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70 题号:1580592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游侠作为一种潜在的欲望或情怀,在好多人心里面都蕴藏着,只不过表现形态不一样而已。中国人的理想境界是少年游侠、中年游宦、晚年游仙。少年时代的独立不羁、纵横四海是很多人所盼望的。浪迹天涯的侠客,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或者说是对于平庸的世俗的日常生活的批判。在这个意义上,跟打斗本领没有直接关系,也不见得非快意恩仇不可。这更像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愿望与情怀。

游侠想象和武侠小说不太一样。虽然都讲侠,但前者不见得非有武功不可,它强调的是精神气质,而不是打斗本领。司马迁心目中的游侠,主要是讲义气,救人于厄难之中;至于强调打斗本领,那是从唐传奇才开始的。唐传奇开始渲染侠客如何武功高强,杀人于千里之外。日后各种各样的游侠文学及艺术,开始强调技击本领而不是精神境界。这是当初的游侠诗文与后世的武侠小说不太一样的地方,后者更追求情节曲折,更强调快意恩仇,更突出技击的本领。

游侠的,本身就是流动的意思。所谓不轨于法既包含了对于各种规定性的背叛,也是追求在不同阶层、文化、种族间的自由流动。不满现有的固定位置,自觉处于边缘状态,游民游侠都不太受法律制度的约束,但二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异。比如,相对于游民,游侠更带有反叛性,也更多地寄托了文人的想象与情怀。千百年来,游侠理想及游侠形象被高度文学化了,变成一个象征性符号,代表了文人对于日常生活的超越,故其审美价值远高于游民。

之间,我更看重后者。所谓以武行侠只是辅助性手段,才是根本目的——那是一种高贵的精神气质,很可能可望而不可及。只不过在后来的小说及电影中,越来越得到重视。武侠小说或功夫电影特别强调打斗本领,也就是说,更看重行侠的效果而不是心情。单有除霸安良的意愿还不够,还得能在打斗中取胜。这不仅是道德问题,还牵涉观赏效果。杖剑行侠的和欢娱笙歌的。本不是一回事;但落实在关于侠客的文学艺术中,却有相通处。不管是武侠小说还是功夫电影,侠客不仅要武功高,能杀死坏人及仇人,还要打得好看。在某种意义上,侠客的武功带有表演成分。武侠小说家的一大本领,就是驰骋想象,把一场你死我活的正邪对决,写得非常好看。我们都知道、真正的高手对决,往往是一击致命的。而一击致命缺乏观赏性,不可能结构成精彩的武侠小说或功夫电影。

在这个意义上,是有相通性的。在功夫电影里,编排打斗过程和舞蹈场面,是一回事。那些打斗已经脱离了实战需要,变成了一种表演。好人坏人都很能打,都有很好的舞蹈修养,动静得宜,挥洒自如,不能轻易倒下。如果大恶人经不起打,一刀就毙了命,那就不是武侠小说了。打斗场面的舞蹈化,是武侠小说及功夫电影的基本假设,读者及观众不能从实战角度来苛求。

武侠小说同样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兴趣、欲望、追求和精神世界。甚至可以这么说,民间社会及底层大众的生活趣味及精神世界,在武侠小说里得到了很好的呈现。在这个意义上,要想真正理解中国人,单读儒释道不够,还得明白中国人如何阅读、欣赏乃至痴迷武侠小说。

同样是精彩的武侠小说,有两种不同类型:直指心境的,比如古龙;摆弄学问的,比如金庸。其实二者都有好处,不可偏废。金庸小说里有很多学问,比如佛道、历史、地理、琴棋、书画、茶酒、武功、中医等,可视为普及中国文化读本。读金庸的小说,在理解血雨腥风、欣赏神奇江湖的同时,最好还能对其作品中隐含的学问与情怀有所了解与领悟。

