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5 题号:1576633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知识付费是一种与知识传播相关联的商业现象,近年来的发展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所谓知识付费中的“知识”,与传统媒体中的“知识”有所不同。这里的“知识”,其本质是通过交易手段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认知盈余,是通过市场规律和便利的互联网传播达到信息的优化配置,其形态包括线上教育、数字出版及咨询业等多种形态。知识付费可以看作“信息付费”,即在信息生产和消费者之间存在消费差,并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信息沟通和变现。

知识付费风口的到来给整个内容生产领域带来了新的生机。对于知识生产者来说,知识付费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保护知识信息生产者的知识版权,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对于知识付费的用户来说,在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却相对稀缺。知识付费能够使用户高效地筛选知识,获得更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摘编自王国英《知识付费对内容为王的反思与重构》,《新闻论坛》2018年2月)

下图是市场知识付费排行榜中占有率大的几款产品(知乎、得到、在行、百度知道)的横向对比分析。

表一(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材料二:

“知识付费”热在某种程度上是知识经济在人们生活中的倒影。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接入互联网的同时,也接入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即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知识经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进步,“知识”成为支撑经济和经济增长的首要生产力要素,相应的人力要素、物质要素被大大削弱。在今天的社会中,个人要想在经济生活中取得成就,知识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迫使个人不得不获取更多的“知识”。

从社会经济生活的角度出发,知识对于消费者而言已经是一项必须要进行的消费。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移动互联网下信息爆炸所带来的社会议题如走马灯般快速变化,消耗着人们的注意力。如果不及时吸收新的知识和讯息,又很容易与同龄人失去共同话题。这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被迫追赶的焦虑感,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人们追赶时代步伐所必须付出的努力,即不停地学习以提升自己。

从知识付费者的角度而言,知识付费项目确实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调查机构的研究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规模为0.93亿人,同比增长93.8%,预计2018年将达到2.9亿人。

(摘编自张程《内容付费:知识经济的倒影》,《记者观察》2018年3月)

表二(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材料三:

实际上,知识付费作为一种互联网产品必然会遵循互朕网的法则,当然也免不了染上互联网的恶习。这个光速的时代,已经不给我们太多的时间去真正深入了解我们遇到的问题和感兴趣的事情,浮躁、表浅、速成是从“知识付费”产生之初就携带的基因,而我们强加给知识付费上的任何大的抱负,比如我指望通过听某一门大师课而获得我对不了解的领域的一个系统认知,这几乎是不可实现的。产品本身无论多精致也都是一个互联网的短、快、浅的通俗产品,音频这种方式本身抵达我们的时候就极容易流失,比如讲述内容的人可能讲不清楚、噌杂环境的消磨,听的时候人的注意力会分散。那么知识付费可以给我们什么?知识付费给我们一种“我在学习的路上"和“时间没有虚度”的自我暗示和安慰。毕竟比起通勤路上和睡前的发呆和胡思乱想,有人在耳边谆谆善诱,我们多少还是会拾取一些到脑子里的。还有就是当我们迫切地需要了解一个东西的时候,找到某一个知识付费产品,去粗取精后的知识的确更容易让我们快速获得。至于批评家们所指出的希望以知识付费去应对时代焦虑,那也是对知识付费的苛求。

(摘编自澎湃新闻网)

材料四:

知识付费产业要想向着更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必然会经历重大洗牌。洗牌后,未来的知识付费行业或许只能留下一两个平台,其他知识输出方只能在这些平台上生存。平台会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精准匹配知识分享者的产品和客户需求,保证客户找到有用的产品,而知识分享者找到能够“听得憧的人”。同时,平台要想做出声誉,就必须对知识产品严格评估。而知识产出者要想生存,必然会朝两个方向分化:一个是部分知识生产者会走向更垂直、更深度的道路,在某一领域深耕细作,保证自己提供的东西“有用”是他们的生存依靠;另一个是部分知识生产者会走向泛娱乐化的道路,他们提供的东西主要用于陶冶情操,扩大见识,保证自己提供的东西“有趣”是他们的生存之道。总之,所有的知识生产者都必须提供更专业、更聚焦、更精准的产品。

