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378 题号:1570740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生态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型,从原先治理、改造自然的对立关系,转变为人与自然共存互生的友好关系。这一变化正应和了存在论美学的审美观。中国生态美学研究者敏锐地发现了这两者的内在联系,重新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挖掘出生命生存的理论资源,并大胆吸收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来改造实践论美学。

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观本身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虽然强调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性,却绝不仅仅限于物质生产,同时包含着更为广阔的人的整体生存活动,是一种“具有浓郁生态审美意识的唯物实践观”。实践论美学却将其丰富的内涵削弱了,简化了生产与审美之间的复杂关系,将生产活动直接视为审美活动的原因,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分裂、对立,这势必会滋生出人类中心主义意识,而不可能孕育出审美活动。审美只能发生于人与外物相交相洽相生相融的状态之中,而这种关系本身既吻合了后现代的生态整体观,又归属于存在论美学的审美观。因此,生态文明与审美活动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它们都要求人类以审美的态度平等、友好地看待自然,都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

中国生态美学据此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明确阐明自己的立场:人与自然共生共存,走向生态整体论,并倡导生态观、人文观和审美观三者的统一,倡导生态人文主义。生态人文主义得以成立的根据就是人的生态审美本性。人天生具有一种对自然生态亲和热爱并由此获得美好生存的愿望。这种生态人文主义正是新的生态审美观建设的哲学与理论依据。这种生态人文主义是对原有人文主义的批判和扬弃,它清洗了传统人文主义所隐含的人类中心主义,以生态整体观取代人类独尊的观念,以崭新的态度重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从而通向存在论审美观。在生态人文主义的视野中,人和自然万物都自有其价值,人只是自然整体中与其他存在物平等的存在,他参与到整个自然之中成为自然中的一员,与万物共存互生,相亲相融。这是一种应然的生态关系,是当代人应该具备的素养和态度,也为审美活动提供了基本条件。

(摘编自曾繁仁、马大康等人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1有的实践论美学学者认为,自然为人类所控制改造、征服和利用,成为顺从人的自然,成为人的“非有机的躯体”,人成为掌握控制自然的主人。而中国生态美学完全脱离人类生存延续,所以是“无人美学”。

2实际上,生态美学也重视人,只不过它所重视的不再是实践论美学中的那种历史、社会、文化,甚至作为“自然的主人”的人,而是一种存在于生态系统之中、具有生态自我的“生态存在”,即“生态人”。生态美学对于人的论述集中体现在其思想原则上,即批判并超越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人文主义。简言之,生态美学着力彰显人的生态维度,其核心要义是用生态观来重塑现代人文观和审美观。

3实践论美学一直高度重视人,明确提出“人类学本体论的哲学基本命题即是人的命运”,于是“‘人类如何可能’便成为第一课题”。这在20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的特定环境中产生了极大影响,促进了实践论美学的广泛传播和高度认同。但是,当时所谓的“人”的哲学,其实正是“源自康德以来的人的哲学”,即现代主体性哲学意义上的人。这种意义上的人就是现代西方哲学上的“主体”,与之对应的世界则是有待人类去认识,乃至去征服的“客体”,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是这样形成的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关系和征服关系。因此,这种意义上的“人”可以概括为:作为主体、处于世界对立面的认识者和征服者。

4《美学四讲》特意以注释的方式,引用了实践论美学代表著作《批判哲学的批判》中的如下一段论述,足见对这段话的重视:“通过漫长历史的社会实践,自然人化了,人的目的对象化了”。自然为人类所控制改造、征服和利用,成为顺从人的自然,成为人的“非有机的躯体”,人成为掌握控制自然的主人。在这样的论断之中,人竟然成了“自然的主人”;而所谓的“美的本质”的根据,必然就是“自然的人化”,实践论美学由此带上了极其强烈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思想及其美学非常值得反思。生态美学认为,孕育人类的母体是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只能是“自然之子”而永远不可能是“自然的主人”——这种观念正是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它不但不是“美的根源”,反而是“丑的根源”。

5正是看到了现代人文主义这种极度膨胀的人学思想,生态美学努力将之改造为尊重生态系统整体价值、重视人的生态存在本性、强调人对各种生态系统之责任的生态人文主义。生态美学致力于从生态人文主义的角度,去考察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性及其对于地球生态系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着重揭露现代审美观及其主导的审美活动所造成的负面生态影响,即审美暴力。

6简言之,生态美学努力用当代生态观来改造现代主体性哲学及其包含的人文主义,努力将之改造为生态人文主义,并将之作为生态美学的思想纲领和原则。生态美学对于生态人文主义进行了突出的强调,怎么能说它是“无人美学”呢?