(节选自陈平原《作为一种精神气质的游侠》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理想境界是“少年游侠、中年游宦、晚年游仙”,少年时代独立不羁、纵横四海,是很多人所盼望的人生状态。
B.作为一种潜在的欲望或情怀,游侠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或者说是对平庸的世俗的日常生活的批判。
C.武侠小说和功夫电影里的打斗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舞蹈化表演,已经脱离了实战的需要,读者及观众不能苛求其实战效果。
D.武侠小说很好地呈现了民间社会及底层大众的生活趣味及精神世界,使其成为了除儒释道之外理解中国人的另一个途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多处使用“不太一样”“在这个意义上”“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表述,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
B.文章认为在“武”与“伙”之间,相较于作为辅助手段的“武”,“侠”作为一种精神气质更应该被看重。
C.文章详细讨论了史学语境中的侠客、文学语境中的侠客和影视语境中的侠客,结构上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D.文章举古龙和金庸的例子,意在证明直指心境的和有学问的都可以是精彩的武侠小说,欣赏时不可偏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游侠列传》认为游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强调的是游侠轻身重诺的精神气质。
B.李白《侠客行》中“十步杀一人,干里不留行”的赵国侠客寄托了作者的想象与情怀,具有比游民更高的审美价值。
C.《韩非子》所说的“侠以武犯禁”和作者提到的“不轨于法”一样,是对“侠”反叛规定、追求自由的精神的肯定。
D.金庸在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以曹植《洛神赋》中的“凌波微步”一句来命名轻功,是他的小说富有学问的体现。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13000亿斤。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国内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

我国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低,虽然近年来粮食连年丰收,仍然无法完全做到自给自足。国际贸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于旭波说。我国耕地占全球近10%、淡水资源占6%,却要养活全球近20%的人口,资源与人口完全不对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正由吃得饱吃得好转变,部分粮食出现了较大供求缺口,需要通过国际贸易来适当调剂余缺。

增强保障粮食安全应该植根于国内粮食供应基础之上。目前全球粮食贸易量每年在4亿吨左右,仅占我国年消费量的三分之二。此外,当前我国粮食个别品种供求矛盾突出,大豆对外依赖程度超过80%,优质粮食供给成为短板

我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但从中长期看,无论中国还是全球,粮食安全都隐患不少,风险仍然存在,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扩大贸易流通,促进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动,提升整体粮食安全水平。

(刘慧《我国筑牢粮食安全屏障》,选自《经济日报》2019年1月)

材料二:

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1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解读《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时说。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严格实施耕地的数量保护,既要‘少占’,也要‘补足’。就是说要减少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同时要拓展补充耕地渠道。对于加强保护耕地质量,余欣荣说:耕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积极开展退化耕地的综合治理,污染耕地的治理修复,统筹推进耕地休养生息。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不论任何时候都必须首先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丝毫闪失。

(王立彬《农地农用原则碰不得》,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9月)

材料三:

《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2017)》显示,近5年来,在耕地、淡水等资源约束加剧的情况下,科技对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贡献不断加大,粮食产量自2013年以来连续5年都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在品种上,2012年以来我国选育推广了超级稻、节水抗旱小麦等一大批稳产高产新品种;在技术上,面向全国发布推广了粮食稳产增产、农业防灾减灾、农机农艺融合、农产品储运保鲜等先进实用的技术;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全生育期作业机械已基本形成规模。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17年的57.5%。

数据显示,2014—2017年,全球农业领域论文总发文量排名前5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英国、巴西和印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孙坦指出,中国是2014—2017年全球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但授权率仅为13.2%,在二十二个国家中排名第九。中国发明人主要申请地区仍在本国,国外专利布局量相对较低,技术创新主体主要由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农业企业表现极弱。

(摘编自杨舒《专家解读<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2017)>》)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8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13000亿斤,国内粮食市场基本稳定。但我国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低,粮食仍无法完全做到自给自足。
B.老百姓对粮食消费的需求不断升级,部分粮食出现了较大供求缺口,国际贸易是调剂余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C.从2013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多年连续增产且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有力地稳定了我国粮食市场,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D.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升,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大,主要表现在品种、技术和农业机械方面。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这是国家对耕地保护的要求。
B.“少占”意味着强化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转用管控,“补足”则意在治理退化耕地,修复污染耕地和统筹推进耕地休养生息。
C.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都不及全球的十分之一,人口却近全球五分之一。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任何时候都必须首先把耕地保护好。
D.尽管我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多,但质量方面仍有不足,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结构需调整,要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实力。
3.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如何才能保障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
2021-05-28更新 | 1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一个“柔”字,切中要义,味道全出。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在一档节目中就特地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她由“儒”字的“柔”这一本义出发,加以阐释,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了。

