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494664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一些偏远山区,经济相对落后,对外交流比较闭塞,书面文字使用较少,人们通过口传文学这种口耳相传的语言形式,书写着本族群的历史、风俗和人情,以此保存并传承本族群的集体记忆。

在一个族群中,过去的活动经验只有通过其遗迹(如实物、图像、文献、仪式)才能加以了解。口传文学正是这样一种反映过去经验遗迹的符号体系,它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碎片,是成员之间日常交往事实所构筑的社会情境的真实再现。作为族群文化的象征,民歌、神话等口传文学作品见证了族群社会的历史与变迁,包含着族群的价值、信仰、观念,是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

一方面,口传文学对族群历史的情境再现,让人们在族群社会的关系结构中找到自己应有的身份。通过一个个神话故事、民间歌谣、民间仪式的传播,一段段共同体验与相似情怀在个人与群体中持续累积,代表本族群鲜明特色的集体记忆被自觉与不自觉地保存,并且借助民间权威的力量在族群内部传播。同时,这种记忆将本族群世代相传的习俗和思维模式根植于每个成员的内心,成为族群共同的观念、情感和价值追求。

另一方面,承载着族群文化的口传文学作品,让人们在理解过去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的实践参与,促进集体记忆的储存和重建,以促成历史和现实的延续。族群所共有的思维模式在人们的内心始终保持着稳定性和持续性。集体记忆中所共享的群体认知和价值认同在这一过程中得以阐释,这些阐释又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

口传文学通过创作者对族群过往的回忆,以历史追溯和现实白描的方式,将共同的集体记忆整合成行为规范的叙述序列。口传文学将族群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标准,抽象成为推动族群社会发展的规则与范本,并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语言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将个体记忆有效地同化到集体记忆所包含的特定规则体系中。这种浓缩的过去式规则,对于人们当下的行为具有内在约束作用。

与此同时,口传文学通过面对面的传播方式,将其所表达的秩序与规则进行双向输出。和书面文本单向度的意义输出不同的是,口传文学的讲唱者与全体成员既是传播者,又是创作者。在听和讲的过程中,族群的价值认同、秩序规范得到强化,被人们所遵守。

口传文学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人伦秩序、伦理道德根植于人们的内心,沉淀成为一套普遍认可的规则体系,在塑造与人为善、团结和睦、相互协助的民族性格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在国家法律不够完善或者定义模糊的情况下,援引口传文学中的民间规范进行案件审理,有利于回应民众心声,满足人民对公平正义的诉求。在特定情况下,司法裁判关注民间规则及特定场域中行动者的行动逻辑,理顺交往事实与法律规定的内生关系,通过司法解释等方式确立民间规则在特定案件中的规范位序,有利于维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摘编自苏洁《符号与意义指向,西南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中的秩序与规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口传文学是书面文字使用较少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很好地传承了本族群的集体记忆。
B.口传文学在构成族群普遍认可的规则体系的基础上,让人伦秩序、伦理道德根植于族群内心。
C.面对面传播的口传文学是双向输出,在秩序与规则的宣传遵守上比书面单向输出效果一定更好。
D.反映族群过去经验遗迹的口传文学是一种符号体系,能让人们了解本族群过去的活动经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总括内容,然后从口传文学建构集体记忆、诠释秩序与规则等方面进行论证。
B.“言语的习俗构成了集体记忆最基本同时又是最稳定的框架”的观点可作为第二段论据。
C.三、四段从两个角度讨论了“集体记忆如果不随着时代发展创新观点,就会被时代淘汰”的论点。
D.末段讨论口传文学的重要作用时,用“在……情况下”在特定情况下”等语言使论述更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口传文学作品因是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而见证了族群的变迁,成为族群的文化象征。
B.口传文学通过对本族群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描述与追忆,唤醒族群成员的集体记忆。
C.集体记忆能促进族群成员形成对族群价值和规范的认同,有利于维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D.在法律不完善时合理运用口传文学中的民间规范,有利于维护公序良俗,彰显公平正义。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一张世界地图上,要给相邻国家涂上不同的颜色,至少需要多少种颜色呢?

