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74 题号:1481570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大学》在开篇即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大人之学”“君子之学的宗旨是要将人性中本有的善性、美德加以彰显、发扬,达到尽善尽美的至高境界。

②明德乃根于天命之性,为人天生本就具有,只因受后天环境、个人私欲等因素的影响而被蒙蔽和遮盖。本质上说,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良知良能、赤子之心等都属明德的范畴。孟子提出的四端之心,是明德的具体展现,他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王阳明提出的良知也是明德,因为良知本存于人心,不假外求,正如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尽管明德在不同社会、年代的具体内容、要求与表述存在一定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作为天道赋予人的美好、善良品性的本质不会变,正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③对善良本性、美好品德的推崇和追求,始终是人们共同的信念和愿望。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曾发出感慨: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孟子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表达对良善美德的倡导与向往。曾子以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来说明行善定有善果。可见,向善、为善、行善不仅是个人修身应追求的境界,也是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治理安定的重要因素。

④正因为明德我固有之,因此人人都有做到明明德的潜质,关键看内心是否有主动、自觉行善的意愿和动念,我欲仁,斯仁至矣。实现明明德,离不开内心的自觉。只要内心有坚定的行善意念,行动上就会有所体现。为此,应多做内明、反求诸己之功,祛除过多的贪念和欲望,不被物欲蒙蔽,不为外物所役,不断提升个人的境界。

闻一善言,见一善,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从一件善事中获得的力量就像决口的江河,汹涌澎湃,没人能够阻挡。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爱心善举,有时不仅能够润物细无声,温暖、滋润他人心田,还能够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带动力和影响力。如前段时间,当河南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时,地铁跪地6个小时救人的试工医生于逸飞、勇救近70人的铲车大哥刘松峰、京广隧道里的喊话人侯文超……正是这一个个凡人善举,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明明德的强大力量,也感染、激励着更多的人去传递爱心。

⑥人要弘扬内心的光明品性,使人之初,性本善的明善部分发扬光大。尤其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彰显、扩充、笃行善念,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逐渐养成习惯,人人为之、处处践之,才能推动形成一种国家、社会层面的大德,更好地引领社会风气向上向好。

(摘编自2021年9月26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余足云《明德向善,躬身笃行》)

材料二

①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流量艺人自恃流量为王,陶醉在粉丝数、热搜量、广告额、片酬等数据维持的热度里,膨胀自满,屡出不当乃至出格言行,甚至突破道德底线、越过法律红线,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流量艺人因为人气旺盛、粉丝众多,经常占据微博热搜和娱乐头条,在青少年群体中有一定影响力。艺人传播什么样的文化和价值观,对社会来说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尤其对青少年粉丝来说,生活中追什么样的星、明星发什么样的光,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认知。艺人有品有德,才能更好地引领粉丝向上向善。

②相较于以前,近年来随着文娱产业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艺人和粉丝之间呈现一种强互动关系。特别是对流量艺人而言,他们的晋级、出道、作品宣发、形象维护,等等,几乎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庞大的粉丝群体以及日渐规模化、体系化的粉丝运营。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流量艺人发挥对粉丝群体的正向价值,带头遵纪守法,从严道德约束,执著艺术追求,让自身的作品和德行真正匹配所拥有的流量。

③与此同时,针对粉丝文化中为了流量拉踩引战、互相谩骂,为了热度散尽千金、奢靡打榜等不良倾向,流量艺人不能一味迎合甚至诱导助推,而要敢于引导,勇于纠偏。通过自身理性看待流量,引导粉丝理性追星,在流量带来的名利诱惑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始终心存敬畏,把流量转化为动力,实现与粉丝的良性互动、共同成长。

④粉丝文化制造着大流量,也在呼唤着正能量。大量暖新闻频频引发网络关注,感动”“泪目成为视频网站的刷屏弹幕,不少主旋律文艺作品在年轻观众中反响强烈……这些都表明,包括青少年群体在内的社会公众对主旋律正能量有旺盛需求。能够唤起人情感共鸣、给人前行力量、激励人向上向善的内容,不仅有流量,而且能够成为真正的大流量。倡导和鼓励更多艺人坚持正确导向,以优秀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才能更好满足青少年群体的精神需求。

⑤流量越大,社会责任越大。在整治不良粉丝文化、引导粉丝文化步入健康轨道的过程中,要进一步端正对流量的认识,加强对流量的引导。要用大流量放大主旋律的声量、扩大正能量的传播,让更多流量向上向善。这样,粉丝文化、网络文化才能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真正行稳致远。