(摘编自易鹏《知识付费还得“洗牌”》,《环球时报》2017年11月2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付费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去粗取精后的知识,更容易让我们快速获得,从而增长知识,实现我们系统认知某一事物的愿望。
B.“知识付费”先天带有浮躁、表浅、速成等基因,其产品具有短、快、浅的特点,“知识付费”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某种自我暗示和安慰。
C.目前市场上知识付费排行榜中占有率较大的几款产品中,得到、在行在内容的质量、动机纯粹性和购买的成本上都处在比较高区域。
D.中国内容付费用户增长速度在2015-2018年间不断加快。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付费是通过市场规律和互联网传播,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认知盈余的一种商业现象。
B.从数据显示来看,2018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将是2016年的三倍之多,由此可见,知识付费 产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C.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大大削弱了支撑经济和经济增长的人力要素、物质要素,“知识”成为首要生产力要素。
D.未来知识付费平台能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精准匹配知识分享者的产品和客户需求,并对知识产品严格评估。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付费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知识信息生产者的知识产权,又能给知识付费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稀缺信息。
B.知识付费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和对于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有直接关系。
C.知识付费能够减缓因移动互联网信息爆炸所带给人的焦虑感,这说明好的内容在人们心目中是值得付费的。
D.知识产出者需要朝着更垂直、更深度和泛娱乐化两个方向分化,才能在未来的知识付费产业中找到生存之道。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第一,家与国的统一性。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西安半坡所发掘的距今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着大量的适合于一夫一妻居住的小屋子,显然,家是这个部落的基本单位。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尽管此后在国家层面上,血缘关系的实际意义有所淡化,但它一直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精神纽带。家庭伦理用于治国就成为政治原则。治家与治国具有内通性,所以《大学》说“治国必先齐其家”,“一家仁,一国兴仁”。

第二,国与族的统一性。国是政权概念,族是种群概念。中国这块大地上,存在过许多民族。这许多民族,不管是共时态存在还是历时态存在,均可以寻到某种内在的关系。族与族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为血缘性,另为社会性。民族之间不只是存在着血缘性的关系,也还存在社会性的关系,其中最主要是文化关系。文化关系当它内化为民族精神,就具有类血缘的意义,这就是说,民族不只是具有自然的血缘性,还具有文化的血缘性。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诸多民族是有共祖的。共祖不是一位,而是多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炎帝和黄帝。炎帝和黄帝不独是华族的共祖,也是诸多少数民族的共祖。《山海经》云:“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颛顼(黄帝孙)生驩头,驩头生苗民。”又云:“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氐人。”《山海经》是一部出自战国时期的人文地理书,兼有神话性质,所言民族之间的自然血缘性关系也许不一定是科学的,但如若从文化上考虑,它们之间也是有可能存在着文化上的血缘性的。

第三,国与国民、国土(国域)的统一性。中国的国土其核心地区是相当稳定的。谈到中国,人们会自然地联系到中国这一疆域。这疆域既是国之域,也是民之家。《逸周书》云:“国有本,有干,有伦质,有枢体。土地,本也;人民,干也;敌(他)国侔交,权也;政教顺成,伦质也;君臣和(悦),枢体也。”这是说,国土即疆土是国家之本;国民是国家主干;国权是国家的基础,与他国进行交往,国权是首位的原则;国学即“伦质”,是国家意识形态;君臣和睦是国家稳固的枢机即关键。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国家、国土、国民、国君、国权、国学、国枢是一体的。

