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 题号:1608050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儒学的观念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慎独”,出自《大学》“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内在人品,就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在外面,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会和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谨慎,始终恪守着做人的品德和原则,这种状态也被人称为独知。

王阳明认为,人如果不在这种独知的地方,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力,而只是在言行上不表露于外,在人所共知的地方用功,那就是自欺欺人,就是一种虚伪。《大学》中指出这种人是“见君子而后厌然”,这个“厌”不是厌恶,而是掩藏。就是说这种人全然不在独知的时候用功,只会在遇见君子的时候隐藏自己的问题,也是一种虚伪。生活中有太多人就是一辈子都是以这样的一种状态过来的,他们的生活不是真正自己的生活,是按照别人的标准去生活。在别人眼中,做出一些虚伪的状态,并没有按照他自己内心的想法去活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还以为自己是情商高,左右逢源。殊不知他弄丢了自己的初心。佛家有一句话叫做“可怜悯者”。一个人活着,首先要关注自己的内在品格,因为人的总体生活质量高低是取决于内心的一个感受所得到的一个结果,内心品格好坏,并不能由外界的生活来决定。所以,一个人为自己负责,就是要在自己内心中找到独知,除了自己之外,没人能够帮得了自己。

那么对于王阳明的阳明心学来说,怎么样做才算是获得内心更好的一个良知呢?王阳明就说了一个字:诚。正如孟子所言: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在这里,孟子所说的诚,其中有一些诚实不说谎的意思,但是它最深层的意思,就是不自欺。不欺骗别人是表象,不自欺是根本。诚就是指针对自己,对自己是否忠诚。《中庸》中说:“成者自成也。”儒学中之所以说诚为成己之学,就是在于此。当你学会尊重自己的良知,诚心对待自己,不自欺欺人,不要以虚伪的面孔去展示给别人的时候,无论是在独处或者是面对别人的时候,都能够做自己,就做到了儒学中的诚,也是所说的慎独。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可以成为重要的角色,可以拥有巨量的财富,但是唯独很难做回自己。当一个人不懂得真正的自己是由内在品质决定的,就会把生命的重心放在某一个位置,用世俗的观念去约束自己,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来评价自己的生活。比如本来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但是他周围的人都特别虚伪,这个时候他难免会怀疑自己是否和这个群体格格不入,这也是一个需要避免的问题。有时候,在一个人独处的状态上也能看得出来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如果只是拼命地打电话约朋友出来玩,证明他就是无聊和空虚的,那么独处是他不能承受的。如果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不管做什么都感到内心平静充实,那就是说,这个人可以拥有独立的精神生活,也有健康的内在品质,是一个能够主宰自我的人。

按照王阳明的观点,此独知之处,便是诚的萌芽。一个人就要懂得无论你在这个喧闹的世界有多少同类,也无论你走到世界的任何角落,你的内心只有你自己能够感受到,所以要为你自己负责,无论是善念还是恶念,只有当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真正做回自己,即做到了慎独。

(摘编自王宗国《儒家要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的言行是由其内在的人品决定的,君子独处可以有独知,可以做到慎独。
B.在王阳明看来,在言行方面精于内敛、只在人所共知的地方用功的人是虚伪的。
C.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或者担当重要角色,或者拥有巨量财富,但都不能做回自己。
D.一个人内心的感受决定其总体生活质量的高低,外界因素不能决定其品格好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先引出“慎独”这一话题,然后从拥有独知和实践慎独两个角度论证。
B.文章论证方式多样,运用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假设论证等方式。
C.文章兼顾理论与实际,既有王阳明心学的阐述,也有对现代人生活状态的剖析。
D.文章普遍引用文化经典,尤其是多处引用佛家表述,有力地论证了慎独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够为自己负责,在内心中找到独知的人,就是佛家所说的“可怜悯者”。
B.拥有独立的精神生活、健康的内在品质,就能主宰自我,做到“成者自成”。
C.孟子所说的“诚”是不欺人,不自欺的意思,如果做到了诚,就做到了慎独。
D.从一个人独处的状态可见其是否在独知之境,外界环境影响也不容小觑。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散文的平民化写作