(摘编自2021年8月10日《人民日报》胡妍妍《艺人有品有德,才能引领粉丝向上向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德是人天生具有的,但因受后天因素的影响而被遮蔽。孟子的“四端之心”和王阳明的“良知”都属明德范畴。
B.于逸飞、刘松峰、侯文超等人的善举,既让我们感受到“明明德”的强大力量,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去传递爱心。
C.只要人人弘扬内心的光明品性,让“明善”发扬光大,就能形成国家、社会层面的大德和向上向好的社会风气。
D.针对粉丝文化中为了流量而出现的不良倾向,艺人要引导粉丝理性追星,把流量转化为动力,与粉丝良性互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明德在不同社会、年代的具体内容、要求与本质存在一定差异,但其作为天道赋予人的美好、善良品性不会变。
B.材料一引用“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旨在论述只要内心有坚定的行善意念,行动上就会有所体现。
C.因为流量艺人在青少年群体中有一定影响力,所以青少年粉丝追怎样的星,决定了他们的价值认知和道德取向。
D.社会公众对主旋律正能量有旺盛需求,艺人只有以优秀创作传递正能量,才能更好满足青少年群体的精神需求。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东京奥运会期间,国内一些演艺明星与中国奥运健儿在社交媒体上互诉喜爱、温情互动。
B.粉丝为明星打榜投票把大量牛奶倒掉,如此明目张胆浪费食品的行为竟然在现实中上演。
C.艺人杨紫就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侮辱杨紫的不当言论,启动诉讼程序,追究其法律责任。
D.粉丝为追随某偶像,在上海虹桥机场出现不验票直接冲撞的举动,导致该航班被迫延误。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2021年8月25日,中央网信办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明确了各方责任,作出了刚性要求,直击“饭圈”乱象问题。要让“饭圈”文化回归清朗,各方应怎么做,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知识点】 学术论文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历史文化领域的斗争会长期存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考古工作,用事实回击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各种歪曲污蔑,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共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要通过深入学习历史,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要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故事,要运用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通过对外宣传、交流研讨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

(摘自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材料二:

长期以来,我们把考古学视为一门科学,至少是广义上的。由此决定了考古学的目标,它就应该像科学一样。考古学除了采用科学的方法,还应该接受科学的目标,尽管考古学并不清楚这个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准确重建过去?发现人类过去演变的规律?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实际上这些都没有实现。有意思的是,一旦将考古学视为科学,就会强调考古学是价值中立的,考古学不应该为现实社会所左右。科学是自由的探索,科学探索的是真理,科学发展有自身的逻辑,于是乎作为科学的考古学构成了一个由专业术语构成的相对封闭的话语圈。考古学者不需要太多关注现实社会的需要,反而认为参与到现实社会中就有可能失去了学术的独立性。这里无意否定作为科学的考古学的重要性,而是说作为科学的考古学忽视了考古学的另外一方面,也就是它的人文意义!

这里我想提出来一项主张,考古学不只是一门科学,更是文化,是一项促进文化发展的事业。考古学的最终目标不应是科学式的,探究规律与真理,这是个乌托邦,而应该是文化的,满足现实的文化需要,增加社会的福祉。科学与文化不是对立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文化高于科学,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发展。作为科学的考古学是过程、是方法,而非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文化!我想把我的主张归纳为一句话,就是作为文化的考古学。先师宾福德曾提出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的主张,认为考古学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发展成为如人类学那样的学科。但是,不论是在人类学还是科学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都是分离的,研究对象是外在的。考古学研究的是人本身,从人的技术到人的社会再到人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是人自身的创造,所谓外在的世界已经在历史进程中为文化意义所渗透,人与物是不可能分离的。不理解文化,也不可能理解物,考古学除了要研究文化,它本身就是文化,本身就是在发展文化。

中国人何以成为中国人呢?最近这些年,经常听说中国人中有精神日本人(精日分子)、精神美国人的奇闻,心里很是难受。我深切地感到,我们的文化教育有非常大的欠缺,它主要是书本的,而缺少浸入式的体验。考古学本可以提供丰富而具体的文化资源的,很显然,考古学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缺位了,间接导致了部分人的文化认同发生错位。近代考古学在民族国家甚至文化身份的建构中曾经发挥过重要的影响。在民族国家构建上,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日耳曼德国的形成,三百多个小国形成了日耳曼民族认同,成为现代德国立国的基础。没有民族认同,就没有现代国家。而考古学提供的正是民族认同的历史证明,以实物形式加以体现。在文化身份构建上,西方在文艺复兴以来的近代化过程中把古希腊塑造成了西方文明的根源。实际上,古希腊是与古埃及、西亚交往密切的文明,其农业基础来自西亚,其农业人群来自西亚,其科学来自古埃及,在文化上与欧洲西欧、北欧所谓欧洲的中心有比较大的区别。但是,通过文化身份的构建,西方世界由此产生了共同的文化传统认同。

