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440 题号:1531377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修身齐家属于私人领域,而治国平天下属于公共领域。如此,在古人一以贯之的修齐治平之间,似乎有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家国之间具有某种价值上的同构性,因此,中国的老话说:国之本在家积家而成国。《大学》讲: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在家孝亲,推之事君;在家悌兄,推之事长,通过在价值观念上的延展,实现从齐家治国的跨越,家齐而后国治,以及最终达到德化天下的境地。所以,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孝悌所支撑的,既具有生存论上的核心地位,同时在社会的修齐治平层面上也居于核心部位。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恰恰在这里,有着的鸿沟:似乎属于私德,似乎很难跨越到公共领域去。

在以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的同构性关系一直受到很大诟病,似乎政治上的专制与家庭的伦理观念有着极大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则分属两界,有其不可通约之处。如果不能在这个关键部位有所突破,中国文化传统的修齐治平就再难在现代社会立足。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可以在更为积极的层面上来理解的作用。一如西方的宗教改革,改革之后的基督教新教对于现代社会有着极大贡献,如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所做的分析那样:在现代社会,家庭成员的关系都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但是,在现代文化中,受限于个体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在政治——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始终是缺位的。霍耐特在分析现代社会时非常敏锐地看到,自由主义思想,把家庭领域只是看成一种单纯给定的,没有什么进一步影响的结构,从而忽略了它在现代社会的政治——道德的建设中的作用。这一评价是非常有见地的,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社会因自由主义作祟而在认识的社会作用方面所存在的盲区。

霍耐特的论述有着强烈的实践智慧,具体点出了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道德意义,算是一种现代版的家和万事兴不再是宗法式的共同体,作为专制温床的时代,也早已过去。现代家庭恰恰是培养共同合作,相互支持的重要机制。确实,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性不是一个个体的自然本性,而是在中教化出来的德性之人。从对最亲近之人的爱推及到对他人的爱,进而推及到对宇宙的爱,这正是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化功能,是个体得以社会化的最初和最重要的环境。在现代社会中,所培养出来的善于合作的个体正是健康社会的基础。

修齐治平之间找到新的联接点,中国文化传统重视的传统,就可以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价值观念有重大意义,这是其他价值观念得以发挥的基础。没了这个基点,整个价值系统中的其他规范就会飘摇欲坠,社会就会迅速进入失范状态。

(节选自孙向晨《重建在现代世界的意义》)

材料二:

家庭这概念在人类学上有明确的界说:这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指它的结构,生育指它的功能。亲子是双系的,兼指父母双方;子女限于配偶所出生的孩子。这社群的结合是为了子女的生和育。家庭这社群因之是暂时性的。从这方面说,家庭这社群和普通的社群不完全一样。学校、国家这些社群并不是暂时,虽则事实上也不是永久的,但是都不是临时性的,因为它们所具的功能是长期性的。家庭既以生育为它的功能,在开始时就得准备结束。

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因为这缘故,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的是生育儿女。可是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这社群里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构成这个我所谓社圈的分子并不限于亲子。但是在结构上扩大的路线却有限制。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而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甚。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乡下,有说有笑,有情有意的是在同性和同年龄的集团中,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们又在一起,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务上,性别和年龄组间保持着很大的距离。这决不是偶然的,在我看来,这是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这社群中去之后所引起的结果。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两性间的矜持和保留意见,不肯像西洋人一般的在表面上流露,也是在这种社会圜局中养成的性格。

(节选删改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家族》)


