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新闻、通讯、访谈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4 题号:148216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我们要统筹“两个大局”,从世情国情粮情出发,结合历史经验和现实挑战,准确把握“头等大事”。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倘若粮食受制于人,必然被别人牵着鼻子走。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用全球不到10%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养活了近20%的人口,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进而“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当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要从战略上看,看得深一点、远一点,切实增强保障能力,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节选自《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

材料二: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问:《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一文中提到,到“十四五”期末,我国大概会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有人担心这会不会意味着未来国家粮食安全会出现恶化,对此农业农村部如何回应?

潘文博指出,目前我们国家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我国粮食已经连续五年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稻谷、小麦这两大口粮,人均占有量超过200公斤,目前我们国家人均口粮消费不到150公斤。

潘文博还指出,粮食总量平衡下,结构性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粮食品种中缺口最大的是大豆。三大谷物中,稻谷平衡,略有盈余,小麦供求平衡,玉米前几年库存较高,经过这几年的调整,现在玉米的结构已经趋于合理了,面积稳定在6亿亩以上,供求基本平衡。进口谷物的总量偏少,2019年净进口谷物是1468万吨,占国内的产量2%左右。

唐珂指出,我国谷物进口最主要是用来作品种调剂,更好满足个性化需求,多样化消费。针对社科院报告里面提到的“十四五”末可能出现1.3亿吨粮食缺口,唐珂认为,这应该指的是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产需缺口,而不是实际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缺口。这种进口有效满足了国内蛋白饲料和油脂的需求。

(《“十四五”末或有1.3亿吨粮食缺口?农业农村部回应》中新网2020年8月26日)

材料三:

表1   2019年全国主要粮食播种面积、播种面积同比涨幅、总产量情况

品种

播种面积(千公顷)

播种面积同比涨幅

总产量(万吨)

稻谷

29694

-1.6%

20961

小麦

23727

-2.2%

13359

玉米

41284

-2%

26077

大豆

9334

10.9%

1810

(来自国家统计局2019年数据)

表2   2019年主要农产品进出口情况

品种

出口(万吨)

出口同比涨幅

进口(万吨)

进口同比涨幅

大米

274.8

31.4%

254.6

-17.3%

小麦

31.3

9.7%

348.8

12.5%

玉米

2.6

110%

479.3

36.0%

大豆

11

-14.5%

8851.1

0.6%

(来自农业农村部2019年数据)

材料四:

我国“舌尖上”浪费触目惊心,而餐桌上游的整个粮食产后损失同样严重。我国粮食产后损失到底有多大?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近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任正晓指出,粮食从生产出来到摆上餐桌,过程很长,每一环节都存在损失浪费。据测算,我国粮食产后仅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700亿斤以上。

我国农户存粮约占全国粮食年总产量一半左右,由于储存设施简陋,缺乏技术指导服务,损失比例在8%左右,每年因虫霉鼠雀造成损失400亿斤以上。

我国粮食物流方式落后,散粮运输比例约为15%,大多采用包粮运输方式,抛洒、遗留损耗大。全国粮食企业有近1800亿斤仓容属危仓老库,储粮条件差、损失大。这些环节每年损失损耗逾150亿斤。

由于消费习惯误区,成品粮过度追求亮、白、精,低水平粗放加工,既损失营养素又明显降低出品率,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也很低。加工环节每年造成口粮损失130亿斤以上。

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闼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餐桌浪费更是触目惊心,有关方面估算每年餐桌浪费食物价值达2000亿元。

