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外国文学 > 法国 > 莫泊桑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5 题号:148207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狗皮埃罗

(法)莫泊桑

寡妇乐斐佛太太是一名乡绅太太,她和仆人洛斯,住在乡下一所不大的房子里。一天夜里,有人偷走了她们园子里的十二棵洋葱。想到盗贼可能还会再来,她们决定养一条狗。但乐斐佛太太声明,她绝不会花钱去买。

一天早上,面包店老板带来了一只“小怪兽”:全身黄毛,四条腿短得跟没有似的,身子像鳄鱼,脑袋如狐狸,尾巴长似身子。它名叫“皮埃罗”,惨遭主人遗弃。一个子儿不花,太太立刻觉得这条小脏狗挺好看的。

刚喂一次,乐斐佛太太嘀咕:“等它在家待熟了,就可以放出去随便跑。它在附近转悠,总能找到吃的。”小狗果然放出去了,可是它仍旧免不了饥饿。日子一长,乐斐佛太太逐渐习惯了,甚至有点喜欢这小狗了,还亲手喂它几口蘸了菜汤的面包。

然而,她根本就没有想到养狗还要交税,收税员登门向她要八法郎:“八法郎,夫人!”她一听,大叫一声,差点昏过去。就这么一条小破狗,要交这么多钱!

她当即决定,把皮埃罗送人。可谁也不要。万般无奈,只好决定让它去“啃石头”。

所谓“啃石头”,就是“吃泥灰岩”。旷野上的泥灰石井有二十来米深,要给田地施加泥灰石时,才有人下井挖掘。平时,这种矿井只是充当遗弃狗的坟场。一条狗扔下去,先依靠那些先到者的遗体做食物,眼看就要饿死,忽然又扔下来一条狗,饥饿催促它们为生存而搏击,最后,强者把弱者活活吃掉……

让皮埃罗去“啃石头”,就得物色一个执行人。有个护路工人跑这趟要半个法郎辛苦费。乐斐佛太太认为这是漫天要价。洛斯于是提议由她们亲自送去。

这天傍晚,特意给皮埃罗烧了一盒香肠,还加了一点黄油。皮埃罗大口吃下去,舔得一滴不剩。趁它正满意地摇着尾巴,洛斯一把抓住,将它裹在围裙里。

她们大步流星,不大工夫,就到了坑口,俯身听了听,矿井下没有狗。皮埃罗下去也只有它一条。这时,洛斯流下眼泪,抱着吻了吻它,然后就往洞里一扔。 接着,两个女人又俯下身去,侧耳细听。

先是听见一声闷响,随即是动物受伤时的惨叫,接着又是连声哀鸣,再后就是绝望的呼唤,是狗仰头望着洞口,苦苦哀求救助的声音。

两个女人忽然感到后悔,不知为何怕得要命,于是慌忙逃离现场。

这天夜里,她们受噩梦纠缠,场景十分恐怖。

乐斐佛太太梦见自己坐在餐桌前准备吃饭,一掀开汤盆盖子,皮埃罗就从盆里蹿出来,一口咬住她的鼻子。惊醒后再次入眠,又梦到皮埃罗咬住她的手,她拼命逃跑,而小狗咬住不放,就吊在她的手臂上。

天蒙蒙亮她就起床,几乎疯了一样,跑到那口泥灰岩矿口。

皮埃罗还在汪汪叫,就这样汪汪叫了一整夜。太太失声痛哭,用各种各样亲昵的称呼叫它。皮埃罗一一回应,狗声也那么哀婉温柔。

于是,太太又要把小狗救出来,决定让它快乐一生。

她跑去找一个开采泥灰岩的矿工,对他说了自己的要求。那人说道:“那您就付四法郎吧。”太太大吃一惊,她的全部痛苦顿时烟消云散。

“四法郎!你就不怕撑死!四法郎!”

太太气冲冲走了。——哼,四法郎!

她一回到家,叫来洛斯,告诉她那矿工如何漫天要价。洛斯也附和道:“四法郎!这可是钱啊,太太。”

接着,她说道:“要是给可怜的皮埃罗扔吃的东西,不让它饿不行吗?”