黄征辉

所谓“平民化”,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普通化、大众化、世俗化、通俗化。从社会学的意义上看,所谓平民化,是指一般人都具有了生存发展的权利,在理论和实践领域,人人平等。

写作的平民化,是指关注生活的原生态,关注生命的个性发展,以平等的视角、纪实的手法展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揭示现实生活本质的一种创作趋向。

我认为,“散文的平民化写作”,首先,要求作者真心实意地把自己当作一介平民,放低自己的身姿,确立“众生平等”的理念。其次,把平民当作散文中的主人公,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描绘他们的人生况味,与他们心灵相应、同喜同悲。我眼中的“平民”是:普通百姓、小人物、底层人物、边缘人物、中间人物、弱势群体……

当然,散文的平民化写作,不能仅仅理解为写小人物、小百姓和写他人,也可以写自己,可以为满足和愉悦自己而写作(或曰性情写作)。兴之所至,任意挥洒,书写自己对于现代社会生活的经验和思考,抒写自己对人生未来的价值取向等等。

其实,我国散文一直就有着“贵族血统”,其源头是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说理散文。“五四运动”以后,散文在语言形式上有了根本改变,出现了从贵族化向小资化的转变,鲁迅先生也竭力倡导文学大众化,但真正描写底层百姓的散文还是没有占据主流地位。广大读者对散文阅读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使散文传播更加小众化。

我国散文产生贵族化倾向的原因,不但源于散文的贵族血统、散文传播小众化等,还因为有些散文作者自身就存在浓厚的“小资”情绪和创作审美困惑。散文的在场性要求作者的亲历,但现在的散文作者大都不是普通百姓,回避底层、回避现实,是作者阅历造成的题材缺陷。大批散文作家一窝蜂地去写历史文化,写游记,写名人轶事,对现实生活关注的缺乏,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关注。不可否认,其中有一些不错的作品,但大多数是缺乏真情实感,缺乏艺术质量、缺乏文学品位的。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红孩批评说,“所谓文化大散文,最大之弊病是没人味”。即缺乏最基本的散文所应具有的“真情实感”。最近看到有评论家批评说,余秋雨之后,“文化散文变成了一些人的文化游记、文化撒娇”;“躺在史料的脂肪堆里,把陈芝麻烂谷子秦始皇老奶奶的裹脚布翻腾出来臭大街,目前这种散文还没有丝毫退潮的意思,很多人写得很起劲……”

“打工散文”“在场主义散文”等所倡导的散文新思维,都是对散文贵族化的一种“反叛”。散文作者只有以平民化的姿态,将自己真正融入生活,其作品才能克服贵族化倾向,让散文走向大众化、平民化。

(节选自《福建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作者的角度来说,“散文的平民化”需把自己当作一介平民,放低自己的身姿,确立“众生平等”的理念。
B.“散文的平民化写作”的对象,应该是社会上的普通人,他们不为大众所关注,不为社会所承认,不能体现人生价值。
C.所谓“平民化”,从社会学的意义上看就是指普通化、大众化、世俗化,要求在理论和实践领域,人人平等。
D.散文的平民化写作与散文的贵族化是相对的,之所以至今没有普及化,这都是因为我国散文具有“贵族血统”的缘故。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阐述了“平民化”的概念,之后再引出写作的平民化,结构自然顺畅。
B.作者用“首先”和“其次”,鲜明点出了“散文的平民化写作”的基本内涵。
C.文章采用并列式的结构方式,先点明论点,之后再将其与“贵族化”相区别。
D.文章采用引证法和喻证法,点出文化大散文缺乏“真情实感”,引起读者的关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民化的写作,要求在关注生活的原生态,关注生命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上,能揭示现实生活本质。
B.如果要追寻我国散文的源头,那就必须将目光定位于先秦时期的历史散文和诸子说理散文。
C.散文要做到平民化,其中之一就是要求作者能够关注现实生活,不回避底层生活,不回避生活现实。
D.目前所谓的文化大散文,以历史文化和名人轶事为写作素材,缺乏最基本的“真情实感”,都是应该被摒弃的。
2023-08-26更新 | 4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于自然灾害以及伴生的社会动荡、国内战争、外敌入侵,世界上很多辉煌一时的伟大文明就此覆灭。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提出,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与自然灾害的频仍直接相关。而后来的历史研究,也证明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古阿卡德帝国、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都是气候波动和生态崩溃;瘟疫的暴发,也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结束以及阿兹台克帝国、印加帝国的迅速瓦解。但是,让灾难史研究者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何以同样遭受周期性、大规模自然灾害的中华民族,却每每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