(注)①圜局:环绕的差序格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在古人一以贯之的“修齐”与“治平”之间,有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B.在东方社会中,“孝悌”观念在“家”中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只是私德。
C.在以往的社会中,因受个体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的影响,故而未能真正认识“家”在“政治—道德”建设中的社会作用。
D.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规模是不固定的,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但是在结构上扩大的路线却有限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似乎政治上的专制与家庭的伦理观念有着极大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家”与“国”则分属两界,有其不可通约之处。
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不是人类天然拥有的,而是家庭教化的结果。
C.“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化功能,2022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是为了发挥家庭教育对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作用。
D.与西洋人在男女感情上开放直白不同,中国人则内敛低调,这是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养成的性格。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家国情怀”同构观点的一项是(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C.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
D.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请结合材料二,概括中国家庭和西洋家庭有什么不同?
【知识点】 学术论文 费孝通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对于翻译的认识可以上溯到周代,《礼记·王制》记载:中国、夷、蛮、戎、狄,……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提,北方曰译。借鉴上述传播学使用的直观事例解析翻译:甲与乙说话,双方使用的语言不同,请来了懂双方语言的丙,丙把甲说的话用乙的语言说给乙听(或者相反),丙的行为就是翻译,丙就是译者。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使用不同语言的甲乙要完成讯息交流,就必须通过丙进行翻译(符号转换),这就是最简单的翻译传播形式。

在异语传播中,译者丙的参与不仅增加了传播要素,而且使传播过程和传播要素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不同于一般传播的特殊性。因此,传播的一般属性和语言转换的特殊性相结合,构成了翻译传播的本质属性。

异语场景中传递的信息要经过语言转换,这是翻译学的研究对象,也是翻译传播的一个环节。翻译传播学的研究内容是异语场景信息传递的全过程,研究翻译传播的主体、客体、译者、媒介、受体、效果等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需要在翻译学之外借助传播学及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翻译传播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除了传播学、翻译学之外,与之密切相关的还有跨文化传播学、语言学、符号学、社会心理学、媒介学等。

翻译传播在今天蓬勃发展,一方面翻译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的跨语言交流日渐普遍,另一方面翻译传播媒介的活动也日趋活跃。仅以我国对外翻译出版项目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华学术外译为例,前者2013-2019年间资助了2183种图书翻译出版,后者2010-2019年间资助了1026种图书翻译出版。在翻译图书品种增长迅猛的同时,如何提升翻译传播效果就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长期以来,中国文化走出去面对着文化、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传播障碍。新冠疫情的出现,不仅增加了不同国家的人们物理空间的隔离,也加深了人们跨文化交流的心理隔阂。因此,研究突破传播障碍、构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形象的策略,就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使命。

(摘编自尹飞舟、余承法《翻译传播学论纲》)

材料二:

清末西方经济著作的译介主体大多是通晓多国语言的传教士。鸦片战争的爆发致使国门被迫打开,众多传教士纷纷来华,试图将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等传播至中国,实现一定程度的文化侵略,影响中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由于传教士译者的异域身份,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熟悉程度有限,在译介西方经济学文献时,大多是基于母本的编译或改写,往往会运用诸如删减、省译等翻译方式调整修改原文本内容。比如鲍留云的《致富新书》即是基于底本《政治经济学大纲》的改写,译著与底本在结构与内容上都有着很大区别。此外,传教士口述、中国学者笔述的合作翻译方式也是这一时期西方经济学译介中较为常见的方式。在合作翻译过程中,中国笔者往往会在传教士口述的基础上添加大量的注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因此当时的一些译本上存在着很多的解释说明内容。

清末民初时期的译者已不再以传教士为主,多是清末民初的文人学士、思想大家,他们有志于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振兴中华。这个时期的译者往往有着很强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博览群书、潜心钻研,为探寻国家富强之策而努力奋斗。因而,该时期的西方经济学译著较于清末翻译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比如,英文中的economyeconomics的译名在这一阶段的变化,经历了富国策理财学计学经济学的演进过程,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才成为统一的术语被学界和社会接受并通用。在该时期,我国的经济学概念与术语逐渐脱离了以往的旧经济体系,开始拥有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概念体系,从而推动了中国过渡到现代经济学的学科化进程。该时期的西方经济著作在译介过程中仍然有着较为明显的编译或改写痕迹。这主要是基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当时的人们纷纷致力于救亡图存,这一急迫的社会需求催生了特定的翻译需求——译著要为国民服务。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内忧外患使得当时的社会矛盾尖锐。许多有识之士为求存图强、留学日本、欧洲、美国等地、接受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教育。一批经过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归国留学生引进了西方很多经济学经典著作,加之民国时期出版业的繁荣,经济学译著成倍增长,学界译界人才华出,翻译理论百家争鸣。该时期丰富的翻译实践推动了翻译家们对科学翻译理论的进一步探讨,内容涉及翻译标准、翻译方法、译者素养、译名统一等。这一时期的经济学术语,多用我国传统的典籍术语来翻译外来的经济学说,在文体上也偏实务,容易被大众理解并接受。

