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150543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秦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闻陈胜等作乱天下未知所安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秦已破灭,佗自立为南越武王。陆贾至,尉佗魋结箕倨见陆生。陆生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今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唯汉王先入关,据咸阳。五年之间,海内平定。天子闻君王王南越,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陆生卒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帝大悦。高后四年夏五月,有司请禁南越关市。南越王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五年春,佗自称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败数县而去。文帝元年,帝复使陆贾使南越,赐佗书曰:“前日闻王发兵于边,为寇灾不止。伤良将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朕不忍为也。今得王之地不足以为大,得王之财不足以为富,服领以南,王自治之。愿与王分弃前恶,终今以来,通使如故。”贾至南越,南越王恐,顿首谢罪,愿奉明诏,长为藩臣,奉贡职。于是下令国中曰:“汉皇帝贤天子,自今以来去帝制。”因为书称:“老夫,故越吏也,高皇帝幸赐臣佗玺,以为南越王。高皇后削去南越之籍,使使不通。今陛下幸哀怜,复故号,通使汉如故,老夫死,骨不腐。改号,不敢为帝矣。”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南越称藩》,有删节)


[注]①魋结(chuíjì),形如椎的发髻。魋,通“椎”。②服领,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湖南、江西南部和广西、广东北部交界处。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闻陈胜等作乱天下/未知所安/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
B.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闻陈胜等作乱/天下未知所安/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
C.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闻陈胜等作乱天下/未知所安/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
D.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闻陈胜等作乱/天下未知所安/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檄,古代官方文书“移”和“檄”的合称,文中指发布文告晓谕横浦等地。
B.箕倨,同“箕踞”,即随意前伸两腿坐着,形似簸箕。一种表示亲密的坐姿。
C.剖符,古代帝王封赏诸侯、功臣,把符节剖分为二,双方各执其半,作为凭信。
D.关市,关卡与市场的合称,文中指汉朝设在边境关口、与南越交易货物的场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朝时,赵佗在龙川任县令,得到南海尉任嚣的信任,任嚣病重后,他代理南海尉的政事;秦朝灭亡后,他自立为南越武王。
B.汉朝建立后,汉高帝刘邦为了避免百姓再度遭受战乱的痛苦,派遣陆贾前往南越,劝说赵佗归顺汉朝,并且封赵佗为南越王。
C.高后执政期间,听信长沙王谗言,断绝与南越的贸易,赵佗因此自称南越武帝,发兵攻打长沙,在接连打败数县之后才撤兵。
D.文帝元年,陆贾带着一封文帝给赵佗的信再次前往南越,陆贾的到来让赵佗心生恐惧,主动下令废除帝制,以表归顺的诚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足下中国人,今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2)伤良将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朕不忍为也。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B.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C.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D.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意思是友善、交好,“善”与《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的“善”字含义相同。
B.搏髀指拍打大腿,“搏髀”与《谏逐客书》“弹筝搏髀”的“搏髀”含义相同。
C.让指责备,“让”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其言不让”含义相同。
D.以为意思是认为,此处“以为”与《烛之武退秦师》 “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向冯唐询问李齐的情况,冯唐认为李齐不如廉颇、李牧,直言文帝即使得到像廉、李那样的大将,也不会任用。文帝大怒。
B.冯唐告诉文帝,古代帝王派遣将帅,礼节隆重。朝廷内大事由帝王决断,因功赏赐之事由将军在外裁定,归来再奏报朝廷,朝廷不干预。
C.魏尚厚待军吏,威慑匈奴,因没有上报战况而被削去爵位。冯唐直言文帝法律严苛,赏轻罚重,文帝采纳了他的劝谏,赦免魏尚。
D.汉景帝即位,任命冯唐为楚相,不久被免职;汉武帝即位时,征召贤良之士,大家举荐冯唐,但冯唐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
(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022-07-19更新 | 5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八月,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杨士奇草诏,如下西洋宝船、云南取宝石、交趾采金珠、撒马儿等处取马,并采办、烧铸、进供诸务,悉皆停罢。初,杨士奇入谢新命毕,闻惜薪司奏准岁例,赋北京、山东枣,为宫禁香炭之用,将复入奏。时蹇义、夏原吉奏事未退,上见士奇,顾义等曰:新华盖学士来奏事,必有理,试共听之。士奇因言诏下才两日今闻惜薪司传旨赋枣八十万斤得无过多虽系岁例然诏书所减除者皆岁例也上喜曰:吾固知学士言有理。即命减其半。复语义等曰:卿三人服所倚,宜尽言,匡联不逮。命翰林院严考岁贡生,上谕杨士奇曰:百姓不蒙福者,由守令匪人;守令匪人,由学校失教。自今宜严试之。五经四书义,不在文辞之工拙,但取其明理者。或人材难得,即百人中得一人亦可。盖取之严,则不学者不敢萌侥幸之望。命都察院捕治湖广副使舒仲成,以杨士奇言罢之。上监国时,仲成为御史,尝奉旨理木植岁课之弊,忤旨。至是,因吏部奏仲成他事,命捕治之。士奇上疏曰:向来小臣得罪者众,陛下皆已宥之,令复追理前事,则诏书不信。汉景帝为太子时,召卫绾,称疾不赴,即位,进用绾,前史美之。上览疏喜,面谕之曰:卿尽心如此,朕复何忧。上嘉群臣能言,谓杨士奇曰:朕尝处事有过,退朝思之,方自悔,而延臣已有言者,甚惬朕意。士奇对曰:宋臣富弼有言,愿不以同异为喜怒,不以喜怒为用舍。上曰:然。《》云‘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群臣所言,有咈意者,朕退必自思。或朕实有失,亦未尝不悔。士奇曰:成汤改过不吝,所以为圣人。上曰:联有不善,患未知耳。知之,不难于改。”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仁宜致治》)


