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3 题号:144633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些人认为,中国传统儒家学说比较阴柔,儒生或“酸腐”或“白面”或“手无缚鸡之力”。当然,对“儒”的最初含义,民国以来学者误读很多,如胡适认为儒是靠搞丧礼混饭的殷商遗民;徐中舒认为儒是古文字的“需”,是洗浴从事巫术活动的人;有的现代学者甚至认为儒家讲究温柔敦厚是源自上古“阉人祭司王”的人格。这些偏见,可能与晚清以来外患频繁、人们多把民族的积贫积弱归因于儒学有关。实际上,儒学源自殷周封建军事贵族文化,天然带有军事贵族的阳刚属性。

孔子本人崇尚阳刚。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意思是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儒士作为男子汉,其志向不可被强迫改变。他指出,“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意思是刚毅的精神气质是近乎“仁”的。刚毅之外,孔子认为“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就是说“仁”包含了勇敢阳刚。

孔子推崇为保卫共同体而不惜牺牲的勇毅行为。《左传》记载鲁国在抵御齐国入侵的战斗中,“公与其嬖僮汪绮乘,皆死,皆殡。孔子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这位战死的汪绮,是未成年人,当时习俗认为,未成年死者属于“殇”,不该按照成年人礼仪殡葬。孔子则认为,汪绮能拿起武器,勇敢地为保卫祖国而战死,不应该算作“殇”,理当享受成人牺牲者的礼遇。赞美保卫共同体利益的勇敢行为,是儒家传统。

诚然,孔子反对“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论语·述而》)的莽夫之勇,也讲究“温柔敦厚”,“必也临事而惧”。但这是否意味着儒家文化不够阳刚?我们需要看当时的社会氛围。当时遍地都是充满了生命力、战斗力的人。子路初见孔子时,“冠雄鸡,佩豭豚,欲陵暴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一副野蛮战士造型,因而孔子“设礼稍诱子路”,渐渐用教化来节制这种磅礴的生命冲动。磅礴的生命力、战斗力,须加以节制,才能达到中庸状态。孔子本人“温而厉,威而不猛”(《论语·述而》),就是一种对力量有所节制的人格。他提倡“君子无所争”“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人的力气大小不同),不是反对阳刚,而是针对当时情形,对过度尚武加以节制。

孔子后的七十子[注],也是颇尚阳刚。《周易》的《象》对乾卦解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种阳刚精神,尤为人们所熟悉。《礼记·儒行》主张“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可杀而不可……其刚毅有如此者”。就是说,哪怕用死来胁迫,要求儒士放弃信念,都是不可能的;儒士可以被杀,不可受辱。

此后孟子提出脍炙人口的“大丈夫”和“正气”之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公孙丑上》)。其学说中阳刚之气沛然勃发,对宋代士人精神有着深远影响。文天祥被囚禁时吟《正气歌》,其“天地有正气”的阳刚精神,至今仍在滋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重新确认儒家的阳刚属性,是十分必要的。

【注】七十子:指孔门七十二贤。

(摘编自李竞恒《儒家阳刚之气,源自殷周封建军事贵族文化》,《南方周末》2021年3月4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多把晚清以来中华民族的积贫积弱、外患频繁归因于儒学,这导致一些现代学者对儒家产生偏见。
B.孔子认为有刚毅勇敢品格的人,就可以称为仁者;能为保卫共同体而英勇牺牲的未成年人,其死不应被当作“殇”。
C.子路初见孔子时,一副野蛮战士造型,而孔子推崇中庸,故不赞许子路身上所体现出的阳刚。
D.文天祥被囚禁时吟《正气歌》,其“天地有正气”的阳刚精神,可看作是对儒家崇尚阳刚传统的传承与弘扬。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就一些人对中国传统儒家的偏见立论,这体现了写作的现实针对性。
B.文章多处依据传统儒家典籍中的言论,有力论证了中国传统儒家学说有阳刚属性的观点。
C.文章以孔子赞汪锜之例,证明孔子对年轻人勇敢阳刚、牺牲报国尤为推崇。
D.文章在论述传统儒学的阳刚属性时,既具历史眼光,又有辩证思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学源自殷周封建军事贵族文化,有军事贵族的阳刚属性,这说明儒学不仅有崇尚阳刚的文化基因,也有崇尚阳刚的传统。
B.《礼记·儒行》主张“可杀而不可辱”的阳刚精神,这是对孔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思想的传承。
C.在儒家学说中,“仁”与阳刚精神并不矛盾,在许多时候,为了弘扬“仁”,持守“仁”,就必须具有阳刚精神。
D.儒家思想从来不缺阳刚之质,但那些认为儒家阴柔羸弱的偏见,会干扰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精神的准确理解,有损我们的文化自信。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周易·贲·彖》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文与天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古人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考中,其本质是追求内心光明,其方法论是允执厥中,呈现出独特而经典的发展规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思考天人关系开始的。为了观象授时、制定历法,服务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中国先民对天体运行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逐步产生了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史上,构建理想的天人关系始终是其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其主体思想和主要实践始终是天人合一。