(摘编自程相占《中国生态美学的创新性建构过程及其生态人文主义思想立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生态美学的研究,得益于从马克思的实践论美学观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中发现了内在联系。
B.中国生态美学倡导生态人文主义,让当代人产生对自然生态的亲和热爱并由此获得美好生存的愿望。
C.中国生态美学重视的人,已脱离历史、文化等范畴,是对生态系统负有责任、具有生态自我的存在。
D.中国生态美学将人视作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这种观念可有效避免人类审美活动造成的生态危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生态美学的建构过程启示我们,在挖掘唯物实践观蕴含的丰富意蕴时要避免简单化处理。
B.从存在论美学的审美观来看,一个人如果不能与外物相生相融相洽,就不会产生真正的审美。
C.实践论美学在特定环境中产生了极大影响,可见,社会环境对于思想的传播具有决定性作用。
D.“域中有四大,人为其一”一句话体现出的思想,与文中中国生态美学的观点颇有相似之处。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神圣和敬畏并非重返迷信,而是人类对自身理性认识有限性的自觉,对自身审美有限性的自觉。
B.正是审美赋予人类以深切的同情心,使人重新发现自然的价值,以平等友好的态度看待自然及万物。
C.进入工业时代,文学在审美表现中不再完全是对田园牧歌的美好想象,而开始体现出人与自然的疏离对立。
D.如果意识不到审美的急迫性和重要性,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实现生态文明,应该首先从欣赏美开始。
4.材料二是如何逐步反驳生态美学是“无人美学”这一观点的?请简要分析。
5.请综合两则材料,谈一谈你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秦儒学对于心性的探讨,主要停留在现实经验的伦理道德层面。直到宋明时期,在隋唐佛教本体论思维影响下,儒学心性论才从经验的层面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

心与性是宋明儒学心性论的核心概念,心在宋明儒家那里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道德本心,属于道德理性范畴;二是理智之心,属认知理性范畴。性在宋明儒家那里,主要是指人的本性、本质,同时又是一个内在的价值范畴。宋明儒家认为,人性根源于天道。《中庸》谓“天命之谓性”,就是说天道下贯为人性,天道与人性相统一。性是根源于天道的客观性原则,心是主体性自觉意识的形著原则。

佛家所说智“心”是无分别直觉智慧,属于超理性的范畴,不是道德理性。佛家所说“性”,是指宇宙空理、实相,实际上是境界本体。佛家追求以直觉智慧亲证宇宙实相,获得超道德的宗教解脱之境。儒家所说本心根源于天道生生实体,心体或性体既是道德本体,也是宇宙本体。儒家强调存养本心,以保持本心的昭昭不昧,通过本然之心的随感应物(“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而实现宇宙自然与道德秩序的统一。

儒家心性论旨在明见人性本源,经由尽心尽性而知天,与天道相契应,实现生命境界的超越;通过参天地赞化育,发挥心本体的创生功能,将宇宙创造成合目的道德世界,实现宇宙自然与道德秩序的统一。佛家则注重开发众生本有的智慧,追求以超理性的直觉智慧体证宇宙实相,成就宗教上的理想人格;并通过无所执著、随缘顺化的人生态度,而达到超道德的宗教境界。儒家关注如何在现实世界建构理想的道德和政治秩序,佛家则关注如何实现超道德的、无烦恼的人生境界。

(摘编自单正齐《宋明儒学与佛教——基于心性论视域中的比较》)

材料二:

北宋僧传,当首推释赞宁的《宋高僧传》。释赞宁,五代吴越人,宋初随吴越王钱俶入朝,获封“通慧大师”,曾任翰林院学士、史官编修。在宋真宗支持下,《宋高僧传》于端拱元年(988年)编修完成,主要载录唐代僧人事迹。

释赞宁的“国师”身份,加之《宋高僧传》的编撰背景,使这位皇家僧侣与世俗政权格外亲近。在《进〈宋高僧传〉表》以及《高僧传序》中,赞宁阐明编撰宗旨,褒扬世俗政权对宗教的支持。如果舍去冗繁的赞辞与形式化的客套,不难看出宋初僧人有意取法史传,对世俗政权与佛教的互利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