乐斐佛太太满心欢喜地同意了。于是,两个女人带上黄油面包又去那个矿井。

她们把面包切成小块,一块一块丢下去,还轮流跟皮埃罗说话。那小狗吃完一块,就立刻汪汪叫,又讨下一块。

傍晚她们又来了。第二天照旧,后来天天如此,只不过每天只跑一趟了。

不料有一天早晨,她们要投下头一块面包时,忽然听见井下一声巨吼。里面有两条狗了!又有一条狗被丢进矿井,还是条大狗!

洛斯呼唤一声:“皮埃罗!”皮埃罗就汪汪答应。扔下面包后,她们就清晰地听见井下激烈的抢夺声,接着又听见皮埃罗被同伴咬疼的哀号。另一条狗强壮,就全抢着吃了。

她们在上面呐喊:“这是给你的,皮埃罗!”这毫不顶用,皮埃罗什么也没有得着。

两个女人面面相觑,没了主张。乐斐佛太太口气尖刻地说道:“所有丢进井里的狗,总不能全由我来喂养吧。只好放弃不管了。”

她一想到井下所有的狗,全要靠她花钱养活,心口就堵得慌,于是扬长而去,连剩下的面包也带走了,并且边走边吃起来。

洛斯在后面跟随,不停地拿自己的蓝布围裙擦着眼泪。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刻画普通人物用语简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收税员、矿工等人自私贪婪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他们的厌恶。
B.女仆洛斯流着眼泪将皮埃罗扔进矿井,最后她擦着眼泪离开矿井,两次流泪都可以看出她对皮埃罗的不舍与同情。
C.皮埃罗在矿井中的连声哀鸣,它回应呼唤时的哀婉温柔,被咬疼时的哀号,这些细节十分生动,读来让人动容。
D.小说以小见大,通过叙述小狗皮埃罗遭受遗弃的悲惨故事,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人情,暗含作者的批判,令人深思。
2.文中部分语段涉及“啃石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作者如何体现乐斐佛太太吝啬的人物特点?请结合文章分析说明。
21-22高三上·新疆乌鲁木齐·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莫泊桑 外国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残废人

莫泊桑

这件奇遇大约发生在一八八二年。

我刚在一节空车厢里安顿下来,车门打开了,我听到一个人说话的声音:

“请您心,先生,这儿正好处在铁路交叉点上,踏脚板非常高。”

车门两旁的皮吊上出现了两只手,接着露出一个戴着一顶圆礼帽的脑袋,随后一个肥胖的身躯跟着慢慢地升上来,两只脚踩在踏脚板上发出一种手杖击地的声音。

当这个人的上半身进了车厢以后,在他松软的裤管里,出现了一条涂成黑色的木腿的末端,紧接着另一条同样的木腿也上来了。

一个仆人把一堆东西送上车来,说道:

“统统在这里了,先生。一共五件,糖果、玩具娃娃、鼓、枪和鹅肝酱。”

“好了,我的孩子。”

“一路平安,先生。”

他大概三十五岁左右,头发却几乎全白了;他佩着勋章,蓄着小胡子,非常肥胖,患有那种容易气急的肥胖病。

他揩了揩额头,看着我,红着脸说:

“抽烟妨碍您吗,先生?”

“不,先生。”

这眼神,这声音,这面孔,我都熟悉。但究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见过的呢?我肯定遇到过这个人,和他谈过话,握过手。

而他这时也在凝视着我,就像一个人想起了什么,却又没有完全想清楚那样。

“我叫亨利·邦克莱尔,法官。”我自己说道。

他略微迟疑了一下:

“哎呀!不错,我是在普安塞尔家里遇到您的,那还是战前老早的事,算起来已经有十二年了。”

“是的,先生!……啊!啊!您是勒瓦利埃尔中尉吧?”

