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张廷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3 题号:1522487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夏四月甲午,太祖退朝,语侍臣孔克仁曰:秦主虐臣佞天下叛之汉高起布衣宽大善驾驭遂帝天下今元政弛极豪杰蜂起皆不修法度以明军政因感叹久之。五月,太祖御白虎殿阅《汉书》,问宋濂、孔克仁:汉治何不三代也?克仁曰:王霸之道杂。太祖曰:咎将谁始?曰:在高祖。太祖曰:然。高祖创业,未遑礼乐。孝文时当制作复三代之旧,乃逡巡未遑,使汉家终于如是。三代有其时而能为之,汉文有其时而不为耳。二十七年三月,定文武科取士之法。先是,令有司每岁举贤才及武勇谋略、通晓天文之士,其有兼通书律,吏亦得荐举。得贤者赏,滥举及蔽贤者罚。至是,乃下令设文武二科。其应文举者,察之言行以观其德,考之经术以观其业,试之书算以观其能,策之经史、时务以观其政事。应武举者,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俱求实效,不尚虚文。三年一开举。洪武元年,上与儒臣论学术,陶安对曰:正道之不明,邪说害之也。上曰:邪说之害道,犹美味之悦口,美色之眩目。战国之时,纵横捭阖之徒,肆其邪说。诸侯急于利者多从之,往往事未就而国随以亡,此诚何益?夫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焉得而治!安对曰:陛下所言,深探其本。上曰:仁义,治天下之本也。贾生论秦之亡,不行仁义之道。夫秦袭战国之弊,又安得知此!洪武三月丁未,命翰林儒臣修《女诫》。上谓学士朱升等曰:治天下者,修身为本,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夫妇。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以预政事。至于嫔嫱,不过备职事,侍巾栉,若宠之太过,则上下失序。观历代宫阃,政由内出,鲜有不为祸乱者也。内嬖惑人,甚于鸩毒,惟贤明之主能察之于未然,其他未有不为所惑者。卿等纂修《女诫》及贤妃之事可为法者,使后世子孙知所持守。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主虐臣佞天下/叛之/汉高起/布衣宽大/善驾驭遂帝/天下今元政弛极/豪杰蜂起/皆不修/法度以明军政
B.秦主虐臣佞/天下叛之/汉高起/布衣宽大/善驾驭/遂帝天下/今元政弛极/豪杰蜂起/皆不修法度以明军政
C.秦主虐臣佞天下/叛之/汉高起布衣/宽大善驾驭/遂帝天下/今元政弛极/豪杰蜂起/皆不修法度以明军政
D.秦主虐臣佞/天下叛之/汉高起布衣/宽大善驾驭/遂帝天下/今元政弛极/豪杰蜂起/皆不修法度以明军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代,既可指夏、商、周三朝,也可指祖至孙三辈,此指汉朝前三代汉代君王。
B.经史,我国古代书籍分类的两个要目,经指儒家的经典著作,史指正史类史书。
C.翰林,古官名,源于唐代,明清设置翰林院,掌修国史,记皇帝起居,草拟制诰。
D.嫔嬙,旧时宫中的女官,天子诸侯的姬妾,《阿房宫赋》“嫔”“嫱”即此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孔克仁对话时,太祖认为汉高祖无暇实施礼乐,到了汉文帝时代,就应该突出“王道”,以礼乐治国。
B.太祖明确了文、武举科目设置和考试流程,改变了原来只重文人选拔的举荐制度,力求选出真正的贤才。
C.陶安认为“邪说”危害极大,明太祖予以认可,并指出“邪说”蛊惑人心,损害国家,仁义方为治国良策。
D.太祖认为修身是治国的根本,指出家道和睦,源自夫妻关系和睦,进而指出后妃嫔嫱恪守本分的重要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侯急于利者多从之,往往事未就而国随以亡。
