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科普文章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8 题号:151815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Hi-大家好,我是一度电,诞生于哈密煤电公司,可不要小看我只有一度,我可以让家中25瓦的灯泡连续点亮40小时,可以让电视机开10小时,可以让冰箱运行36小时,可以将8公斤的水烧开等等。

这么厉害的,你知道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吗?今天,我就带大家到我的产地哈密媒电公司看一看,了解一下一度电究竟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在哈密煤电公司,生产一度电需要多少媒呢,按照其前的生产状况,生产一度电需要300克左右的标煤,所以它就是的动力之源。

这些煤炭想要进入煤场,可是需要经过电厂的燃料智能化管控系统层层把关,检验合格后才能成为的原料,燃料管控中心通过该系统对进场煤炭进行采样,制样,实现煤样统一规范管理。

检验合格后的煤炭进入煤场,等待着被传输至锅炉,开启它们的高光时刻。

在煤炭正式输送至锅炉之前,电厂需要先向锅炉内注水,这里的水我们叫它除盐水,除盐水是哪来的,让我们了解一下。

我们的生产用水来自城市中水,也就是经过集中处理过的居民生活废[污]水,电厂需要利用中水处理系统将城市中水透行处理达到工业用水标准。

中水经处理达到工业用水标准后,便会进入除盐水制水系统制得除盐水。

制得的除盐水会进入除盐水箱,利用除盐水泵向凝汽器补水,后经给水系统向锅炉补水待加热。同时,制得的除盐水还会用于循环水、闭式水等系统补水。

完成除盐水向锅炉内的炉水系统注入后,我们的原煤小伙伴儿就要再次出场啦。

燃料运行会将它们通过输煤皮带输送至原煤仓,进而开启一系列神奇的蜕变……

原煤通过皮带传送至原煤仓,经给煤机落至磨煤机内,在磨煤机内原煤会被碾压成煤粉,在一次风的作用下,经分离器后由煤粉管进入炉膛,煤粉管出口配有两层等离子点火系统,用于锅炉点火及炉膛稳燃,通过送风机向锅炉内提供燃烧氧量,使煤粉燃烧产生热量。

煤粉燃烧产生的热量会使锅炉内的除盐水受热蒸发形成饱和蒸汽。饱和蒸汽在锅炉内再加热形成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过热蒸汽通过汽轮机做功后产生机械能,机械能推动发电机发电。

至此,一度电的我终于诞生啦!

会被输送至电厂的升压站,集控中心的小哥哥们会对进行升压、并网,之后便可以被发往全国各地发挥我的威力!

虽然成功诞生,但通过煤炭的燃烧,还会产生大量的灰渣、烟尘及各种排放物,如果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身为清洁型的能源企业,怎么会轻易放过它们。煤燃烧形成的灰渣会落入干渣机粉碎、冷却后输送到渣库。

炉膛燃烧产生的烟尘会通过水平烟道、尾部竖烟井进入脱硝系统去氮氧化物,之后进入电除尘系统除去烟尘,再到达吸收塔脱硫,最后进入烟囱排入大气。

首先是除氮操作,烟尘会进入尾部烟道的脱销反应器,通过电厂尿素车间生产的氨气传输至反应器中与催化剂反应消除烟尘中的氮氧化物,实现烟尘脱硝。

随后,烟尘会通过锅炉烟道进入电除尘车间进行除尘,电除尘后粉尘荷电,依附到极板上,通过振打电机击落至灰斗,通过仓泵传输至灰库。

最后就要进行脱硫作业,去氮除尘后的烟气会进入吸收塔。

利用球磨机磨制石灰石产出碳酸钙浆液输送至吸收塔对塔内上升的烟气进行喷淋,从而与烟气内的硫化物进行反应,生成石膏,达到脱硫效果。

成功脱硝、除尘、脱碱的烟气会进入烟道,由烟囱排出,此时的烟气已经化为了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尾气,飘向蔚蓝的天空。

整个发电过程中,作为电厂大脑的集控中心,全程对生产全流程进行监视和控制,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到这里,哈密煤电公司生产的一度电从源头到发出再到排放处理便介绍完毕啦!

