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现代 > 魏巍(1920-2008)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9 题号:1460567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追击(节选)

魏巍

刘大顺早已看好了接近敌人的道路,就带着两个新战士悄悄地钻进树林里。

这片松树林一直延伸到敌人左边。他们迅速隐蔽地穿行着,踏着积雪下了山坡。看看到了树林尽头,才发现离那三个敌人还有一段距离。那三个敌人正在那里坐着吃东西。有一个人仿佛吃完了,手一挥,把一个罐头盒子当啷啷地扔到旁边。刘大顺提着枪沉吟了一下。他想,如果贸然钻出树林,敌人发现,势必拼命逃跑,也就难得抓住活的。他再一看,敌人后面有一块一丈多高的大红石头。如果绕到大石头后面,从那儿突然出现,这几个家伙就跑不掉了。想到这里,他就吩咐那两个新战士就地停止,瞄好敌人;然后就向旁边悄悄地绕了过去。

他是一个老兵,利用地形地物异常熟练,一切坡坎、灌木丛、小坑小洼都成了他隐身的地方。不一时,就来到大石头后面。即将到手的胜利,使他的心兴奋得怦怦直跳。他想,即使你插上翅膀,也逃不出我的手心了。想到这里,他端着冲锋枪跃身而起,从大石头后边猛然跳了出去……

呵哈!哪知就在这一瞬间,面前出现了完全意想不到的情况。原来山坡上坐着二三百美国兵正在仓仓皇皇地用饭,一见他,发出一片惊喊声,乱哄哄地都站了起来。刘大顺一愣,正要开枪射击,他的枪口已经被一个满脸黄胡茬子的美国兵紧紧抓住。接着,慌乱的敌人趋于镇定。他们发现,只不过是一个人,于是发出一阵狂叫,拿着卡宾枪成扇面队形包围过来。即将陷入重围的刘大顺,一看敌人要来捉他活的,心想,我是共产党的兵,决不能当俘虏。今天就是死了,也要找几个垫背的!他抽出手猛力地向敌人脸上挥了一拳,接着飞快地从腰里掏出一颗飞雷,一拉导火索就投在地上。他的意思本来是要与敌人同归于尽,没想到脚下是一面斜坡,那颗飞雷咕咕噜噜地滚了下去,接着轰通一声巨响,就像落下一颗大炮弹似的。黑烟起处,正在扑过来的敌人和那个满脸胡茬的家伙,不知道他使的是什么武器,掉过头乱吼乱叫地跑开了。

飞雷的浓烟一散,刘大顺看见敌人没命地乱哄哄地向前逃去,精神为之一振,心想:今天我非削倒你几个不行!就端着冲锋枪猛扫起来。那两个新战士也赶了上来,他们一面扫,一面追,一面喊:兔崽子们!哪里跑!紧紧跟着混乱的敌群,打得十分痛快。山上的同志们也纷纷开枪射击。这时敌人只嫌跑得慢,把身上的东西纷纷丢掉,卡宾枪也扔了。其中一个军官,皮带不知何时丢掉,用一根绳子串着手枪束在腰里。现在他也感到不便,一面跑一面将绳子解开,把手枪丢在地下。这时满地都是卡宾枪,刘大顺干脆把自己的冲锋枪往身后背,随手捡起一支卡宾枪就打。子弹打完,往旁边一扔再换一支,打得真是万分高兴!心想:哈哈,连子弹都替我压好啦!今天我就打个便宜枪吧!

这些魂不附体的美国兵,虽然个大腿长,拼命猛跑,但他们平常都是坐汽车的,又穿着笨重的大皮靴,哪里有我们的战士行动迅速?不一时,刘大顺就插在了敌群中间。前面一股,后面一股,夹着刘大顺向前猛跑。刘大顺忽然一转念头:如果像这样追下去,还是难得抓住多少活的;说不定敌人还有跑掉的可能,不如先抓住一股再说。于是他陡然返过身来,大喝了一声:站住!接着朝天空哗哗哗哗哗哗地横扫了半梭子。后面那股敌人就纷纷地举起手来,在稻田里扑通扑通地全跪倒了。有些人不知什么时候把皮靴也脱下扔了,光着两只脚。一个一个用充满恐惧的蓝眼睛,望着刘大顺,哆哆嗦嗦像筛糠一般抖个不停。

