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新闻、通讯、访谈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0 题号:1547617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潮”之风兴起,并非偶然。中华文化氤氲五千年,早已凝聚成独特的东方魅力。最近这些年,这股风潮从“小众”刮向“大众”,背后更多的是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一代,在国家蓬勃复兴的大背景下长大,有平视世界的足够底气,在追求时尚张扬个性的同时,有强烈意愿将中国故事讲出来传出去。此外,随着消费升级,中国人的生活理念日趋成熟理性,追求更多兼顾实用属性和精神属性,符合自己审美与品质要求的“心头好”。

“国潮”火爆看似偶然,其实是我国经济发展、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这不仅是中国品牌的崛起,更是文化自信的彰显。“潮流”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使“国潮”热度不退,就应该继续保持“国货”品质不退、创意不减,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让中国元素、中国文化成为市场新热点,让中国品牌成为人们心目中“高质量”的代名词。

(摘编自《保持“国潮”热度不退,品质和创意不能减》,中国经济网2021515日)

材料二:

专家指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国潮”崛起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老字号品牌复兴提供了契机。不久前商务部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经商务部认定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84%的企业在2019年处于盈利状态,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占比近50%。老字号复兴仍有广阔空间。

事实上,老字号发展也面临共有难题:电商落地效果欠佳、产品更新迭代缓慢、品牌力薄弱等,亟须解决。依绍华说,要做到“长红”,老字号更要有忧患意识,在坚守的同时做好创新,注重品牌延伸,拓展经营领域,加载服务功能,增强消费者的体验价值。

“老字号要将博大文化、创新科技、强大制造和广袤市场融合在一起,才不会只是一阵潮流,而成为真正引领“国潮'的品牌。”依绍华说。

(摘编自《老字号变身“新国潮”,“网红”如何变“长红”?》,光明网2021623日)

材料三:

顾名思义,新国潮拆解开来可分“新”和“国潮”两部分。新,意味着新风貌、新气象、新特点,可以是老国货重出江湖、推陈出新,当然也可以是新锐品牌另辟蹊径、标新立异。国潮则意味着这种潮流是植根本土的、民族特有的,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密不可分的时尚。如果说“新”是外衣,“国”才是内核和精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新国潮强势崛起,对于国货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但互联网时代,多少“网红”从一飞冲天到一地鸡毛只在旦夕之间。如何利用风口、乘势而上,让新国潮从一时红变“长红”,才是当前面临的真正难题。

首先,新国潮要当得起网红,揉得进科技,秀得出颜值。相比早年间把“国潮”LOGO印在产品上,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时髦,近年来,新国潮开辟了时尚、前沿、个性的设计风格。或是地方化的内容,加国际化表达,比如《舌尖上的中国》,把中国民间那些看起来乡土气十足的食物,拍成了充满文化内涵的纪录片;或是传统文创搭载高科技元素,包括注重品牌形象的打造,利用好直播电商这一“超级引擎”,打造跨界联名等话题和噱头。一言以蔽之,领风气之先成为新国潮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次,新国潮要守得住传统,留得住初心,显得出特色。国潮产品大行其道,背后是品牌对本土文化的表达和彰显,是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对东方审美的日渐认可。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放在品牌和产品上,亦是如此。当然,正如传统不等同于单一复古,中国元素也不一定就是龙凤呈祥。国潮特色要体现在骨子里,全方位去阐释民族经典,弘扬优秀传统,让产品的呈现贴合中国文化的底蕴。

此外,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如何发掘传统价值、设计包装、跨界营销、广蹭热度,质量永远是任何产品的生命线。在民族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国潮崛起绝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应是经济发展的急先锋,社会进步的铺路石。新国潮想要永远潮下去,最终还要靠过硬的产品来打造核心竞争力,以质量和口碑赢得长远。

