多次谈到,华为能在5G等关键通信技术上取得突破,主要就是靠华为的“700多位数学家,800多位物理学家以及120位化学家。近年,华为从全球大规模引进了基础科学领域的一流人才,为华为在关键技术上的领先奠定了重要基础。日前,科技部联合教育部等部委还专门出台了加强数学科学研究的专门文件,目的也在此。此次强基计划明确限定了招生专业,以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为主,也是响应国家号召,从培养国家急需人才的角度出发。正因为此,入围强基计划的考生基本上都需要在其擅长的领域从事基础学科学习,而不是把个人专长作为一个进入名校的跳板,转而就读其他热门应用专业,比如金融。

限定于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缩小招生数量,强调拔尖创新人才从选拔到培养的整个贯通培养,而不仅仅是招生。

新的强基计划鼓励支持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并与原有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统筹考虑,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同时也鼓励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国家重点技术攻关单位吸纳这些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研究,探索建立一种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也正是基于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基计划第一批试点高校限定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这和过去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90余所高校数量相比,显然有大幅缩减。但作为一项重大改革的起步阶段,从小范围开始试点是非常积极稳妥的,也体现了高等教育为国选材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摘编自中国教育部官网,陈志文《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

材料三:

115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即强基计划。这也意味着本轮以义务教育阶段坚决减负、新高考改革这一首一尾相向而行、共同驱动的教育综合改革,完成了又一项标志性的顶层设计,整体架构更为清晰,导向更为明确。

其政策要点有三:一是从2020年起,原有的高校自主招生方式彻底终结。二是业已探索多年的综合评价录取方式得以保留,但在细节流程上做了重大调整。三是该计划初步试点的范围限制在国家双一流计划中的部分一流高校,后续走向及开放性值得进一步观察。

应该说,改革走到这一步是漫长教育链条传导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逻辑自身的演进使然。大学怎么招生,说到底还是指挥棒,小学、初高中的教育改革结果,还是要落实在高招中。上游搞素质教育,就要减少耗费在题海战术中的低水平重复性劳动。中游的高中阶段,就必须建立完备的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为每个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的全面发展情况画像。那么,在下游的大学招生和录取环节有所呼应,建立配套的制度支撑,显然是有必要的。

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是十余年来在大学招生改革探索的两条路径。应当承认,两个探索方向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但也像文件所说的出现了招生学科过于宽泛、重点不集中、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个别高校考核评价不够科学规范、个别考生提供不真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问题,这些偏向需要纠正。

如何泼掉洗澡水的同时保住孩子?在教育部本轮出台的文件中明确规定: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这意味着高考成绩在综合评价录取中的比重回升,高校对学生的合法选择权的比重有所回落,其实是一次再平衡

取消自主招生,不是倒退,在以空间换时间、循序渐进地协同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联动发展,在素质教育开弓没有回头箭之后,再以招录政策改革的组合拳反向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梗阻。

强基计划就是改革的2.0,用来巩固基于高考成绩的、公平公正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改革成果。

(摘编自澎湃新闻,《强基计划:用改革巩固高考改革的成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强基计划取代了原先的高校自主招生,只限于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B.材料三认为“强基计划”是本轮教育综合改革所完成的又一项标志性的顶层设计,分析角度与材料二非常相似。
C.材料二在材料一基础上,分析了“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的区别,指出“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完全不同。
D.“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首先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试点。
2.下列说法中,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强基计划”是在自主招生工作经验和综合评价试点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针对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探索与尝试。
B.“强基计划”从选拔定位、试点学校范围、招生专业、报考条件到入围高校考核方式、录取方式及培养模式等,进行了系统性重塑。
C.“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
D.“强基计划”取消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的做法,积极探索建立基于能力考查的笔试、面试,增强选才的科学性。
3.“强基计划”取代“自主招生”,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1-11-23更新 | 5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文化部文化市场司行业数据监测点最新统计.2016年上半年,我国网络文化市场整体营收达1017.2亿元。目前,国内网络文化相关行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其中网络直播成为增速最快的领域。


材料二:

网络直播的热度依然不减,尽管“网络直播月入百万”已被证实是个例,但仍有不少人希望通过网络直播一夜成名,其中不乏未成年人。近日有媒体报道,某直播平台疑似有未成年人脱衣、露体直播。随后,该直播平台承认平台确有失误,并将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直播。

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发展迅猛,但同时泥沙俱下,经常出现打法律与道德擦边球的现象。尽管经过多轮整治,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在绝大多数公众的认知里,在网络直播行业没有得到彻底净化,未来的发展也没有明了之前,还是让未成年的孩子远离这一行业为好。

这样的担忧并非多余。因为凡是发生在成年人身上那些有违国家法律与社会道德的事情,一旦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其负面作用和影响,就会被成倍地放大,甚至让他们当中的部分人就此走上人生的歧途,这显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媒体记者调查证实,很多未成年人在参与网络直播的时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抽烟喝酒耍酷、制服诱惑、撒娇卖萌要打赏,甚至是裸露身体部位吸引粉丝的行为。

(摘编自《让未成年人远离网络直播》)


材料三:

由于直播短视频平台传播涉及未成年人低俗不良信息,国家网信办依法约谈“快手”和今日头条旗下“火山小视频”相关负责人,要求“快手”“火山小视频”暂停有关算法推荐功能,并将违规网络主播纳入跨平台禁播黑名单,禁止其再次注册直播账号。为了更好地净化网络环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通报,因“内涵段子”存在导向不正、格调低俗等突出问题,责令“今日头条”网站永久关停该客户端软件及公众号。

“这种过度商业化,只盯着点击率的做法不足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表示,进入网络时代,扩大用户数量,满足用户需求很重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平台的经营状况好坏。这就导致近年来直播平台过度商业化,点击率成为衡量平台价值的唯一标准,而内容本身则被忽略。未来要将行政管理、立法管理、技术管理等结合起来,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同时加强网民素质教育,更好推进网络治理。

专家认为,网络直播急需戴上“紧箍”。信息时代,网络应被纳入一个综合性的治理体系框架,加以有效规制。对直播平台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统一内容审核标准,对内容审核作出底线规定,出台责任追究办法。对直播用户而言,有必要建立用户信用档案,当信用积分降低到一定程度就应当进入黑名单。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AB.BC.CD.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网络文化市场发展较快,网络直播成为网络文化市场增速最快的领域,这是国内网络文化相关行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证明。
B.我国网络直播平白从2005年诞生经历十多年的发展,到2015年各类直播平台层出不穷,而2016年可谓是全民直播的时代。
C.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并不均街,YY、9158直播平台经过多年发展分别在美国和中国香港上市,而六间房等直播平台则销声匿迹了。
D.网络直播平台追求商业利益无可厚非,但是在涉及未成年人成长的问题上,无底线的商业运作是可耻的,是需要反思的。
3.我国当前应当怎样治理网络直播短视赖的乱象?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2018-07-15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