“是的,也就是后来的勒瓦利埃尔上尉——一直到我失去两只脚为止……一发炮弹飞进来,两只脚一下全报销了。”

我已经完全回忆起当年见过的那个身材修长的漂亮的小伙子,由于他领跳沙龙舞时那种狂热的劲头,敏捷的动作和潇洒的姿态,人家给他起了一个绰号,把他叫做“龙卷风”。一张年轻姑娘的面孔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接着她的名字也像爆竹炸裂一样在我的头脑里忽地现出来:德·芒达尔小姐。可现在我已完全记起来了:当我遇到这个年轻人时,年轻姑娘正爱着他,别人说他们就要结婚了。他自己也显得非常痴情,非常幸福。

看着他头顶的糖果、玩具娃娃、鼓、枪和鹅肝酱,一部小说在我脑海里编成了。在我的这部小说里,这个在战争期间被截去双腿的军官,在战后又找到了他的未婚妻;而他未婚妻理所当然地信守诺言,仍旧委身于他。我认为这样的事很美,但也普通得很,就像人们觉得那些小说或剧本里的献身精神和圆满的结果很普通一样。

后来,我突然又产生另一个假设来代替前面的假设,这个假设缺少诗意,却很现实。那就是,说不定在战前,在炮弹炸断他的双腿这一可怕的不幸事件发生以前,他已经结婚了。因此她虽然悲痛万分,却不得不逆来顺受,接受这一不幸的事实:照顾、安慰、支持她的丈夫。她的丈夫当初离家时是那么身强力壮,英俊潇洒,回来时却失去了双腿,不得不呆着不动,只能发些于事无补的脾气,成为一个注定要胖得臃肿不灵的可怕的残废。

我突然产生一种欲望,想了解他的这段故事。他现在是幸福呢,还是受着痛苦的折磨呢?这一欲望开始时很微弱,后来越来越强烈,最后简直到了不能克制的地步。

我脱口而出问他道:

“您做父亲了吧?”

他回答道:

“没有,先生。”

我顿时觉得很窘,于是我接着又说:

“很对不起。我是因为听到您的仆人提到玩具才这么想的,偶然听到一句话便想当然地下了结论。”

他淡淡地笑了一下说:

“没有,我连婚也没有结过呢。过去也只是停留在准备结婚的阶段。”

我装出突然记起了的样子:

“啊!……不错,当我认识您时,您已经订了婚,您的未婚妻好像是德·芒达尔小姐吧?”

“对的,先生。您的记性真好。”

我突然胆子大得出奇,紧跟着又说道:

“对了,我记得好像也听说过德·芒达尔小姐后来嫁给了一位……先生……”

他泰然自若地说出了这位先生的名字:

“德·弗勒雷尔先生。”

“不错,正是这个名字!不错……我还记得有关这方面的议论,听到过人家讲到过您受到的伤害。”

红着脸。那浮肿的,由于一直充血本来已经很红的胖脸,现在颜色更加深了。

他怒气冲冲地回答,突然之间充满激情地说道:

“先生,谁要是把我的名字和德·弗勒雷尔太太的名字联在一起,那就大错特错了。当我失去双腿,从战场回来时,咳!我再也不能,绝对不能接受她做我的妻子了。这怎么可能呢,先生?一个女人结婚,可不是为了炫耀她的宽厚大度,而是要生活。她要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和这个男人厮守在一起。如果这个男人是畸形的,像我一样,那就等于在她一结婚时就判自己终身的苦刑了!啊!我理解,我赞赏这种自我牺牲、忠贞不渝的精神,但这一切得有个限度;我不允许一个女人舍弃她原来希冀的幸福的一生,舍弃她所有的快乐和梦想,来满足公众舆论的赞扬。当我听到我的木腿和拐杖击打在我的房间的地板上,每走一步都发出像压榨机一样的声音时,我愤怒得要掐死我自己。您认为一个人能同意一个女人去忍受这种连他自己也忍受不了的痛苦吗?再说,您会觉得我这双木腿很漂亮吗?”

他说完了。我突然问他:

“德·弗勒雷尔太太有孩子吗?”