考古学证据显示,观象授时在中国有着超乎想象的悠久历史。太阳、月亮的光明成为中国先民身心两方面至死不渝的追求,光明成为天人合一的同义词和内在本质。商周古文字的“文”字“像人形而特彰明其心”,因而文明一词的本义为内心光明,文化一词的本义为通过人文精神教化使人内心光明。所以,文明兼有文化和光明两者的含义,《周易》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解释道:“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这种光明由内而外,所谓“君子之光,其晖吉也”。从而实现内圣外王,明明德于天下。

中国先民关于天文与人文的思考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考虑,是将天文引入个体生命精神。心性之学是天人合一的内在灵魂,天人合一是心性之学的外在逻辑。儒家尤其是宋儒,认为心性之学的来源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允执厥中的“中”字来源于先民观象授时、立表测影而产生的“中”。立表测影要求表垂直于水平地面,精确辩证四方、八方等方位,因此使“中”具有了中正、中央等含义,并进一步发展出中庸、中和等思辨,形成了中国、中华等概念,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居中而治的政治观、中庸中和的哲学观。

天体运行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时间流逝、季节变迁、生物繁衍、粮食丰歉,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妨举些事例,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作为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大约相当于尧舜时期的中央邦国都城,已经是在阴阳、太极和天地形成的宇宙观以及八卦、五方的天下观指导下规划建设的,体现出最高统治者居中而治、掌握历法、敬授民时的权威。大量殷商卜辞、两周金文,例如西周天亡簋铭、春秋秦公簋铭、秦公钟铭等,出现了统治阶级关于天命、天、“(其)严在上”的文字。春秋战国以降,诸子百家的兴起,天命从统治者的话语权转变为民心力量、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民心即天命、天命即人心。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在天人合一理论的发展和指导下,中国先民创造了上古时期辉煌绚丽的文化、思想和制度。从《周易》及诸子百家学说、两汉经学到宋明理学,乃至道家学说、汉地佛学等,均对天人关系、天人合一进行了孜孜以求、前赴后继的深入研究和阐析发扬,形成了蔚为壮观、叹为观止的文化现象,这种一以贯之的文化现象,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明以止”的理念和特性。

(摘编自《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中国文化报》2019年4月24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史上,构建理想的天人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个根本问题。
B.中国先民追求光明,这种光明由内而外,从而实现内圣外王,明明德于天下。
C.诸子百家时代,人们对天命的认识有了变化,认为民心即天命,体现了百姓的重要性。
D.中国古代辉煌绚丽的文化是在天人合一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也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天人关系的联系,从先民对天象的观测中探求“文明”一词的含义。
B.第三段中作者从商周古文字的“文”字含义说起,来证明古人因为追求日月而追求光明。
C.作者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论证天体运行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并且被统治者利用来指导生产和生活。
D.最后一段列举了中国古代的多种学说,证明古人在对天人关系的研究中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下列对中国古代先民观测天象,对人文所起作用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构建了天人合一理论和文明文化的内涵。
B.影响了个体生命精神和人们的生产生活。
C.培养了孜孜以求、前赴后继的研究作风。
D.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政治观和哲学观。
2020-01-04更新 | 6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最近,读到国内几位名师有关《红楼梦》的整本书导读,都不约而同地把人物命名方式以及相关判词,当作理解小说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关键。