(摘编自曾祥宏、魏佳焕《经济学著作在中国近现代详介的脉络考辩》)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译者的参与使翻译传播具有“语言转换”这一不同于一般传播的特殊性,这是翻译传播的本质属性。
B.翻译传播学和翻译学的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如对异语场景中传递信息的语言转换问题的研究。
C.清末传教士和清末民初文人学士、思想大家的译文往往都有编译或改写的痕迹,但二者所处背景不同。
D.总体而言,中国近现代经济学著作译者的语言能力和经济学专业素养不断提升,译文质量进一步提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构建翻译传播学,为目前翻译传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就能实现新时期中华文化“走出去”这一目标。
B.今天,翻译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跨语言交流的日渐普遍,促进了翻译传播的蓬勃发展以及翻译传播效果的快速提升。
C.翻译传播学的产生源于人类翻译传播发展的需要,这门学科的构建既有外在的时代需求,也有内在的学科发展需要。
D.传教士口述、中国笔者笔述的合作翻译方式解决了传教士译者因对中华文化的熟悉程度有限导致译文质量不高的问题。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持材料一末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人民日报》(英文版)用海外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B.把运用中国智慧解决当代世界问题的思路融入孔孟故事的对外翻译中。
C.迪斯尼真人电影《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是基于中国民间传说的改编。
D.《庆余年》的台词翻译既保留中国文化的韵味,又能让海外粉丝看懂。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5.请结合材料二内容,简要概括译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2022-06-01更新 | 17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区块链,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由各节点参与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理解为一种公共记账的机制(技术方案)。它并不是ー款具体的产品,其基本思想和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建立一组互联网上的公共账本,由网络中所有的用户共同在账本上记账与核账,用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把这种技术或模式称为区块链,是为它是用一串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而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过去ー段时间内的所有交易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并产生下一个区块。

顾名思义,区块链是由“区块+链”构成。区块(block),是指存放数已记录数据的文件,里面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录了已发生的所有价值交换活动。每个区块均由三部分构成:本区块的1D(本区块大小、生成时间等所有信息)所有交易单(每一笔交易的详细情况)与在其前后的区块ID(前后区块中所有价值交换信息经过算法压缩后形成的一个字符串)。区块的生成时间由系统设定,通常情下平均每几分钟使会生成一个区块。由于每个区块中都包括了前ー个区块和后ー个区块的ID,这种设计使得每个区块都能找到其前后节点,从而可以一直倒推至起始节点,形成一条完整的交易链条,即构成区块链。

(选自《影响未来的新科技新产业》)

材料二

“区块”+“链”=完整历史,从第一个区块开始,到最新产生的区块为止,区块链上存储了系统全部的历史数据。“区块”+“链”=时间戳(time stamp);区块链让全网所有节点都在每一个区块上盖上一个时间戳来记账,表示这个信息是这个时间写入的,形成了一个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数据库。时间戳可以证明某人在某天确实做过某事,可以证明某项活动的最先创造者是谁。它让任何事情的“存在性”证明变得十分简单,区块链上的每条交易数据,都可以通过链式结构追本溯源,一笔一笔地进行验证。

(选自《影响未来的新科技新产业》)

材料三

互联网技术以信息的共享与实时更新成功实现了信息的中心化,但无法实现价值的去中心化。例如,我们现如今可以再互联网上共享自己的生活信息、知识和资料等,但(在多数情况下)不敢在互联网上直接与陌生人交易。

现有互联网中的金融体系多是由政府银行提供或者第三方提供的支付系统,还是依靠中心化的方案来解决。在纷繁复杂的全球体系中,要凭空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信用共识体系是很难得——区块链技术就是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打破中心化体系的信用枷锁,实现全球节点间的信用与货币互联。

(选自《影响未来的新科技新产业》)