答案是四种颜色。

这就是数学界非常有名的四色定理,这个最初源于给地图上国家上色的有趣问题被誉为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数学家用了100多年的时间才给出了真正的证明,所用的计算机证明也登上了数学舞台。

故事开始于1852年,英国地图制图师弗朗西斯·古特里(Francis Guthrie)在观察地图时提出了一个“给地图着色”的问题。他发现只需要四种颜色就可以对地图进行着色,使得相邻的国家颜色不同。但令他不解的是,这个数字“4”是否是最优的呢?于是他向他的弟弟弗雷德里克·古特里(Frederick Guthrie)及其朋友们寻求帮助。

在交流中,他们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与数学有着深刻的联系。于是弗雷德里克向他的老师——伦敦大学的数学家奥古斯塔斯·德摩根(Augustus De Morgan)寻求帮助。德摩根教授尝试之后也无能为力,于是写信将这个问题转交给了他的好友爱尔兰数学家威廉·哈密顿(William Hamilton)教授。遗憾的是,充满智慧的哈密顿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德摩根在信中写道:“一位学生今天让我说明一个事实,我们不知道它是否可作为一个事实。他说将平面上的一个图形,任意划分成有限个部分并对其每个部分染色,使得相邻部分具有不同的颜色,而且只能用四种颜色。你以为如何?如果这个问题成立,它能引起人们关注吗?”

起初,这个“听起来简单易懂的”问题并没有引起数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直到1878年,英国数学家阿瑟·凯莱(Arthur Cayley)在伦敦数学会上正式宣布并命名这一问题为“四色问题”,这才激发了大家的求解欲望。在当时,数学家们普遍认为四色问题不会太难,应该很快就能解决。然而,事与愿违,从“四色猜想”到“四色定理”,经历了漫长的120多年,甚至一度与“费尔马大定理”“哥德巴赫猜想”同称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数学难题。

直到1976年,美国数学家肯尼斯·阿佩尔(Kenneth Appel)与沃尔夫格·哈肯(Wolfgang Haken)在美国伊利诺大学的两台计算机上,耗时1200个小时,终于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证明。这项工作轰动了世界,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证明了一个数学难题,更重要的是这告诉人们计算机也能用于数学的逻辑证明。在两位数学家将研究成果公之于世的当天,当地邮局为了庆祝,在所有邮件上都加盖了“四色足够”的特制邮戳。

事实上,阿佩尔与哈肯并不是最早意识到要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四色猜想的人。早在1950年,德国数学家亨利·希许(Heinrich Heesch)就曾预测,只有借助于能处理巨量数据的强大计算装置才能对四色猜想中的有限但是数量巨大的不同构型进行检验。在计算机技术还未蓬勃兴起的年代,希许的思想十分超前。他是第一个提倡并试图利用计算机来攻克四色问题的数学家,同时他也慷慨地将自己的许多想法与哈肯交流,可以说他对四色猜想的证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尽管阿佩尔与哈肯的研究成果轰动一时,但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人们的质疑主要源于对于计算机证明数学问题的不认可。怀疑者们认为阿佩尔与哈肯的方法本质上是一种穷举检验法,他们只是用机器检验了千万种情况,他们的证明细节隐藏在计算机内,人力是无法进行复核的。数学界呼吁给出一份纯粹明了的数学证明。经过多年的计算机革命,人们逐渐认可了计算机对于数学工作的帮助,也终于愿意承认——四色定理成立!

四色定理时至今日也没有找到真正纯粹的数学证明。但四色问题的意义已远超这个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在一代代数学家们前赴后继思考的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对于其他学科分支的思考,例如图论、拓扑、计算机科学等。人们愿意研究四色问题,并不是为了真的用四种颜色填补地图,而是为了探讨“4”这个数字所体现出来的拓扑性质和数学内涵。如今,在图论领域,还有许多由四色定理衍生出来的有趣问题。

作为第一个由计算机辅助证明的数学定理,四色定理由最初的饱受质疑到广泛认可,这注定了它在数学史上的非凡地位。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AI辅助数学证明成为大多数学者关注的对象。尽管依然有人认为AI的形式化证明会破坏数学原始的美感,但不可否认的是先进的技术手段确实大幅度地简化了数学家的工作。或许我们应该质疑的并不是计算机本身,而是学者们使用计算机的态度和方法。

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将公元前300年的数学以一种近乎完美的语言定义了出来,呈现给后世一套直观严谨的几何系统。当时光来到21世纪,人们用精确的符号和机械的规则将数学翻译为计算机代码,这又何尝不是一次数学文化的传承和迭代呢?