【注】①皇帝:此处指明仁宗朱高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士奇因言/诏下才两日/今闻惜薪司传旨赋枣/八十万斤得无过多/虽系岁例/然诏书所减除者/皆岁例也/
B.士奇因言/诏下才两日/今闻惜薪司传旨/赋枣八十万斤/得无过多/虽系岁例/然诏书所减除者/皆岁例也/
C.士奇因言/诏下才两日/今闻惜薪司传旨赋枣/八十万斤得无过多/虽系岁例/然诏书所减/除者皆岁例也/
D.士奇因言/诏下才两日/今闻惜薪司传旨/赋枣八十万斤/得无过多/虽系岁例/然诏书所减/除者皆岁例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赦,古代指对除特殊情况外的罪因普遍予以赦免或减刑的一种特殊政策。
B.守令,指郡守和县令,是古代两种最基本的地方官职,文中泛指地方官员。
C.监国,指监理国事。古代君主外出时,通常由太子代君主临时管理国家事务。
D.《书》,即《尚书》,儒家经典中“四书”之一,相传经由孔子编订,也称《书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仁宗即位后实行新政,在大救天下的同时,让杨士奇草拟诏书,将制造宝船下西洋、到各地采买珠宝和马匹等众多事务全部罢停。
B.明仁宗对杨士奇十分信任,他见杨士奇再次入朝奏事,还没问所奏事由,就对蹇义等人说杨士奇一定会言之有理,后来果然如此。
C.明仁宗认为,百姓感受不到朝廷恩泽是因为地方官员任非其人,而官员的素质来自学校教育,所以他要求翰林院严格考查录取人才。
D.明仁宗不满于湖广副使舒仲成违背圣旨,准备借吏部陈奏的其他事由报复他,杨士奇上疏悬切劝谏,使仁宗最终放弃了错误做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三人朕所倚,宜尽言,匡朕不逮。
(2)陛下皆已宥之,今复追理前事,则诏书不信。
2022-07-01更新 | 4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试题。

