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考点 >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0 题号:1448455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临江仙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1129)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mò)陵:古地名,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A.首句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B.“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柳梢吐绿,梅萼泛青,一片早春风光。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勾勒,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
C.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D.“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枫浦上”暗用《楚辞·招魂》中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暗含离别之意。
B.“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赋予月光人的灵性,从游子的角度描绘了一幅迷离之景。
C.“月照花林皆似霰”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写月光照在鲜花、树林上,就像雪珠一样洁白晶莹。
D.“明月楼”指思妇的闺楼,出自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高楼,刘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2020-03-19更新 | 38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面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意境雄阔,“大江东去”,让人有“逝者如斯夫”的联想,把永不止息的江水与随岁月消逝的英雄相联系,通古今而观之,有悠久深远的历史感。
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赞颂孙权、刘裕,旨在表明诗人自己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下片借对拓跋焘草率北伐而招致失败史实的讥讽,警戒当权者:切勿急于求成,重蹈“元嘉草草”的覆辙。
C.《声声慢》上片“冷冷清清”是指环境的空寂。寻觅而无所收获,精神上失去了寄托,使得她越发感到环境的空寂,这是通过环境来表现心情。
D.《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郑风·子衿》,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望和思慕,还写出了他宽广的政治胸怀和求贤之心永无止境。
2021-12-03更新 | 17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注释】①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②山光:山上的日光。③池月:即池边月色。


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遇景入咏,“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恬静幽美的月夜图。“忽”“渐”二字运用精妙,二字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的实际感觉,还写出诗人纳凉时内心的满足。
B.诗中“池月渐东上”与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选用的意象“月”营造的意境一样,都给人闲适宁静之感。
C.诗中三、四句是说,诗人披头散发乘凉。诗人沐浴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享受着清凉的感觉,这两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舒适。
D.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诗意的感受。此诗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给人一种清闲之感。
2023-01-07更新 | 2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