(摘编自含英《世界地图为什么只有4种颜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国地图制图师弗朗西斯·古特里通过观察地图最先发现并提出“四色问题”,但他当时不能给出证明。
B.数学家奥古斯塔斯·德摩根和他的好友威廉·哈密顿都对这个看似简单易懂的“四色问题”无能为力。
C.“四色问题”困扰了数学界一个多世纪,后来在计算机辅助下得以证明,但这个结果在当时饱受质疑。
D.AI辅助数学证明可以大幅度简化数学家的工作,却也破坏了数学原始的美感,所以并没有被完全接纳。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地图在生活中很常见,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注意到其着色问题,文章就此引出话题,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四色猜想”曾是与“费尔马大定理”“哥德巴赫猜想”齐名的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在数学史上地位非凡。
C.德国数学家亨利·希许首倡并试图利用计算机攻克“四色猜想”,但受限于当时的计算机技术不能得到满意结果。
D.作者对于使用计算机辅助解决数学问题是持赞成态度的,而对学者们使用计算机的态度和方法进行了质疑和批评。
3.证明“四色定理”有哪些意义?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023-11-30更新 | 1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

陈凌

①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随着这个日子日益临近,各地纷纷推出线上活动,让观众在云端就能了解和体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②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漫步“海上花园”鼓浪屿,我们不一定能想象当年繁盛一时的景象,但一定能在历史风貌建筑散发的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交融交汇;置身唐代名刹大雁塔,我们可能无法复原“雁塔诗会”的盛况,但一定能在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中,领略唐代的盛世辉煌;走近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我们不一定能体验到汉代鎏金工艺的精湛,但一定能在汉代养蚕缫丝之繁盛的故事中,了解先人开辟丝绸之路的伟大壮举。放眼神州大地,人文胜迹总是满载历史,一墙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我们理应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③每一个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时间无言,但它却会通过一个个文化遗产,铭刻下历史的文脉、民族的记忆。而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深厚滋养。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方能更好延续文化根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让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要保护好文化遗产,更应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

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文化遗产既然是“遗产”,那也恰恰说明,它与现代生活是有距离的。如何缩小这一距离,让文化遗产不只是一件件静止的作品,而是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生活里的有生命物品,这也正是需要持续用力的地方。这些年来,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节日热播,到创意视频“文物戏精大会”刷屏,再到《故宫日历》、国家图书馆的《永乐大典》信笺等文创产品热销,这类文化现象也从侧面说明,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是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的重要方向,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⑤最好的保护是成为日常所需。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当博物馆“打卡”日益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当故宫开发的文创产品频频卖断货,当陕西剪纸、遂昌龙粽等非遗伴手礼受到顾客青睐,“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让它们亲民而不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这恐怕是擦亮文化瑰宝的必经之路。

⑥值得高兴的是,遗产日期间,多家网络平台将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一边是古老的文化遗产,一边是新兴的互联网业态,非遗“触网”启示我们,文化遗产完全可以融入当代生活。而这,也正是“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题中应有之义。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12日)

1.下列关于“文化遗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化遗产”是历史生活的片段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
B.“文化遗产”在时间长河中铭刻有历史的文脉、民族的记忆。
C.“文化遗产”中的文明底蕴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
D.“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有距离就是因为二者完全不能融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以三处文化瑰宝为例阐述文化遗产的价值,论证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B.第④段反面论证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的必要性。
C.第⑤段正面论证对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是使之亲民有趣,成为人们的日常所需。
D.全文围绕“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的主题展开论证,层层深入,结构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文胜迹总是满载历史,走近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就能够想象到当时的景象。
B.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增强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C.“非遗购物节”和非遗“触网”能让更多的文化遗产活起来并适应社会的发展。
D.人们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了解和体验到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2020-11-14更新 | 11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艺评论的缘起是对文学的评论,所以文艺学的学科分类常被定义为“文学学”。随着人们对文化艺术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越来越丰富和理性,人们开始对文学、戏剧、影视、书画、舞蹈、曲艺等艺术形式的“评”与“论”归为文艺评论。