家国情怀究其本是一种哲学意识,是人对其本——家与国的意识。与别的哲学意识不同的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是情理合一。在生活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还不如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情感——一种既厚重又绵长的家国浓情。正因为如此,家国情怀也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以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摘编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生活过的民族存在某种内在关系,具体来说是指血缘性关系或社会性关系。
B.文化关系内化为民族精神后具有类血缘的意义,文化的血缘性决定着各民族关系。
C.血缘关系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精神纽带,治家与治国具有内通性,家庭伦理用以治家,也是治国的政治原则。
D.国土即疆土是国家之本,所以国家、国土、国民等概念在中华民族意识中是一体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情理合一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因而家国情怀是一种哲学意识。
B.文章从家与国、国与族等三个统一性,系统阐释了中国人家国情怀的特殊性。
C.文章最后呼吁当代文艺工作者抓住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斗。
D.文章引用了古代典籍中的文字、名人名言,用于佐证说理,论述有理有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炎帝和黄帝是中国诸多民族的祖先,由《山海经》的特点推测其记载的血缘性关系可能是指文化血缘性。
B.家国情怀是一种哲学意识,因其在生活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既厚重绵长的家国浓情而成为一种美学情怀。
C.由于时代等原因,张载、范仲淹的家国情怀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
D.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内核,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彰显了这种美学精神。
2020-07-14更新 | 7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化遗产,是以现代社会生活作为参照物确定的概念。它更多的是指工业文明前的文明创造物,它正随着现代文明的深入发展而逐渐消亡。由此论之,工业文明历史浅近的国家,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的交合部更为广阔,中国即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
随着20世纪后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推进加剧、商业市场与消费经济的迅速崛起,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科技文明与商业文明急速转型,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急剧的变革,属于非物质遗产蛰伏地的旧有文化就成了最后的融冰。针对现代都市文明来说,作为人类文化记忆的非物质遗产,是旧有生活方式的智慧结晶,是祖先留下的文化基因。我们需要保存住这些文化符号,以延续自己的民族血脉。然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却又是消灭这些文化符号的罪魁祸首——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发展悖论。好在现代人类从教训中逐渐懂得了尊重传统的意义和价值。先于我国开始工业化的一些东方国家也先于我国瞩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早在5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无形文化财”的概念,韩国也较早开始了对无形文化的保护行动。1949年以来,中国人有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观念并付诸行动,然而我们以往的理解和措施远不够全面和完善,加上“左”的干扰和扭曲,使得这项工作长期以来步履艰难。
今天我们面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描述的典型化困难局面:“随着当今世界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形式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并受到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农业区缩减、移民和环境恶化的影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和消解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例如作为传统戏曲大国,我国的剧种近30年来急剧萎缩,种类数量锐减,一半剧种专业剧团消失而只剩下业余演出,许多剧种唯余一脉香火,只剩下一个剧团,成为所谓的“天下唯一团”。中国宫廷乐庞大而完备的体系不复得见,反倒是周边国家保有其吉光片羽的折光:世界第三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韩国宫廷宗庙祭祀乐,本是以中国宫廷仪式记载为基础而形成的完整演奏程序;越南宫廷雅乐也受到中国的明显影响。许多民间传统被冲击得残缺不全,无法聚合成为完整的文化空间,例如北京老天桥市场,原是一个著名的文化空间,首批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摩洛哥加玛广场,就与之十分相像。加玛广场是当地人聚集游艺的场所,就有说书、杂技、戏剧、舞蹈、耍蛇、吞火、算命、草药、纹身、布道、出售食品等——这与我们所了解的老天桥市场如出一辙,但天桥却消亡了。韩国申报成功的江陵端午祭对中华端午节日仪式保存完好而又有许多衍生发展,使之文化空间的味道更加浓郁,而我国遍布全国各地仍然呈活体状态的端午节习俗,除了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已经比较缺乏内涵。汉民族春节习俗从保存完整程度说,甚至可能出现大陆不如台湾、海内不如海外、中国本土不如外土中国城的情况。今天我国保存较完整的文化空间一般只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例如一些歌吁节之类,它们受到的时代冲击相对较小。
传统文化加速消亡的结果,是它所寄托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审美理想的淡化与稀释,从而带来民族个性的变异和扭曲、民族特征的弱化和消亡,最终引起民族文化基因的改变。为世界各民族所特有的不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如果被一致的现代工业文化符号所取代,七彩的世界就会统一为灰色,人类文明就会陷落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在保持文化多样性方面,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渊薮的中国,负有更大的历史责任。
1.下列关于“文化遗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化遗产,是以现代社会生活作为参照物确定的概念,更多的是指工业文明前的文明创造物,它是旧有生活方式的智慧结晶。
B.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的文化基因,它正随着现代文明的深入发展而逐渐消亡,为了延续民族血脉我们需要保存住这些文化符号。
C.对文化遗产理解的片面、保护措施的不完善以及“左”的干扰和扭曲,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长期以来步履艰难的重要原因。
D.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审美理想的淡化与稀释,加速了文化遗产的消亡,最终引起民族文化基因的改变,使人类文明万劫不复。
2.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文化遗产面临的“典型化困难局面”表现的一项是
A.作为传统戏曲大国,我国的剧种近30年来急剧萎缩,种类数量锐减,一半剧种专业剧团消失而只剩下业余演出,许多剧种唯余一脉香火。
B.相较于韩国申报成功的江陵端午祭,我国遍布全国各地仍然呈活体状态的端午节习俗,除了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缺乏其他文化内涵。
C.一些周边国家保有我国文化古代文化吉光片羽的折光,例如韩国宫廷宗庙祭祀乐,本是以中国宫廷仪式记载为基础而形成的完整演奏程序。
D.许多民间传统被冲击得残缺不全,无法聚合成为完整的文化空间;因受时代冲击较小,较完整的文化空间一般只保存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工业文明历史浅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的交合部更为广阔,在保持文化多样性方面,负有更大的历史责任。
B.从汉民族春节习俗保存的完整程度来看,大陆不如台湾、海内不如海外、本土不如外土中国城,这些现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C.先于我国开始工业化的一些东方国家也先于我国瞩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经济发展的结果不一定必然带来文化遗产的沦落。
D.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农业区缩减、移民和环境恶化,影响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增加了它消失的危险。
2016-11-18更新 | 2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气候变化引发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痛点。严峻的生态形势日益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促使人们不得不反复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对这样的时代课题,我们自然会想起马克思。回首二十世纪,没有哪一种学说像马克思主义那样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全部生命力植根于当代人类生活、社会实践和发展本身的矛盾之中,马克思的哲学仍然具有意义,是人类解决生态问题的宝贵思想资源。