(摘编自全国能源信息平台《一度电的诞生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度电,看似很少,却可以让我们的灯泡、电视和冰箱同时连续使用10个小时以上,非常厉害。
B.除盐水的制成和循环利用,说明我们平时的居民生活废[污]水经过集中处理仍然有极大用途。
C.煤粉燃烧、除盐水受热蒸发、过热蒸汽做功推动发电机等一系列过程,在不停进行能量的转换。
D.煤炭燃烧排出的烟气想要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就需要对烟气实施成功脱硝、除尘和脱硫。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对污染物的排放处理,脱硝脱硫煤电成为了清洁的环保电力,对环境完全无污染,可以大力发展。
B.从源头到发出再到污染物排放,集控中心对生产“一度电”的全流程进行了监控,以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C.文章第一段作比较,说明“一度电”的作用之大;文末将“集控中心”比作电厂“大脑”,形象说明其控制作用。
D.文章运用拟人化的语言,通俗生动地对“一度电”的生产与排放物处理进行介绍,让人易于理解,产生兴趣。
3.一度电是怎样诞生的?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知识点】 科普文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绿豆那些事儿

①据考证,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种植绿豆了。屈原的《离骚》中,就有对绿豆的记载。绿豆跟大豆一样,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华作物。只是与大豆相比,绿豆总是显得地位卑微。大豆位列五谷,与稻、黍、稷、麦被供奉于庙堂之上,而绿豆呢,只能与山芋为伍,居于杂粮之中。其实,有这样的差别,也不难理解。因为,就营养成分而言,绿豆的确太过中庸,只含有淀粉(61%)和蛋白质(22%)。而大豆就不一样了,营养丰富,且蛋白质含量高达40%,于是有了“田里长出的肉”的美誉。

②除了蛋白质含量不如大豆外,绿豆的淀粉含量不如水稻,产量更是敌不过小麦,所以,它被分在杂粮之中也就合情合理了。

③虽然身为杂粮,绿豆却是不甘寂寞的配角。在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面,总会多多少少存点绿豆,且不说那些绿豆粥、绿豆糕、小朋友吃的绿豆冰棍以及我们餐桌上的凉拌绿豆芽,单是夏日里每家每户的绿豆汤,就足以证明其对餐桌的贡献之大。

④更为特别的是,绿豆的淀粉有着优良的烹饪性能。中国美食中有一种特殊的食材——粉条(一种纯淀粉“面条”),而在粉条之中,又以绿豆淀粉制成的为佳。绿豆淀粉颗粒出奇的细腻,降低了制作粉条所需的剪切力。说通俗点,就是可以在制作粉条时进行充分的搅拌。这样,生产出来的粉条就会既透亮,又筋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作物能够提供如此高质量的淀粉,这也就是假冒绿豆粉条横行的一个原因吧。

⑤另外,富含淀粉的绿豆还有一个特殊用途,那就是制作冻冰棍。绿豆细腻的淀粉赋予了冰棍特有的疏松感。当然了,这种纯绿豆汤冻出来的冰棍,远远没有后来的绿豆雪糕那样松软。不过在早些年那些被糖精水冰棒统治的夏天里,绿豆冰棍已经算得上是极品了。

⑥只是,绿色的绿豆真如其颜色一样能为我们遮挡烈日,提供凉爽吗?

⑦其实,绿豆汤作为消暑饮品,并不是因为它有带走酷热的魔力。而是因为其中富含钾、钠、钙等各种矿物质。夏天我们很容易出汗,这时我们丢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各种宝贵的矿物质。此时喝绿豆汤,可以迅速补充体液和流失的矿物质,达到消暑的目的。所以,在抢救中暑病人的时候,不能给他们喝纯净水,这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⑧于是,富含各种矿物质的绿豆,便成了消暑的佳品。其实,在夏天喝绿豆汤,跟我们激烈运动后最好补充带盐分的饮料是一样的道理。同时,绿豆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如香豆素类等),在饮用时会带给我们清爽的心情。

⑨虽然名为“绿豆汤”,但通常情况下,我们煮的绿豆汤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绿豆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被氧化形成了红色物质,而氧化跟水中的金属离子浓度,以及与氧气的接触情况有关。所以,如果我们用纯净水和不锈钢高压锅来煮,会更容易得到理想的“绿”豆汤。当然了,要及时喝掉,否则在空气中放久了,汤色迟早是要变红的。

⑩绿豆之所以能流行,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跟它身上的“解毒”光环有关。有一个传说,神龙氏之所以能在尝百草时逢凶化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带着绿豆。这个“绿豆解百毒”的故事明显只是个传说,但记载绿豆解毒的医学典籍还真不少。比如,《开宝本草》中说,绿豆可以“消肿下气,压热解毒”;《本草纲目》中说,绿豆可“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仿佛绿豆就是万能解毒药。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迷信绿豆可以解百毒的话,那很可能会延误治疗。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豆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农作物,虽然地位不高,但是其历史十分悠久。
B.绿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淀粉,因此,有了“田里长出的肉”的美誉。
C.早些年,用纯绿豆汤所制作出的绿豆冰棍,虽不是很松软,却很受欢迎。
D.夏天中暑之后,可以及时喝富含矿物质的饮品,但不能立即喝纯净水。
2.根据文中信息,对“绿豆汤”概述正确的一项(     
A.在抢救中暑病人的时候,给他们喝绿豆汤,会很好地解除症状。
B.绿豆汤中一些特殊的有芳香气味的物质能增加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
C.绿豆汤要及时喝掉,否则在空气中放久了,就会变红变质的。
D.喝了绿豆汤,神龙氏在尝百草时逢凶化吉,所以,绿豆拥有“解毒”的光环。
3.对本文的文章体裁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议论文B.说明文C.记叙文D.小说
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绿豆之所以能流行,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跟它身上的“解毒”光环有关。
5.第1自然段的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021-04-19更新 | 14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脱离光合作用、植物和土壤,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直接人工合成了淀粉……”近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这一科研成果,论文也在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这为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生产的工业车间制造“打开了一扇窗”。

