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1 题号:151142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太祖开宝四年,唐主李煜遣其弟从善来朝,奉方物入贡。帝赐第,留京师。唐主手疏求遣从善归国,优诏不许。时唐主事中国,虽外示畏服,内实修备。及南汉亡,惧甚。因上表乞去国号,改唐国主为江南国主。七年,帝遣知制诰李穆谕江南主入朝。门下侍郎陈乔、内史舍人张洎劝其主无入朝。江南主信之,遂称疾固辞,且言:“谨事大朝,冀全济也。今若此,有死而已!”穆曰:“朝与否,国主自处之。然朝廷甲兵精锐,物力富雄,恐不易当。宜熟思之,无贻后悔。”江南主不从。帝乃命曹彬等将兵十万以伐之。彬等入辞帝诫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城陷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且以剑授彬,曰:“副将而下,不用命者斩之。”八年二月,曹彬等连破江南兵。十月,江南主危迫,遣学士徐铉求缓师。铉至,言于帝曰:“李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帝曰:“尔谓父子为两家可乎?”铉不能对。十二月城克,群臣称贺,帝泣曰:“宇县分割,民受其祸,攻城之际,必有横罹锋刃者,实可哀也。”命出米十万赈恤之。九年正月,曹彬俘江南主李煜还汴。帝御明德门,以煜尝奉正朔,命勿宣露布,止令煜君臣白衣纱帽至楼下待罪。帝责张洎曰:“汝劝煜不降,使至今日。”因出洎所草召上江援兵蜡丸书示之。洎谢曰:“书实臣所为。今得死,臣之分也!”帝奇之,以为太子中允。初,彬之伐江南也,帝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彬曰:“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二月,拜彬为枢密使。六月,江南州郡皆降。

(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平江南》,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彬等入辞/帝诫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城陷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
B.彬等入/辞帝诫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城陷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
C.彬等入辞/帝诫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城陷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
D.彬等入/辞帝诫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城陷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入朝,指地方官员、属国或外国使臣谒见天子,也指进入中央朝廷做官,文中指谒见天子。
B.侍郎,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近侍,后官位渐高,唐代三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首。
C.正朔,古代改朝换代时新立帝王颁行新历法,象征着一个王朝的合法性与唯一性,即“正统”。
D.蜡丸书,蜡丸是用蜡做成的丸状物,因为能够防潮保密,古代常常会在蜡丸中放置机密文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初,南唐对宋朝看似臣服,实际上却在修整军队,由于宋朝过于强大,李煜只求得以保全,主动上表请求废掉国号。
B.宋太祖召令李煜入朝,陈乔、张洎认为不能入朝,李穆认为入朝与否不是关键,江南甲兵、物力尚可,应考虑恢复实力。
C.宋太祖在徐铉请求暂缓进兵时,不赞同他的说辞,认为江南即使能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宋朝,也不能不入朝归降臣服。
D.九年正月,曹彬俘虏李煜回朝,太祖让李煜君臣穿戴白衣纱帽,在明德门下等待判决;六月,江南州郡向宋朝投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唐主手疏求遣从善归国,优诏不许。
(2)初,彬之伐江南也,帝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
5.请结合文本,概括宋太祖平定江南采取了哪些措施。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裴枢,字纪圣,御史大夫裴寅子,咸通十二年登进士第。宰相杜审权出镇河中,为从事,得秘书省校书郎,再迁蓝田尉,直弘文馆。大学士王铎深知之,铎罢相失职,枢亦久不调。从僖宗幸蜀,中丞李焕奏为殿中侍御史,迁起居郎。中和初,王铎复见用,旧恩徙为郑滑掌书记、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入朝历兵、吏二员外郎。龙纪初,擢拜给事中,改京兆尹。宰相孔纬尤深奖遇。大顺中,纬以用兵无功贬官,枢坐累为右庶子,寻出为歙州刺史。乾宁初,入为右散骑常侍,从昭宗幸华州,为汴州宣谕使。

初,枢自歙州罢郡归朝,路经大梁,时朱全忠兵威已振,枢以兄事之,全忠由是重之。及枢传诏,全忠皆禀朝旨,献奉相继,昭宗甚悦,迁兵部侍郎。时崔胤专政,亦倚全忠,二人因是相结,改枢吏部侍郎。未几,换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其年冬,昭宗幸华州,崔胤贬官,枢亦为工部尚书。天子自岐下还宫,以枢检校右仆射、同平章事,出为广南节度使。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崔胤诛,以全忠素厚。相位如故。从昭宗迁洛阳,驻跸陕州,进右仆射、弘文馆大学士、太清宫使,充诸道盐铁转运使。