(2)观历代宫阃,政由内出,鲜有不为祸乱者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玉,字咸栗,万安人。祖广衡,永乐末进士。正统间,以刑部郎中出修浙江荒政,积粟数百万,督治陂塘为旱涝备。景泰初历左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请遇灾伤毋俟勘报即除其赋庶有司不得借覆核阴行科率从之。还治院事。福建、浙江盗起,命往督兵捕。议创寿宁县于官台山,以清盗窟。讨平处州贼。已,复巡抚辽东。居官以廉节称。终刑部尚书。父乔,成化初进士。累官湖广左布政使。玉登弘治九年进士,授辉县知县。发粟振饥,奏蠲虚税,复业者千家。擢御史。初,孙伯坚、金琦、王宁皆以传奉得官,已,又以指挥胡震为都指挥,分守通州。玉抗疏言:传奉不已,继之内批,累圣德,乞皆罢之。不纳。武宗即位,甫四月,灾异迭见,玉陈修省六事。出按京畿,中官吴忠奉命选后妃,肆贪虐。玉奏。不问。刘健、谢迁罢,玉驰疏言:刘瑾等佞幸小臣,巧戏弄,投陛下一笑。顾谗邪而弃辅臣,此乱危所自起。民穷财殚,所在空虚,陛下不改图,天下将殆。乞置瑾等于理,仍留健、迁辅政。不报。玉遂引疾归。后瑾榜玉奸党,复诬构之。罚输粟塞下者三,最后逮系诏狱,削籍放归。瑾诛,起河南佥事,迁福建副使,皆董学政。正德十五年,累擢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江防。宸濠反,攻安庆,玉以舟师赴援。事定,改抚郧阳。世宗即位,召为左佥都御史。论遏乱功,进右副都御史。嘉靖元年改左。历刑部左、右侍郎。六年秋坐李福达狱削籍,卒于家。玉所居仅庇风雨。天文、地理、兵制、刑律皆有论著。隆庆初,赠刑部尚书,谥端毅。

(选自《明史·刘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景泰初/历左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请遇灾伤/毋俟勘报/即除其赋庶/有司不得借覆核阴行/科率从之/
B.景泰初/历左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请遇灾伤/毋俟勘报/即除其赋/庶有司不得借覆核阴行科率/从之/
C.景泰初/历左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请遇灾伤/毋俟勘报/即除其赋庶/有司不得借覆核阴行/科率从之/
D.景泰初/历左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请遇灾伤/毋俟勘报/即除其赋/庶有司不得借覆核阴行科率/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刑部:官署名。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法律、刑狱等。
B.尚书:原是宫廷里掌管编纂史书的官。汉以后地位渐高。唐代起是各部最高职位。
C.进士:在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中,举人经过会试及殿试录取后称为“进士”。
D.元年:帝王或诸侯即位的第一年或帝王改元的第一年。文中用的是前一种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玉出身宦门,数代为官。其祖父刘广衡为永乐末年进士,历任多种官职,为官清廉而有节操,最终官至刑部尚书;其父亲刘乔为成化初年进士,官至湖广左布政使。
B.刘玉敢于直言,批评时弊。任御史时,他上疏直陈“传奉”“内批”授官之弊;武宗即位后,他奏请武宗修身反省;出巡京畿,他揭发宦官吴忠奉命选后妃时肆意贪虐。
C.刘玉遭到诬陷,被逮人狱。刘健、谢迁免官,他急速上奏说刘瑾等是奸佞小人,请求对其弃置不理,结果被刘瑾诬为奸党,不但被罚输粟,还被逮捕入狱,革职回乡。
D.刘玉平叛有功,晋升官职。正德十五年,他任职南京,提督江防。宁王朱宸濠谋反,进攻安庆,他率领水军赴江西增援。世宗即位后,朝廷论功,晋升他为右副都御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发粟振饥,奏蠲虚税,复业者千家。擢御史。
②民穷财殚,所在空虚,陛下不改图,天下将殆。
