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1550663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稻作农业从起源到形成历经数千年之久:新石器时代初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代人类开始定居并耕种稻,标志着稻作农耕的出现;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耕生产取代采集狩猎活动成为社会经济主体,标志着稻作农业社会正式形成。

稻作农业的孕育阶段,发生在距今1万年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先民在通过采集狩猎开拓更多食物来源的同时,开始尝试耕种稻,并由此出现了相应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以及与耕作行为相适应的定居或半定居生活。距今8000年前后是稻作农业起源过程中的关键阶段。目前考古发现的属于这一阶段的相关遗址,如湖南的彭头山遗址,浙江的跨湖桥遗址、河南的贾湖遗址等。在这些遗址都出土了一定数量的水稻遗存。值得指出的是,这些遗址都出土了野生的动物遗骸和植物遗存。例如在贾湖遗址发现了数不胜数的鱼骨,以及鹿、牛、兔等野生动物遗骸,还发现了菱角、莲藕、栎果等可食用野生植物遗存。量化分析显示,与采集获得的野生食物资源相比,出土的水稻遗存并不具备明显优势。换句话说,当时的社会经济主体仍然是采集渔猎,水稻种植仅仅是辅助性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处在稻作农业社会形成过程中的早期阶段。

距今7000至6000年间仍处在采集狩猎向稻作农业的演变过程中。属于这个阶段的考古遗址数量较多,其中以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最具代表性。河姆渡和田螺山遗址的考古发掘中都出土了异常丰富的植物遗存,包括数量惊人的水稻遗存,也包括大量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如菱角、莲子、栎果等。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田螺山遗址几个储藏坑内集中出土的栎果。栎果脱除工艺复杂,口感差,不易消化,人类如果能够收获足够的稻谷,就没有必要采集栎果为食。大量可食用野生植物遗存,特别是栎果储藏坑的发现说明:虽然稻作农业生产在河姆渡和田螺山遗址古代先民的生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收获的稻谷不足以养活村落居民,仍然需要通过采集获取野生植物资源。

直到距今5000年前后,稻作农业终于取代采集狩猎成为社会经济主体。考古发现显示,在良渚文化时期,长江下游地区曾发生了一次人口大幅增长。在人类发展史中,人口增长速度受到基本生活资料增长速度的制约,如果在某个历史发展阶段,一个特定区域内的人口突然大幅增长,一般都与基本生活资料获取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密切相关。所以,良渚文化时期人口增长的现象应与稻作农业社会的建立具有一定因果关系,只有依靠相对发达的稻作农业生产,才能维持在相对狭小区域内聚集的大量人口的生存。考古还发现了一座宏伟的良渚古城。说明当时能够常年征调大量劳动力从事与基本生活资料生产无关的建筑劳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良渚文化时期的稻作农业生产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仅需要部分成员从事稻作农耕就可以为全社会提供充足的粮食。中国稻作农业历经数千年演变,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稻作农业体系,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因而,从中国古代稻作农业起源的过程可以看出,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赵志军《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一脉相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彭头山文化、跨湖桥文化、贾湖文化时期,先民以采集渔猎为主,水稻种植为辅。
B.田螺山文化时的先民大量食用野生植物,是因为稻谷产量满足不了人们的生存需求。
C.良渚文化时期的稻作农业生产水平已经很高,因而有富余的劳动力去修建良渚古城。
D.良渚文化时期,人口大幅增长,使稻作农业取代采集渔猎成为社会经济主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概述,然后对稻作农业从起源到形成的演变过程逐一论述,脉络清晰。
B.文章语言准确,如“一定数量的水稻遗存”“数量惊人的水稻遗存”各臻其妙。
C.文章以稻作农业的起源为角度论述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体现了独特的视角。
D.文章多处运用例证法,以相关遗址的考古发现来佐证观点,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骤然性变革,而是渐变性的,它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过程。
B.彭头山等文化标志着我国稻作农业社会的起源,而良渚文化则标志着我国稻作农业社会的正式形成。
C.河姆渡文化处在稻作农业形成时期,相比于稻谷,野生植物依然是先民更为重要的食物资源。
D.如果没有稻作农业的发源就没有中华古代文明,稻作农业对中华古代文明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灾害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灾害共生过程中总结形成并代代相传的集体智慧、传统知识及经验总结。它的形成是一个有一定继承性的、长期的过程,因此要认识灾害文化,有必要追溯其发展历史和发展过程。