(节选自《必须正视的“粮蚀”危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政府以“头等大事”来抓粮食安全问题,让人民实现由“吃不饱”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
B.虽然我国的人均口粮有剩余,但依然要进口谷物,目的是调剂品种,满足个性化需求,多样化消费。
C.我国粮食产后损失严重,其中比较严重的是储藏环节,其造成的粮食损失远远超过运输、加工等环节。
D.成品粮过度追求亮、白、精,低水平粗放加工,既损失营养素又明显降低了出品率,造成了浪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9年我国优化了粮食种植结构,加大了短缺品种的种植面积,减少了盈余或平衡品种的种植面积。
B.2019年我国的大豆虽然种植面积同比在增长,但是市场对大豆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来保障与满足。
C.2019年我国主要粮食播种面积最大的是玉米,单位产量最高的是稻谷,大豆的种植面积小单位产量低。
D.2019年我国进口粮食中玉米上涨超过30%,大米进口下降超过10%,说明我国的玉米还十分短缺。
3.结合材料简要回答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知识点】 新闻、通讯、访谈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一个健康的中国,需要一个健康的文艺市场,中国的崛起,更离不开科学家。明星片酬越来越高,高得离谱。2014年,李连杰被问到其片酬高达6000万一事,不屑地称:“太低了,2000年我就拿到1000万美金,按当时汇率相当于8000万。”这个世界真是太疯狂了!

那些终生投身科研的科学家,大多都是身居陋室,连钱学森都是住百八十平方米的旧房子。而大明星们,住豪宅、开豪车,广告收入动辄七八位数,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容易。这种现象的存在,让成长过程中的孩子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孩子们都已经变得很现实,觉得搞科研是没有出息的。他们的人生目标不是升官就是发财,而当明星更是名利双收。这就是我们当今的社会,价值观严重地扭曲。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是时代的悲哀。

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追逐的都是表面的光鲜亮丽。于是各种包装炒作,让人们失去了自然和本真,浮躁的气息扩散到每一个角度,使得现代人已经不再关注社会的本源,而是追求虚无的奢侈浮华。

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互联网变革的洪流又让人们惴惴不安,人们都在寻找精神依托。我们需要能够给国人做正确价值导向的“名人”,而恰恰社会上又非常缺少这种角色的存在,有文化、有担当、有历史责任感的名人太少了。正是因为没有真正的思想舵手,才使很多明星、网红爬到了时代之巅,负面影响将非常深远。人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精神在哪里?中国复兴从何谈起?

材料二: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5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ECD国家的平均值。

去年,物理学家霍金开通了个人微博,短短半个月粉丝数量突破了350万。事实上,霍金之所以在全世界拥有数量巨大的粉丝,不光因为他对广义相对论的贡献,还来自以下趣事:他在美国热门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扮演他自己,利用电子发声器与美国的摇滚乐团录制歌曲。写得了论文,做得了网红,酷劲十足,这就是霍金的魅力,也是科学家的魅力。

整日埋头于实验室,甚至抱病工作,英年早逝,在我们的宣传中,仿佛科学家不历经坎坷,他们的道德形象就不高大。而事实上,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科学家形象更能凸显人生的高度和厚度。科学家对于孩子们的吸引力,除了科学本身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是要靠科学家来具体化和人格化的。

对青年人来说,收入和地位等现实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职业理想的选择。科学家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似乎不如明星、企业家也是当下的现实。现在,我国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每人500万元人民币,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正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应以此反拨社会潮流,让科技人员真正感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让科学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成为孩子们争相崇拜的偶像,唯有如此,当科学家才能重新成为孩子们的职业理想。

(摘自2017年1月19日《光明日报》第6版)

材料三:

社会发展到今天,必须承认和接受其多元性和复杂性。各行各业都出精英,只不过用的评价标准不同罢了。把屠呦呦和黄晓明放在一起比较,是一种危险的逻辑。正如一提援外、减免他国债务,就有人提我国的贫困人口一样,如此对比似乎已成为一种万能诡辩术。如果用北京的房价来衡量青蒿素的学术价值,会得出什么结论呢?如果用一些方法降低“黄晓明们”的收入,限制“黄晓明们”婚宴和礼金规模,这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市场与行政力量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屠呦呦的反面教材,不是连结婚都会躺枪的黄晓明,也不是娱乐圈这个花花世界。演艺明星即使再奢华,也不会让科学家们眼红。反而是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如学术造假、学术浮躁、科研体制僵化、收入分配不合理、科研机构衙门化、人才培养机制受阻等,才是阻碍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的环境因素,从长远说,也损害了科学家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摘自2015年10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都试图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引导读者思考中国科学家地位不如明星的问题,体现了论者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认真反思和良好期待。
B.材料三论及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阻碍了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材料一、二讨论的“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现象,并不严重。
C.材料一对我国科学家地位不如娱乐明星的现象,分析较为详尽,具有较高的思考价值,而材料二和材料三观点单一,缺乏深度。
D.三则材料都关注当下中国科学家的社会地位相对不高的问题,从材料对此的分析来看,原因不仅在于社会对名利的追逐,科学界自身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A.与材料一比较而言,材料二把科学家与大众的疏离归因于科学家的角色定位,材料三甚至认为只是科学界的内部问题,都有失偏颇。
B.对于同一社会现象,三者关注点各有侧重,材料一重在原因分析,材料二重在如何改善,材料三重在为明星高收入作辩解。
C.三则材料所持观点不尽相同,各有依据,这是论者基于自己的眼光和立场表达的见解,均能激发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社会事件。
D.从三则材料来看,对社会现象的评论,不能止于现象,应该探出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如果没有提出解决办法,这样的评论就没有价值。
E.三者从不同角度对科学家和明星地位进行论说,对当今青年人选择职业理想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怎样才能让“当科学家”重新成为年青一代的“职业理想”?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2018-11-30更新 | 9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民以食为天,历史上中国人长期受到粮食问题困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近年来,中国不仅成功解决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更实现由吃不饱吃得饱进而追求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粮食生产保持17连丰,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果菜茶肉蛋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目前,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4.4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样的伟大发展成就本身就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在实现粮食增收增产的同时,积极为推动世界实现零饥饿、零贫困目标贡献力量。中国政府今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作物生产、畜牧业水产养殖、农田水利、农产品加工等领域,中国向多个国家进行1500多项技术推广和示范,带动项目区平均增产40%—70%,超过150万户小农从中受益。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中国推动农业对外投资合作,把当地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能力提高了很大一步。同时,中国还推动国际社会加强政策协调,从全球层面提升粮农治理能力,推动各国在粮食减损、运输、检疫,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形成合理的国际规则,促进形成公平公正的国际粮食市场秩序。

(摘编自韩冰《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中国贡献》)

材料二

众所周知,粮食供应链是由粮食种植、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组成的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关键时刻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粮食的稳定供应。对于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建设韧性强劲的粮食供应链,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尤为重要。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还有多元化的进口渠道、完备的产业体系、强大的动员组织能力,粮食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抗逆性和协同性持续增强,使得我国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和国际粮价持续上涨的冲击,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零饥饿目标提供了有益借鉴。

目前来看,我国粮食供应链虽然在应对重大风险方面显示由了较强韧性,但也存在农业基础设范建设滞后、种业不强、产业链条短等问题,进口来源过于集中、缺乏大宗农产品定价权等短板和不足有待解决。对此,必须立足国内,强化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机制,加快推进现代生产体系、流通体系建设,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粮食供应链风险治理能力,积极推动粮食生产、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等供应链各环节有机融合、有效链接、有效运转,确保粮食稳定供给、市场平稳运行。

(摘编自刘慧《确保粮食供应不掉链子》)

材料三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19年粮食及农业状况》报告,全球在收获后到零售前的供应链环节损失的粮食约占到总产量的14%。202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食品浪费总量达到9.31亿吨,其中家庭消费占61%,零售环节占13%,加工等其他食品服务环节占26%。

粮食损失和消费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发展中国家损失严重,发达国家浪费严重,非洲和南亚等经济落后地区粮食损失浪费主要发生在收获和储备环节,如撒哈拉以南的部分非洲地区农户储备环节的损失最高达到30%。美国、西欧等经济发达地区粮食损失和消费主要发生在消费环节,即餐桌上的浪费、如美国每年大约21%的食物在家庭日常消费中被浪费,每个美国人浪费的食物约124千克。

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粮食损失浪费水平较低。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中国每年在收割、运输、储备、加工过程中粮食损失浪费超过6%。如按202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计算,当年损失浪费的粮食总量高达803亿斤,接近于粮食主产省安徽省全年粮食总产量。

