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常见考点 >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题型:小阅读-课内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1 题号:1523382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革命者,林觉民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够“以天下人为念”,能够体察自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衷肠,从而能够“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B.作为丈夫,林觉民对妻子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他希望柔弱的妻子能够一生无忧,“先吾而死”,他愿意独自承担死别之痛。
C.作为一个深爱自己妻子的革命者,面对妻子的泣诉埋怨,林觉民也曾经痛苦无奈,甚至借酒消愁。
D.作为一个忠诚于革命事业的真情男子,即使在赴死前林觉民也无法忘记和妻子幸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但是也正因为对幸福的真诚渴望,他才“率性就死”“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21-22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1】对惠子和庄子的大瓠之争,应如何理解?
2020-08-12更新 | 83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对《赤壁赋》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歌词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B.文章中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客的一番话是试图用曹操的经历说明人生短暂,要珍惜时间,创造“一世之雄”的伟业。
C.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阐述了这样一个哲理: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不过是转瞬之物;从事物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
D.据考证,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赤壁”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2019-10-26更新 | 482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3】根据恩格斯在信中阐述的观点,怎样理解伟大人物出现的偶然性?
2023-09-27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