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7 题号:1535400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代李汉在为老师韩愈所写的《昌黎先生集序》中指出:文者,贯道之器也;不深于斯道,有至焉者,不也。李汉以五经进行佐证,指出文章是承载道的工具和手段;尊道而非浮饰的文辞,才能成就传世经典。这是对韩愈文学思想的概括,乃中唐古文运动的理论基础之一。安史之乱以后,亟待恢复社会秩序,收拾人心,重整纲常。在这一背景下,韩愈发起古文运动,重视传承儒家道统,反对六朝至初唐文学忽视内容、单纯追求辞藻的绮靡文风。

文的原始意义当为一种带有强烈社会意义的身体修饰,其线条、图案作何种文饰,是由种族、成年、图腾等观念决定的。这使文的内涵从其发轫之初就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政治伦理倾向。古人以文命名的事物,即包含着秩序井然、文采绚烂这样一种理想世界,同时具有社会的规范性与艺术的审美性双重内在规定。周代社会以行为艺术化、规范化统一的礼乐著称,后世常冠之以文称谓。中国最早一批典籍如六经之类,恰恰产生在周代这样一个文风浓郁的时期。孔子把它们称为文献,是既关乎伦理品格规范性又关乎艺术水准审美性的一种高度评定。如果说道这一词语由最早的道路进而引申出规律”“方法”“秩序的话,那么中国古代关于文的命名已经把这种象征规范性的道包含其中。文对道的这种内在要求,整体上影响和塑造了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文论。

文以贯道是我国传统文人士大夫文论的最高标准。孔子关于文质彬彬的论述以及志于道的理想,较早为儒家主导下的文论标准奠定了基石。先秦儒道把道看作客观事物规律,又把圣贤作为道的体现者,显现出制文以明道的理念。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指出: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韩愈之后,北宋理学家周敦颐首次明确文所以载道也的主张。朱熹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程颐提出作文害道”“为文亦玩物也,这些话虽然说得重了一些,但无非仍在强调道的分量:我们不能理解为完全否定文的价值,否则就很难解释二程亦有文作传于后世了。

从哲学上看,载道之道不能单方面地解释为具体的政治主张政治举措,毋宁说它是政治的根本、蓝图与灵魂,近于今人之政治哲学,且富有批判性的功能。它要求文学以自己的方式阐发与呈现道的真义,并没有否定制文”“作文甚至能文的必要性。韩愈曾说: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有文字来,谁不为文,然其存于今者,必其能者也。韩愈评判创作的能者标准,其实就是同样要重文。他本人倡导道统的同时,在文体、文风、文学语言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朱熹既有言以明道的主张,又有文与道俱的评判,强调文与道要始终相统一。20世纪初,新文学对文以载道观的批判,其实质是为了肃清传统文学里旧的思想,使之摆脱约束,真正地解放出来,载之于新道。

总之,”“”“含义虽略有不同,道的内涵与外延亦因时或人而有所改变,但大都表现出文道结合、以道为主的价值取向。新时代,文之贯道,集中体现为弘业、培元、立心、铸魂:以文弘业,弘的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以文培元,培的是文化建设基础;以文立心,立的是一颗为民之心;以文铸魂,铸的是时代之魂。坚持以文贯道,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是造就文艺大师、铸就文艺高峰的根本途径。

(节选自朱康有《文者,贯道之器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汉根据《五经》指出文章是用来承载道的,只有尊道而非浮饰的文辞才能成就传世经典。
B.古文运动重视传承儒家道统,反对六朝至初唐文学忽视内容、单纯追求辞藻的绮靡文风。
C.孔子认为“六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是因为它们都是产生在周代这样文风浓郁的时期。
D.朱熹等人虽然特别强调道的分量,但二程都有文作传于后世,说明其并未完全否定文的价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之一”“整体上”“大都”等说法,体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严谨。
B.文章用例证法和引证法多角度论述了“文以贯道”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文论的最高标准。
C.文章结尾论证了“文以贯道”的根本途径是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
D.文章先引出论题提出观点,然后从文学和哲学方面深入论证,最后总结并补充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的内涵在其发轫之初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意义,是由种族、成年、图腾等具有伦理倾向的身体文饰决定的。
B.中国古代关于文的命名已经把象征规范性的道包含其中,整体上影响和塑造了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文论。
C.载道之道要求文学以自己的方式阐发与呈现道的真义,并没有否定“制文”“作文”甚至“能文”的必要性。
D.强调文与道要始终相统一,韩愈倡导的“道统”与 “重文”和朱熹“言以明道”“文与道俱”的观点一脉相承。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好生活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国家和民族繁荣富强的衡量指标。但美好生活离不开人类的劳动,这是认知美好生活真理性和现实性的关键点与前提基础。

美好生活是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状态的总称,涵盖着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环境生态、人性修养以及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美好。马克思在其劳动观念体系中,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代为我们创建美好生活指明了努力方向。