(摘编自《“C位”抢镜,新国潮如何永远潮下去》,人民网2021622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潮的兴起和火爆并非偶然,而是我国经济发展、消费升级的结果,充分彰显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B.消费升级背景下,“国潮”崛起使传统文化被激活,也有利于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老字号品牌复兴。
C.新国潮是老国货重出江湖、推陈出新或新锐品牌另辟蹊径、标新立异所形成的时尚,“新”是关键。
D.在民族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国潮崛起应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为社会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潮之风从“小众”刮向“大众”并非偶然,是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文化自信的回归使然。
B.有些企业把国潮1ogo印在产品上,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时髦,这是文化不够自信的表现。
C.领风气之先成为新国潮发展的重要动力,比如新国潮开辟了时尚、前沿、个性的设计风格。
D.新国潮要守住传统,留住初心,要表达和彰显本土文化,传统价值永远是产品质量的根本。
3.随着消费升级,“国潮”如何保持热度不退,永远“潮”下去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知识点】 新闻、通讯、访谈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亚马逊大火已经燃烧了3周,我现在才知道。”推特用户@tyswizzlcc的推文写道,这条推文还配了两张大火熊熊浓烟蔽天的图片。它被转发了约50万次,在微博和QQ空间上,类似的转发和说法也层出不穷。后来证实,图片一张拍摄于1989年,另外一张则是2012年,分别在2007年的《卫报》和2012年的《自然》杂志上可以看到。

社交媒体上普遍常用的数据来自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该数构的数据显示,今年已经发生了超过7.2万起火灾,比2017年同期增加了80%。乍看之下数据确实可怕,再加上“已经烧了3周”,似乎对亚马逊的森林的破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但实际止自1970年起,几乎每年的8月,亚马逊都会发生火灾。8月是亚马逊流域的旱季,降水的减少带来火灾的高发,在雨季开始后,火灾活动就会逐渐停止。

美国宇航局(NASA)表示,尽管火灾的数量创下了纪录,但火灾的总覆盖率实际上低于每年这个时候的平均水平。“由于旱季的到来,7月和8月的活动通常会增加。许多人用火来保持农田和牧场,或为其他目的清理土地。通常情况下,活动在9月初达到高峰,11月前基本停止。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全球火灾排放数据库上的图表显示,巴西的火灾活动远低于2003年至2006年期间的峰值,略低于2016年的“百年一遇”干旱时期。也就是说,如果以近几年的数据来看,今年的火灾活动确实又大又频繁。但如果不仅仅与过去几年相比,而是与过去15年相比,或者与全球火灾活动的同期水平相比,今年亚马逊森林的火灾活动根本没有社交媒体上说的那么严重,且实际上毁坏的雨林数量比往年还少,只不过火灾数量看起来多。

(摘编白马妮《这场“浩劫”纯粹靠编!亚马逊今年火灾远小于2016和2005年》,2019年8月26日《时代周报》)

材料二:


图一:2012~2019年,亚马逊火灾数量的逐天数据


图二:2012~2019年,亚马逊火灾辐射功率的逐天数据

注:以上为美国宇航局发布的用于火灾探测的卫星工具记录的2012年以来的亚马逊火灾的相关数据图,2019年数据止于2019年8月16日。

(选自曹培信《通过NASA卫星,带你看真实的亚马逊火灾》,2019年8月27日《大数据文摘》)

材料三:

尽管网络引用图片确有错位造假现象,但这些照片的拍摄地点仍大多在巴西,也就是说,森林火灾始终是巴西不可忽略的一个重大安全隐患,而这与政府的政策引导是有看直接关系的。以眼下为例,亚马逊大火引发的网络争议使巴西深陷国际舆论危机,但其史真正引爆舆论的、还是博索纳罗上台以来忽视环保的政策方向和他在此次大火危机公关中的失当态度。

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巴西全境火灾发生次数约为2013年同期的两倍。此类森林火灾确有旱季天干物燥的气候原因图,但更与森林砍伐、畜牧用地扩张等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甚至大部分火灾的直接起因都不是自然因素,而是人为导致。

自上台以来,博索纳罗不仅宣布巴西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还为发展经济大力松绑环保政策,计划进一步开发亚马逊雨林,支持农民砍伐雨林制造更多耕地,并以此创造条件,吸引外资。这一系列政策早已引发国内外忧,此次亚马逊大火点燃了国际环保人士对博索纳罗长久以来的不满,也就不难理解了。