这一问题,有很多答案。其中不容忽视的是,自古以来资源的短缺、灾难的频仍,让中国人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并积淀为一种深层的社会意识,我们可以称作“韧”的精神。这种“韧”的精神,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从而使得中华民族安然渡过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

“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配合。在大一统国家出现的前夜,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针对不同的社会情境,各抒已见,提出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的种种方案,形成了数千年来民族智慧的“百宝箱”。其中两个相辅相成的代表思潮,就是儒家和道家。如果说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效、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两者一刚一柔,一张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

儒学是讲求“入世”的进取型思想,它以“修齐治平”为己任,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这种思想恰可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配合: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儒家思想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儒家思想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巨大的潜能,东亚“儒学文化圈”在近代的成就也有目共睹。但是,如同《庄子》所谓“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当今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断加速、高度紧张的时代。在高速的社会发展中,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露其局限,那就是太过重视“成就”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过于重视“功名”而忽视人与内心的平衡。由此而言,这次疫情的暴发,使我们能够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回顾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

实际上,瘟疫原本就是一种“社会病”,一种“文明病”,它在历史上就是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地聚居而发生,并随着人群的移动而传播。而近三百年间开始的现代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一,也是对自然的征服、资源的掠夺、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严重的时期。长期以来,人类都习惯于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只有工具的价值,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完全不顾自然的利益,这就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中国道家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和反思了文明发展的这种缺陷。在道家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平等的,“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人与自然万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不要把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人的社会秩序要去适应物的自然秩序。要摒弃对自然过度的强力扭曲、干扰和破坏,使万物能够“自化”“自均”“自定”“自正”,自然而然地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这就是“道法自然”。“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只有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种整体主义的生态自然观,能够纠正“生态扩张主义”的偏失。

(摘编自王学典《从战疫看中华文明的“韧”性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恩格斯认为自然灾害的频仍直接导致了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
B.“韧”的精神是中华民族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C.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韧”的精神就是表现为积极的儒家思想和消极的道家思想的配合。
D.近三百年间开始的现代化进程,是对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时期,也是瘟疫暴发最频繁的时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自然灾害及其伴生的灾祸引发诸多文明覆灭说起,提出问题,再揭示答案。
B.文章不仅指出“韧”的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还分析了“韧”性特质的成因。
C.文章既肯定儒家思想崇尚进取的积极作用,也批评其在高速社会发展中所暴露的局限性。
D.文章综合运用了引证、例证和喻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大大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这种“韧”的精神,中华民族就不会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因而也就难以安然渡过各种困境,延续至今。
B.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契合,推动了社会前进但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内心的平衡,瘟疫就易发生。
C.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这与中国道家“物无贵贱”“万物一齐”的观点截然不同。
D.在当今时代,只要借鉴道家思想,就可以纠正“生态扩张主义”的偏失,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
2021-07-30更新 | 13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元典精神,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所集中体现的原创性精神。这种典籍因其首创性及覆盖面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而在该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成为生活的指针。印度的《华陀经》、波斯的《古圣经》,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先哲的论著,犹太及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可兰经》,都被相关民族视为圣典元典。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堪称元典的是六经,与之相关的《论语》《孟子》《老子》等典籍也具有元典性质。