“有,一个女孩和两个男孩。我带的这些玩具就是给他们的。她和她的丈夫待我都非常好。”

列车进入车站,停了下来。

我正要伸出手臂帮助这位残废军官下车,这时从打开的车门外伸进两只手来:

“您好,亲爱的勒瓦利埃尔。”

“啊!您好,弗勒雷尔。”

在男的身后,那个女人在微笑着;她容光焕发,喜气洋洋,看上去依然很美丽,正用她戴着手套的手指示意问好。一个小女孩在她身旁快活地蹦蹦跳跳,两个小男孩则用贪婪的目光注视着他们的父亲正从车厢网架上取下来的鼓和枪。

这个残废人一下到站台上,几个孩子马上都来抱吻他;而小姑娘为了表示亲热,用她的小手抓住他的一只拐杖上涂漆的横档,就像握着和他并排走的大朋友的大拇指似的。

我不禁微笑了起来。

(选自《莫泊桑小说集》,有删改)

1.理解文中两处加点短语“红着脸”的含义。
红着脸①:
红着脸②:
2.小说为什么不惜笔墨叙写“我”对勒瓦利埃尔的婚姻设想?
3.分析本文的叙事特色。
4.末段“我不禁微笑了起来”内涵丰富,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021-05-20更新 | 31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米龙老爹

莫泊桑

喜笑颜开的生活在火雨下面出现了,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蔚蓝的天色一直和地平线相接。

男人,年约四十的强健汉子,端详他房屋边的一枝没有结实的葡萄藤,它曲折得像一条蛇,在屋檐下面沿着墙伸展。他说“老爹这枝葡萄,今年发芽的时候并不迟,也许可以结果子了。”

那枝葡萄,正种在老爹从前被人枪杀的地方。

那是1870年的事。普军的参谋处驻扎在这个田庄上。庄主米龙老爹,竭力款待他们,安置他们。

一个月以来,每天夜晚,普兵总有好些骑兵失踪。

这类的暗杀举动,仿佛是同样的人干的,然而普兵没有法子破案。但是某一天早上,他们瞧见了米龙老爹躺在自己的马房里,脸上有一道刀伤。

两个刺穿了肚子的普国骑兵被寻着了。其中一个,手里还握着他那把血迹模糊的马刀。可见他曾经格斗过。

那老头子被人带过来了。

团长用法国话发言了:“米龙老爹,您知道今天早上在伽尔卫尔附近寻着的那两个骑兵是谁杀的吗?”那老翁干脆地答道;“是我。”团长吃了一惊。缄默了一会,双眼盯着这个被逮捕的人了。米龙老爹用他那种乡下人发呆的神气安闲自在地待着,双眼如同向他那个教区的神父说话似的低着没有抬起来。

这老翁的一家人——儿子约翰、儿媳妇和两个孙子,都惊惶失措地立在他后面十步内外的地方。

团长接着又说:“您可也知道这一月以来,每天早上,我们部队里那些被人在田里寻着的侦察兵是被谁杀的吗?”

老翁用同样的乡愚式的安闲自在态度回答:“是我。”

“您是怎样动手干的,告诉我吧。”

“我现在哪儿还知道?我该怎么干就怎么干。”

团长接着说:“我通知您,您非全盘告诉我们不可。您很可以立刻就打定主意。您从前怎样开始的呢?”

那汉子向着他那些立在后面注意的家属不放心地瞧了一眼,又迟疑了一会儿,后来突然打定了主意:“我记得那是某一天夜晚,您和您的弟兄们,用过我250多个金法郎的草料和一条牛两只羊。我当时想到他们就是接连再来拿我一百个,我一样要向他们讨回来。并且那时候我心上还有别样的盘算,等会儿我再对您说。我望见了你们有一个骑兵坐在壕沟边抽烟斗。我取下了我的镰刀,跪着脚从后面掩过去。蓦地一下,只有一下,我就如同割下一把小麦似的割下了他的脑袋。我那时就有了我的打算。我剥下了他全身的服装。”

那老翁不做声了。那些感到惊惶的军官面面相觑了。后来讯问又开始了,下文就是他们所得的口供:

那汉子干了这次谋杀敌兵的勾当,心里就存着这个观念:“杀些普鲁士人吧!”