材料四

由于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储,区块链的体系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任意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系统中的数据块是由整个系统中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系统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区块链采用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使得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去信任的环境自由安全的交换数据,使得对“人”的信任改成了对机器的信任,任何人为的干预不起作用。一旦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就会永久的存储起来,除非能够同时控制住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由于节点直接的交换遵循固定的算法,其数据交互式无需信任的(区块链中的程序规则会自行判断活动是否有效),因此交易对手无须通过公开身份的方式让对方对自己产生信任,对信用的累积非常有帮助。

(选自《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块链不是一件具体的产品,而是一种由各节点参与的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
B.区块链通过建立一组互联网上的公共账本,由网络中所有的用户共同在账本上记账与核账,用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
C.由于每个区块中都包括其前后两个区块的ID,这就使每个区块都能找到其前后节点,可以一直倒推至起始节点,形成一条完整的交易链。
D.一个区块的ID和所有交易单及其前后区块ID的每一笔交易的详细情况等由系统设定区块生成时间,一般平均每几分钟便会生成一个区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网所有节点在每一个区块上盖的时间戳既标记了信息的写入时间,也可以证明某人在某天确实做过某事,某项活动的最先创造者是谁。
B.从第一个区块开始,到最新产生的区块为止,区块链上已经存储的系统全部的历史数据艘滴可以通过练市结构一笔一笔地进行验证。
C.互联网技术还无法实现价值的去中心化,现有互联网中的金融体系都是依靠由政府银行提供或者第三方提供的中心化方案的支付系统。
D.区块链技术试图解决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信用共识体系这一问题,打破中心化体系的信用枷锁,从而实现全球节点间的信用与货币互联。
3.综合上述四则材料的信息,概括并简析区块链的特征。
2019-03-12更新 | 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诗歌精神的密码就在一句话里:“诗言志”。朱自清先生曾称之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的纲领”,但我觉得还不限于此,这应该是诗歌的最高标准和黄金律令。

“诗言志”在很多古代典籍中都有记载,“诗以言志”(《左传》)、“诗以道志”(《庄子》)、“诗言是,其志也”(《荀子》)……可见,在先秦前后,“诗言志”已成为诗歌共识。

那么,如何理解“志”?许慎《说文解字》曰:“志,意也。从心,之声”,志可以理解为意愿、意向、意义、思想等等意思,总之,属于精神性范畴。也有把情志即情感和思想统一起来理解的,唐孔颖达称:“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但我以为,相对而言,情是个人性的,志就包含他者及社会的视角。情是个人发动,志就有指向,有针对性,需要对象,需要协调,需要方向,还需要接纳。“志”更具公共性因素。所以,我觉得“诗言志”,可以理解为表达情怀、理想和志向,倡导某种价值,弘扬某种精神。

“诗言志”,诗来源于情感,但应该超越于一般情感。超越,建立在情感之基础上,本身就包含了情感元素。诗是文字的最高形式,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情感抒发情绪宣泄,诗应该有更高的使命,那就是“诗言志”。这就像郭店楚简里称:“道始于情”,我觉得不言自明的应该还有一个判断,那就是:道高于情,或道超越情。“诗言志”长期被看作儒家过于重视教化功能的僵化思维结论,就像“尊道守礼”一度被认为与人情世故的日常生活方式相对立一样,其实,“道”和“礼”本身就是建立于生活实践基础之上的。

因此,我们可以如此论断:诗缘情是诗之基础,诗言志才是诗之超越,或者说诗之要求,诗之标准。“道始于情”“道生于情”,精神的源头其实是情感。情感不加控制,就流于欲望本能;情感经过疏导,就可能上升为“道”或者“理”,并可能最终转化为精神。因此,唯有“诗言志”,诗歌才能成为精神的传道者和弘扬者,成为精神性的来源,并具有繁衍能量和升华能力。

(摘编自李少君《“诗言志”新论》)

材料二:

无论哪个时代,诗都在其文学史上占有较高的地位,今天也不例外。那么同样是使用汉语进行写作,古诗里“诗言志”的观点,对于今天“新诗”的创作和发展有着怎样的启示呢?