(选自魏巍《东方》第三部,有删改)


【注】①魏巍的长篇小说《东方》描写了我国抗美援朝战场的斗争场面,对我国农村的复杂生活也做了真实描绘,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抗美援朝伟大战争的胜利。节选部分,叙述了我军奉命阻截溃败的美国军队的战斗场景。这场战役,我军俘获了大批美军战俘。美国人自称其为美国历史上空前所未有的“黑暗时代”,或者叫做“黑暗的十二月”。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刘大顺只带了两名新战士就去追赶一大批逃跑的敌人,说明他对自己本次行动充满了信心。
B.敌人身后那块大红石头,既为刘大顺秘密行动做了掩护,又暗示人民志愿军意志的坚定。
C.深陷重围的刘大顺凭一颗手雷扭转了战局,充分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文章写刘大顺追赶敌军时突然转身对天空扫射的细节,塑造了一位有勇有谋的战士形象。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追击”言简意赅地概括了文章的主体事件,同时“追击”二字营造了紧张急迫的氛围,暗示了战斗的激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采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来塑造刘大顺这一人物形象,有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等,生动细致,形象立体,可读性较强。
C.小说通过对声音的描写来再现战争的情景,如““轰通”一声巨响”“哗哗哗哗哗哗”“扑通”等,既增添了紧张的气氛,又增加了真实感。
D.小说叙述了主人公刘大顺成功俘虏一大批美国兵的事,这样的“遭遇战”在整个抗美援朝中并非大事件,却能以小见大,反映深刻的主题。
3.小说善于用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请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4.有人评论魏巍的《东方》“既具有史的认识价值,又有着诗的艺术魅力”。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评论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陈树湘

魏巍

保卫队长从队伍后面带过两个人来。前面那个是商人打扮,后面那人黑瘦黑瘦,着黑棉袄棉裤。保卫队长对那两个人说:这是我们的负责人,你们有什么话就说吧!

那个商人打扮的人,神色激动地说:这下好了,总算找到你们了!

说着,他撩起棉袍的大襟儿,拆开一条缝儿,取出一个纸条递过来。周恩来接过一看,立刻满脸喜色,紧紧握住那人的手说:哎呀,原来是你们,真太辛苦你们了!

没什么,都是我们该做的事。那人和悦地一笑,接着指指另外一个人说,这位是三十四师的连长高春林同志。

周恩来一听是三十四师的,喜出望外,连连拍打着他的肩膀说:

小伙子,你是三十四师的吗?现在怎么样?

高春林由于过分激动,竟呜呜地哭起来,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唉唉,不要这样!不要这样!讲讲情况,你们师现在还有多少人哪?

就……剩下我一个人了……陈师长对我们说,为了掩护党中央,就是死了也要顶住。等中央纵队过了江,我们已经被包围了,再撤也撤不出来了。

不是让你们突围吗?

我们接到了军委的电报,就开始突围;可是只杀出来二百多人,其余的又被敌人打回去了,师政委也牺牲了……

出来以后,你们到哪里去了?

我们按照军委的指示,到兴安东南的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可是敌人又追了上来。这地方尽是瑶族,话又不懂,没法开展工作,粮食问题无法解决,我们就困在大山上了。后来实在坚持不下去了,陈师长就找我们开会商议,大家觉得还是到汉族地区好些,于是就决定突围向道县前进。等到了道县,已经剩下八九十人了。我们边打边向东撤,中午还有五六十人,到下午就剩下十几个人了,重机枪带不动,陈师长就让我们破坏了两挺,最后留下了一挺……等到黄昏,就剩下陈师长、他的警卫员和通讯员,还有我,一共四个人了。敌人一看只剩下我们几个人,就疯狂起来,吼吼叫着往上冲,要抓我们活的。这时陈师长就对着敌人骂道:‘白狗子,不怕死的,你们来吧!’说着一卷袖子就抱着那挺重机枪打起来。霎时间就把冲锋的敌人撂倒了一片。敌人就干吼吼叫不敢往上冲了。没想到,这时候,陈师长的腹部也负了重伤,肠子流出来了,连重机枪腿也泡在血汪里了……