普军听凭他随意出入,因为他对于战胜者的退让是用很多的服从和殷勤态度表示的,他学会了几句必要的德国话。

他穿上了那个死兵的服装,躲在矮树丛里。骑兵走过来了。等到相隔不过十来步,米龙老爹就横在大路上像受了伤似地爬着走,一面用德国话喊着“救命呀!”骑兵勒住了马,明白那是一个失了坐骑的德国兵,以为他受了伤,刚刚俯着身躯去看这个素不认识的人,肚皮却吃了米龙老爹的马刀。

但是,被审的前一天,那两个被他袭击的人,其中有一个在老翁的脸上割了一刀。

口供完了之后,他突然抬起头自负地瞧着那些普鲁士军官。

“账算清了,我一共杀了16个,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我从前打过仗。从前也就是你们杀了我的爹,你们又杀了我的小儿子。从前你们欠了我的账,现在我讨清楚了。我们现在是收支两讫。”

老翁挺起了关节不良的脊梁,并且用一种谦逊的英雄姿态在胸前叉起了两只胳膊。

团长站起来走到米龙老爹身边,低声向他说:“也许有个法子救您性命,就是要……”

但是那老翁绝不听,向着战胜的军官竖直了两只眼睛,这时候,一阵微风揽动了他头颅上的那些稀少的头发,他终于鼓起了他的胸膛,向那普鲁士人劈面唾了一些唾沫。

团长呆了,扬起一只手,而那汉子又向他脸上唾了第二次。

不到一分钟,那个始终安闲自在的老翁被人推到了墙边,那时候他才向着他的长子约翰、他的儿媳妇和他的两个孙子微笑了一阵,立刻被枪决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别样的盘算”是指米龙老爹在敌军驻扎到他的家乡时就盘算好了的要杀死十六个敌军为自己的父亲及小儿子报仇这件事。
B.这篇小说从生者的回忆转入正题,先提出普军官兵屡遭夜袭的奇案,后回叙米龙老爹的英雄事迹,把一个简短的故事写得回环多姿。
C.米龙老爹两次向敌团长吐唾沫及审问时“挺起关节不良的脊梁,并且用一种谦逊的英雄姿态在胸前叉起了两只胳膊”的细节描写,表现老爹视死如归的精神。
D.米龙老爹被捕后,竟然非常痛快地坦承了自己杀人的事实,这体现了米龙老爹作为一个农民所固有的质朴诚实、不会撒谎的本性。
2.小说开头对丰收在望的景象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米龙老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2016-11-18更新 | 58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珠 宝

莫泊桑

朗丹先生在副科长家里的一次晚会上,遇到了这个年轻姑娘,从此就堕入了情网。

她的父亲死了已经有好几年,母亲时常到附近几家中产阶级人家去。那个姑娘像是贤妻良母的典范,她的纯朴美里有一种天使般的贞洁的魅力……

人人都称赞她。凡是认识她的人都再三夸奖说:“娶她的人肯定会幸福。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好的了。”

朗丹先生那时在内政部里当主任科员,每年的薪水是三千五百法郎。他向她求婚,娶了她做妻子。他们过着一种令人难以相信的的幸福生活。他用一种巧妙的经济手腕治家,两个人好像过得很阔绰。她对丈夫无比的关心、体贴,真是罕有的。

他仅仅责备她两个缺点:爱看戏,爱假珠宝。

她的女朋友们(她认识三五个小官的妻子)随时替地找得到包厢去看流行的戏。谁知这种看戏的兴趣,不久就在她身上产生了装饰的需要。地的服装固然始终是简单的,地养成了种习惯,爱在耳朵上戴两粒冒充钻石的大莱茵石,还戴假的珍珠项。

这种爱好引起了丈夫的不满,但是她从容地微笑着说:“你教我怎样?我爱的是这个。人是改变不了本性的。我当然更爱真的珠宝,我!”她拿着珍珠软项图在手指头儿之间转动,不断地说:“赶紧瞧吧,这制造得真好,简直就像真的。

ー个冬天的夜里,她从歌剧院回来,冻得全身直打哆嗦,第二天不停地咳嗽,一个星期以后就害肺炎死了。朗丹几乎跟着她到坟墓里去了。他的失望是非常惊人的,以至于在一个月之间头发全变成了白的。他整天从早哭到晚,心灵被一种不堪忍受的痛苦撕毁了,亡妻的回忆、微笑、声音和一切娇憨姿态始终缠绕着他。

不过生活对于他是困难的了。他的薪水从前在妻子手里,够应付一家的种种需要,而现在应付他一个人的用途反而不够了。他发呆地问自己:她从前用什么巧妙的方法教他一直喝上等的酒和吃鲜美的东西。

