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古代文化常识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06 题号:1443160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己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高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节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B.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C.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D.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藏室,是藏书和档案之所。“守藏室之史”即“藏室史”,亦称“征藏史”。“征”是典掌之意,与“守”相同,指管理周王朝皇家图书的史官。
B.矰,是古代用来射鸟的拴着丝绳的短箭,因拴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后来也泛指短箭。
C.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古代三公之一,位高于太师。
D.孝文,是谥号。汉孝文帝是刘恒,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认为,品德高尚的君子时运来了就要出去做官,时运不济就和蓬草一样随风飘转。这跟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完全相同。
B.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虚怀若谷、温良恭俭的品格,同时也侧面烘托了老子见识远过于常人。
C.老子写了5000多字《道德经》,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然后潇洒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D.世上信奉老子的人贬斥儒学,信奉儒学的贬斥老子。作为严肃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对老子的学说只作客观描述,并没有尊老贬孔。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5.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表现出“老子,隐君子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来护儿字崇善,江都人也。幼而卓诡。初读《诗》,至“击鼓其镗,踊跃用兵”,“羔裘豹饰,孔武有力”,舍书而叹曰:“大丈夫在世当如是。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安能区区久事陇亩!”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护儿所住白土村,密迩江岸。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从杨素击高智慧于浙江,而贼据岸为营,周亘百余里,船舰被江,鼓噪而进。素令护儿率数百轻艓径登江岸,直掩其营,破之。炀帝即位,迁右骁卫大将军,帝甚亲重之。大业六年,从驾江都,赐物千段,令上先人冢,宴父老,州里荣之。辽东之役护儿率楼船指沧海入自浿水去平壤六十里与高丽相遇进击破其郛郭于是纵军大掠,稍失部伍,高元弟建武募敢死士五百人邀击之。护儿因却,屯营海浦,以待期会。后知宇文述等败,遂班师。明年,又出沧海道,会杨玄感作逆黎阳,护儿勒兵与宇文述等击破之。十年,又帅师度海,高丽举国来战,护儿大破之,斩首千余级。将趣平壤,高元震惧,上表请降。帝许之,遣人持节诏护儿旋师。护儿集众曰:“三度出兵,未能平贼。此还也,不可重来。今高丽困弊,野无青草,以我众战,不日克之。吾欲进兵,径围平壤,取其伪主,献捷而归。”答表请行,不肯奉诏。长史崔君肃固争,不许。护儿曰:“贼势破矣,专以相任,自足办之。吾在阃外,事合专决,岂容千里禀听成规!俄顷之间,动失机会,劳而无功,故其宜也。吾宁征得高元,还而获谴,舍此成功,所不能矣。”君肃告众曰:“若从元帅,违拒诏书,必当闻奏,皆获罪也。”诸将惧,尽劝还,方始奉诏。十三年,转为左翊卫大将军,进位开府仪同三司,任委逾密,前后赏赐不可胜计。江都之难,宇文化及忌而害之。