作为一种有“文化”的特殊动物,人类将其人为营造的物质及社会文化空间叠加于自然空间之上,把其所寄居的地球改造为人类之家。作为人类之家的地球空间具有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三重属性,在地域上和结构上相互重叠、相互联系。不同于客观的自然空间,社会文化空间中的一切都被赋予了人的主观目的或主观感受。自然灾害和灾害文化均被人类赋予了特定文化含义,都隶属于人类构建的社会文化空间范畴。

自然灾害与自然界能量、物质流通过程中某种自然力的瞬时强烈释放或时空规律的短时间失常有直接关系,然而,一种自然现象一旦被称为自然灾害,它就不再是纯自然的了。人们从自身的利害出发,对客观的自然环境进行区分,把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与资源破坏的自然现象称为自然灾害,把为人类带来利益的部分视为自然资源。对人类而言,灾害和资源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灾害是人类之家的一部分,人类在享用地球所提供自然资源谋求发展的同时,也要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灾难乃至毁灭性的打击。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文明就是在灾害与生存、挑战与应战的过程中创生、延续、繁荣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同灾害斗争的历史。灾害文化是人类对灾害的共同社会记忆。一种灾害文化一旦形成,便被纳入到人类社会文化环境的体系之中,灾害文化在其中的主要功能是影响人类社会对灾害的认知与承受灾害的能力、约束和协调人类社会的灾害应对行为,使人类社会能够在自然灾害面前处于相对安全状态。

从时间的视角看,灾害文化在时域上的特点与自然灾害是不同的。自然灾害在时间上一般表现为随机发生的短时性事件,灾害事件虽是重复发生的,但前后事件之间一般不具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而人类在与自然灾害共生过程中总结形成并代代相传下来的灾害文化都要经历发展、继承与扬弃的历史过程,具有累积性、时效性和历史继承性的特点,在任何一个时期的主流灾害文化中,既包括从历史灾害文化中继承的成分,也包括对构建未来灾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分。

我们在研究灾害文化时,要对现代灾害文化进行历史建构,辨识那些对现代灾害文化具有关键意义的历史灾害事件及灾害文化特征,追溯形成这些历史灾害文化特征所经历的灾害及其社会学习和创新过程。在文化融合日趋强烈的现代社会,各种灾害文化交流频频,我们应充分重视灾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问题。要知道,任何新文化的引入和输出都需要尽可能与已有文化传统充分融合,否则,可能造成水土不服乃至文化冲突。

总之,作为灾害文化重要特征之一的历史继承性,是理解灾害文化地域性的重要途径。认识到灾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才能挖掘和凝练具有地方特色的灾害文化,才可赢得当地居民的地方认同,并服务于当代防灾减灾事业。

(摘编自方修琦《灾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灾害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没有长期延续性;而灾害文化却是有一定继承性的、长期的形成过程。
B.自然空间与社会文化空间有相互重叠现象,但是二者区别明显,前者客观,后者被赋予了人的主观性。
C.自然灾害是地球空间的一部分,人类生活在其中,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完全就是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
D.我们在对待新文化的引入和输出时,若不能很好地将其与已有文化进行融合,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先对灾害文化概念进行解说,然后提出“认识灾害文化,有必要追溯其发展历史和发展过程”的中心论点。
B.文章主体主要是从灾害文化的形成历史与发展过程、特点体现、如何进行灾害文化研究与交流等方面来进行论证。
C.文中从时间视角切入,将自然灾害与灾害文化进行了比较,继而明确两者不同的特点,并由此得出两者之间的联系。
D.文章结尾进一步强调灾害文化历史继承性的必要性,并指出赢得当地居民的地方认同对当代防灾减灾事业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界能量、物质流通过程中某种自然力的瞬时强烈释放或时空规律的短时间失常在自然灾害发生中起关键作用。
B.人们判断自然现象是灾害还是资源的标准,在于它是否能为人类带来利益,能带来利益的是资源,反之,是灾害。
C.我们只要把握了主流灾害文化中对构建未来灾害文化有重要意义的成分,就能做好任一时期的主流灾害文化研究。
D.灾害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环境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让人类社会能够认知灾害,具备承受灾害的能力。
2022-05-03更新 | 6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许多人喜欢用“豪放”二字来称述苏轼,并把他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为豪放词人,但苏、辛两家的风格实在并不尽同,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人间词话》)虽说二人皆有能“放”的一面,但辛词之“放”乃是一种英雄豪杰、忠义奋发之气,而苏词则是一种天趣独到的超逸旷达之怀。