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逊林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固碳地之一,其大部分位于巴西。然而在历史上,亚马孙河流域的森林高砍伐率也是巴西致使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而巴西对于雨林的保护和碳排控制的观念并非始终如一,其本身的环境政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生了很大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几乎只专注于发展,到21世纪初大多数人具备更强的环保意识。

如今,巴西依旧面临着发展和环保的选择题。在近年经济低迷的背景下,这种纠结心态进一步显现,以至于博索纳罗逆数十年积淀而行的反环保政策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相关利益部门的响应。据当地媒体报道,博索纳罗23日已授权巴西军队参与林火扑救工作,并公开表示“亚马逊大火不应引发针对巴西的国际制裁”。有当地环保人士呼吁称,希望博索纳罗对这场仍在燃烧的大火的反思不止于国际制裁,而是能够重新考虑雨林保护的长远意义和经济发展的眼前之利的关系。

(摘编自张峻榕《亚马逊雨林大火遭“全球声讨”,“烧出”巴西困境》,2019年8月24日《文汇报》)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已有数据看,亚马逊地区火灾数量与火灾辐射功率的关系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B.从2019年7月下旬到8月中旬,亚马逊地区火灾数据呈现出异常上升的特征。
C.2012~2019年,亚马逊地区火灾数量逐日渐增,增势先慢后快,年底达到终值。
D.2012~2019年,亚马逊地区上半年火灾辐射功率总体上不断上升,但增势不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网络媒体上关于2019年亚马逊地区火灾的说法并不是“纯粹靠编”。
B.历史地看,2019年亚马逊地区火灾没有有的人说的那么大,但也并不小。
C.2019年亚马逊地区火灾的直接起因包括但不限于新政府的经济政策引导。
D.博索纳罗的反环保政策虽有数十年积淀,但巴西环保力量仍在积极阻止。
3.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19-11-11更新 | 8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我国智能化技术应用“崭露头角”,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应用广泛。鉴于新药和疫苗研发期间进行大量数据分析、科学超算等工作的需要,百度、腾讯等企业相继开放了公司内部的亿级计算资源,帮助疾控中心和科研单位将疫情的数据检测时间以几何倍数缩短。针对流动场景中因戴口罩而造成人脸识别困难这一问题,以旷视科技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公司建立了“公共场所应急医疗寻人系统”,通过多模态算法识别体态特征,形成全域感知、可管可控的精准定位。

服务型机器人在防控疫情斗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一些企业开发的医疗智能机器人可代替医护人员在污染区和隔离区作业,完成部分高风险任务,并节省大量防护服、口罩等重要物资。语音服务机器人还可以很好地代替人工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大幅减轻相关人员工作强度,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状况,避免交叉感染风险。

在此次疫情防控战中,无人配送“初试身手”。广东省人民医院引进的无人车承载餐食或物资,可自动前往隔离区房间进行配送。这种免接触配送方式,能够阻断“人传人”的病毒传染链条,降低隔离区内部病毒传播几率。

区块链公开透明、便捷高效、完备可追溯等技术优势也在疫情防控中有所展现。相关机构推出了基于联盟链技术的疫情捐款平台,这一平台具有防篡改可追溯的特征,可有效解决传统公益活动中的暗箱操作问题,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此外,区块链还在疫情缓解后的复工复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复工复产平台,将防控指挥部门、政府监管部门等相关方作为节点上链,企业备案、业务审核、卫生监管等均可在链上完成,各节点可随时同步查询,确保公开公正,从而实现防疫下的精细化复工治理。

(取材于渠慎宁、杨丹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随着标准化医疗数据的完善与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5G+智慧医疗”、AI医生、医疗智能机器人等多元化的医疗场景从理论落地现实,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医疗需求。

AI医生在通过硬件设备获取大量多维度医疗数据基础上,为病人“把脉”,并通过自身算法和机器学习对关键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用“人话”提供诊断结果。目前,国内的三甲医院大部分都在尝试通过Al+辅诊,对肺结节、乳腺癌等多个疾病进行诊断。AI医生还可应用于生活领域,既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缓解了当前医院和医生资源短缺的状况。

