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李白(701-762)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14929757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钱征君少阳

李白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画出主人公在风光明媚、景色秀丽的暮春季节独自饮酒的图景。
B.颔联上承第二句。前句词意双关,既说春光将尽,余日无多;又暗示钱已风烛残年。
C.三、四二句抒发了由暮春和暮年触发的无限感慨,而感慨之余又怎么办呢
D.此处的“如”字和“犹”字很重要,说明收竿而起,从政立功还不是事实,而是一种设想愿望,是实写,不是虚指。
2.请分析诗歌的主旨及写作手法。
【知识点】 李白(701-762) 赠友送别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蜀道难

【唐】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以下是古人对李白不同诗歌的评论,其中(     )这一句应该是针对本诗的评论。
A.近赋体,出鬼入神,魁语奇谲。
B.以朴实沉痛胜,开宋诗一派。
C.凄切之情见于言外,真含蓄不尽者。
D.鸟尽天空,性灵结撰,无笔墨痕迹。
2.“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一句还有另外一种断句为“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你觉得哪种读法更好?请说明你的判断及判断的标准,结合文本阐述你的观点。
2022-05-01更新 | 28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下面小题。

东鲁门泛舟

李白

【其一】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其二】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注:①山阴:今浙江绍兴。山阴雪,指晋王子猷雪夜访戴逵之事。②剡溪:王子猷雪夜访戴之事即发生于此地。
1.请具体分析第一首诗是如何紧扣题中的“泛舟”二字展开的。
2.试分析第二首诗首句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两首诗中的主人公形象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
2018-10-17更新 | 8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节选)

李白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注]①严光,字子陵,东汉初隐士。②谢客,即谢灵运,南朝时山水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诗人在宫禁中备受荣宠的生活状态,旨在彰显威势,炫耀自身
B.三、四句看似写诗人读书探妙之趣,实则暗含自己被投闲置散的苦闷心情。
C.五、六句以青蝇比喻势利的庸俗小人,而以“白雪”比喻自己的志向情操。
D.九、十句借严光、谢灵运的典故转而抒写诗人对另一种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2.本诗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流露的感情有相似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3-09-30更新 | 1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