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作为文化的考古学,而不能局限于作为科学的考古学。考古学的发展目标是由现实世界决定的,而不是由乌托邦式的规律与真理决定的,因此,考古学要回到现实中来,回到生活中来。考古学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考古学格物致知,既要致知识,也要致良知。忽视后者的话,考古学就可能为虎作伥,如纳粹考古、种族主义考古以及在全世界掠夺文化遗产的帝国主义考古。作为文化的考古学以作为科学的考古学为基础,以文化建设为目的,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满足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

考古学如何参与到中国文化建设之中呢?当下的中国,中西两种文化的竞争十分激烈。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凡有过殖民化历史的国家,都会存在本土文化与殖民文化认同的问题。如果是完全的殖民地,自身文化传统丧失殆尽,就只有认同殖民文化了。中国只是半殖民地,而且自身文化传统比较强大,因此中西文化之争一直存在,随着中国的崛起,这一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了。考古学是构建中国自身文化力量的生力军,它正在揭示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展示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这里意味着我们要更多去探索、阐释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意义,尤其是它们在新时代的意义。换句话说,我们把文化遗产发掘出来,不是为了摆在展柜里,而是要发挥它的文化意义,参与到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来。考古学需要回到现实,回到文化建设上来,而不是沉湎在虚无缥缈的规律或真理的探索之中,浑然忘记了考古学的初心。

(摘编自陈胜前《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作为文化建设的考古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考古学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自信心的前提。
B.材料二提醒考古者,重建过去,发现人类过去演变的规律,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应该是考古学的终极目标。
C.材料二认为,考古学不是科学,而是文化,是一项促进文化发展的事业,因为考古学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
D.有过殖民化历史的国家,都会存在本土文化与殖民文化认同的问题,而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是最激烈的。
2.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考古学“发挥它的文化意义,参与到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来”的一项是(     
A.从青铜器铭文中习得一种新的书法字体,甚至把甲骨文也用于书法艺术的创造中,让这些文字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B.文旅部门和考古机构依靠数字技术,打造了中华文明大IP主题乐园,让受众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灿烂成就和对世界的贡献。
C.定期召开考古界学术交流会议,研讨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及考古学术论文规范化表达问题。
D.中国考古工作者响应国家战略政策,赴埃及、中美洲、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实施中外合作考古项目,向世界传播了中国声音,提升了学术话语权。
3.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长期以来“把考古学视为一门科学”的现象,作者从其危害和认识的片面性这两方面进行了批驳。
B.作者运用比较法,从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角度,对照了考古学与科学、人类学这两个学科的同与异。
C.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手法,从民族国家构建和文化身份构建两个角度,阐述了近代考古学发挥的重要作用。
D.如纳粹考古、种族主义考古等“为虎作伥”的考古史实,作为反例充分说明了考古学不能仅是一门科学。
4.2023年9月19日,《又见三星堆》入围中国首届金熊猫奖“最佳纪录片奖”的提名,同时在国外视频平台播放时反响热烈,总导演王剑接受采访时说道:“中国的三星堆,也是世界的三星堆。”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产生的意义加以分析。
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请结合材料二分析考古学的“重大社会政治意义”。
2023-12-14更新 | 29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袁行霈

①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②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挺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群形,纠纷舛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③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诶的世界之中。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纪》中说他读董挺诗时的感受也正是这样的:“杳如搏翠屏、浮层澜,视听所遇,非风尘间物。亦犹明金粹羽,得于遐裔。”

④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________________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⑤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选自袁行霈《学术文化随笔》,有改动)

1.请在第②段两处□处,分别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两者交融后形成了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B.“境生于象”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没有象便没有境;二是意境不是具体的象之和,而是对具体的象的超越与升华。
C.文中“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一句,形象地描述了所有读者赏析意象之美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体验。
D.借鉴英美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古典诗歌的意境,对于把握古典诗歌意境的本质特征未必有所助益。
3.第④段画线处需填入诗歌例句,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陶渊明《咏贫士》)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4.有人认为文中②、③段引用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纪》中称赞董挺诗的两处有些多余,可以删去,你怎么看?
2022-06-25更新 | 15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优秀的美术作品以线条诉说情感,用图式传递内涵,借色彩书写精神。中国近现代优秀的美术作品,很多收藏于中国美术馆。这些藏品以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伟大历史进程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审美创造。如何进一步盘活丰厚的美术资源,让美术作品的影响力走出美术馆,是新时代美术馆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这使我们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人民群众有十分迫切的审美需求,在将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方面,有广阔的开拓空间。因此,中国美术馆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通力合作,精心策划展览及艺术纪录片,积极为《美术里的中国》等节目提供学术支持。

如今,通过电视媒介,深藏美术殿堂的优秀作品,更直接地走进千家万户。《美术里的中国》精选中国近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维度中,生动讲述作品背后的文化传统与时代故事。