赞宁《宋高僧传》体例上的最大变化,莫过于将传记人物分为“译经”“义解”“习禅”“明律”“护法”“感通”“遗身”“读诵”“兴福”“杂科”等十科,每科之下又有十六字注疏。“十科”述评文字简短,类似史赞。

释智圆,字无外,自号中庸子,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卒于乾兴元年(1022年)。宋代之前的僧人很少有自传,智圆改变了这种局面。智圆个人文集《闲居编》收录《中庸子传》《病夫传》,两篇均为自传。《中庸子传》洋洋数千言,篇幅规模远超唐人。《病夫传》也是作者自叙心志之作,篇幅较短,内容上承接《中庸子传》,可视为《中庸子传》的补充。

传记具有史传属性,应如实记述人物的言行事迹。然而,“自传”却有不同,尤其是中国的自传,更注重精神世界的开拓和文化人格的塑造,至于人物事迹反倒在其次。《中庸子传》与《病夫传》继承了陶渊明以来的自传传统,注重自我思想的阐发,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譬如,《中庸子传》以儒家“中庸”解读释氏“中观”,又以“中观”反证“中庸”,由此建立“儒释互补”的文化格局;《病夫传》则以“病”为寓,表明“不为权动,不为名役”的人格理想。释智圆的自传虽也涉及个人的部分经历和平生著述,但这些身外之事、身外之物无非是要阐述作者的“中道”观,表达“儒释相贯”的理念。

释契嵩(1007-1072年),字仲灵,藤州镡津人(今广西滕州),七岁出家,先后受业于衡山洪堙禅师、筠州晓聪禅师,游历庐山、杭州等地,卒于杭州灵隐寺。契嵩主要活动于北宋仁宗朝。此时政治安定,文治隆盛,释家僧众文化修养普遍较高,尤其热衷于文艺创作。契嵩生前撰有《嘉祐集》《治平集》,共百余卷,宋僧怀悟整理散佚作品,编有《镡津文集》21卷。

今本《镡津文集》卷13载录两篇传记:《陆蟾传》《韩旷传》。《陆蟾传》和《韩旷传》是典型的“文集传记”。两篇作品篇幅短小,以论为主,叙事扼要,吸收史传人物论特点,以一事展开议论。陆蟾乃民间高隐,与作者并无直接接触。契嵩久闻其诗名,又听闻另一位隐者高阆论及陆蟾之诗,进而由诗想见传主品行,遂有“负节守道”的感慨。契嵩认为,由诗观志,“则君子、小人可以尽之”。“诗言志”是感知传主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陆蟾传》几乎没有记载传主“守节”的具体事迹,全由传主的诗歌引发感慨,如此体式自不同于历代《高僧传》,在唐宋私家传记中也颇具特色。

(摘编自孙文起《“援儒人释”:论北宋“僧传”的文体自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学心性论在先秦时期主要还停留在现实经验的伦理道德层面,直到宋明时期,儒学心性论才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B.心与性既是宋明儒学心性论的核心概念,也是佛家的概念,在儒学和佛家那里概念的内涵却不完全相同。
C.释赞宁所说世俗政权对宗教的支持并非虚言,他自己就有“国师”的身份,《宋高僧传》的编修也得到皇帝的支持。
D.释智圆《中庸子传》与《病夫传》均为自传,前者叙述个人经历的文字比较少,后者则是在这方面作为前者的补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不过二者比较的内容与目的都不相同。
B.“与天道相契应,实现生命境界的超越”与实现“无烦恼的人生境界”本质上是一样的。
C.材料二大体按照创作的时间顺序介绍了《宋高僧传》《中庸子传》等僧传的写作风格。
D.儒家和佛家都为成就理想人格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都体现出人本主义特色。
3.下列选项,属于儒家心性论观点的一项是(       )
A.本心是先天的至善本体,来源于天理的性,内蕴于本心,所谓“理在人心,是之谓性”。
B.“性”即是空理,诸法缘起性空。“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C.《起信论》认为众生本具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真如心),具有先天的解性或本觉。
D.一念无明法性心,无明当体即空,当体即是自性清净心,空性即心,心即空性。
4.从释赞宁《宋高僧传》、释智圆《中庸子传》、释契嵩《陆蟾传韩旷传》等作品中,可以看出北宋“僧传”的文体有哪些变化?
5.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中国本源的传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2023-06-14更新 | 10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艺术真有些儿奇妙: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绘画,讲到远近法差不多没有一幅不错。