关于人物的姓名,他们或以为给小说中的人物取姓命名是一门十分讲究的学问,它往往起到点化人物、暗寓褒贬,活跃气氛,甚至是提纲挈领的作用,《红楼梦》中的谐音正是“这样”,或认为“这700多个人名,个个有讲究,个个凝结着作者的心血”。诸如此类的夸张说法,虽不必过于较真,但用以指导普通读者和青年学生理解《红楼梦》,可能会出现某些偏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不错,《红楼梦》中部分人物的姓名,确实含有某种特殊功能,对理解作品或者人物有一定的指向性。比如小说采用谐音方式,或者提示作者整体的创作原则,如甄士隐(真事隐)和贾雨村(假语存),或者点出了人物的特殊遭遇,如“娇杏”谐音“侥幸”,“冯渊”谐音“逢冤”,“元、迎、探、惜”谐音“原应叹息”等。虽然这似乎是小说中已然存在的事实,也是大家熟知的,但由此出发来理解人物,总有贴标签的嫌疑,容易陷自己于教条主义的泥潭。

这里的关键在于,文学作品主要是以形象感人的,形象又是借助人物的生动具体的言行,通过展示特定情境中的复杂人物关系表现出来的。对形象的鉴赏,哪怕用概念介入,也不能脱离形象,不能采用贴标签的方式来对形象加以一一对应或寓意上的一一落实,即使《红楼梦》人物的姓名在谐音上给人以某种暗示或寓意,但这种暗示和寓意仅仅代表着形象的某个侧面,况且也只是对部分人物形象的理解起指向性作用,而对另一些形象的理解作用甚微,甚至根本不起作用。

总体来看,《红楼梦》对一些相对次要或者边缘化的人物,用名字谐音方式突出其某方面的特征,以方便读者阅读,而最主要、最关键的人物,则较少给人以谐音双关方面的联想,力图以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展示出形象的立体性,这是作者在处理数以百计的人物时,采取的一种基本策略。诸如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我们很难从谐音中找到某方面的符号性特征,道理正在此。即便在某些场合,脂砚斋评语对有些人物的名字给出了意义的指向,比如把“元、迎、探、惜”谐音为“原应叹息”,但这种带有倾向的抽象阐释之意义,并不能涵盖自然生命的渐次推进,即从作为起点意义的元春,到阶段性的迎春和探春,再到“三春去后诸芳尽”的惜春这一过程。当然,更不能涵盖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每一个饱满的人物形象。在理解人物命名时,即便撇开具体人物的言行,仅仅是在抽象层面因谐音而引发一种符号式把握,对有些人物也是不能作简单化处理的。比如“秦可卿”,究竟是“情可亲”还是“情可轻”,或者是“情可倾”乃至“情可清”,从清代开始直到今天,有持续的争议。

所以,理解人物从形象本身的具体言行出发,即便某些人物的姓名谐音给人以意义的指向,但仅仅把这种谐音作为理解的一个侧面,并通过自己阅读的具体感受,努力发现这一侧面所涵盖的以及不能涵盖的其他方面,这才是阅读伟大作品的正道。因为,相比揭示名字的符号性功能来说,对人物具体形象的真切感受,才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詹丹《猜谜不是理解〈红楼梦〉的正道》,有删改)

材料二:

《红楼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塑造出成群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有名姓的人物就达四百八十多人,其中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至少也有几十个人。而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则成为千古不朽的典型形象。

作者对人物的独特性格反复皴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贾宝玉的“爱博而心劳”的性格特征,是通过他那特别敏锐和细腻的思维和感情,通过他那乖张可笑的言语和行为,反复加以渲染。这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惟妙惟肖地写出他对黛玉、宝钗、晴雯、袭人、平儿、香菱等各种不同类型女性所持有的不同感情和态度,使其丰富多彩的各个层面立体地不可分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独特的人物,极其鲜明又朦胧模糊,让人叹为观止。

曹雪芹善于将不同人物,特别是相近人物进行复杂性格之间的全面对照,使他们个性的独特性在对比中突显出来。如林黛玉、薛宝钗两个人,都是美丽多才的少女,但一个是“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有时则矫揉造作;一个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有时不免任性尖酸;一个倾向于理智,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冷美人;一个执著于感情,具有诗人的热烈的感情和冲动。这样两个难以调和的性格在对比中,其独特性就异常鲜明地呈现出来。

作者不仅能够异常分明地写出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而且也能在相似中显出独特性。同是具有温柔和气这一性格侧面的少女,紫鹃的温柔和气在淡淡中给人以亲切,而袭人的温柔和气则带有一种令人腻烦的驯顺习性。

