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王维(701-76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2 题号:1507697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①《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蒌蒌。”②此诗为李白辞乡出蜀时作。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维诗开篇以“山中相送”点题:次句用“日暮”“掩柴扉”二语渲染凄清孤寂的氛围,离情别绪尽寓于其中。
B.李白诗以哀怜故乡江水不离不弃,奔流万里为己送行作结,既表达了送别之意,又抒发了思乡之情,寄慨深沉。
C.王维诗化用《楚辞·招隐士》之典,不粘不滞,不落痕迹,自然真切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真挚之情。
D.李白诗的颈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阔天远,奇幻瑰丽,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2.两首诗均为“送别”诗,但在构思上别具匠心,极具特色。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

【注】①《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②祢:祢衡,三国时人,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③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怜君不得意”中“怜”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得意”,暗扣标题中的“落第”。朋友的落第令作者顿生怜惜之意。
B.“况复柳条春”中“况复”将伤别之情和人生不如意融合起来;“柳条春”暗含送别的场景,杨柳依依,诗人的情感也格外强烈了。
C.颈联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产,生计窘迫。从字句间读者仿佛看到个步履沉重、心情懊丧的人,低头走向自己的家园,令人顿生怜悯之情。
D.王维与丘为是同辈诗友。全诗写送别,抒发的却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作者从归程写到离别,由远及近;诗情则由浅入深,耐人寻味。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
2023-07-25更新 | 7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行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赠少年

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1.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王诗前两句以“新丰美酒”和“咸阳游侠” 对举,意味深刻:新丰美酒堪称酒中之冠,少年游侠堪称人中之杰。
B.王诗中的“意气”内涵很丰富,有轻生报国的壮烈情怀,重义疏财的侠义性格,豪纵不羁的气质,怀才不遇的落魄……
C.温诗“秋风叶下洞庭波”一句,化用《楚辞》“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以萧索的秋色渲染“客恨”。
D.温诗中的“淮阴市”,不仅是交代相逢的地点,而且引人联想到韩信年少时在淮阴乞食于漂母、受辱于胯下的故事,寓有诗人的襟怀。
2.分别赏析这两首诗画横线句的妙处。
2022-04-23更新 | 13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甲】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注】①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同时“单车”“征蓬”“归雁”等也传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激愤。
B.甲诗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
C.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述戍边生活,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读者从诗句里可以感受到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
D.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
2.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
2018-09-05更新 | 1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