哀帝初嗣位,柳璨用事,全忠尝奏用牙将张廷范为太常卿,诸相议,枢曰:廷范勋臣,幸有方镇节钺之命,何藉乐卿?恐非元帅梁王之旨。持之不下。俄而全忠闻枢言,谓宾佐曰:吾常以裴十四器识真纯,不入浮薄之伍,观此议论,本态露矣。切齿含怒。柳璨闻全忠言,寻希旨罢枢相位,和陵祔享,拜尚书左仆射。五月,责授朝散大夫、登州刺史,寻再贬泷州司户。六月十一日,行及滑州,全忠遣人杀之于白马驿,投尸于河,时年六十五。初,全忠佐吏李振曰:此等自谓清流,宜投诸河,永为浊流。全忠笑许之。

史臣曰:枢因盗而振,盗憎而亡,宜哉!君子守道远刑,盖虑此也 。

(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三·列传第六十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
B.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
C.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
D.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表征召、征用之意,与《张衡传》中“连辟公府不就”的“辟”意思相同。
B.“幸蜀”的“幸”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而君幸于赵王”的“幸”意思不同。
C.“兄事”的“事”与《张衡传》中“衡因上疏陈事”的“事”意思相同。
D.“素厚”的“素”与《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的“素”意思相同。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旧恩徙为郑滑掌书记                          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持之不下                                                  今其智反不能及
C.枢亦久不调                                               自书典所记,未有也
D.全忠笑许之                                               虽才高于世,无骄尚之情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枢中进士后得到权贵人物杜审权、王铎、李焕、孔纬等的赏识,升官一直很顺利,很快做到了给事中、京兆尹等职。
B.裴枢结识朱全忠以后受到赏识,先后担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户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及工部尚书等高级官职。
C.崔胤在朝廷专政,依靠朱全忠,而这时裴枢与朱全忠交好,故裴枢同崔胤二人相交很好,崔胤被贬后,裴枢依然身居高位。
D.裴枢虽因朱全忠而身居高位,却又终因朱全忠而遭遇杀身之祸,可见依附朱全忠这样的“盗”并非全身远祸的良策。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顺中,纬以用兵无功贬官,枢坐累为右庶子,寻出为歙州刺史。
(2)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2023-06-22更新 | 2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恭,字孝伯,光禄大夫蕴子,定皇后之兄也。清操过人,自负才地高华,恒有宰辅之望。谢安常曰:王恭人地可以为将来伯舅起家为佐著作郎,叹曰:仕宦不为宰相,才志何足以因以疾辞。俄为秘书丞,转中书郎吏部郎,迁中书令,领太子詹事。孝武帝深相钦重,时陈郡袁悦之以倾巧事会稽王司马道子,恭言之于帝,遂诛之。其后,帝将擢时望以为藩屏,乃以恭为平北将军、兖青二州刺史、假节,镇京口。及帝崩,道子执政,宠昵王国宝,委以机权。及赴山陵,罢朝,叹曰:榱栋虽新,便有《黍离》之叹矣。或劝恭因入朝以兵诛国宝,恭乃遣使与殷仲堪、桓玄相结,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表至,内外戒严。道子收国宝,赐死,深谢失,恭还京口。谯王尚之说道子,藩伯强盛,宰相权弱,宜多树置自卫。道子乃以王愉为江州刺史,割庾楷豫州四郡使愉督之。由是楷怒,遣子鸿说恭曰:尚之专弄相权,欲假朝威贬削方镇,及其议未成,宜早图之。恭以为然,复以谋告殷仲堪、桓玄。玄等从之,推恭为盟主,克期同赴京师。朝廷使元显及王殉等之。元显使使说恭司马刘牢之,啖以重利,牢之乃斩颜延以降。恭曜兵,轻骑击之。恭败,收送京师,道子于建康倪塘斩之。临刑,神无惧容,谓监刑者曰:我暗于信人,所以致此,原其本心,岂不忠于社稷!但令百代之下知有王恭耳。恭自在北府,以简惠为政,家无财帛,唯书籍而已,识者所伤及玄执政,上表理恭,诏赠侍中、太保,谥曰忠简

(节选自《晋书·王恭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才志何足以                                   骋:施展
B.吏部郎                                      除:授予官职
C.深谢                                      愆:错过
D.朝廷使元显及王殉等                           距:通“拒”,抵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恭还京口                            度我至军中,
B.宜多树置自卫                         舟遥遥轻飏
C.恭曜兵,轻骑击之                      不如而厚遇之
D.识者所伤                            天下笑者,何也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
B.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
C.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
D.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舅,是周王朝对异姓诸侯的称呼,这里指谢安认为王恭将来一定大有作为。
B.中书郎,官名,隶属中书省,中书省是皇帝直属中枢官署,负责撰作诏令文书。
C.魏晋时掌管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称号,代表皇帝行使权力。
D.《黍离》,《诗经》中悲叹农桑、感慨民生之艰的一首诗歌,常用来指亡国之痛。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恭自负才华,怀抱远大志向。他才能出众,有做辅弼大臣的愿望,最初拜官佐著作郎,他认为不足以施展才华,称病辞谢不就。
B.王恭直言进谏,深得皇帝倚重。袁悦之以奸巧狡诈侍奉司马道子,王恭上奏,孝武帝就杀了袁悦之,后因其有威望而委之以重任。
C.王恭为人刚正,痛恨权臣当道。他曾两次起兵清君侧,第一次迫使司马道子除掉王国宝,第二次则因部将颜延叛变而兵败被杀。
D.王恭一生廉洁,治政简易仁爱。他为官多年,家中除了书籍别无钱财布帛;他身在北府,为政简惠,被朝廷追赠“忠简”谥号。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元显使使说恭司马刘牢之,啖以重利,牢之乃斩颜延以降。
2021-08-31更新 | 3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宗越,南阳叶人也。本河南人,晋乱,徙南阳宛县。父为蛮所杀,杀其父者尝出郡,越于市中刺杀之,太守夏侯穆嘉其意,擢为队主。蛮有为寇盗者,常使越讨伐,往辄有功。家贫无以市马,常刀楯步出,单身挺战,众莫能当。每一捷,郡将辄赏钱五千,因此得市马。世祖镇襄阳,以为扬武将军,领台队。