神宗万历二十年五月,倭酋平秀吉寇朝鲜。时朝鲜王李昖湎于酒,驰备,吉乃遣其渠行长率舟师数百艘,逼釜山镇。时朝鲜承平久,怯不谙战,皆望风溃。是时,倭已入王京,八道几尽没,旦暮且渡鸭绿。请援之使,络绎于路,廷议以朝鲜属国,为我藩篱,必争之地。

七月,游击史儒等师至平壤,不谙地利,儒战死。副总兵祖承训统兵三千余渡鸭绿江援之仅以身免报至朝议震动以宋应昌为经略员外刘黄裳赞画军前

八月,我兵稍集。行长等颇习兵,诈谓不敢与中国抗。议遣人探之,嘉兴人沈惟敬应幕。惟敬至平壤,行长执礼甚卑。跪曰:“天朝幸按兵不动,我亦不久当还。”惟敬既还奏,廷议以倭多变诈,未可信。我师利速战,乃趣应昌等统兵进击。

十二月,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上悯东征将士寒苦,特发黄金十万犒慰。

二十一年正月,平壤大捷。初,沈惟敬三入平壤,约以正月七日,李提督赍封典,过肃宁馆。初四日,我师抵肃宁。行长遣牙将二十人来迎,如松檄游击李宁生缚之。倭猝起格斗,仅获三人,余走还。六日,抵平壤,诸将逡巡未入,形已露,倭悉登陴拒守。是夜,倭袭李如松营,击却之。如松属游击吴惟忠阴取西南,令祖承训等诡丽装。八日黎明,鼓行抵城下,攻其东南。倭炮矢如雨,军稍却,如松手斩先退者以徇。倭方轻西南面为丽兵,承训等乃卸装露明甲。方战时,吴惟忠中铅洞胸,犹奋呼督战。而如松坐骑毙于炮,易马驰。麾兵愈进。我师无不一当百。是役凡得级千二百八十五。朝鲜郡县,如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四道并复平,归平壤。

谷应泰曰:救邢救卫,《春秋》之义也。况乎势拱神京,地牵关海,蓟、辽之外藩,东江之咽噎,一或失守,重险撤焉。

(选自《明史纪事本末·援朝鲜》,有删节)


[注]①邢和卫是春秋时代小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副总兵祖承训统兵三千/余渡鸭绿江援之/仅以身免/报至朝/议震动/以宋应昌为经略/员外刘黄裳赞画军前
B.副总兵祖承训统兵三千余/渡鸭绿江援之/仅以身免/报至朝/议震动/以宋应昌为经略员外/刘黄裳赞画军前
C.副总兵祖承训统兵三千余/渡鸭绿江援之/仅以身免/报至/朝议震动/以宋应昌为经略/员外刘黄裳赞画军前
D.副总兵祖承训统兵三千/余渡鸭绿江援之/仅以身免报/至朝议震动/以宋应昌为经略/员外刘黄裳赞画军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宗:明万历皇帝庙号,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在位期间进行援朝战争,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B.游击:武官名,游击将军的简称。明沿边与要地驻军设有游击将军,在敌后以游击的方式进行破坏。
C.封典:封建帝王以爵位名号赐予臣下及其家属的荣典。始于晋代,至唐完备,其制各个朝代略有不同。
D.春秋: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现存版本据传由孔子所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鲜安享太平日久,朝鲜王李昖沉湎于酒,防备松弛,这给倭寇侵略提供了契机。
B.明军先期入朝作战的军队,人马伤亡较多,主帅阵亡,这与明军不熟悉地形有关。
C.倭军首领用诈术故意示弱,想行缓兵之计,明军识破后仓促地派宋应昌统兵进击。
D.与倭军交锋时,明将吴惟忠、李如松带领士兵无惧生死安危奋勇杀敌,取得大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松属游击吴惟忠阴取西南,令祖承训等诡丽装。
(2)而如松坐骑毙于炮,易马驰,麾兵愈进。
5.作者对明朝出兵援朝这一事件持何种态度?其理由是什么?
2022-10-10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