自由而全面的劳动为美好生活构建提供理想图景和环境保障。从精神理念和外部环境的保证上来说,只有自由而全面的劳动才能带来美好生活。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美好生活从空想逐步走向了可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作为解答人类历史“发展之谜”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不仅仅是人类解放的终极目标,还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自由而全面的劳动的前提条件下,劳动者能在劳动过程中实现身心和谐健康发展,能在劳动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磨砺心志,提升人格,感受到真善美的意境,领悟人生的真谛,从而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与理想。

物质生产劳动为美好生活构建提供基本保障和持久动能。依据人的类本质的规定性原理,作为具有意识能动性的自为存在物而非自在存在物的人,其美好生活理想和需要的实现不是“被给予”,而是需要立足拥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主体的物质生产实践,也就是劳动。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为新时代美好生活构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和基础。

创造性劳动为美好生活构建提供技术保证和智力支撑。新时代条件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人民关注的生活需求不再集中于“量”上,而是集中于“质”上。要满足人民的多样化和深层次需求,就亟须发挥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创造性。具备和激发创造潜能与智慧是人之为人的独特属性。马克思曾认为人的生产方式不同于动物简单机械的直观样式,人的生产活动是超越物种限制的能够积极运用智慧的创造性活动。新时代是崇尚创造和劳动的时代,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实现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技术革命支持下的创造性劳动为人类全方位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可能。在社会发展的历史浪潮中,人类自身的进步、发展及超越逐渐成为主体关注的焦点。在摆脱繁重劳动的历史进程中,每一次技术革命既带来了劳动解放,亦伴随着人类自身的解放。然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却又无法脱离劳动,正如马克思所言:“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以科学技术为内核的创新性劳动使得绿水青山、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能服饰等不再是梦想,创造性劳动为人民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专业的产品,真正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让美好生活的理想图景最终能得以实现。

(摘编自陈慧、李芳《马克思劳动观的价值意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如果繁荣富强了,其人民必然会过上美好的生活。
B.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给工人带来智慧,同时也给工人带来愚钝和痴呆。
C.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类将获得最终的解放,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发展。
D.人的劳动不是简单机械的直观样式,而是具有无限能力的创造性活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用人人向往的“美好生活”开题,然后用“但”字转折,进而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第二段阐释了“美好生活”的内涵,并指出马克思在其劳动观念体系中给创建美好生活指明了方向。
C.文章多次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了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深刻地阐释了马克思劳动观的价值意蕴。
D.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从“自由而全面的劳动”“物质生产劳动”“创造性劳动”三个角度,逐层进行论述,层层递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纯充裕的物质生活不是真正的美好生活,真正的美好生活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状态。
B.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不仅是为了获得生活物资,也不再是使劳动者的身心受苦受累的事了。
C.美好生活不能靠谁来赐予人类,它需要体力劳动为美好生活构建提供基本保障和持久动能。
D.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日益广泛的需要和向“质量型”转变,迫切需要人积极运用智慧进行创造性劳动。
2020-11-11更新 | 5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地方志大家族里,小而美的村志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村志是以村为单位,全面记述其自然环境、社会面貌的资料性著述,是别具特色的记述体裁,生动体现了乡村发展历史和村落文化丰富内涵。村志编纂具有悠久历史,学界一般认为正式意义上第一部村志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郎遂编纂的《杏花村志》。民国时期,由于战乱,村志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地区的村志开始编纂。改革开放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促进村志编纂兴起。20世纪80年代,《山城子村志》《常青村志》《大路村志》等多部村志得以编纂、出版;90年代,村志编纂持续发展,数量大幅增长,质量跨越提升;21世纪尤其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各地地方志工作部门要积极指导具备条件的乡镇(街道)和村庄(社区)编修地方志,并启动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村志编纂发展迅猛。

村志虽小,五脏俱全。它全面记述了乡村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的发展情况,可谓是乡村价值全方位、多角度的承载者、展示者。费孝通先生说:中国人的生活是靠土地,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村志就是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文化果实,既为我们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像,也按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以其丰富的编纂成果和文化内涵展现出深远意义。

其一,助力乡村文化研究。村志是记述新时期快速全面协调发展的文本,与村史馆、文化礼堂等形成一体同构的立体面相。同时,众多研究者从传统共性、体例规范、资源开发、价值意义,以及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对村志进行了多维度研究,显示出以学术进行文化传承的深刻内涵。其二,赋能乡村文化治理。村志是地方政府、地方志部门、村民、乡贤等地方文化主体的在地编纂,是村庄全体广泛参与的文化盛宴。与省、市、县志编纂的主要意义在于建立政治凝聚力不同,村志编纂,使得普通人不但得以躬逢其盛,且还能在志书中留下名字与事迹,从而产生亲切的文化认同感。其三,重塑乡村文化自信。乡村是中国人世代繁衍生息地、文化生长发展地及中华民族精神的涵养传承地,村志编纂与中华农耕文化内在贯通并具有当代适用性。近代以来,一些思潮简单地把农耕文化作为愚昧落后的前现代文化的代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此应做辨析和反思。村志编纂通过用全新视角重审重估乡村文化价值,在文本中建构了一个真实具体、生动可感的乡土社会,不仅能传承传统农耕文化,还能以此熔铸缔造现代乡村。