“儒”字中含一个“需”字,“需”有“等待”之义。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华裔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在描述一位华侨时说:“他是个中国人,有极好的耐心,能等待和忍耐。”这的确典型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品性。韩素音在参观走访了中国内地之后,曾经感慨道:“我在这里重新发现了中国的弹性--它所固有的柔顺性,这使它不受外界危机的影响,同时也使它克服一次又一次动乱。”因此,我们虽说“儒者柔也”,但并不是说柔就是软弱无力,就是废弃一切作为。老子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是“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正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所在。俗话说“水滴石穿”,就是“以柔克刚”的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其实,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柔是“水”最为突出的特性。在中国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其古老传统的。譬如,老子说:“上善若水”,他还说“弱者道之用”,此所谓“弱者”指的就是水的柔弱。他又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水中因此蕴含着大道理。管子就认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知道,水是不定形的,它被放进怎样的容器中就成为什么样子的形状,但正是因为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形状,所以才能变成一切可能的形状,这正是“道”的品格。更为重要的是,它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以水来比喻道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意义是双关的:一方面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象,让人们能够由此及彼地去领会“道”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借助于水的“至柔”的性格来凸显道德的品性。

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采取的等待姿态,与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之间,是有极深的渊源关系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

在这里,不妨比较一下古典技术同现代技术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的分野,我们从中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柔性特点。这种文化取向塑造出来的古典技术,不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例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采取因势利导、巧夺天工的办法,而不是采取逆自然而行的办法,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它可以涝排洪、旱蓄水,通过自然而然的方式来对水加以调节。

(选自何中华《通过水的意象体味儒之柔》,有删改)

材料二

《易经》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之一,易者变也,易经主旨是万物皆变。水变化多端:水无定形,随境而适;水有三态,常温为水,低温结冰,高温化汽,云雨雾露霜雪雹皆水之不同形式。水无处不在:土壤中含水,岩石中有结晶水,植物从根到叶皆含水,动物从头到脚皆含水,人体含水量高达60%以上。无处不在的水千变万化,我们的祖先可能首先从水的变化中悟出万物皆变,这成为千古不易之哲理。

水的形态千变万化,其结构却非常简单。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是自然界最简单的化合物之一。这阐明一条重要的哲理:宇宙万物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复杂源自简单。古今中外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均深谙此理。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爱因斯坦说:“更简单的理论,涵盖更多不同内容,具有更广阔的应用,这才是更令人信服的理论。”皆此之谓也。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师从善动之水可以益智,这种“智者乐水”和“智者动”的说法很容易获得认同。不过,仁者也是乐水的。海纳百川,水与仁者均具有包容性,此其一。孔子曰:“仁者人也。”仁者普济众人,水惠及一切生物。每逢大旱,禾苗枯焦,赤地千里,一场甘霖普济众生,此其二。孔子还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凡事不可走极端。水适度有益,过多则成灾;正如父母关爱子女有利其健康成长,溺爱则反害之。《论语》说:“过犹不及。”此乃至理,水的哲学岂能例外?回顾生物进化史,从一个共同祖先不断分化出各种物种,水在每个环节都起到关键作用。

对生物起源目前尚无定论,陆地起源说、深海起源说、宇宙起源说……众说纷呈,有待验证。但无论何种起源都离不开水。水是一切生物所必需,无水则无生物。水孕育出一切生物,此乃至仁大爱。明乎此理,仁者怎能不乐水?仁者、智者携手悠游于山水之间,既乐山又乐水,仁智兼备,相得益彰。

(选自沈致远《水的哲学》,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待时而动”的儒家君子就像柔弱的水一样有极好的耐心,具有“弱德之美”。
B.中国传统文化里,儒家和道家都注重以水喻道的传统,因为水的“柔性”具备双关的隐喻和象征。
C.《易经》对水的阐释,意味着我们的祖先可能从水的变化中悟出万物皆变的哲理。
D.包括陆地起源说、深海起源说等生物进化史上关于生物起源的各种定论都确定生物起源离不开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观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中儒家柔性的特征可以从中国人认识自然、社会交际的方式中观察、感知。
B.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认为复杂的宇宙万物都源自简单,越简单应用越广阔。
C.现代技术在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
D.行为不表现极端,懂得隐忍包容、普济众人,崇尚“至柔”的道德品性的人可以说仁智兼备。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句子中的“水”意象没有体现“弱德之美”的一项是(     
A.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B.水惟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
C.水利万物而不争,人傲于世而不顺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我们“以水为师”的理由。
2022-05-01更新 | 17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至今仍在广泛传诵,其中蕴藏的中国智慧也在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一代代中国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依然具有特殊价值。

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先民们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总结其变化规律,有序组织农事生产,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早在先秦时期,先民们已经先后确定“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初步形成四季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出“四立”(立春、立夏、立秋、主冬),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主干——“四时八节”。至秦汉时期,《淮南子·天文训》已完整记载二十四节气,其名称与顺序沿用至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日历已成为各类手机的基础工具,人们看日期、识节气更加便捷,不必观太阳东升西落,也不用看月亮阴晴圆缺,甚至不用打开手机就有自动提示。久而久之,恰恰忽略了二十四节气中蕴藏的生产生活常识。比如最基本的二十四节气是阴历还是阳历?每个节气名称表达了什么又预示着什么?