(节选自《隋书·来护儿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辽东之役/护儿率楼船/指沧海/入自浿水/去平壤六十里/与高丽相遇进/击破其郛郭/
B.辽东之役/护儿率楼船/指沧海入/自浿水去/平壤六十里/与高丽相遇/进击/破其郛郭/
C.辽东之役/护儿率楼船/指沧海入/自浿水去/平壤六十里/与高丽相遇进/击破其郛郭/
D.辽东之役/护儿率楼船/指沧海/入自浿水/去平壤六十里/与高丽相遇/进击/破其郛郭/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部伍,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部曲指军队中的队伍行列;行伍是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
B.大业,隋炀帝杨广的年号,历时13余年。其名称来自《易经·系辞上》:“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C.长史,职官名,最早设于隋朝,相当于秘书长或幕僚长,唐代州刺史下设立长史官,也称为“别驾”。
D.开府仪同三司,是与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司同享开设府衙、自辟僚属的待遇,隋炀帝时为从一品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来护儿幼而出众,少有壮志。来护儿年幼时想法就超出常人,读了《诗经》中的有关诗句,深受鼓舞,树立了灭贼报国的宏大志向。
B.来护儿勇而善战,屡建战功。来护儿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少胜多,击败高智慧;率军与高丽作战,斩敌首千余级,建立了卓越的战功。
C.来护儿蒙帝倚重,颇多恩荣。隋炀帝即位,来护儿升任右骁卫大将军,从驾江都时,获赐千段布匹,皇帝准许他祭祖,宴请乡里父老,州里人以他为荣。
D.来护儿征战高丽,受诏还朝。来护儿与高丽作战,在即将平贼之时接到皇帝命他还朝的诏令。在崔君肃的再三劝说下,他最终接受了班师回朝的意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丈夫在世当如是。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安能区区久事陇亩!
(2)吾在阃外,事合专决,岂容千里禀听成规!
2020-11-16更新 | 13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言,字惟仁,鄞人。正德十六年进士。授行人。嘉靖四年擢礼科给事中。奸人何渊请建世室。言与廷臣争,不听。言复抗章曰:祖宗身有天下,大宗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藩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大宗,千天下正统。献帝虽有盛德,非若周文、武创王业也,欲袭世室名,舛矣。如以献帝为自出之帝,是前无祖宗;以献帝为称而宗之,是后无孝、武二帝。陛下前既罪医士刘惠之言,今乃纳渊之说。前既俞礼卿席书之议,今乃咈书之言。臣不知其何谓也。杨一清召入内阁,言请留之三边。特旨拜张璁兵部侍郎。言以璁贪佞险躁,且新进,未更国家事,请罢璁,并劾吏部尚书廖纪引匪人。同官解一贯等亦谏皆不纳有投匿名书御道者言请即烧之报可六年,锦衣百户王邦奇以哈密事请诛杨廷和、彭泽等,下部议,未覆。而邦奇复诬大学士费宏、石珤阴庇廷和,词连廷和子主事惇等,将兴大狱。言抗疏曰:先帝晏驾,江彬手握边军四万,图为不轨。廷和密谋行诛,俄顷事定,迎立圣主,此社稷之勋也。纵使有罪,犹当十世宥之。今既以奸人言罢其官、戍其长子矣,乃又听邦奇之诬而尽逮其乡里、亲戚,诬为蜀党,何意圣明之朝,忽有此事。至宏、珤乃天子师保之官,百僚之表也。邦奇心怀怨望,文饰奸言,诟辱大臣,荧惑圣听。若穷治不已,株连益多,臣窃为国家大体惜也。书奏,帝震怒,并收系言,亲鞫于午门。群臣悉集。言备极五毒,折其一指,卒无挠词。既罢,下五府九卿议。镇远侯顾仕隆等覆奏邦奇言皆虚妄,帝责仕隆等徇情。然狱亦因是解,谪言宿州判官。御史程启充请还言旧任,不听。言为吏,多著声绩。溧阳、夷陵皆祠祀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九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同官解一贯等亦谏/皆不纳/有投匿名书御道者言请/即烧之/报可/
B.同官解一贯等/亦谏皆不纳/有投匿名书御道者/言请即烧之/报可/
C.同官解一贯等亦谏/皆不纳/有投匿名书御道者/言请即烧之/报可
D.同官解一贯等/亦谏皆不纳/有投匿名书御道者言请/即烧之/报可/
2.下列对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贡试者,称为进士,考中进士后就可以直接做官。
B.陛下,本义特指皇宫的台阶;帝王的卫士在陛下两侧进行戒备,后演变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掌管着官员资料以及人事任免权,为六部尚书之首。
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后来代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言忠于朝廷,一心为国。皇帝曾经特别降旨任命张璁为兵部侍郎之职,杨言以张璁没有经历过国家大事为由,请求罢免张璁,弹劾吏部尚书廖纪。
B.杨言为人正直,直言上谏。杨廷和、彭泽等人受到王邦奇的诬告将要被杀,此案追查下去还牵连到很多人,杨言上书直言,反对对此案穷追不已。
C.杨言不屈不挠,解狱被贬。杨言因惹怒皇上被捕,审讯时,受完五毒之刑,被折断一指,仍然没有屈服之词;后来案件得以解除,被贬为宿州判官。
D.杨言为官一方,造福百姓。杨言曾先后担任溧阳知县和夷陵知县,他忠于职守,有突出的政绩,因此溧阳、夷陵两地的百姓都建立祠堂来纪念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前既俞礼卿席书之议,今乃咈书之言。臣不知其何谓也。
(2)乃又听邦奇之诬而尽逮其乡里、亲戚,诬为蜀党,何意圣明之朝,忽有此事。
5.杨言为什么反对给献皇帝建造世室?请简要概括。
2021-03-17更新 | 10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先生讳包,字蒙吉,晚号用六居士,直隶祁州人。父克俊,乐道好施与,学者称贞惠先生。先生生而颖异,敦尚质行;年二十有五,举明天启丁卯乡试,以古文鸣于京辅。既再上春官,不第。遂弃举子业,力以斯文为己任。于城隅辟地为斋,曰潜室,亭曰肥遁,日闭户读书其中,无间寒暑。学者宗焉,执经之屦满户外。