他千方百计地弄钱。终于某天早上,他连一个铜子儿都没有了。他立刻动了念头,要把他妻子的“劣货”卖掉一点。那固然是假东西,不过也的确是下过一番很细致的功夫的。

他走进一家珠宝店。“先生”,他不免有点儿难为情,“我很想知道您对这件小东西的估价。”“哈!我很认识它,这个项圈;它是我店店里卖出去的。”朗丹先生被人弄得很糊涂了,“它值多少?”“先生,从前我卖了两万五千金法郎,我可以立刻用一万八千金法郎收回来。”

他从珠宝店出来,头脑里连一个主意也没有了。他极力去推测,去了解。他妻子从前原没有能力去买一件这样大价钱的东西。没有,自然。但是那么一来,那是一件馈赠品了!一件馈赠品!一件谁送给地的馈赠品?为的是什么?

他停住脚步,并且立在大街当中不动了。他微微地感到骇人的疑问了。她?那么其余所有的珠宝也全是馈赠品了!他觉得天旋地转了,觉得一株大树对着他正面倒下来,他张开了双胳膊并且失去知觉跌倒了

他被路过的人抬到了一家药房里才醒过来。随后他想起自己应当再到珠宝店里去了。然而一阵羞耻之心教他脸上发红。

那个珠宝商人一望见他就忙个不住,高声说道:“先生,倘若您没有改变意思,我可以立刻照从前和您说过的数目兑价。”科员支吾地说:“当然可以。”

掌柜的从一只抽屉里取出了十八张大钞钞票。朗丹签了收条,用一只抖抖嗦嗦的手儿把钱搁在自己的衣袋里。朗丹低着眼睛对掌柜说:“我有……·我有……许多旁的珠宝……都是从……同一个人那儿继承来的。您可愿意从我手里收买那些东西吗?”掌柜欠着身子说道:“当然愿意,先生。”一个店员为了放声大笑跑出了店门,另一个使劲用手帕擤着鼻涕。镇静的朗丹脸色绯红了,不过神情很沉着,他高声说:“我就去把那些东西带到您这儿来。”

他们着手估量每一件的价值。几乎全是从这家店里卖出去的。朗丹现在也撕破脸皮争价钱了,他发脾气,要人把账簿给他看;随着金领的增加,他的嗓门也越提越高。大粒的钻石耳坠两万法郎,镯子三万五千法郎,胸针、戒指和链坠儿一万六千法郎……全部的数目达到十九万六千金法郎。

掌柜用一种带嘲笑意味的正经态度高声说:“这是由一个把全部积蓄都搁在珠宝上面的人遗下来的。”朗丹郑重地发言了:“这是存钱的一个方法,正和其他的方法一样。”

到了街上,到了街上,他看见旺多姆纪念柱,恨不得跟爬夺彩竿似的爬上去。他感到自己身轻如燕,只要一纵身,就可以和柱顶上高耸入云的皇帝雕像玩玩跳背游戏。他到瓦赞饭店吃了中饭,喝的是二十法郎一瓶的酒。吃完饭,他叫了一辆马车到公园兜风。他带着几分轻蔑的神气望着来来往往的车马,恨不得向行人嚷:“我也有钱。我有二十万法郎!”

他想起了内务部,连忙叫马车送他去。他大模大样走进科长办公室,说:“先生,我是来向您辞职的。我得到了一笔三十万法郎的遗产。”

半年以以后,他又结婚了。他的第二个妻子虽然很规矩,可是脾气难侍候,给他带来了许多痛苦。

(本文有删改)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
2.小说哪些地方暗示了郎丹太太并非开篇所说的“贤妻良母的典范”?
3.简析下面句子反映的郎丹的心理,并谈谈作者写郎丹心理变化的用意。
(1)他觉得天旋地转了,觉得一株大树对着他正面倒下来,他张开了一双胳膊并且失去知觉跌倒了。
(2)到了街上,他看见旺多姆纪念柱,恨不得跟爬夺彩竿似的爬上去。他感到自己身轻如燕,只要一纵身,就可以和柱顶上高耸入云的皇帝雕像玩玩跳背游戏。
4.有人认为最后一段节外生枝,可以删去。请阐述你的看法。
2018-07-01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