高春林声音有些颤抖,停了停才说下去:眼看着敌人又冲上来,我抱着机枪把敌人打下去了。警卫员给师长包上伤,师长指指自己的头说:‘你们赶快补我一枪,行吗?你们要知道白狗子抓住我活的,是会得到很多赏钱的。’我们哭着说:‘师长,我们死就死在一块儿吧。’他看看我们,样子很不满意,要拔警卫员的短枪,警卫员哭着快步跑到一边去了。天渐渐黑了下来,师长就拉着我的手说:‘高连长,你比他们大几岁,也比他们懂事。今天我死了,只是小事一件,不算什么。遗憾的只是中央给我们的任务没有完成。另外,我们三十四师今天全军覆没,连个汇报情况的都没有,这是叫人十分难过的。’说着,他又紧握着我的手,望着我说,‘高春林同志,你能突围出去给中央送个信吗?你能接受我最后给你的任务吗?’我一想,他的意见也对,不然,全军会怎样议论我们三十四师呢!我一定要赶上部队,给中央汇报:我们全师是打到了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我们没有一个人向敌人投降!

周恩来的大眼睛里充溢着明晃晃的泪水。他轻声地问:陈树湘呢?他后来怎么样?

我借着夜暗突围以后,第二天就听说他们三个人被俘了。敌人逼迫百姓用担架抬着陈师长,想回城献功。像陈师长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屈辱!眼看天快亮了,他就悄悄解开衣服,撕开警卫员给他扎上的绷带,用手伸进伤口,把自己的肠子扯了出来,用尽平生气力把自己的肠子扯断……

周恩来一向有极强的抑制力,这一次却抑制不住,倾泄了大串的眼泪。

那位穿银灰色大褂的来人补充道:陈树湘同志的事,我们在全州也听说了。这都是抬担架的老百姓传出来的。老百姓还说,共产党有这样的人,怎么会不成功呢!关于陈树湘的消息,报上也登了,我来的时候,还带了两份报纸。

说着,他掏出两张长沙版的《大公报》,周恩来接过一看,其中一则的标题是《陈树湘之首级解省悬挂示众》。周恩来看到这里,心里登时一震,眼睛在题目上停住,呆了好几秒钟。接着看下去的时候,眼睛有些模糊,句子在断续地跳动:

自江西兴国出发,迭被国军击溃……经派员解至石马桥,伤重毙命……合将该首级示众,仰军民人等一体知照……

下面还登有一张图,正是陈树湘尸体的拍照。周恩来看到这里,眼睛发黑,一点儿也看不见了。他把报纸交给警卫员,由悲痛转为愤恨,喃喃自语:走着瞧吧,我们是不会便宜他们的!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对话方式推动了情节发展,尤其是周恩来的询问,既是情节的一部分,又引出了高春林对三十四师情况的叙述。
B.小说开头写高春林“黑瘦黑瘦,着黑棉袄棉裤”,一连用三个“黑”字,使其特点突出,能够给读者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C.陈树湘“赶快补我一枪”的话语,表明他自知伤情极重,无法成功突围,这为他后来被捕以及断肠牺牲悄然做了铺垫。
D.小说写穿银灰色大褂的人掏出《大公报》,旨在突出其做事细心,即使对于小说的次要人物,作者也认真着笔、细致刻画。
2.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周恩来的心理变化过程。
3.作者设计高春林、穿银灰色大褂的人、《大公报》三方作为陈树湘事迹的叙述者,分别产生了怎样的效果?请简要分析。
2023-03-17更新 | 4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分别

魏巍

郭祥辗转不能成寐。第二天一大早,就到大妈家辞行,告知她明天回部队去。大妈心如明镜,一听就知道是昨天的消息使他着急了。

“你是怕打不上仗!”大妈指着他的鼻子说,“是不?”