《仇文合制西厢记图册》中就可看见许多显著的远近法错误的实例。这种画犯着种种错误,画中没有眺望的中心点,画家没有一定的立场,忽左忽右,忽高忽低,忽近忽远,分别地观察各物的形状,局部地描写出来,凑合而成一幅绘画。我选出上述图册摹写其中之一的大体轮廓如下面图(图一)来,依照西洋的画理而另拟远近法正确的图(图二),比较观察,始知这差异乃由于东西洋艺术的性质根本不同而来。

试比较观察前面的第一图(仇英原作)与第二图(依西洋画法改作),最初所得的感觉,后者就是现世常见的景象,前者便似“别有天地非人间”。后者是事实的,前者是虚构的。第一图所表现的,似是我们读了《西厢记·惊艳》一出后闭目想象所见的普救寺的光景。第二图中所表现的,却是我们身入灵隐寺等处时实际看到的光景了。西洋美术自古注重写实。希腊时代的神像雕刻,都依照人体解剖学。文艺复兴期的画家都讲究远近法。东洋艺术的态度则不然,一向注重空想,绘画当然也不务写实,而描摹想象中的情景。想象的世界中,行动非常自由;眺望景物时自己的立场要高就高,要低就低,要左就左,要右就右。这犹似做梦,昔人云“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伏在斗室中描山水图的中国画家,正同这相思家一样。做梦一般地飞绕天涯而眺望景物,把不同时所见的光景收入同一幅画中,上下重叠地描写的便是山水“立轴”,左右连绵地描写的便是山水“图卷”。立轴是像两个黄金律长方形相连接一般狭长的一条纸,山水可以重重叠叠地画上去,仿佛飞机中望下来所见的鸟瞰图,而各种景物又都可作平眺形。图卷有横长数文者,一丘,一垒,一桥,一亭,连绵不断地画过去,比回旋照相镜头所摄的大团体摄影收罗更广,而各部又都可作正眺形。洋画创作的时候,首先必固定自己的立场,而规定画的中心点。务求其肖似实景,与我刚才第二图时同样态度。这可说是实景的背摹或仿造,与中国画的想象性质完全不同。现在从表面上拿西洋的画法来规律中国画,当然可指摘其远近法的错误,而见其为局部凑成的不统一的绘画。但就根本一想,这远近法的错误与画面的不统一,正是中国画的特质所在。利用错觉而在平面的纸上假造立体形的远近法,原是西洋艺术上的事。这在图画教科及实用美术上固然是很重要的法则,但不能拿来规律崇尚自然而取综合式的中国古代艺术。

(摘编自丰子恺《认识绘画》)

材料二:

中国画所表现的境界特征,可以说是根基于中国民族的基本哲学,即《易经》的宇宙观:阴阳二气化生万物,万物皆禀天地之气以生,这生生不已的阴阳二气织成一种有节奏的生命。中国画的主题“气韵生动”,就是“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伏羲画八卦,即是以最简单的线条结构表示宇宙万相的变化节奏。

西洋绘画的境界,其渊源基础在于希腊的雕刻与建筑。以目睹的具体实相融合于和谐整齐的形式,是他们的理想。近代绘风更由古典主义的雕刻风格进展为色彩主义的绘画风格,虽象征了古典精神向近代精神的转变,然而它们的宇宙观点仍是一贯的,即“人”与“物”,“心”与“境”的对立相视。

而这物、我对立的观点,亦表现于西洋画的透视法。西画的景物与空间是画家立在地上平视的对象,由一固定的主观立场所看见的客观境界,貌似客观实颇主观(写实主义的极点就成了印象主义)。就是近代画风爱写无边天际的风光,仍是目睹具体的有限境界,不似中国画所写近景一树一石也是虚灵的、表象的。中国画的透视法是提神太虚,从世外鸟瞰的立场观照全整的律动的大自然。他的空间立场是在时间中徘徊移动,游目周览,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一幅超象虚灵的大的诗情画境。所以它的境界偏向远景。在这远景里看不见刻画显露的凹凸及光线阴影。一片明暗的节奏表象着全幅宇宙的氤氲的气韵,正符合中国心灵蓬松潇洒的意境。故中国的境界似乎主观而实为一片客观的全整宇宙,和中国哲学及其他精神方面一样。