②科研团队最新突破的淀粉人工合成不仅步骤更少,而且还具有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与合成速度。该人工途径从太阳能到淀粉的理论能量转化效率是玉米的 3.5 倍,淀粉合成速率是玉米的 8.5 倍,突破了自然光合固碳系统利用太阳能的局限。在充足能量供给的条件下,按照目前技术参数推算,理论上 1 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我国 5 亩土地玉米种植的平均年产量。

③“传统的淀粉合成都是在植物细胞内进行的,但人工合成淀粉实现了淀粉的无细胞高效合成。”江南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龙告诉记者,目前工业生产淀粉的原料主要来自玉米等农作物。在农作物中,自然光合作用的淀粉合成与积累涉及 60 多步生化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理论能量转化效率只有 2%左右, 而人工合成淀粉的路径只需要 11 步。

④可以想象,到时我们所需的淀粉可以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原料,通过类似生产啤酒发酵一样的过程,在生产车间中制造出来,这将对未来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是一项具有“顶天立地”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是典型的“0”到“1”的原创性突破。

⑤刘龙表示,人工合成淀粉意义重大。首先,农作物的种植通常需要较长周期,需要使用大量土地、淡水等资源以及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一旦人工合成淀粉的效率高于植物淀粉的合成,则可以减少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实现退耕还林,避免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人类粮食安全水平。并且,人工合成淀粉相对于植物合成淀粉生产过程可控性更强,不易受到环境变化影响,产量更稳定,这为粮食淀粉可持续供给提供了技术支持。

⑥此外,人工合成淀粉可以实现利用二氧化碳和电解产生的氢气合成淀粉的化学-生物法联合的人工淀粉合成途径(ASAP),这为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技术路线提供一种新思路;同时,类似火星等星球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让未来外星粮食的生产成为了可能。

⑦尽管人工合成淀粉的实验已经成功,其理论产率也高于传统合成方式,但目前还处于实验室阶段,实际产量尚未达到工业化合成的水平,还需实现从“0 到 1”的概念突破到“1 到 N”的转换。如何优化人工合成淀粉的能量利用效率和合成速率,如何降低成本实现工业化生产是科研团队今后要攻克的目标。

⑧人工合成淀粉的背后,是国内外合成生物学近年来的突飞猛进。合成生物学也被称为“工程生物学”,旨在阐明并模拟生物合成的基本规律,设计并构建新的、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生物系统,从而建立药物、功能材料、能源替代品等的生物制造途径。

⑨合成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创新,任何一项科学技术从实验室到工业的转化, 都需要时间和积累。科学上的伟大突破未必一定会在应用上取得成功,但都让人类向着真理更近了一步。未来,无论人工合成淀粉能否产业化落地,科学家都为人类找到了一条崭新之路。

(摘编自《新华日报》2021.10.13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淀粉人工合成技术实现了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是一项具有“顶天立地”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
B.根据推算,淀粉人工合成技术理论上 1 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我国 5 亩土地玉米种植的年产量。
C.人工合成淀粉实现了淀粉的无细胞高效合成,其中“高效”是指更少的合成步骤,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与淀粉合成速度。
D.人工合成淀粉目前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实现工业化生产还需要优化其能量利用效率和合成速率以及降低成本。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农业生产通常需要较长周期,需要使用大量土地、淡水等资源以及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
B.自然光合作用的淀粉合成与积累需要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生化反应和生理调控过程,且理论能量转化效率低。
C.我国之所以能取得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验的成功,是因为近年来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的突飞猛进。
D.中国的科学家已经取得了“0”到“1”的突破,只要我们继续钻研,人工合成淀粉就一定能够实现产业化。
3.淀粉人工合成技术实现了淀粉的无细胞高效合成,相较于传统的淀粉合成过程表现出哪些方面的优势?请根据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2021-12-29更新 | 27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英国德比郡巴克斯顿的哈珀山有一片名为蓝潟湖的矿场深池。这里美丽的蓝绿色湖水多年来吸引了数十位游泳爱好者——尽管湖边竖立着醒目的标语:警告!在这片湖里游泳可能导致皮肤和眼睛发炎,引发肠胃问题、真菌感染和皮疹。湖水的PH值与氨水和漂白剂相近,而且水里满是垃圾和动物尸体。但人们依然趋之若鹜,直到当地政府把湖水染成了黑色,前赴后继的游泳者才终于绝迹。