郭祥笑了。

杨雪正在梳头,听说郭祥要走,嘴上叼着发卡儿,从里间屋走出来,说:“我也要走!咱们俩就伴儿。”

“你马上走!”大妈生气地说。

“走就走!”女儿分毫不让,“形势一时一个变化,我还怕落后哩!”

郭祥正要劝杨雪多住几天,大妈瞅着他说:“傻小子!我问你明天是什么日子?”

“中秋节呀!”郭祥说。

“是呀!”大妈说,“你出去了十三四年,明天是八月十五,撂下你妈独自吃泪泡西瓜,你想想是什么滋味儿?”

郭祥沉默不语。

“就这么定了!”大妈决断地说,“吃好吃歹,明儿个在家团圆团圆,后天一早儿,我送你们俩上车,任你们飞上天去!”

隔天早晨,街上响过一阵清亮的铜铃,一辆马车在杨家的门口停住。

郭祥和母亲走到大妈家门口,一看赶车的还是老亨。解放后,那匹小青骡子,已换成一匹又高又大的黑骡子,屁股圆墩墩的,像黑缎子一般明亮。

郭祥母子到大妈家坐了一会儿,等杨雪吃完饭,才一同提着包袱上车。这时候,除了小契,金丝、老秀等几家知近亲友,街坊邻舍来送行的,也很多。人们纷纷慨叹着询问着一些类似的话:“出去了这么多年,怎么住了几天就走了?”

“人家惦记着工作哩,”有人代替回答说,“人家连长,还管着一百多号人哩,哪能像咱们似的!”

“什么时候再回来呀?”又有人问。

“别问这样的话吧,”有人反对说,“当兵打仗,山南海北,这哪有个准儿!”

“嘎子兄弟!”一个大嫂说,“你二十大几啦,再回来,可得给我们带回来一个!要再是这么一个人,我们可不能让你进村儿!”

人们笑着,问着,郭祥笑着,应答着。有时同一类问话,甚至要回答好几遍。在杨雪那里,也围着一群人,大都是些老婆婆、媳妇和姑娘,嘁嘁喳喳更没个完。

这时候,本村最老的老人郭老驹,也扶着拐杖挤了过来,满头白发,胡子白得像银条似的。他早就100岁开外了,可是每年老对人说是98岁。他也挤到郭祥的身边来了。

“老爷爷!”郭祥连忙亲热地招呼他,“您身子骨儿硬朗呀?”

“就是牙口儿不大好使了!”他指指自己的嘴。

“您多大岁数啦,老爷爷?”

“98啦!”

人群里马上扬起一阵轻微的笑声。他慢悠悠地转过头,瞅了大伙一眼,又往前迈了迈,抚着郭祥的肩头,缓缓地说:“小孙孙!别忘了咱这个家!我这个孙子媳妇儿,”他指指郭祥的母亲。“一个人在家过日子,不容易!……”

郭祥的母亲眼里噙着泪花。

“老爷爷!快让人上车吧!”人们纷纷地催促着说。

“我嘱咐他几句!等他下次回来,我怕就见不上了。”他神态庄重,一字一板地说,“小孙孙!咱们郭家,我记事儿,就没吃过饱饭。这几年,才扒上了碗边儿,吃上了舒心饭。这不容易!你在外头当兵,要好好看着,别叫洋鬼子再回来!他们再回来,只有等死,我是再也跑不动了……”

“你放心吧!老爷爷!”郭祥热血沸腾,在人群里高声说道。

“老爷爷!快让人上车吧!”人们又催促着。

“好,你上车吧!”老人叹息了一声。“多好的孩子!要是他爹活着,能看见他,该有多好!”说过,一滴老泪洒在车道沟旁的灰土里。

“别提他了!”郭祥的母亲用衣袖拭拭眼泪说,“孩子的爹狠心,早早就抛下我们娘俩自个享福去了。”

人们都心里难受,也埋怨老人多话。

小契看见这种情形,马上分开众人,摆手让郭祥、杨雪上车。又走到郭母的跟前说:“嫂子,眼里别老出汗啦!叫我说,家里出了个功臣,是个大连长,要是他爹活着,不定咋高兴呢!”