相对传统的医疗场景,机器学习在医学影像诊断方面表现强势。在一项最新科研成果中,人工智能在识别医学影像的基础上,通过自动学习病历文本数据中的诊断逻辑,逐步具备了一定的病情分析推理能力,能更进一步读懂、分析复杂的病例。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研发的沃森机器人可在17秒内阅读3469本医学专著、248000篇论文、69种治疗方案、61540次试验数据、106000份临床报告。通过海量读取医学知识,沃森机器人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肿瘤专家。近些年来,沃森机器人为诊治肺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提供了服务。目前,中国已经有200多家医疗机构引进了沃森机器人。

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诸多领域,有效地辅助了医院医生识别图像、获取和分析医疗数据,提供诊疗服务等等。展望未来,医疗与人工智能结合方式将覆盖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

(取材于《光明日报》相关文章)

材料三

图像识别是AI技术最擅长的事情之一。利用AI技术这一长处,辅助医生诊断,让医生“看”得更清楚、判断更准确。AI技术是否能对所有病症做出独立的诊断?美国眼科教授布莱斯勒正在做的项目,是使用AI技术诊断糖尿病人的眼底病变。由于这种疾病十分常见,数据积累丰富,再加上对于病变的判定相对简单,目前这个技术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应用场景。然而,触及到更难的领域,例如肿瘤,图像模式十分复杂,很难用一种或者几种机械的模式概括,机器往往就会卡住。而有的病变本身十分罕见,机器根本无法形成值得信赖的数据库。

再说,就算数据够多、计算能力够强,AI技术能够取代人类判断吗?医学专家帕里克说:“现有的大部分算法,包括诊断和预测等,都不是在传统的医学范式下研究出来的,不能直接体现医学所需要的指标,即使一些已经投入应用了,但可靠度、可应用程度等,都需要进一步验证。”他认为,当下许多医疗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都以计算能力、反应速度、概率分布曲线等作为指标。可是,这些研究对病人的治疗效果有多大增益?速度提高了,误诊率、返诊率以及病程等问题是否也会随之解决?这些才是医学关心的指标,也是监管机构能否给某个技术放行的依据。

帕里克还认为,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人工智能本身的能力,而在于人工智能和现有的医学条件结合能够发挥多大的功效。医生多年所见、所识、所领悟的并不能完全被翻译成数据,变成机器学习的资料;而人工智能亦有更精准的观察、更快的速度和永不疲倦的眼。谈论“医生+算法”的效果,远比谈论如何替代、或者谁比谁好要更有意义。

未来的医疗场景,一定不是病人进行全身扫描之后得到“智能”的诊疗,而是可复制、可量产的机器,为医生提供足够有价值的参考,节省更多人力物力,让诊疗变得更普及、更平民、更快捷。

(取材于李子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百度、腾讯等企业的亿级计算资源,可以极大地提升疫情的数据检测效率。
B.“公共场所应急医疗寻人系统”能快速识别流动场景中戴口罩的危险人物。
C.国内一些企业开发医疗智能机器人,主要是为了解决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
D.医院使用无人配送方式配送餐食或物资,最终阻断隔离区内部的病毒传播。
2.下列对“区块链技术优势”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智能化技术,其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崭露头角。
B.基于区块链技术推出的疫情捐款平台和复工复产平台都体现了其公开透明的优势。
C.传统公益平台不具备防篡改可追溯的技术优势,因而未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接受。
D.复工复产平台将相关防控管理部门作为节点上链,这有利于实现精细化复工治理。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标准化医疗数据的完善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多元化的医疗场景成为现实。
B.AI医生通过硬件设备了解病情,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最终提供诊断结果。
C.沃森机器人通过读取海量医学知识,迅速成为肿瘤专家,可辅助诊治多种癌症。
D.AI技术为医院医生进行诊疗提供了诸多帮助,目前已覆盖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
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糖尿病人眼底病变这种疾病十分常见,机器可以形成相对值得信赖的数据库。
B.虽然AI数据够多、计算能力够强,但是诊断和预测的可应用程度仍不容乐观。
C.诊疗中,医生的见识和领悟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人工智能的精准、快速。
D.未来,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下,更多人能获得比现在更为快捷、平民的诊疗。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某医学院实验室开发了一套结合影像和人工智能的心脏造影方案,构建出全息3D的心脏模型,重建每一束心肌纤维,模拟心脏动态,精确地找出病灶,让手术“指哪打哪”。然而,实际应用的前景并不乐观。