(摘编自刘慧《节粮减损促进世界粮食安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彻底摆脱了粮食问题的困扰,成功解决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
B.我国粮食生产连续17年保持丰收,果菜茶肉蛋鱼产量居全球之首,人均粮食占有其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已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C.中国不仅自己实现粮食增收增产,还积极推动世界实现零饥饿、零贫困目标,在多个领域向多个国家推广技术,促进增产,惠及农户。
D.由粮食种植、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组成的粮食供应链,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粮食产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今,我国正努力建设一条稳定安全,抗逆协同的粮食供应链,它为抵御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粮价持续上涨的冲击发挥了重要作用。
B.今后,我国仍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强种业,延伸产业链条,扩大粮食进口来源,积极争夺国际大宗农产品定价权,等等。
C.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在收获后到零售前的供应链环节损失的粮食约占到总产量的14%,即9.31亿吨,其中家庭浪费的粮食最多。
D.粮食损失和浪费与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关系;经济发达地区粮食损失和浪费多发生在消费环节、而经济落后地区多在收获和储备环节。
3.怎样保障世界粮食安全?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2022-04-21更新 | 10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五是我国知名的菌物学专家,致力于食用菌产业推广,让食用菌广泛走上百姓餐桌,带动农民脱贫增收。

目前全国500多个贫困县中,有很多县因地制宜,都首选发展食用菌产业。“木耳院士”和他的“扶贫战队”在全国40多个贫困县(市)留下足迹。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李玉团队在全国建立了30余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培训技术骨干8000多人,辐射带动农民3万余户,累计推广食用菌数量50多亿袋,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60亿元。

从1978年年产量仅5.7万吨到如今年产量近4000万吨,李玉认为,食用菌具有“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等特点,它的推广还能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虽然年途古稀,李玉从未停下食用菌科研和推广的脚步。在李玉心里,尽管食用菌产业已遍布全国,但很多地方的生产技术落后,优质品种选育缓慢。“我希望结合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工业化思维指导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改造。”他说。

(摘编自《“木耳院士”和他的“扶贫战队”》《新华网》 2020.05.18)

材料二

   

(摘自《齐鲁晚报》20160707)

材料三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自豪地表示,在世界上我们国家是唯一一个实现联合国提出的消灭贫困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所以我们的扶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作为长期在农业领域工作的专家型领导,他对扶贫提出自己的思考,产业扶贫是最为基础、最为有效的扶贫模式。他说实施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创造了多种扶贫模式,其中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从扶贫脱贫实践当中我们看到产业扶贫还是带有根本性的,多种多样的扶贫模式,最终还是要依托产业、借助产业来发挥持续脱贫扶贫的作用。三产联动扶贫这种模式也是一种新业态,它是产业扶贫的丰富、深化和发展。

(摘编自《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即将告别农村绝对贫困》《中国经济周刊》 2019.10.18)

材料四

今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等8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推进消费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下一步消费扶贫的工作目标、基本原则等。

方案指出:消费扶贫的工作目标是按照中央、自治区有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粤桂扶贫协作、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采购、民营企业参与等多种途径,以拓展贫困户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成果为目的,以促进扶贫产品稳定销售为重点,推动各类市场主体与贫困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帮助贫困地区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构建消费扶贫的长效机制。消费扶贫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市场导向,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合法诚信经营扶贫产品,实现合作共赢;坚持服务贫困群众;坚持多方发力,鼓励、支持、调动民营企业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促使形成消费扶贫的强大合力;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拓宽销售渠道。

(摘编自《构建消费扶贫的长效机制》《广西日报》2020.06.01)

1.下列对文中“扶贫”的相关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产业扶贫要结合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提升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改造。
B.当前我国的扶贫工作,应该重点关注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因病因残致贫成员。
C.我国的扶贫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认可,是唯一实现了消灭贫困目标的国家。
D.消费扶贫要以促进扶贫产品稳定销售为重点,以此构建消费扶贫长效机制。
2.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玉和他的“扶贫战队”,通过建立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培训技术骨干等方式,带动农民脱贫增收。
B.产业扶贫最基础也最有效,有持续脱贫扶贫的作用,发展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因很多贫困县脱贫首选。
C.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创造的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等产业扶贫,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D.消费扶贫要以坚持市场导向、坚持服务贫困群众、坚持多方发力、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为基本原则。
3.结合选文,就如何开展扶贫工作,谈谈你的认识。
2020-08-05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