甲申国变,设庄烈愍皇帝主于所居之顺积楼,服斩衰,朝夕哭临如礼。伪命敦趣,先生以死拒,几及于难,会贼败得解。入国朝,遂不仕。日取四子、五经及宋元以来诸儒书,反复寻究,积二十年不倦。尝谓君子守身之道三,曰言语不苟,曰取与不苟,曰出处不苟。尤笃好梁谿高忠宪之书,曰:“不读此,凡虚过一生。”遂置主奉之,如事贞惠礼。偶有过举,必展谒悔谢曰:“某不肖,甚愧吾父师。不可为子,不可为人。”其勇于自克如此。先是,贞惠卒,三日勺水不入口,母哭慰之,始勉进一溢米。须发尽白杖而后起丧祭一准礼经既葬庐于中庭檐下三年不饮酒食肉不入内室每朔望忌展悲号感行路。年六十有七,以居母忧,毁悴致不起。将卒时,肃衣冠起坐,命告辞贞惠及忠宪主。问家事不答,徐曰:“吾胸中无一事,行矣。”遂瞑。学者私谥文孝先生。

生平木讷,似不能言。及大义所在,则正色而谈,上下皆倾听。州有大事不能决者,必待先生一言为断。明季流贼犯州城,先生毁家倡众,誓固守,城不得破。贼既去,流民载道,设屋聚齐之,病者给医药,全活尤多。有山左难妇七十余人,择老成家人护以归。临行,八拜以重托,家人皆感泣,竭力卫送,历六府尽归其家。

(节选自《国朝先正事略·刁蒙吉先生事略》)


【注】①甲申国变: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②庄烈愍皇帝:清廷给崇祯帝追加的谥号。主: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③伪命:僭伪政权的命令。这里指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的命令。④高忠宪:高攀龙。东林党领袖之一,受魏忠贤迫害投水而死。崇祯初年追谥为“忠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须发尽白/杖而后起/丧祭一准礼经/既葬/庐于中庭檐下三年/不饮酒食肉/不入内室/每朔望忌辰悲号感行路/
B.须发尽白/杖而后起丧祭/一准礼经/既葬/庐于中庭檐下/三年不饮酒食/肉不入内室/每朔望忌辰/悲号感行路/
C.须发尽白/杖而后起/丧祭一准礼经/既葬/庐于中庭檐下/三年不饮酒食肉/不入内室/每朔望忌辰/悲号感行路/
D.须发尽白/杖而后起丧祭/一准礼经/既葬/庐于中庭檐下三年/不饮酒食/肉不入内室/每朔望忌辰/悲号感行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官是吏部的统称,吏部掌管官员考核升降、国家典章制度、学校科举、祭祀等。
B.斩衰是五种丧服中最重的一种,服制三年。明清时子为父母、妻为丈夫斩衰三年。
C.私谥指古人死后由亲属或门人给予的谥号,陶渊明先生溢号“靖节”即为私谥。
D.山左指山东省,因其在太行山之左,故称。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刁蒙吉好学有识,勇于自我克制。他放弃科举后,每天闭户研读四书五经和近代儒家著作,寒暑不间断,偶有过失,痛责自己。
B.刁蒙吉忠于故国,拒绝出仕新朝。明亡后,他在住所供奉崇祯皇帝神主,早晚哭祭;清朝建立,逼迫他任职,他以死抗争,不出来为官。
C.刁蒙吉为人至孝,居丧极为悲痛。父亲去世后,他不进饮食,母亲哭着劝慰,他才勉强吃点;母亲去世后,他因守孝过度,憔悴而亡。
D.刁蒙吉乐善好施,保全救活多人。他搭建房屋安置流民,供给生病者医药;又精选仆从护送逃难妇女还乡,仆从为其诚心感动,不负所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生而颖异,敦尚质行;年二十有五,举明天启丁卯乡试,以古文鸣于京辅。
(2)明季流贼犯州城,先生毁家倡众,誓固守,城不得破。
2019-05-31更新 | 1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