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合肥市百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安徽 高一 期末 2021-05-07 7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儒学的观念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慎独”,出自《大学》“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内在人品,就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在外面,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会和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谨慎,始终恪守着做人的品德和原则,这种状态也被人称为独知。

王阳明认为,人如果不在这种独知的地方,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力,而只是在言行上不表露于外,在人所共知的地方用功,那就是自欺欺人,就是一种虚伪。《大学》中指出这种人是“见君子而后厌然”,这个“厌”不是厌恶,而是掩藏。就是说这种人全然不在独知的时候用功,只会在遇见君子的时候隐藏自己的问题,也是一种虚伪。生活中有太多人就是一辈子都是以这样的一种状态过来的,他们的生活不是真正自己的生活,是按照别人的标准去生活。在别人眼中,做出一些虚伪的状态,并没有按照他自己内心的想法去活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还以为自己是情商高,左右逢源。殊不知他弄丢了自己的初心。佛家有一句话叫做“可怜悯者”。一个人活着,首先要关注自己的内在品格,因为人的总体生活质量高低是取决于内心的一个感受所得到的一个结果,内心品格好坏,并不能由外界的生活来决定。所以,一个人为自己负责,就是要在自己内心中找到独知,除了自己之外,没人能够帮得了自己。

那么对于王阳明的阳明心学来说,怎么样做才算是获得内心更好的一个良知呢?王阳明就说了一个字:诚。正如孟子所言: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在这里,孟子所说的诚,其中有一些诚实不说谎的意思,但是它最深层的意思,就是不自欺。不欺骗别人是表象,不自欺是根本。诚就是指针对自己,对自己是否忠诚。《中庸》中说:“成者自成也。”儒学中之所以说诚为成己之学,就是在于此。当你学会尊重自己的良知,诚心对待自己,不自欺欺人,不要以虚伪的面孔去展示给别人的时候,无论是在独处或者是面对别人的时候,都能够做自己,就做到了儒学中的诚,也是所说的慎独。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可以成为重要的角色,可以拥有巨量的财富,但是唯独很难做回自己。当一个人不懂得真正的自己是由内在品质决定的,就会把生命的重心放在某一个位置,用世俗的观念去约束自己,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来评价自己的生活。比如本来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但是他周围的人都特别虚伪,这个时候他难免会怀疑自己是否和这个群体格格不入,这也是一个需要避免的问题。有时候,在一个人独处的状态上也能看得出来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如果只是拼命地打电话约朋友出来玩,证明他就是无聊和空虚的,那么独处是他不能承受的。如果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不管做什么都感到内心平静充实,那就是说,这个人可以拥有独立的精神生活,也有健康的内在品质,是一个能够主宰自我的人。

按照王阳明的观点,此独知之处,便是诚的萌芽。一个人就要懂得无论你在这个喧闹的世界有多少同类,也无论你走到世界的任何角落,你的内心只有你自己能够感受到,所以要为你自己负责,无论是善念还是恶念,只有当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真正做回自己,即做到了慎独。

(摘编自王宗国《儒家要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的言行是由其内在的人品决定的,君子独处可以有独知,可以做到慎独。
B.在王阳明看来,在言行方面精于内敛、只在人所共知的地方用功的人是虚伪的。
C.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或者担当重要角色,或者拥有巨量财富,但都不能做回自己。
D.一个人内心的感受决定其总体生活质量的高低,外界因素不能决定其品格好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先引出“慎独”这一话题,然后从拥有独知和实践慎独两个角度论证。
B.文章论证方式多样,运用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假设论证等方式。
C.文章兼顾理论与实际,既有王阳明心学的阐述,也有对现代人生活状态的剖析。
D.文章普遍引用文化经典,尤其是多处引用佛家表述,有力地论证了慎独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够为自己负责,在内心中找到独知的人,就是佛家所说的“可怜悯者”。
B.拥有独立的精神生活、健康的内在品质,就能主宰自我,做到“成者自成”。
C.孟子所说的“诚”是不欺人,不自欺的意思,如果做到了诚,就做到了慎独。
D.从一个人独处的状态可见其是否在独知之境,外界环境影响也不容小觑。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全球近视人口比例快速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2016年美国《眼科》杂志发文称,2000年全世界约14.06亿人近视,占世界人口的22.9%,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47.58亿,占世界人口的49.8%,50年间将增长约2倍,其中10-25岁亚洲近视人口增长最快。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也越发严重,2018年6月国家卫健委通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近视比例分别为45.7%、74.4%、83.3%和87.7%。北京市2016-2017学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8.6%,上海同期为57.7%。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低龄化、发展快、程度深的趋势。

(摘编自《近视人口增加已成全球公共卫生难题》)

材料二:

近视率的升高对国家健康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青少年高近视率将对视力要求较高的军事、航天、精密制造业等行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直接威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国家安全。近年来,我国对征兵视力要求曾多次降低标准,从历年征兵眼科体检来看,大多数人都卡在了视力不合格这一关。此外,视力缺陷将对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经济负担。调查显示,中国有3.2亿视力有缺陷的劳动力,每年将导致650亿美元经济损失,高于北美和欧洲。同时,近视作为一种疾病状态,轻则影响正常生活,重则引起视觉疾病,如严重近视导致的近视性黄斑病变、视力障碍、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也是视力致盲的第一病因,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多项研究证实高度近视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对我国出生人口质量将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摘编自《我国青少年近视问题堪忧,应引起高度重视》)

材料三: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到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同时,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摘编自《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材料四:

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剧,儿童青少年学习压力过大、阅读时间延长。研究证实,亚洲儿童青少年平均每天上课时间比欧美多2小时。上海15岁中学生每周做作业的时间约14小时,而英国仅为5小时,高强度的学习负荷造成儿童青少年用眼过度,势必挤占了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从而引起近视率上升。电子信息科技的发展带来儿童青少年视屏时间增加也是导致近视率上升的又一诱因。

长期以来社区和家庭公共视力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近视率上升的另一重要原因。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近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是一种疾病。另一方面,家长的模范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家长一边担心子女的视力问题,一边自己不停地玩着手机,这些行为对子女的视力健康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不良饮食习惯与近视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如不良饮食导致的血糖升高降低了体液渗透压,使眼球内房水渗透到晶状体内,导致晶状体形状发生变化,屈光度增加,进一步加重近视的发生。另外,视力健康医疗保障体系缺位、视光行业监管不力、眼科与视光人才队伍培养脱节等也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断上升的重要因素。

澳大利亚一项跟踪研究显示,儿童青少年每天坚持1小时的锻炼,近视率从23.3%降低至8.3%。研究人员发现视网膜接受阳光刺激会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对眼球的发育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眼球被拉长,从而起到对视力的保护作用。

(摘编自《如何降低居高不下的近视率》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近视人口比例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也达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
B.《眼科》杂志预测,2050年世界近视人口将比2000年增长约2倍,超过47亿,约占世界人口的一半。
C.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目前已经居世界第一,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低龄化、发展快、程度深的趋势。
D.儿童青少年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近视率一直在升高,而北京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全国首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少年高近视率给许多行业带来负面影响,直接威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国家健康发展。
B.近视是一种疾病,甚至可能会导致失明,而高度近视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将降低我国出生人口质量。
C.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已引起国家相关部门关注,不重视近视防控的地方政府与学校将被依法问责。
D.学习负荷过重、视屏时间的增加、公共视力教育的缺失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都是引起近视的原因。
6.遏制近视率上升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各方分别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请结合材料作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职场上的另类吃亏

孙新合

要说起学历来,郑月梅也是货真价实的大学毕业生。只是她毕业的学校与名牌大学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她在找工作时没少受歧视。她至今还记得当初来公司应聘时的场面。看过简历,有个主考官不屑地说:“学校不是很好,不知道将来能不能胜任我们的岗位要求。”郑月梅听了这话,火气一下子上来了,她大声回答说:“肯定能胜任,学历只是个符号,工作起来还需要真正的实力才行。”

她的这番话引起了另外一个面试官的兴趣。那是个50多岁的男人,看样子应该掌握着面试的最终决定权。他微笑着说:“这个小丫头有股猛劲,我觉得她行,先留下试用吧!”就这样,郑月梅走进了现在所工作的单位。大概是因为应聘时的“出色”表现,入职后,她被安排在办公室打杂。即便如此,郑月梅也没有气馁,而是选择了踏实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积极学习,帮助别人,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得知她的情况,一位要好的同学为她惋惜,说付出没有回报,在这样的公司没有前途,劝她趁早跳槽。更重要的是,同学认为她太傻:“都说职场如战场,是要分个你死我活的。你倒好,不长记性,不但喜欢帮助别人,还恨不得把心掏给人家,结果呢。除了换回两句好听话,你得到什么实惠的东西了?你再这样,早晚得吃亏!”可郑月梅并不计较这些,她说:“没那么严重,人生在世,帮别人就是帮自己,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同学听她这么说,也没了脾气,只好再三嘱咐她凡事小心。

有天下班后,郑月梅像往常一样最后一个离开。检查完办公室门窗及电源后,她正要锁门,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她赶紧接通后,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麻烦你看一下刘经理桌子上是否有份文件,如果有,那是我忘记的,明天公司要根据这份文件做重大决定,谁知越着急越出乱子,我临走时竟然忘记拿了。给刘经理打电话打不通,我才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拨打这个电话,没想到还真有人接听。”

听完客人的叙述,郑月梅记起来了。这是远方城市的一位客户,上午来公司和相关领导洽谈事情,中午他们出去吃饭,就把这份文件落下了。郑月梅看了看收集整理刘经理的办公桌,发现上面果然有客户说的文件,便急忙安慰对方:“没事,你别着急,你到公司来取吧,无非是我晚回家一会儿。”谁知对方却说:“不行啊,我已经登上飞机,舱门都关了,估计很快起飞,不可能再下去。这下彻底完了,回去怎么交差啊?弄不好。我的职位都难保。”客户说着说着,竟有了哭腔。