苏词在用情的态度上具有一种豁然超解的美感,如同天风海雨,飘然而来,倏然而去,刘熙载称之为“悬崖撒手处,无咎莫能追蹑矣”(《艺概》)。但因此也不免使人感到苏轼超脱得太容易,旷达得太轻松了,甚至有人怀疑他俨然具有神仙出世之姿”(《艺概》)。“超乎尘垢之外”,是否就“短于情”或“不及情”呢?近人夏敬观曾把苏词超旷的特色分作两类,一类“如春花散空,不着迹象……如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此其上乘”;另一类“若夫激昂排宕,不可一世之概,陈无己所谓‘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乃其第二乘也”(《映庵手批东坡词》)。后者主要指苏轼早期于超旷中流露有一些粗率弊病的词作,这多是由于东坡才气过人,俗话说“才”大“气”粗,所以为词下笔之际,难免有率意之处。而另外一类属于“上乘”的作品,则既有超旷的特质,也不流于粗豪;既有“寄慨无端”的幽咽怨断之音,又能将这种幽咽的悲慨表现得如“春花散空,不着迹象”,因而才不易为一般人所察觉。他的许多写于仕宦失意、流转外地的词,表面看起来,都很潇洒飘逸、超然旷达,然而其中却时而隐现出一种失意、流转之悲。如《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其中隐然表现出他内心深处的一种入世与出世之间的矛盾悲慨。再如他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数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其气象因然高远不凡,结尾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语气也甚为旷达,但事实上却在“公瑾当年”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与自己壮志未酬,被贬黄州而“早生华发”的对比中,蕴含了深痛的悲慨。

苏东坡虽然“以诗为词”,但无论他词中有多少浩气逸怀,有多少豪情壮志,其最好的作品,总有一种曲折曲微的情思。那是将逸怀浩气、豪情壮志与词之“要眇宜修”的特质结合起来的一流之作,是他用世之志意(一流的情感)与超旷之襟袍(一流的智慧)相融会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后世既无此学识志意、更无其性情襟抱的人无论怎样也无法学到的,这是苏词之开拓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最可贵的成就。《念奴娇·赤壁怀古》有一点近似这类作品,但毕竟开阔飞扬之处多而幽微隐约之处少。

(摘编自叶嘉莹《古诗词课》)

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都源于他们的“放”,源于他们的生活经历以及天性。
B.因为苏轼性格上有“放”的一面,所以在写词上就能达到“如春花散空,不着迹象”的境界。
C.苏轼的词作表面看起来都很潇洒飘逸、超然旷达,但是不免表达出失意、流转之悲,蕴含着深痛的悲慨。
D.作者认为《念奴娇·赤壁怀古》还不是苏轼的既有幽咽隐约之音,又似“春花散空,不着迹象”的典型之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把辛弃疾与苏轼作对比,阐述出两人词作上的“放”的不同。
B.文章引用“悬崖撒手处,无咎莫能追蹑矣”来阐明苏词有幽咽的悲慨。
C.文章运用例证法,论证苏词既超然旷达又有幽咽怨断之音的观点。
D.文章多处引用历代对苏轼及其作品的评价,说明或论证作者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的诗词不一定只表达一种情感,往往是表达出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
B.苏轼早期的词有“才”大“气”粗的弊病,可见诗人的生活与历练影响着作品的质量。
C.写于被贬黄州期间的《赤壁赋》虽然是散文,但也适用本文的观点——既超然旷达又有幽咽怨断之音。
D.由苏轼的作品可见,用世之志意与超旷之襟袍是能产生一流的作品的关键,因此作者认为后世没人能及苏轼的水平。
2020-01-16更新 | 7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的流寓民歌