作者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作粗线条的勾勒,而是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精雕细凿地刻画人物。如通过周瑞家的送宫花、雪雁送手炉等生活细节把林黛玉的敏感、尖酸的“小性儿”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主要人物的性格是反复刻画、渲染、衬托,而对一些次要甚至是无关紧要的人物,能通过几笔的速写,勾勒出人物鲜明的轮廓。如贾琏与鲍二家的通奸,让两个小丫头放风,凤姐、平儿回来,两个小丫头,一个吓得“回身就跑”,一个见躲不过,“越性跑出来,笑道:‘我正要告诉奶奶去呢,可巧奶奶来了。’”只这个简单的细节,就把两个性格不同的丫头勾画出来了。

《红楼梦》完全改变了过去古代小说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探春有胆有识,有才有智,她对封建大家庭自杀自灭的预言,击中要害,使人感到清醒;她的理家,使人佩服;她的豪爽,使人感到可爱;在抄检大观园时,她的作为使人感到扬眉吐气,但她对维护封建纲纪的坚定和无情,又常常使人感到讨厌,因此,探春也成了《红楼梦》中争论不休的人物。所谓“说不得善,说不得恶”等,正是性格中不同因素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写出了真实的人物。

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中国古代小说比较薄弱,《红楼梦》却取得巨大进步。首先,《红楼梦》写出人物心灵深处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真实搏斗。其次,作者善于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四十五回,宝玉冒雨看望黛玉,穿着蓑衣戴着大斗笠,黛玉说:“哪里来的一个渔翁!”宝玉说将来也送黛玉一套,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及至说出来,“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这里黛玉说错了话当然是“无心”,后悔与害羞是“多心”,但这种害羞又包含着她的“有心”。黛玉从无心到多心,多心含有心,后又转为伤心,心理流程描写得十分真切动人。

(摘编自《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四卷,《<红楼梦>的人物塑造》)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名师的导读书籍都认为人物命名起到点化人物、暗寓褒贬,活跃气氛,甚至是提纲挈领的作用,是理解《红楼梦》的一个关键,这可能会使读者误入阅读歧途。
B.“原应叹息”分别指向元春的起点、迎春和探春的阶段性、惜春的终点的命运,但不能涵盖四个女性各自生命渐次推进的过程,也无法完整体现她们各自的复杂形象。
C.《红楼梦》通过对贾宝玉思维、情感、言语、行为等方面反复不断地渲染刻画,生动立体地写出他对各类女性的态度,表现出他“爱博而心劳”的独特性格特征。
D.贾探春性格多面而真实,不是过去小说类型化、绝对化的人物,因而也成了《红楼梦》中令读者争论不休的典型代表之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姓名谐音指向作品整体叙事框架,具有暗示作者整体创作原则的特殊功能。
B.秦可卿的姓名暗示了她生性风流的特点,是对其有关情节的映射。
C.《红楼梦》中人物多达几百人,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不朽典型如宝黛钗等至少有几十个,这些人物群象的成功塑造体现出作品巨大的艺术成就。
D.紫鹃和袭人都是温柔和气的少女,作者将她们的复杂性格进行对照,从而将前者的驯顺与后者的亲切这两种独特个性在对比中突显出来。
3.下列材料中,“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精雕细凿地刻画”黛玉性格特点的一项是(     
A.黛玉初到王夫人房里。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三携她上炕,她方挨王夫人坐了。”
B.宝黛初会时。宝玉归座细看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惊为天人。
C.三月中浣,要把落花葬在水里,黛玉却说“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D.海棠诗社成立后,众人齐聚藕香榭做菊花诗,黛玉《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被李纨等人一致推崇为菊花诗之冠。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5.结合材料内容,请简要概括理解、欣赏《红楼梦》主要(关键)人物形象的方法。
2023-07-12更新 | 11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易传》是中国古代美学史上辩证法传统的一个重要源头。《系辞传》说: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又说:爻者,言乎变者也。在《系辞传》作者看来,《易经》就是一部讲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书。《易传》的这种辩证法思想,对美学思想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