当下,有关文艺评论的发声不外乎三大类:一类是传统的文艺学体系派生出来的文艺评论,以观照文学作品为主,较少观照其他艺术形式的存在状态,可称为“学院派”:另一类是直接观照现实的电影、电视、歌剧、民间艺术等具体艺术的评论,从业者多是艺术院校、科研机构的工作人员,以评论具体而微的艺术作品为主,而与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的交叉不甚紧密,可称为“专业派”;还有一类是所有文化艺术爱好者的评论,以观后感为主,类似于街谈巷议,但无论是文学或其他艺术形式,此类评论的基数最大,特别是随着新兴媒体、自媒体的大量涌现,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可称为“爱好派”。当然,“学院派”“专业派”“爱好派”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仅有交叉的人,也有交叉的评论类型。

当下文艺评论的现状并不乐观。“学院派”的学科壁垒拘囿了评论广度,对艺术规律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文学规律的一重维度。因此,越来越学科化的学术框架造就了学科内部互难相通的话语体系,而那些跨学科的研究尚没有得到尊重和探讨。“专业派”能较好观照现实存在的各种艺术,但又容易陷入分析具体作品有余而规律性提炼不够的误区。“爱好派”的主要问题首先是良莠不齐,其次是带有强烈的主观臆断和个人化色彩,且评论者又容易转化评论对象,有时候甚至转去评论艺术从业者的道德、修养等。

着眼于文艺评论的现实语境,评论者本身是否需要一些必备的规制?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应该上升到传承发展民族艺术、文化软实力的高度。从“评论”本身去探讨“文艺评论”的规训,至少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评”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理性。王尔德说:“没有批评的官能,就没有艺术的创造。”所谓“评”,着重于价值判断,即“批评”或“评判”,所以“评”重在讲理。在文化艺术界。无论是评论具体的文艺作品,还是文化现象、文化思潮、文化事件,每一位评论者自然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是这见解的高低却无从度量,这就涉及评论本身该如何界定的问题。如果评论者仅仅是一个爱好者,他可以用“喜欢”或“不喜欢”、“好”或“不好”来评价,但对于以引导文艺创作为旨归的评论者而言,评判的标准比评判本身更重要。这标准包括评论者的立场、对被评论对象的资料掌握以及评论者的知识体系、技艺修为和眼界等。

二是“论”从哪里来。所谓“论”,着重于对观点的阐释或说明,即“分析和说明道理”,因此“论”的重点在讲出道理。张庚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观点“论从史出”。但“论”还不只是从“史”出,还要从“实”、从“智”、从“对比”中出。这里的“实”包括生活的实际和艺术的实际。如果说文艺史是文艺评论的一面镜子。那么文艺创作的实际,更是评论者必须参考的一面好镜子。如果一个人只看过七八部甚至一两部歌剧,那么他评价一部歌剧的好坏是需要审慎的,因为他尚未真正步入歌剧的广阔天地。

所谓好的文艺评论,应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思维、“专业派”的技艺知识和“爱好派”的热度与激情,同时,它还必须在史论结合而非主观臆断的坐标里去挖掘艺术的本质。

(摘编自景俊美《文艺评论的“评”与“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评论起于文学评论,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和理性。
B.“学院派”文艺评论较为传统,评论角度因学科壁垒而受限,但有其严谨性。
C.“爱好派”文学评论具有热度和激情,但评论者缺乏客观性、公正性和理性。
D.“论”的重点是依据文艺史、创作实际、评论者智慧以及作品对比讲出道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内容上逐层递进。
B.文章论证兼顾理论与事实,既有对文艺评论派别的理性分析,也有现实指向。
C.文章引用王尔德的话,意在论证文艺评论对文艺创造的重要性,即引导创作。
D.文章末段论证了好的文艺评论的标准,重申了它必须挖掘艺术的本质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业派”文艺评论者写了一篇电影文学观后感,并通过自媒体发布,这篇作品可能被归入“学院派”文艺评论。
B.如果不是站在传承发展民族艺术、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来面对文艺评论的现实语境,评论者不一定需要某些规制。
C.“评”着重于价值判断,涉及评论者的立场、知识、技艺、眼界及对资料的掌握,所以评论标准的界定很重要。
D.只有真正步入歌剧的广阔天地,才能客观理性地评价一部歌剧的好坏,而走进歌剧的途径是阅读大量歌剧作品。
2020-11-25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