人们笑起来。郭祥的母亲也拭去眼泪,空气变得舒缓了些。

郭祥、杨雪上了车。老亨把鞭梢一扬,“啪”地甩了一个响脆,车开动了。


秋风飒飒、铜铃爽爽。现在,这辆花轴辘马车,已经载着我们的年轻人,离开了凤凰堡奔向西南。

(节选自《东方》,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妈”生气,催促女儿走,其实是舍不得女儿离开,话语里也流露出对女儿的不满和埋怨。
B.在家过个中秋节是郭祥母亲强烈的愿望,由“大妈”之口提出,符合生活实际,她不想让郭祥母亲伤心。
C.“那匹小青骡子,已换成一匹又高又大的黑骡子”,简单的一句叙述,体现出解放后人民生活状态的好转。
D.热热闹闹的送别场面,既体现了人们对郭祥的不舍与期望,也表现出人们对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的珍视。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题目是《分别》,但文笔叙述是热烈欢畅的,并没有浓郁的离愁别绪。
B.小说群体人物的塑造很成功,人物性格鲜明,有直来直去的,有善解人意的,非常丰富。
C.文中写郭老驹的胡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出老人不服老,精神状态好,为情节平添了乐趣。
D.文中人物的名字别具特色,如“郭老驹”“金丝”“老秀”,一个大嫂称呼郭祥为“嘎子”,极具乡土特色。
3.小说结尾景物描写简洁凝练,请简要分析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4.小说刻画人物手法丰富,请根据情节加以分析。
2023-10-30更新 | 15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母亲的河   

魏巍

黄河,是我故乡的河,母亲的河,我从小对她就是熟稔的和亲昵的。我多次渡过她的激流,也察看过她各段的腰身和雄姿,可是却没有观赏过有名的壶口瀑布,这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

黄河离我住的县城不算太远,离黄河五六里远,就能听到远远传来呼隆隆、呼隆隆,一种近乎天际滚过的轻雷。住在黄河岸上的人,大约十几里外在枕上就能听见这隆隆的涛声了。我第一次走到她的身边时,真要惊呆了。哦,这就是黄河吗?她那铺天盖地而来的赭红色的滚滚黄流,无涯无际,仿佛整个大地在向前移动,而你站在岸边,反而像站在船上向后漂去。我也曾登上邙山之巅看过黄河:遥望北岸,仅能看到一条窄窄的模糊的黑线;而向西一望,却是天连水、水连天,那汹涌澎湃的黄流,就像真的是从天上倾下来似的。唯有这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境界。

卢沟桥的炮声震动着全国青年的心。接着是敌寇深入华北,大片国土沦丧。当我面对着黄河滔滔的巨浪时,不知怎的,我再也制止不住自己的泪水。黄河啊,那一次我记不清洒向你多少泪水了!当时我写下了五百行的长诗,随之便离开了故乡。

在西安,我赴延安的行动受阻,不得不折返潼关。在这里我又看到了黄河。她刚从秦晋的峡谷里奔腾而出,顿时呈现出狂放不羁的性格,那一泻千里的气势是何等的豪迈!当我在汹涌的水流上回顾巍巍雄关,也许因为一种慷慨赴战的心情,觉得祖国的山河真是从来未有的壮丽!

此后,我接触的就是秦晋峡谷间的黄河了。一九三八年春初,我随军经山西吉县到延安去,正巧在壶口附近渡河。可是一来军情紧急,日军距我仅十五华里,二来黄河正在解冻,我们便急匆匆地踩着冰越过去了,哪能看到壮观的壶口瀑布呢!我只记得,当时每个人挟着一束谷草,边走边把谷草铺在冰上。黄河的冰足有一两丈厚,有一块已经深深地陷了下去,我们是沿着曲曲折折的冰的边缘走过去的。

在延安经过八九个月的学习,我又回到前方。这次是在壶口的上游佳县渡河。尽管黄河在秦晋峡谷中涛声震耳,常常发出狮虎一般的吼声,可是比起我故乡的黄河,我总觉得她不是黄河。我同伙伴们一起跨上木船,本来想在船浮中流时好好地欣赏一番,不想在艄公们的呐喊声中,船颠了两下便像箭一般地斜射到了对岸。从此,我便好多年没有见过黄河。