②《易传》阴阳刚柔的思想确立了中国古典美学关于美的两大类型的统一观。

③《系辞传》认为,宇宙万物变化的原因,是事物内部两种对立因素的互相作用。这两种对立的因素,就是阴和阳,也就是柔和刚。在这个思想影响下,中国古典美学把美区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壮美和优美。或者叫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美的这两大基本类型,同时也就是艺术意象、艺术典型、艺术风格的两大基本类型。

④《易传》的影响不仅在于这两类美的区分,更在于这两类美的统一。《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为道。就是说,阳和阴,刚和柔,不但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都是所不可缺少的。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壮美和优美的关系,就不是相互分裂的,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所以姚鼐说,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可以偏胜,但却不可以偏废。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观点。

⑤在西方美学中,崇高和美是对立的。美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的统一,崇高则是理性内容压倒和冲破感性形式。中国古典美学的壮美,却并不破坏感性形式的和谐。它仍然是美的一种,是阳刚之美。它和优美(阴柔之美)并不那么绝对对立,也并不互相隔绝。相反,它们常常互相连接,互相渗透,融合成统一的艺术形象。在中国古典美学的系统中,壮美的形象不仅要雄伟、劲健,而且同时要表现出内在的韵味;优美的形象不仅要秀丽、柔婉,而且同时要表现出内在的骨力。

⑥《易传》知几其神的思想引发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

⑦《易传》在讲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时候,提出了这个概念。《系辞传》说:阴阳不测之谓神。韩康伯注: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求也。”“阴阳不测变化之极,是妙万物而为言,也就是说,是世界万物的极端微妙的变化的规律。

⑧既然是宇宙万物微妙变化的规律,《系辞传》的作者又进一步认为,凡是把握了宇宙万物微妙变化的规律的,也就可以说是达到了的境界。《系辞传》说:知几其神乎!又说:神以知来,知以藏往。”“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先兆,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系辞传》作者用知几”“知来来规定的概念,这就是说,凡是能把握事物变化的先兆,能预见事物发展的将来的,就叫做。换句话说,凡是能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的,就叫做。这样,的概念,就成了一个认识论的概念。

⑨后来,庄子的寓言故事也使用了这个概念。庄子说的,是指人们在技艺上达到的神化的境界。这同《系辞传》所说的显然有着逻辑上的联系。《系辞传》讲的是指对于事物变化发展的微妙规律的把握,庄子讲的则是指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微妙规律而后获得的一种创造的自由。经过庄子的发展,的概念就由一般的哲学概念转化为一个美学概念,从而对审美和艺术领域产生直接的影响。很多人把作为一种很高的、甚至是最高的审美标准来品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很多艺术家则把达到这种神化的境界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审美理想。

【注】①《系辞传》是《易传》七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总论《易经》的大义、原理、功用、起源及筮法等,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和概念。

(摘编自叶朗《<易传>辩证法对美学思想发展的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易传》阴阳刚柔的思想将美区分为壮美和优美两大基本类型,确立了中国古典美学关于美的两大类型的统一观。
B.在中国古典美学中,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并非相互对立隔绝,而是常常互相连接、渗透,融合成统一的艺术形象。
C.文中“神”的内涵,先是指“事物变化的规律”,再是“对规律的把握”,最后是“把握规律后获得的创造自由”。
D.《系辞传》认为把握了事物微妙变化的规律,就可至“神”的境界,这一境界是很多艺术家毕生追求的审美理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阴阳刚柔”到“知几其神”,由表及里地论证了《易传》的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B.文章展开论述时,大量引用《系辞传》中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易传》辩证法对美学思想发展的影响。
C.第四段将西方美学中崇高和美的关系与中国古典美学中壮美和优美的关系对比,论证了中国古典美学两类美的统一观。
D.末段对《系辞传》中的“神”和庄子寓言中的“神”的关系进行论述,阐明了“神”由哲学概念到美学概念的转化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这一论画理论,反映了《易传》阴阳刚柔互相渗透,融合统一的美学思想。
B.作为一般哲学概念的“神”,它能把握事物变化的先兆,预见事物的未来,但不能对审美和艺术领域产生直接的影响。
C.“知几其神乎!”中的“神”之所以成为一个认识论的概念,是因为它能把握事物变化的先兆,能预见事物发展的将来。
D.如果作家艺术创作达到了庄子所说的神化的境界,那么作家就具有了把握事物变化发展规律后获得的创造的自由。
2024-04-01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