人类就是痴迷于蓝色,不管这有没有道理。研究表明,光的波长决定了我们看到的颜色。可见光的波长是400700纳米,紫色和红色分别位于可见光谱的两端,大约475纳米的蓝色介于二者之间。我们已经发现,蓝色波长的光会带来生理、认知和情绪各方面的好处。神经外科医生阿米尔·沃肖尔擅长成人微创脊椎手术和开颅手术,他表示:蓝色波长的光具有安抚、松弛、提神的效果,能够引发积极的情绪响应。事实上,蓝光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唤醒功效,是因为它能激发一些神经递质,带来愉悦、欣喜、幸福的感觉,这和多巴胺的效果十分类似。沃肖尔认为,蓝色之所以能带来这些正面的感觉,是因为地球上的水和天空都是蓝的,而我们人类正是在这颗蓝色星球上演化出来的。

(摘编自华莱士·J·尼科尔斯著,阳曦译《蓝色思维》)

材料二:

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给颜色加上心理色彩,如桃红、金黄、翠绿、天蓝,我们在描绘这些颜色时就把我们对这种颜色的心情给透露出来了。

在色彩色度学中,颜色的命名有很多标准限值,如色相、明度、纯度、主波长等。这些标准大致可分为三组,将色相、色光、色彩表示的归纳为一组:明度、亮度、深浅度、明暗度、层次表示的归纳为一组;饱和度、鲜度、纯度、彩度、色正不正等表示的归纳为一组。

心理颜色视觉的名称,虽然和色度学中的几个物理量相对应,但这种对应关系,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例如,色度学中白光的纯度为零,一切单色光的纯度均为1;但是心理颜色视觉在分辨色光的区别时,却认为各个单色光的纯度并不是一样的。同样的单色光,黄、绿和白光的差别不大,红、蓝和白光的差别显著。所以,我们往往会觉得,黄色光尽管也是单色光,但纯度却比蓝色光低些,就好像刮沙尘暴时的天空颜色总不如晴朗无云时那样让人感到心里透亮明净一样。

(摘编自原田玲仁著,郭勇译《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

材料三:

自然界有很多不同颜色的光谱,蓝光只是其中之一,是指波长在400500纳米之间的光。波长越短,能量越高,穿透力越强,所以蓝光对于眼睛的影响为许多人所关注。各种关于蓝光危害的说法也流传开。对此,北京同仁医院验光中心的吕主任表示:其实蓝光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估,不要过大夸张蓝光的危害性。蓝光并不都是有害蓝光,真正有害的是400440450纳米以内的蓝光,而450500纳米之间的蓝光有调整生物节律的作用,睡眠、情绪、记忆力等都与之相关,对人体反而是有益的。而且短波蓝光是不是一定会对人眼产生伤害,吕主任表示要客观对待,这与照射强度和照射时间有关,当照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持续两个小时以上,才有可能对视网膜产生损害。

(摘编自《专家告诉你屏幕蓝光是不是真的那么可怕》)

1.下列对材料中“蓝光”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游泳爱好者无视警告牌下湖游泳,是因为大约475纳米的蓝光作用于人的眼睛,刺激性最强,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响应。
B.因为蓝光的纯度高于黄光,所以南方水乡一碧如洗的天空比北方大漠刮沙尘暴时的天空颜色更透明明净。
C.蓝光是指波长在400~500纳米之间的光,波长420纳米的蓝光比波长450纳米的蓝光能量更高,穿透力更强。
D.蓝光有调整人体节律的作用,具有安抚、松弛、提神的效果,它对人体的睡眠、情绪、记忆力等产生正向作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痴迷于蓝色,面对蓝色会产生愉悦、欣喜、幸福的感觉,可能与地球上的水和天空都是蓝的,而我们人类正是在这颗蓝色星球上演化出来的有关。
B.因为我们很容易给颜色加上心理色彩,所以通过对颜色的描绘,就能判断人的心理状况,从而窥见人的内心。
C.心理颜色视觉的名称和色度学中的几个物理量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但是因为它们之间有许多不同的特征,所以并不是一对一的简单的正比关系。
D.按照眼科专家的说法,短波蓝光也不是一定会对人眼产生伤害,只有当照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持续两个小时以上才有可能对视网膜产生损害。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蓝光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并对此提出应对的策略。
2022-07-21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