解放战争后期,我随大军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役,又在潼关南渡黄河。解放宁夏后,我便和我的团队一起,驻守在黄河边的一座小城。那时我朝朝夕夕都可以看到黄河,来往银川也要渡过她。这里虽不像我故乡的黄河那样浩瀚,但却比秦晋峡谷中的黄河宽阔得多。她行驰在贺兰山下的黄土高原上,显得那样从容不迫;水流上不时漂过的羊皮筏子,也浮浮沉沉、悠然自得。她是多么尽职尽责地滋润着这里的土地,使这里成为塞北江南。

近几年,我又看了包头、兰州等处的黄河,还有青海高原远上白云间的黄河。黄河的源头对我自然是有吸引力的,但未必有亲近她的机缘了。而近在咫天的壶口瀑布却始终没有观赏过,这不能不是最大的憾事。

终于,这次乘赴延安的归程之便,可以了却这一心愿了。

壶口在宜川境内,距县城还有一百多华里的路程。我们在宜川略事休息就上路了。路上,宜川的同志说,壶口是黄河唯一落差四十多米的大瀑布。正谈叙间,忽见前面的河谷里腾起了几丈高的白烟,仿佛大团大团的白云落在峡谷里。刚想动问,宜川的同志就指着白烟笑道:那儿就是壶口瀑布了。我们望见升腾着白烟的瀑布下,簇拥着的游人正在指指画画地观看,怎肯就此止步呢!说话间,我们就攀缘着晚岩跳下去了。我刚刚接近瀑布,想站在岩石上留一个影,不意被溅起的飞沫打得衣襟尽湿,不得不向后退了几步。这时,忽听耳边有人叫:彩虹!彩虹!我仰头一望,果见头顶蒸腾的白雾中挂着一弯伸手可触的七色彩虹。此时此地,虽上有惊涛凌空但不见其状,下有深渊雷鸣也不见其形,一切都为白皑皑雾蒙蒙的雪涛所掩盖,只觉山摇地撼,夺人心魂。

向北望去,那汹汹黄流简直像千万匹战马疾驰而来,两岸群山却似在惊飞后退。俯视窄窄的壶口,惊人的狂涛如同三条争相夺路的黄龙扑下断崖。啊!看,黄河在一霎时竟立起来了!呵,壶口瀑布,你哪里是什么瀑布呢?一条偌大的黄河,在秦晋峡谷间也足有四百米宽的黄河,要从仅仅三四十米宽的壶口冲过去,这该是何等的声势啊!世界上哪有这等声势的瀑布呢!不,这不是瀑布,这既不是高山断崖间那种雄浑的匹练悬空的瀑布,也不是静谧幽深的山林里那种如珠帘垂落的瀑布,更不是那种曲转曼回、细流如线、饮泣似咽的流泉;这是夺路求生的惊涛,是冲决一切的狂澜,是集万钧之力准备与敌决一死战的大军,是不容任何人轻侮的、黄河之被称为黄河的那种力量和尊严!

啊,黄河!我故乡的河,母亲的河,中国的河!

写于1992年(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回忆了自己第一次见到黄河的场景,黄河铺天盖地、无涯无际的气势给予他强烈震撼,产生如同站在船上后移的错觉。
B.作者说“比起我故乡的黄河,我总觉得她不是黄河”,重在表现自己心中浓烈的思乡情,故乡的黄河在他心底是无可替代的。
C.黄河如母亲般见证了作者的革命生涯,解放宁夏后“我”在小城见到的黄河又如母亲般尽职尽责滋养着那里的土地和人民。
D.结尾以抒情短句独立成段,结构上照应前文,内容上突出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深沉热爱,凸显了黄河作为母亲河的深层意义。
2.文章在写自己观赏壶口瀑布之前,用了较多笔墨写个人的人生经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生动地体现了魏巍散文感情炽热、气势奔放的特点,这种艺术特色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请简要赏析。
2024-05-22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