中国画因系鸟瞰的远景,其仰跳俯视与物象之距离相等,故多爱写长方立轴以揽自上至下的全景。数层的明暗虚实构成全幅的气韵与节奏。西洋画因系对立的平视,故多用近立方形的横幅以幻现自近至远的真景。而光与阴影的互映构成全幅的气韵流动。

(摘编自宗白华《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材料三:

       (明)戴进《溪堂诗意图》                                           (尼德兰)小彼得·勃鲁盖尔《雪中狩猎》

绢本设色19.4cm*104cm                                                                 木版油画32.5cm*25.5cm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远近法的西洋画理衡量,很多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错误显而易见,对于中国国画的这种不足,作者深以为憾。
B.丰子恺借助摹写的两幅图说明了中西方绘画在空间展现上的不同,指出中国绘画的自由度高于西洋画。
C.中国画的山水立轴或图卷,很容易使观者联想到“关山万叠”“云树千重”“碧波千里”等诗文用语。
D.西洋绘画中贯穿的宇宙观点始终是一致的,即“人”与“物”。“心”与“境”的主客观对立相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绘画上的种种错误主要是由画家缺乏西洋画理、绘画没有固定的立场造成的。
B.西洋画根基于雕塑建筑,中国画根基于哲学。两者的差异源于对空间法则的重视程度,难论高低。
C.西洋画的透视法貌似客观实颇主观,中国画的透视法观照整体的动态自然,似主观而实客观。
D.中国绘画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超象虚灵的诗情画境,影响了中国心灵蓬松潇洒的意境。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展现中国画的特质的一项是(     
A.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528.7厘米X24.8厘米的横幅长卷,全景式描绘了三大空间场景。
B.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以长卷形式将五个时间段的叙事性场景描绘在一幅画面中。
C.东晋顾恺之仰慕曹植的《洛神赋》,遂绘制出名画《洛神赋图》,活化了洛神的绝世之美。
D.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几点墨色和几笔水纹,但却营造出烟波浩渺的动人意境。
4.材料一是怎样论述中西绘画的不同的,请简要分析它的论证思路。
5.请结合文本内容,从材料三两幅绘画作品中任选一幅谈谈你的理解。
2021-12-14更新 | 13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题。

材料一:

1958年3月,茹志鹃在《延河》发表短篇小说《百合花》,以灵妙之笔写残酷的战争题材,讲究铺垫与神韵,讲究留白与象征,与当时流行的英雄书写风格迥异,读来令人内心深受震撼。茅盾慧眼识金,读后立即为之撰写精彩评论,通篇都是赞语。《百合花》得以转载于当年《人民文学》第6期,赢得好评如潮,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设若当年没有茅盾的披沙拣金和着意推举,《百合花》销声匿迹于当时的文化语境之中,恐怕是极有可能的。对好作品的毫无保留的“叫好”,是一种“有力量”的评论。

识人贤否不易,道作品长短亦难。好的评论家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与出色的理性思辨能力,更要有优异的审美直觉和悟性。二者兼具,方能对作品的内涵进行精辟阐发,方能对作品的得失作出令人信服的评判,并提出中肯的建议。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操千曲”与“观千剑”,意味着长期不懈地流连于古今中外文学原创经典,孜孜不倦地含英咀华。

应该说,诗乃一切文学之核心。无垠的想象、极致的抽象、神秘的哲理,最是集中于诗中,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是诗性的充分呈现。我国自古就是诗之王国,天人合一观念始终统摄着文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象思维从来都是文学创作的看家本事,要加倍增强审美感知能力,必须多读诗,多读诗性之作。中国古代的诗话,对培养审美眼光尤为得力。而西方深刻的文艺理论著作,则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理性思辨能力,深化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并启迪我们找到恰当的研究视角与学术路径。

有生命力的文学评论,建立在真切而深刻的审美感受基础之上,而不可能只是冷冰冰的就事论事,干巴巴的道辑推理。评论家首先应该从文学作品中体验到一种异乎寻常的生命感动和灵魂震撼,引发深入思考,然后才去抽绎和总结隐含其中的某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不少学者发现,将西方现代人文社科理论应用于我国的当代文学研究,对于打开思路、拓宽视野、构建断的学术体系颇有裨益,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由于对文学作品缺乏真切生动的审美体验与感语,文章写得生硬艰涩,了无生气,让人难以卒读。