5.刘玉死后,在隆庆初年被朝廷“赠刑部尚书,谥端毅”,请根据文本内容说出刘玉被“谥端毅”的理由。
2023-02-02更新 | 3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郑继之,字伯孝,襄阳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除余干知县。迁户部主事,历郎中。迁宁国知府,进四川副使,以养亲归。服除,久之不出。万历十九年,用给事中陈尚象荐,起官江西,进右参政。东征师罢,吏部尚书李戴议留戍兵万五千,令朝鲜供亿。继之曰:“既留兵,自当转饷,柰何疲敝属国。”议者韪之。

四十一年,吏部尚书赵焕罢。时帝虽倦勤,特谨铨选,久不除代。以继之有清望,明年二月,乃召之代焕。继之久处散地,无党援。然是时言路持权,齐、楚、浙三党尤横,大僚进退,惟其喜怒。文选郎中王大智者,继之所倚信。比考选科道,中书舍人张光房当预,而持议颇右于玉立、李三才,遂见抑。大智同官赵国琦以为言。大智怒,构于继之逐之去。由是,御史孙居相、张五典等援年例故事以争,且为光房称枉,吏科都给事中李瑾亦以失职抗劾大智。大智乃此引疾去。继之亦不为辩。

至明年二月,胡来朝为文选,出兵科都给事中张国儒、御史马孟祯、徐良彦于外,复不咨都察院、吏科。国儒已推京卿,法不当出外;孟祯、良彦则素忤党人,故来朝抑之。继之不能禁。时居相等已去国,独瑾再争,诋继之、来朝甚力。来朝党思以众力胜之,于是诸御史群起攻瑾。瑾争之强,疏三上。来朝等亦三疏诋讦,来朝乃言:“年例协赞之旨,实秉国者调停两袒,非可为制,乞改前令从事。”帝一无所处分。瑾方奉使,自引去。四十五年大计京官继之与鋕司其事给事中徐绍吉佐之所去留悉出绍吉等意继之受成而已。一时与党人异趣者,贬黜殆尽。

继之以笃老累疏乞休,帝辄慰留不允。明年春,稽首阙下,出郊待命。帝闻,命乘传归。又数年卒,年九十二。赠少保。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三》,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不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四十五年/大计京官/继之与鋕司其事/给事中徐绍吉佐之所/去留悉出绍吉等意/继之受成而已
B.四十五年/大计京官/继之与鋕司其事/给事中徐绍吉佐之/所去留悉出绍吉等意/继之受成而已
C.四十五年/大计京官继之/与鋕司其事/给事中徐绍吉佐之/所去留悉出绍吉等意/继之受成而已
D.四十五年/大计京官继之/与鋕司其事/给事中徐绍吉佐之所/去留悉出绍吉等意/继之受成而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考核升降、科举考试、封授策赏等事务。
B.铨选:指古代按照官吏的才能功绩,确定选拔官员的等级升降。
C.疏: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
D.乞休:中国古代官员基于某种原因主动辞职行为的文辞表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继之很有见解。对于东征后的留守军队要朝鲜供应给养一事,郑继之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不能让属国疲敝,得到大家肯定。
B.郑继之深得信任。吏部尚书赵焕被罢免后,皇上对于这个重要职位长久不任命接替的人,最后才让有清正声望的郑继之接替这个职务。
C.郑继之绝不护短。王大智是郑继之所信赖依靠的人;但当其失职遭到李瑾上疏直言弹劾不得不托病辞职而去时,郑继之不替其辩护。
D.郑继之不搞党派。郑继之长期处于闲散的位置,没有党羽支持,他也没有参与党派之间的争斗,但最终仍被绍吉等人谴责,遭到贬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智同官赵国琦以为言。大智怒,构于继之逐之去。
(2)明年春,稽首阙下,出郊待命。帝闻,命乘传归。