随元景伐西阳蛮,因值建义,南中郎长兼行参军,新亭有战功。臧质、鲁爽反,越率军据历阳。爽遣将军郑德玄前据大岘,德玄分遣偏师杨胡兴、刘蜀马步三千,进攻历阳。越以步骑五百于城西十余里拒战,大破斩胡兴、蜀等。爽平,又率所领进梁山拒质,质败走,越战功居多。又逼略南郡王义宣子女,坐免官系尚方。寻被宥,复本官,追论前功,封筑阳县子,食邑四百户。

竟陵王诞据广陵反,越领马军隶沈庆之攻诞。及城陷,世祖使悉杀城内男丁,越受旨行诛,躬临其事,莫不先加捶挞,或有鞭其面者,欣欣然若有所得,所杀凡数千人。前废帝凶暴无道,而越及谭金、童太壹并为之用命,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赐与越等美女金帛,充牣其家。越等武人,粗强而识不及远,咸一往意气,皆无复二心。帝将欲南巡,明旦便发,其夕悉听越等出外宿,太宗因此定乱。明晨,越等并入,上抚接甚厚,越改领南济阴太守,本官如故。

越善立营阵每数万人止顿越自骑马前行使军人随其后马止营合未尝参差。而御众严酷,好行刑诛,睚眦之间,动用军法。时王玄谟御下亦少恩,将士为之语曰:“宁作五年徒,不逐王玄谟。玄谟尚可,宗越杀我。”

越等既为废帝尽力,虑太宗不能容之,上接待虽厚,内并怀惧。上亦不欲使其居中,从容谓之曰:“卿等遭罹暴朝,勤劳日久,苦乐宜更,应得自养之地。兵马大郡,随卿等所择。”越等素已自疑,及闻此旨,皆相顾失色,因谋作难。以告沈攸之,攸之具白太宗,即日收越等下狱死。越时年五十八。

(选自《宋书·宗越传》,有删节)


【注】①楣:盾牌。②尚方:服苦役的监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越善立营/阵每数万人/止顿越自/骑马前行/使军人随其/后马止营合/未尝参差
B.越善立营阵/每数万人止顿/越自骑马前行/使军人随其后/马止营合/未尝参差
C.越善立营阵/每数万人止顿/越自骑马/前行使军人随/其后马止营合/未尝参差
D.越善立营/阵每数万人止顿/越自骑马前行/使军人随其后/马止营合/未尝参差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转,调动官职。表示调动官职的词还有“徙、调、改”等。另外,表示授予官职、出来做官的词有“除、辟、致仕”等。
B.食邑,又称采邑、封地,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
C.南巡,指帝王到南方巡视。与此相对,北狩,指帝王到北方狩猎,也是帝王被掳到北方去的婉辞。
D.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治民、进贤等,可自行任免所属掾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越年轻时就很勇猛,曾刺杀了杀害他父亲的蛮人;被提拔为队主后,征讨时常提着刀和盾步行出阵,单独挺身出战,并因此获得了赏识和提升。
B.宗越勇猛战,在平定鲁爽反叛时,他曾率五百步骑抵御杨胡兴、刘蜀三千兵马,大败叛军,后来又率领自己统领的部队进军梁山平定臧质叛军。
C.宗越严酷嗜杀,他受诏令杀人,亲自到场主持,见到鞭打俘虏面孔情形,竟欣然自得,成为前废帝的爪牙;他管束军士严苛,将士十分恐惧。
D.宗越等人已经为前废帝尽心竭力,所以担心新帝不能宽容他们,虽然新帝宽厚,但他们心怀恐惧,仍旧图谋发动叛乱,被新帝直接察觉、处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于翻译成现代汉语。
(1)蛮有为寇盗者,常使越讨伐,往辄有功。
(2)卿等遭罹暴朝,勤劳日久,苦乐宜更,应得自养之地。
2020-05-26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