在全面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乡村数量不断减少,据冯骥才的统计,21世纪的前十年我国自然村数量减少了约90万个,在这样严峻的现实面前,村志编纂更显得时不我待。因此,村志编纂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夯实自身学科根基和文化特质基础上,与其他相关学科形成良好互动,着力提升编纂水平,体现凝聚乡村文化内涵和民众集体气质的地方文化,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地方特有记述体系和话语体系。

(摘编自汤敏、吕克军《村志的乡村价值和文化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村志是关于乡村的资料著述,因其体裁特色和内容丰富而成为地方志的一部分。
B.在相关部门的重视下,20世纪80年代,村志的编纂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态势。
C.编纂村志不仅纪录村庄历史,而且有助于在急速变迁的时代重塑乡村文化自信。
D.提升村志编纂水平,打造特色体系,关键是村志编纂者不断拓宽自身学科视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村志,从悠久历史、深远意义和发展方向等维度展开论述,思路清晰。
B.文章在引用费孝通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比喻揭示了村志编纂与乡土的密切关系。
C.文章论述时将村志与省、市、县志作对照,凸显了村志对普通乡民的独特价值。
D.文章将歧视农耕文化的思潮与前现代文化作对比,暗含了作者对此的否定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村志编纂难以开展,这也是民国时期村志发展缓慢的原因。
B.省、市、县志很少涉及普通人的姓名和事迹,因此文化认同感可能不如村志亲切。
C.村志要对现代乡村文化产生影响,需在编纂中审视传统中华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
D.在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中,村志编纂可以起到保留乡村记忆、防止村落消失的作用。
2024-03-20更新 | 10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春秋战国之交,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

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奴隶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封建制度和意识形态取代了;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

在这个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其中《论语》《孟子》《老子》(《道德经》)和《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公元前2世纪中叶,汉武帝认识到孔子学说有利于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因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中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一直尊奉孔子为圣人,尊称孟子为亚圣;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以及孔子后裔和孟子后裔,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信或认为孟子的学术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或完全一致,简言之即所谓的孔孟一家。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或许也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因为,实际情况是,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孔子倡导的社会结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则鲜明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中国的历史中,是他第一个明确主张民众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朝廷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君王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

为了约束君王的行为,孟子主张在任命或罢免官员的问题上,不能由君王一个人说了算,也不能由少数几个大臣说了算,而是必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在定罪量刑上,也不能由君王一个人说了算,也不允许君王的亲信左右或大臣私自说了算,同样必须征求国人的意见。对于不称职的君王,孟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提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在君臣关系上,孟子也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他曾当面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

事实上,孟子的上述主张,都是孔子未曾提出过的,这表明孟子的学术思想、政治理念与孔子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严格说来他们并不是一个学派,孔孟并非一家。其实,孟子与孔子思想存在着本质不同,封建帝王及其御用文人心里都是明白的。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孟子》一书的许多主张都大为恼火,一怒之下要把孟子像从孔庙里迁出,但是他冷静下来后却发现把孟子像放在孔庙中实在是太有必要了。这是因为,只要宣扬孔孟一家,那么孟子便永远屈居亚圣地位,孟子思想主张的正确与否,也就必须以孔子思想为准,这样便可以用正圣压制亚圣,用孔子的思想埋没孟子的思想,从而扼杀了孟子倡导的民主思想的传播。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节选,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之交,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使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新的地主阶级兴起的社会大变革。
B.“士”出身地位较低,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皆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
C.百家争鸣的局面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D.孟子的学术思想中有自己的创造,这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而从皇帝到百姓以及孔子、孟子后裔,相信或认为孔孟一家,这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证了春秋战国之交,“士”这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出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并列举了涌现出的众多代表人物。
B.在中国的历史中,是孟子第一个明确主张民众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这是孔子未曾提出过的,是孟子超越孔子的根本原因。
C.本文作者认为严格说来孔孟并不是一个学派,并非一家:虽然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但孟子与孔子思想存在着本质不同。
D.封建帝王及其御用文人心里都是明白孔孟思想存在不同,如朱元璋,但他也知道把孟子像放在孔庙中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春秋战国之交的社会大变革中,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
B.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因为认识到孔子和孟子的学说有利于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中国在封建社会时期,一直尊奉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
C.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士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不同,是因为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D.孟子主张在任命或罢免官员的问题上,不能由君王一个人或少数几个大臣说了算,而是必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其目的是约束君王,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
2023-03-23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