自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这个研究领域开启以来,其论题鲜明的时代感和具体的实践指向,越发使其呈现出与人类文明发展休戚相关的重要意义。面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研究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一方面,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思想、新视域的开掘,使其随着时代发展更加丰富;另一方面,着眼于全球生态治理,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思想保障。

人类由原始蒙昧逐渐走向文明时代,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的自然观念中蕴含着不同的生态见解。人类童年时期以神话的形式来解读世界,形成的有机论的自然观是有利于自然万物和人类和谐相处的。古希腊哲学开始运用理性来看待世界,继承了有机论的观点,也诞生了人类管理自然思想的萌芽。中世纪在宗教神学旗帜下形成了人类管理自然的思想,文艺复兴时代有机论的自然观(承认自然是活的有机体。)稍纵即逝,很快被机械论的自然观(把自然看成巨大的机器,物质的运动变化是理所当然的,人类成为了自然的主人。)代替,人类中心主义逐渐占据思想舞台,至今仍被诟病为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自然哲学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继承和批判,实现了理论转向,确立了以实践为本质、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核心点、以“两个和解”(人和自然和解,人和人和解)为价值旨归的富含生态意蕴的自然观。马克思指出,劳动和生产是人与自然联结的纽带,无论在个体还是集体层面,劳动使人与环境之间进行持续的物质新陈代谢。在资本逻辑下,这种物质的新陈代谢出现了断裂,也就是生态物质循环被人为地破坏,环境逐渐丧失自我修复的能力,造成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马克思认为,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生产方式造成的。资本主义由于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对利润的疯狂追求,其天然就是反自然、反生态的。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共产主义的生态性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一个生态和谐的共产主义不是乌托邦,是可以通过自由的联合体对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理性控制实现的。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马克思自然观及生态思想是一个被持续关注的主题,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逐渐形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生态批判,作出了非常重要的理论贡献。但是,由于无法跳出资本主义制度框架本身,显示出了其理论的局限。

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当代价值已经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展现出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始,经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国情,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缓解了生态与生产、生活的矛盾,生态治理初见成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事实表明,人类社会越是进步,对生态和环境的品质要求越高,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越是期待。两个世纪以前,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指出其生态弊病,预言只有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今天我们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指向的历史大视野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是十分重要的时代课题。中国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智慧,立足本国,积极参与世界生态治理的全球合作,成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正带领世界走向人类文明的新时代。

(摘编自《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当代价值》)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重视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研究,就能为解决人类生态问题提供思想保障。
B.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诞生于马克思自然观及生态思想,因其制度性质而具有局限性。
C.马克思认为,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是由于在资本逻辑下,物质循环被人为破坏。
D.人类在逐渐走向文明的过程中,因历史阶段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态见解。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开篇以严峻的生态形势引出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研究至关重要的观点。
B.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来看,人类童年时期对自然的神话式解读优于人类中心主义。
C.材料四五段阐述了马克思自然观及生态思想的内涵,简要介绍了国外的研究情况。
D.最后一段中的“事实”是指两个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疯狂追求利益,导致生态危机。
3.下列选项,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不符合的一项是(     
A.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吕氏春秋·义赏》)
B.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齐桓晋文之事》)
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D.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识仁篇》)
4.简要概括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
2024-03-11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