文字出现之时,远古民歌早就在不断产生又不断消失。流传至今的上古民歌及四方之音,是先民持续流寓的结果。各地人类最初发出的声音清浊粗细有别,各地民歌的差异从产生的时候就开始存在了。

古代民众的大规模流寓往往是非持续性地骤然流动开来,其原因有天灾造成部族迁徙等,但战争等人祸尤巨。不同时代,地域、民族之不同阶层、身份、职业、性别、年龄的不同人群以不同方式经历不同路途、遭际、命运之流寓,由此而引起的自然、社会与人文氛围之变化,使得流寓者创作出风格、种类、形态、旨趣迥然有异的民歌。他们以歌完成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诉求,在现实世界与艺术氛围里寻找心理平衡。

一些民间歌手随编随唱,形成个人演唱风格,使得许多民歌相互影响,也由之诞生了许多经典民歌及民歌类别。社会流寓改变着民歌土壤,造就了一部分民向的歌者与歌曲。但战乱频繁仍使得许多地方人死歌绝,成了民歌空白带或隔离带。民歌对于社会流寓的记录与反映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有被动与主动、外出与家居、群体与个人等。民歌具有动态性与传播性。古人将民歌谓之为“风”就道出了民歌的流动性,民歌总是以鲜活的面貌存在,歌唱的过程就是传承过程与传播过程。

一般情况下,百姓在一定地域内相互流动,自然形成品种与文本大同小异的民歌文化区。陆地、大河等隔不断歌来歌往,出现了毗邻民歌文化区,区域之间形成大致相似的民歌文化带,直至遇到不同的民族文化区域而渐趋中断。民众短距离流动一般在同一文化带,他们把当地民歌带出去,把外地民歌带进来。起初,两地民歌的传播交流也许并不理想;可旷日持久,相邻或间隔的民歌文化区的多种民歌长期融汇,往往重构而成一种新民歌。而民众长途流寓,一般会在不同民歌文化带里进行。流寓的间断性与复杂性使得一种民歌从此地传到彼地,沿途形成许多民歌文化过渡区。

可惜,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中国古代民歌只有少数来自劳苦大众,十有八九依靠优伶继承与发展下来,为了谋生,优伶一般从乡村流寓到城镇。他们对传统民歌予以加工、改造与再创造,然后在荼馆等场所表演,由此变成了俗曲。少数民歌从乡移于邑,经才人文士之手,同样成了俗曲,古代文人怀才不遏者众多,纵然为官,官场生态又会使多数文人遇黜遭贬。

于是,此类文人们便纵情山水,‘退留市井,耽溺诗酒,流连歌伎。歌伎的俗曲被流寓的文人记载下来,竭力效仿,其仿作便也被当成了民歌。历代学人不辨真伪,‘以讹传讹,俗曲就成民歌了。

①流寓:流落他乡居住。

(作者李雄飞,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歌伎的俗曲本非民歌,经过一系列变化被当成了民歌。
B.流寓民歌风格多样,其创作是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然而流寓者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诉求的寄托这一特点始终不变。
C.民众短距离流动在同一文化带,长途流寓则在不同的文化带,前者民歌交流并不理想。
D.民歌比文字的历史要长得多,但也因为文字的出现才使得各地的民歌产生了差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先指出了流传至今的上古民歌及四方之音的来历是由于先民持续流寓,然后指出了各地民歌的差异一直存在。
B.文章第二段先分析古代民众大规模流寓的原因,接着分析了不同的流寓导致了流寓民歌的迥然有异,最后点出歌者的诉求。
C.文中用古人把民歌叫做“风”的事实说明了民歌歌唱的过程是传承与传播的过程,论证了民歌具有动态性与传播性的特点。
D.本文借助于俗曲到民歌的转变,论证了古代文人在某些方面并不严谨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民众大规模流寓并非持续性的,而是骤然流动开来的,这是因为战乱频仍。
B.民众的流寓会引起自然、社会与人文氛围的变化,对于民歌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益处。
C.民歌从此地传到彼地,沿途形成民歌文化过渡区,这与流寓的间断性与复杂性有关。
D.一些文人如果没有怀才不遇或遇黜遭贬,有可能就不会逗留市井,耽溺诗酒,流连歌伎。
2020-01-20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