你认为美国这一实验室开发的心脏造影方案有哪些优势?可能存在哪些不足?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加以解说。
2020-06-02更新 | 16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号称花一元就能博得价值几千元甚至几十万元商品的“抽奖式购物”平台一度风靡网络,多家大型电商、互联网企业涉足。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由于这种“一元购”涉嫌非法博彩,经媒体曝光后,已从一些大型电商平台退出,但众多小平台依然火热,花样迭出。

“一元购”早在2012年就在深圳出现,此后相关平台越来越多,掉入“一元购”陷阱的人也越来越多。

笔者曾多次碰到“一元购”广告,但从不相信“天上掉馅饼”。何况,抽奖规则全由平台决定,抽奖过程完全不透明。可不少人还是上当了,这主要是因为“一元”是小钱,而平台展示的高价商品很诱人。

(摘自《工人日报》)

材料二

作为互联网诞生出来的一种全新的网络商业模式,“一元购”对于大多数网友而言绝不陌生,日常浏览网站时不时会蹦出类似“一元夺宝”这样充满诱惑力的广告,而在App Store中搜索“一元购”也会弹出囊括网易、京东等知名大企业在内的一千多个相关应用软件。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下发文件,要求各地方金融办严厉整治“1元夺宝”类“一元购”平台。据记者了解,目前广东省金融办已收到此文件。

从2012年出现至今,“一元购”乱象已呈泛滥之势,虽然参与者众多,但合法性一直存在争议。此次互金办明确将“一元购”定性为变相赌博或诈骗行为,并提出相关清理整顿工作要求,表明了在全国范围内严打“一元购”圈套的决心。

(摘自《南方日报》)

材料三:

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或许有,但也是极少数。只是,身在局中的人,大都相信自己会是那极少数幸运儿中的一分子,会被馅饼砸中。

各网络平台的“一元购”就是利用了这种心理,以小博大的诱惑下,逐渐让人拉入一个赌博性质的骗局。在这个以电商、众筹等概念包装的“一元购”骗局中,不少人深受其害。

32岁的黄建龙,是深圳一家工厂的操作工。作为打工一族,每月工资也就三四千,但也平稳踏实。转折,发生在今年5月的一天。黄建龙看到其朋友圈有人发中奖的消息,点击后发现是一个名为“一元云购”的平台推出的抽奖式购物玩法。

简单来说,就是以1元博得价值几千甚至几十万元的商品,比如1块钱就有概率去抢到iPhone7、单反相机、金条等产品。这是“一元购”所有平台上盛行的玩法规则。“朋友圈的那个人只用了5块钱,便中了一部iPhone7。”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黄建龙便疯狂地投入了40万元,中的奖品价格折算下来也就10万元左右,亏了近30万。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家大型电商、互联网如网易、京东曾涉足号称花一元就能博得价值几千元甚至几十万元商品的“抽奖式购物”平台。
B.“一元购”早在2012年就在深圳出现,此后相关平台越来越多,参与者众多,但合法性一直存在争议,陷入其中的人也越来越多。
C.“一元购”抽奖规则全由平台决定,抽奖过程完全不透明,所以“一元“小钱根本抽不到平台展示的很诱人的高价商品。
D.这个以电商、众筹等概念包装的“一元购”骗局利用了人们的侥幸心理;人们相信可以以小博大,其实是一个具有赌博性质的骗局。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新闻媒体的曝光对“一元购”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但这种震慑作用是非常细微的,需要从立法的层面予以整治。
B.互金办将“一元购”定性,提出相关清理整顿工作要求,严打“一元购”圈套的决心很大,从此“一元购”圈套将销声匿迹。
C.“一元购”对于大多数网友而言绝不陌生,但一开始并不是变相赌博或诈骗行为,后来才逐步走向赌博性骗局。
D.“一元购”被严打必有各方面的原因,如执法部门看到了“一元购”实质,发现了不少人上当受骗,相关媒体进行了曝光等。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019-03-12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