文学评论界少谔谔之音、多好好之言,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近来一段时间专家学者已从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究和反思,此不复论。除此之外,大概还有“温良恭俭让”传统文化因素的潜在影响。事实上,文学作品一旦问世,它就成为一个独立而客观的存在,评论家有必要批开世俗的私心杂念,依照自己的认知与体语,对作品的价值进行阐发,唯有这样,他才能有新发现、新收散,评论才能有的放矢,发挥实效,学术乃天下之公器,需要一种为达真理无私无畏的勇气,褒贬由自公道,推论源自真凭实据,评论家也务必坚中学术良知,把研讨限定在文学的界域之内,秉持公道心与同理心,持论有据。

(摘编自赵海菱《真凭实据地探究文学的秘密》,《光明日报》2021年10月6日)

材料二:

文学创作行业能够在时代的浪潮中稳步发展,需要文学批评写作人员在新媒体背景下,打破传统写作观念对自身发展的桎梏,自主地对新思想、新观念、新模式以及新气象进行学习,意识到对自身观念进行变革的重要性,能够自主地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文学批评写作工作中,并创新式地利用不同多媒体形式对文学批评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与发展,在保证文学制作领域未来稳定长久发展的同时,切实提升文学批评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从而在促进信息传播速度最大化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写作质量。

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需要大量高素质复合型专业文学批评写作人员的支持,但现如今很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都无法达到要求。对此,广大从业人员必须尽快调整思想,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对传统写作行业造成的冲击,积极自主地学习相关技术,掌握技术融合的有效方法和形式。同时,文学写作部门的领导必须加强对技术融合重要性的认知,将更多的资源倾斜到这一方面,组织专家人员对网络媒体存在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精准把握技术融合的正确方向。

为了体现文学批评工作的本质,需要文学批评写作人员意识到情感共鸣是推动创造性批评最直接的要素,因此在进行批评写作时,需要写作人员对自身主体意识进行有效的构建,从自身文化积累中所形成的审美情趣、文化意识、情感需求,文学观念以及哲学意识入手,对作品的创作现象以及主体趋势进行准确的分析评论,分析其能否在符合批评主体意识的同时,形成符合大众需求的批评意见。主体意识是指导文学批评写作人员评论深度的重要因素。文学批评写作人员需要以审美为载体开展写作活动,但需要合理把控自身的审美需求,通过主体意识的建立与完善,对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价值与存在的问题,以理性客观的角度进行阐述,在文学批评内容具有满足读者审美需求的同时,保证批评结论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摘编自吴晓样《浅析当代文学批评在新媒体时代的应对策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茅盾的着意举荐,小说《百合花》才成为经典之作,并被不断转载,后世人们也争相赞美和传颂。
B.中国古代诗话和西方文艺理论著作对提高评论家的专业技能有很大的帮助,是评论家的必读之物。
C.文学批评者只关注作品好的方面,忽略差的方面,以免伤人自尊,这是受“温良恭俭让”传统的影响。
D.新媒体时代,文学创作行业要在时代的浪潮中稳步发展,文学批评写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操千曲”与“观千剑”,喻指评论家通过研究原创经典文学作品以提高理论功底及审美直党和悟性。
B.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种充满诗性的独立存在,它需要文学评论家客观公正地发现并阐发它的价值。
C.一些评论家将西方现代人文社科理论运用到我国当代文学研究中时,往往将评论文章写得诘屈聱牙。
D.评论家的主体意识体现了他对作品的认识和把握,因而这种认识和把握是合大众需求的批评意见。
3.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文学批评可以帮助创作者对文学的规律、性质以及特征进行深入的认知,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自身的文学创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B.文学创作遵循的是个人化原则,而文学批评恰恰需要一个整体的视角,要将一部文学作品放在整个文学传统或者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这也造成了两者关注点是错位的。
C.批评家要运用自己敏锐的审美直觉、深邃的理论洞穿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自觉参与批评对象,真实地说出自己切身体会的话,记录下自己独特的审美评价和审美判断。
D.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解释虽然算不上最终、最权威的批评,不过肯定是和普通读者有所不同,可以算作一个“特殊的读者”。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评论家如何提升文学批评能力?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2021-12-24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