在古代,“诗”是如何言“志”的呢?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诗”与“志”是共同发展的。当“志”的意义从记忆、记录引申为胸怀、怀抱时,“诗”同样也是变化的。

从文字产生之后算起,人类用文字记载代替记忆,所以记忆的记就是记载的记。用闻一多先生的话说就是“记忆谓之志,记载亦谓之志”。从这一点来看,早期的“诗言志”便是用“诗”做好生活的记录。以《诗经》为例,《卫风·氓》篇之中是从弃妇的角度,详细记录了两个青年男女从相见、相恋到结婚到分崩离析的婚姻悲剧。可见,“诗”的确有记录之意。

“诗言志”当然还有别的含义,那就是歌咏胸怀,抒发情志。以曹操《观沧海》为例,诗中无一句不写景,既表现眼前的大海之景,又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曹操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全诗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所以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里的“志”是胸怀,是个人情志。再到后来以诗歌咏叹个人志趣和意向非常普遍,像南北朝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唐代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工部,南宋有想要“待重头,收拾旧山河”的岳飞,到了现代也有说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由此可得出“诗”言志向、言抱负,是“诗言志”的一项重要的崇高的内容,是“诗言志”一说的引申义、发展义。

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一天比一天丰富,人们拥有更多的精神享受方式。同时经济发展带来的时代节奏和人民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让人们逐渐失去慢阅读的耐心,电视机电脑取代报纸书籍,手机又取代电视电脑,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那些简单的更易得的碎片化阅读。

这当然是一大原因,但从自身看,诗歌的确不再像曾经那样赏心悦目,更别说要做到以己之情动人之心。以当前传播最广泛的“第三代”诗歌,站在“民间立场”的口语诗为例。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学兴起,“第三代”诗人向“知识分子”所构建的诗歌体系发起猛攻,并打算以新的话语方式建立自己的诗歌秩序,因而诞生了“口语诗”,即以口语的方式建立和组织诗歌,以于坚的《作品52号》为例:

很多年   屁股上拴串钥匙   裤袋里装枚图章

很多年   记着市内的公共厕所   把钟拨到7

很多年   在街口吃一碗一角二的冬菜面

……

显而易见,这是一种对生活的记录,于坚在诗中说自己吃了什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类似于早期“诗言志”说,即“诗”是记录。

我认为当下诗歌之所以失去悦人心目的“诗意”,正是因为它丢开了“诗言志”的更重要的那层含义,即诗不能抒发胸怀、心愿和诉说自我情志,诗应当高歌炽热化的“情志”,以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例: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人借“鸟”之口写出自己想要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写到死后魂归大地,全诗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形象,直抒胸臆,托出诗人那颗真诚、炽热的爱国之心,表达自己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强烈情感和心愿。

这正是炽热化的“情”,是所谓的“情动为志”,是所谓的“诗言志”,言“情志”的表现。这正是当代诗歌创作所缺乏的。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缺失,今天的诗歌才不具备完整的“诗言志”功能。

(摘编自梁国璋《“诗言志”现代价值微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言志”在先秦前后成为了诗歌共识,成为了中国诗歌的最高标准和黄金律令。
B.材料一作者认为情与志不同,存在个人性与公共性的区分,因而志比情更重要。
C.“诗言志”指写记忆,做记录,也包含言胸怀、抒情志、歌咏抱负等崇高的内容。
D.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学兴起,催生了站在“民间立场”、充满“诗意”的“口语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志”的理解,许慎认为它是意愿、思想等意思,孔颖达认为情志是情感和思想的统一,他们的看法不尽相同。
B.郭店楚简认为道始于情,而材料一作者认为道超越情,情感只有加以控制、疏导、才可能上升为“道”,并最终转化为精神。
C.《卫风·氓》的例子印证闻一多先生“记忆谓之志,记载亦谓之志”的观点,说明早期的“诗言志”是指用诗来记录生活。
D.材料二中通过对《作品52号》和《我爱这土地》两首诗的比较,批判了当代诗歌创作中忽视“诗言志”的现象.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诗句中抒发的“志”与其他三项内涵不同的一项是(       
A.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
B.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D.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材料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请结合材料举例简要说明。
5.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新诗”如何实现“诗言志”呢?
2023-10-14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