我国当前通用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其中阳历(也叫太阳历)依据的是太阳运行规律,能够直观反映四季变化;阴历(也叫太阴历)则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制定,反映的是月亮的阴晴圆缺。阳历与阴历配合使用就是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便是阳历算法,反映的是四季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大有学问:一方面,节气命名依据的是季节,气温、降水甚至物候等变化,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行动指南。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四季的不同阶段;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气温之变;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降水量的多少;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则反映动植物、庄稼等随节候发生的变化。另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的辩证思想,是中国哲学的生动实践。比如,“二至”中的“至”意为极,反映的是太阳直射点运行至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达到极值开始转折的自然现象,实质上正是物极必反辩证思想的体现;而“二分”是昼夜平分线,之后昼短夜长变为昼长夜短,或昼长夜短变为昼短夜长,反映的是阴阳交替。

在我国北方很多地方,至今流传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不吃饺子冻耳朵”的说法;春分日,不少人沿袭“春分到,蛋儿俏”的习俗,挑战“竖鸡蛋”的游戏;清明节,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传承至今的两大礼俗主题。节气与节日、民俗等共存,保持着紧密联系。可以说,冬至等节气已经有了节日的内涵,承载着不同地域的习俗信仰、饮食风尚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苗族赶秋、壮族霜降节等已经成为重要节日。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惊艳世界、感动国人,激起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让人重新认识了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重燃敬畏与兴趣。

(摘编自刘宁《每个节气日都是一堂自然和文化课》)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了网友。当经典诗文遇到传统历法,中国人独有的浪漫,“扔下农具,即是诗行”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倾泻而出。的确,无论是极具诗意的节气名字本身,还是名字背后所代表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农业活动,抑或由此衍生出的诗意吟诵,“二十四节气”毫无疑问是理解古人与土地的深厚感情,以及中华文明博大、浪漫的绝佳载体。难怪有网友表示,“开幕式从第一秒钟起,就有中国文化的定义。”

“二十四节气”的底色是实用的农业智慧。“雨水”告诉人们降水开始了,要做好春耕、春播的准备工作;“芒种”意味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必须抓紧时间抢种大春作物、及时移栽水稻……但“二十四节气”的智慧却又不止于农业,为了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每个节气里,古人还都硬性规定了具体的禁忌条款,如“立春”禁止伐木。正是这种对世界的敬畏心,不禁让人感叹,“二十四节气”里藏着中国人的世界观。

当下,多数人或许已经离农耕很远,但“二十四节气”却如润物无声的春雨,仍然浸润着百姓的生活,也滋养着我们的精神。比如饮食,如今餐桌上常见的春卷,其实就跟古人在“立春”这一天咬春的习俗相关。透过诗人们的生花妙笔,“二十四节气”早已成为吟诵千载的经典,无论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还是“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这些朗朗上口的诗句中,包含着生活、环境、气候、节令,虽然隔着历史的长河,我们却能感受到同样的浪漫与风雅,获得不一样的感动与启发。

当下,虽然很多节气已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但走进“二十四节气”,向祖先学习,跟随节气生活,在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中,体验中华民族独有的乐趣与美好,或可让寻常生活更加有趣,让有限的生命历程体验更加丰盈。

(摘编自成博《透过二十四节气看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先民们先后确定“二至”“二分”,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出“四立”,最终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主干。
B.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一些青少年已对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以及蕴藏的生产生活常识知之甚少。
C.二十四节气并不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而制定,它不能反映月亮的阴晴圆缺,但可以直观反映四季变化。
D.一些节气已经有了节日的内涵,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甚至在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还成了重要的节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据古籍记载,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与顺序在很早就与现在相同,但最早出现应该不早于秦汉时期。
B.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赖以生存的时间指针,一直指导着所有农耕区的农事生产活动。
C.正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创新使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那样,相关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提炼题材。
D.为了表达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古人创作出许多与节气有关的精美诗句,这也表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
3.根据材料观点,下列诗句所关涉的节气的命名依据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D.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有人说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资产。请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2022-07-21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