郑月梅这下也着急了。飞机起飞后,手机也要关机,想联系都没办法,怎么帮助客人呢?突然之间,她有了主意,对客人说:“你放心回去吧,等会儿我买张晚上的高铁票,带上文件连夜给你送过去,这样就能保证不耽误你明天使用。”电话那头的客人语气变得兴奋起来,连声说:“好,好,那太感谢你了。你买完票后把车次发给我,我去车站接你。”

挂完电话,郑月梅就有点后悔了。因为没有得到领导的批准,公司不可能给她报销路费,哪怕她是为了帮助客户。再说,她明天还要上班,去另一个城市再返回肯定会迟到。为保险起见,郑月梅决定给经理打个电话汇报一下,可经理的电话还是暂时无法接通。郑月梅不再犹豫,她给一位要好的同学打电话说明情况,提醒彼此保持联系,就算有意外,也好有处理方法。同学吃惊地说:“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郑月梅并不解释,挂掉电话就奔车站去了。

好在一切都很顺利。半夜,郑月梅在陌生的城市和客户如期会面。拿着文件,客户连声表示感谢,并表示会给她一个惊喜。郑月梅淡淡地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提出,如果公司核查时,请客户来做个见证。客户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带着浑身的疲惫,郑月梅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公司。她一走进办公室,就被眼前的场面惊呆了。平时很少露面的董事长竟然过来拉着她的手,激动地说:“丫头,你这次立大功了,我要好好地奖励你。”郑月梅一头雾水。刘经理适时站出来说明了原因。原来,急需文件的不仅是公司的客户,更是公司的“财神”。他按时拿到那份很重要的文件后,非常高兴,决定在去年订单的基础上将订货量增加一倍。他说,他从我们公司员工身上看到了亮点,觉得和这样的企业合作很放心。如今,郑月梅已成为公司的副总。很多同学说她是因祸得福,郑月梅却深有感触地认为,只有真正将自己当成工作岗位的主人,才能自动自发地做好每件事,当然也包括很多分外事。很多时候,很多事,正应验了那句话:吃亏是福。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郑月梅在应聘时说自己有实力胜任工作,后来证明,她只是品行好,能力却很一般。
B.小说多次写同学规劝郑月梅不要犯傻,这对塑造郑月梅的形象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C.拿到文件以后,客户表示要给郑月梅酬金,她对此态度冷淡,因为她视金钱如粪土。
D.郑月梅因热心帮助客户为公司赢得一大单业务,董事长很快提拔她为公司的副总。
8.小说中的郑月梅有哪些思想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9.小说的标题是“职场上的另类吃亏”,本文中的“另类吃亏”表现在什么地方?郑月梅的这类吃亏在“职场”上产生了哪些效果?请简要分析。
2021-05-0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百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华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吾。”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或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


[注]①合汤:配制汤药。②某许:某处。③差:病愈。④太祖:指魏太祖曹操。⑤头风:头痛病。⑥考竟:拷问,死于狱中。⑦仓舒:曹冲的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B.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C.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D.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1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十八岁成人后,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B.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C.斛是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唐朝之前,斛为民间对石的俗称,一斛为一石,一石为十斗。
D.《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之一,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佗精通针灸疗病。需要灸疗时灸疗,需要针疗时针疗,只需处理一两个穴位,病人的病痛很快就痊愈了。
B.华佗擅长外科手术。病症郁积在体内,他让患者饮服麻醉剂,在病人无知觉的情况下,开刀后取出结积物。
C.华佗善用心理疗法。郡守生病需大怒,华佗故意受其财物却不给医治,写信骂他,郡守气得吐血,果然病愈。
D.华佗拥有医者仁心。曹操抓他进监狱要置他于死地,他临死前仍拿出一卷医书给曹操,希望他用此书救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2)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2021-04-2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百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九华贺雨吟

殷文圭

陶公焦思念生灵,变旱为丰合杳冥

雷劈老松疑虎怒,雨冲阴洞觉龙腥。

万畦香稻蓬葱绿,九朵奇峰扑亚青。

吟贺西成饶旅兴,散丝飞洒满长亭。


【注】①杳冥:幽暗。②西成:秋天庄稼成熟,农事告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简单交代了久旱未雨的情形,“焦思”正面描写旱情严重,为后面写雨作铺垫。
B.“变旱为丰”是大雨即将来临时人们的企盼,“杳冥”描写了雨前天地昏暗的情形。
C.颔联运用想象的表现手法,“虎怒”“龙腥”想象诡异奇特,渲染出雷雨的磅礴气势。
D.尾联描写了雨后情景:暴雨停歇,雨丝霏霏,在长亭中观雨,赋诗庆贺,其乐融融。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