文化元典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产物,当以历史文献视之,六经皆史即此之谓也。 同时,元典的某些基本精神又能观照久远的岁月,反复被后人重新刻勒,对该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定式造成深远而又长期的影响。元典的这种超越性并非某种神秘因子所造成,乃是由其基本特质所致:它们的思考指向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普遍性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各个时代的人类所始终关心的,也就是说,元典讨论的是不朽的主题,同时,元典在回答这些始终困扰着人类的普遍性问题时,提供的是一种哲理式的框架,而并非实证性的结论;是一种开放式的原型,而并非封闭式的教条,这使元典不致因内容和形式的时代局限沦为明日黄花,而以一种灵感的清泉,赢得不朽性,一再发挥巨大的启迪功能。

从文化史角度审视,近代文明既是对中世纪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对中世纪某些束缚社会进步的制度和精神的否定。 近代文明实现这种对中世纪的否定,往往借助于对古代文明某些因素的复归。当然,这种复归并非复古,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进程。这种向哲学原旨”“文化原本汲取灵感、获得前进基点的文化现象,不仅在西方出现过,在东方也多次出现。中国哲人对此早有领悟。考之以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返其初的现象可谓俯拾即是。即以龚自珍为例,便有相当精辟的识见。稍后的经史学家皮锡瑞在论及清学演变时曾概括道:学愈进而愈古,义愈推而愈高;屡迁而返其初,一变而至于道。19世纪中后叶活跃在中国思想界的先进文化人,从徐继畲、魏源到郭嵩焘、薛福成进而到康有为、梁启超继之到孙中山、章太炎,其具体见解虽各有差异,但菲薄近古崇尚远古并以此求新、求变,却是他们共同遵循的一条思维路向。

20世纪以降,工业文明在全球范围取得长足进展,特别是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工业化的轨道上突飞猛进,文明的器用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都发生着愈益深刻的现代化转型。 然而,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并非单一式的进步,而是善恶并进、苦乐同行的矛盾过程,正所谓省忧喜之共门兮,察吉凶之同城。不论与自然交互关系这一面,单就人与人的关系这一面而论,工业文明取得了社会契约化、法治化、民主化的重要进程,却又带来社会的失衡和人的异化,物欲主义的泛滥、道德的沉沦、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离等令人困扰的问题,显示了个人失调以至社会失衡的危险趋向。

面对当今形势,人类正在寻找解决途径。在这一努力过程中,元典精神可以给予我们以启示。 中华元典所贯穿的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兼内外的融通精神,行健不息、生生不已的好勤乐生主义、人道亲亲的人文传统,以及德业日新意识、社会改革意识、文化包容意识、守中和谐意识等等,经过创造性的转化,无疑会成为现代人克服现代病的良药。这便是在退却与重回中获得民族文化原创性动力的返本开新之路,用新见变化元典的革故鼎新之路。这种双向性的辩证发展进程,正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正途。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元典精神体现在世界各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典籍中,这些典籍具有“元典”性质。
B.文化元典提供永恒的精神因子,能产生不朽而深远的影响,以解决困扰人的问题。
C.近代文明在其发展的进程中选择以“尚古”作为前进的基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D.工业文明利弊参半,走上用新见变化元典的道路才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正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历史到现实展开论证,既有对历史发展的深刻剖析,也有对当下现实的冷峻思考。
B.文章围绕论题,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进行论证,从多个角度充分说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C.文章论述从文化史角度审视近代文明时,将国外史料与中国文化人的理论材料作了对比。
D.文章末段从解决问题的立场出发,指出面对当今形势,人类特别是中国正在寻找解决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必有其原创性的元典精神,这种精神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该民族的社会与生活之中。
B.元典永远不会被时代淘汰,因为元典超越现实关照久远,摒弃实证亲近哲理,具有开放的气度和终极关怀的胸襟。
C.东西方文化共同遵循一条借助“复归”来谋求现实变革的思路,以至“返其初”的现象深刻影响了近代文明的进程。
D.中华元典凝聚了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而今要发展现代中国,还需要开辟来自中华文化原创性动力的“返本开新”之路。
2023-04-26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