2017-05-07更新 | 16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倪岳,宇舜咨,上元人。父谦,奉命北去,母梦绯衣神入室,生岳,遂以为名。谦终南京礼都尚书,溢文僖。岳好学文章敏捷博综经世之务尚书耿裕方正持大体至礼文制度率待岳而决六年裕改吏部岳逐代为尚书诏召国师领占竹于四川,岳力谏,帝不从。给事中夏昂、御史张祯等相继争之,事竞寝。时营造诸王府,规制宏丽,逾永乐、宣德之旧。岳请颁成式。又以四方所报灾异,礼部于岁终类奏,率为具文,乃详次其月日,博引经史征应。功帝勤讲学,开言路,宽赋役,慎刑罚,黜奸贪,进忠直,汰冗员,停斋醮,省营造,止滥赏。帝采纳焉。左侍郎徐琼与后家有连,谋代岳。九年,南京吏部缺尚书,延推琼。诏加岳太子太保,往任之,而琼果代岳。寻改岳南京兵部参赞机务。还,代屠滴为吏部尚书,严绝请托,不洁名钓誉,铨政称平。岳状貌魁岸,风采严峻,善断大事。每盈延聚议,决以片吉,用者悦服。同烈中, 推进马文升,然论事未尝首同。前后陈请百余事,军国弊政别快无遗。出,人多传录之。论西北用兵害尤切,其略云:“近岁毛里孩、阿罗忽、李罗出、加思兰大为边患。盖缘河套之中,水草甘肥,易于屯牧,故贼频据彼地,拥众入掠。诸将怯懦,率婴城自守。苟成遇敌,辄至控如。既莫敢折其前锋,又不能邀其归路。敌进获重利,退无后忧,致兵锋不靖,边患靡宁。命将组征,四年三举,绝无寸功。或高卧而归,或安行以返。析主担爵,优游朝行,辇帛典全,充物私室。且军旅一动,辄报捷音,赐子濫施,官秩轻投。甚至安杀平民,谬称首级。敌未败北,辄以奔通为辞。功赏所加,非私家子弟,即权门厮养。而什伍之卒,转饷之民,则委骨荒城,青血野草。天起人怨,祸几日深,非细故也。”因陈重将权、增城堡、广斥埃、募民壮、去客兵、明赏罚、严间谍、实屯田、复边漕数事。时兵部方主用兵,不能尽用也。十四年十月卒,年五十八。赠少保,道文毅。明世父子官输林,俱诚文,自岳始。

(节选自《明史,倪岳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岳好学/文章敏捷/博综经世之务/尚书耿裕方正持大体/至礼文制度率待岳而决/六年/裕改吏部/岳遂代为尚书/
B.岳好学文章/敏捷博综/经世之务/尚书耿裕方正持大体/至礼文制度/率待岳而决六年/裕改吏部/岳遂代为尚书/
C.岳好学/文章敏捷/博综经世之务尚书/耿裕方正持大体/至礼文制度率待岳而决/六年/裕改吏部/岳遂代为尚书
D.岳好学文章/敏捷博/经世之务尚书/耿裕方正持大体/至礼文制度/率待岳而决六年/裕改吏部/岳遂代为尚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祀,旧俗备贡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B.谥号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
C.疏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种现象抒发感想,写法上不拘格。
D.什,军队中十人为一什,户籍中十家为一什;伍,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古代居民组织,五家为一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倪岳劝勉皇帝广开言路、接纳忠诚正直人士、淘汰冗员、停止濫赏等,这些建议得到皇帝的肯定和采纳。
B.倪岳在兵部任职时,参谋协助处理机要事务:任史部尚书时,严禁托人说情,拒绝用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政务清明,端方公正。
C.倪岳对西北用兵之害论述深刻。他认为将领怯幅是边患不断的要原因军队待遇不平等,普通战士很难受到赏赐,也会导致边防不利。
D.面对明代边防战事,倪后从人员构成,赏罚政策、经济保障等多面提出自己的建议,皇帝接纳了他的这些建议,加强了军队建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以四方所报突异,礼部于岁终类奏,率为具文,乃详次其月日,博引经史征应。
(2)每盈廷聚议,决以片言,闻者悦服。同列中,最推逊马文升,然论事未尝苟同。
2018-01-12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