借助纪录片,美术经典在数字化时代获得新的生命。电视技术手段使静态的图像动了起来,在声、光及解说词的互动中,再造一个别开生面的美的世界。随着画面的移动,观众可以细细欣赏作品的气象与神韵。纪录片还破除了观众在美术馆欣赏画作时的距离限制。《美术里的中国》以纤毫毕现的4K高清摄影技术,让作品的细节呈现在观众眼前,带领观众进入艺术的微观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油画的笔触具有了山峰般的立体感,凸立于画布之上,胸中丘壑被一笔笔真实地堆叠起来;中国画墨与水的蔓延铺展,将宣纸上竖立的纸纤维润湿、压倒。这些超高清的视觉呈现,为观众带来极大审美满足。《美术里的中国》还运用3D建模技术,拆分画作中的一个个细小元素,然后通过对运动轨迹戏剧化、故事化的设计,引领观众的视点在画作中游弋。3D建模技术配合第一视角,让观众身临其境,沉浸在经典画作中,体验画作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新媒体时代,影像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媒体人、博物馆美术馆从业者、美术工作者也都在认真思考如何提升文艺作品传播力这一问题,不断寻求新的传播方式。在《美术里的中国》播出同期,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第二期)面向公众开放。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作为展览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提供的多部再现老一辈艺术大师创作经历的珍贵影像在展厅播放。观众和媒体对这批珍贵影像,给予了关注。在新媒体平台,这一系列影像也收获了巨大的播放量。

我们乐见美术作品在电视媒介的传播中焕然一新。这种,来自新技术条件、新传播思维、新推广手段的不断赋能、持续升级。我们相信,美术之美与电视之美,将继续凝聚合力、释放能量,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厚的精神滋养。

(摘编自吴为山《让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高品质生活》)

材料二:

在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征程中,人的现代化与物质生活的现代化同等重要,而美育则是促进人的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在当代中国,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如何同步提升大众的文明程度,特别是如何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美育从来都是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推进美育是美学的根本目的和最终落脚点。然而长期以来,美学理论与美育实践存在脱节问题。美学理论虽然强调审美教育,但在大众生活实践中美育并未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在青少年教育实践中,美育的受重视程度仍待提高。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把美育正式纳入教育方针中,使之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一翼。但在一些地方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比常常是陪衬和附庸,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轻可重的软任务。这种状况需要尽快改变。

开展好美育,还应纠正人们的一些认识误区。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认识误区是把美育局限为艺术教育。许多学校开设了一些艺术课程,教授学生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以为这就是美育。其实这是很不够的。美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层面,而应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艺术教育课程只有以此为目标进行精心设计和具体实施,才能成为美育的有效组成部分。一些学生家长不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不考虑孩子的天性和兴趣,强迫孩子学习非其所喜欢的艺术技能并要求考级。这其实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审美素养培育,背离了美育的初衷。所以,要把美育实践提升到一个新水平,需要全社会提高对美育的认识。

(摘编自朱立元《美育让美学走进生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多收藏于中国美术馆的中国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伟大历史进程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审美创造。
B.《美术里的中国》精选中国近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分别从传统与现代两个角度切入,生动地讲述了作品背后的文化传统与时代故事。
C.借助4K高清摄影技术,《美术里的中国》可以纤毫毕现地呈现出作品的细节,从而带领观众进入艺术的微观世界。
D.一定意义上,推进作为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美育是美学的根本目的和最终落脚点。尤其在青少年教育实践中,美育的受重视程度仍待提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技术手段使静态的经典美术作品动了起来,在声、光及解说词的互动中,营造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美的世界。
B.材料一借《美术里的中国》这一成功案例,呼吁融合美术之美与电视之美,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厚的精神滋养。
C.在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征程中,人的文明程度明显落后于物质生活的现代化,我们需要以美育促进人的现代化。
D.在部分地方教育体系中,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比往往是次要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轻可重。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某中学开展“美术进校园”活动,对校容校貌建设统一规划、设计,力争借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墙一砖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B.某小学以“为纯美的童年而教育”为出发点,开设“以美育美”的美社团课,将美学教育渗透入丰富多彩、具体可感的社团活动中。
C.家长们可以通过带孩子去听音乐会、去看美术馆等多种途径自然而然地培养孩子对于艺术的热情,从而为以后的家庭美育打下基础。
D.为了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美育体系,提升学生的审美,某中学开展“记录美丽暑假”活动,鼓励学生以新颖独特的形式记录暑假生活。
4.材料二指出,要把美育实践提升到一个新水平,需要全社会提高对美育的认识。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当下美育实践的认识。
5.受《美术里的中国》启发,某电视台计划录制《画里宋朝》系列节目。请结合材料一给节目编导一些建议。
2024-04-12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