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0 题号:1613760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颠覆了中国传统大团圆的结尾形式,而以人物悲剧性的命运作结,从而使全书都笼罩着厚重的悲剧气息。也正因此,《红楼梦》被王国维视为“悲剧中之悲剧”。

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朱光潜认为:“戏剧在中国几乎就是喜剧的代名词,其中没有一部可以真正算得上悲剧。”《红楼梦》出现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就被颠覆了,《红楼梦》对中国传统悲剧意识的最大突破就在于它一反大团圆结局,将人生无所不在的悲剧现象上升到哲学高度来认识。

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是《红楼梦》悲剧的主线,宝玉深爱黛玉,却不能与之生死相守,黛玉的飘然而逝,令宝玉心如死灰,可以说,黛玉的死对宝玉来说不仅是爱的破灭,而且也是人生价值的彻底毁灭,宝钗虽然与宝玉成亲,相比较之下,也许薛宝钗的命运比林黛玉更富有悲剧性。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也正是作者曹雪芹保护美、展示美,更是悲叹美被毁灭的艺术空间。大观园里的悲剧是爱情、青春和生命之美被毁灭的悲剧,众多女性都没能逃脱红颜未衰身先死的悲惨命运,大观园也最终变成“落叶萧萧,寒烟默默”的一片凄凉颓败景象,与此前“千红万艳”的美好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更加凸显出悲剧的况味。

当我们捧读《红楼梦》时,我们不得不为显赫一时的贾府由盛转衰、宝钗黛玉的爱情婚姻悲剧、众芳飘零的命运悲剧而扼腕叹息,但在更深层次上,曹雪芹还探讨了人生没有出路的人生悲剧。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悲剧轴心人物,作为一个青少年,他的身上焕发出的是一种新气象、新精神,表现出的是一种崭新的价值观。他对仕途之路非常反感,但无法抛弃对家族、尘世的依赖和眷念,他希望永远生活在一个与女性水乳交融的、无礼法束缚之苦的、无利禄功名之烦的桃花源式的环境里,而当他摒弃了传统的人生价值观、叛逆了封建秩序之后,却无法找到自己的出路,因而内心深处充满着痛苦、焦虑、惆怅,处于极度的苦闷之中,无可奈何之下出家的贾宝玉只是以一种痛苦去消解另一种痛苦,宗教的出世精神与生命意识是有着内在冲突的,他并没有真正的解脱,宝玉的出家只是求得暂时的内心宁静,他的悲剧是精神失落的悲剧。

贾宝玉命运的痛苦结局明显带有中国传统人生哲学,尤其是老庄哲学、佛道思想的印痕。一方面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如老庄哲学中有无、真假、生死相生相济、互相转化。互为条件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中带有宿命色彩的解脱思想。这种人生态度虽带有些许消极、悲观意味,但更多体现了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中一种对待人生和苦难的超脱的精神境界。

曹雪芹在经历和观察了花柳繁华、温柔富贵及荣辱无常的历史与现状之后,陡然梦醒,带着无奈和辛酸完成了对悲剧的追忆与创造,因此诸多评论认为《红楼梦》不仅是一部家族的兴衰史,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兴衰过程,暗示了整个中国封建制度已走到了穷途末路,然而结合曹雪芹的家世及其周围的意识形态我们发现,作者虽然敏感地察觉到了平静社会下涌动的历史前进的暗流,但他没有也不可能对其骨子里流传下来的东西完全剔除,他对于逝去的繁华生活依然充满留恋与怀念;曹雪芹所生活的“康乾盛世”也不会让他对整个社会失去信心,他在作品中悲剧意识的表露更多侧重于对人世沧桑的感慨,人生意义虚空的哀叹。作者对贾宝玉及几十个青年女性的悲惨命运的描述,是从广阔的视野展现了美的毁灭。当然,通过对现实和传统精神中的弊端的淋漓揭露,曹雪芹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时代滋生的新生事物,那就是由大观园中这些青春儿女之真情所演绎的平等、自由、人性和博爱等崭新的思想意识,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作者的这一观察思考具有超越时代的进步意义。

曹雪芹的人生理想只是“补天”而已,所以他对旧王朝的种种弊端只是停留在朦胧意识的层面,他并没有勇敢地达到推翻旧王朝、旧制度的高度。

考量《红楼梦》这部伟大悲剧作品,不能忽视它对中国传统悲剧意识的颠覆。它一反中国传统的美学理论、美学原则,割去了中国悲剧大团圆的尾巴,深刻崇高而又魅力无穷,使得《红楼梦》无愧为一部震撼人心的艺术杰作。

(摘自陈艳秋《论<红楼梦>对中国传统悲剧意识的颠覆》,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光潜认为,在《红楼梦》出现以前,中国的戏剧就是喜剧,几乎没有悲剧。
B.大观园千红万艳、凄凉颓败的前后强烈对比,凸显了爱情、青春和生命的悲剧。
C.贾宝玉的悲剧是精神失落的悲剧,他有新的价值观,却在叛逆后找不到出路。
D.曹雪芹带着家族由盛及衰的痛苦追忆,创造了宝玉和众多年轻女性的悲剧形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国维视《红楼梦》为“悲剧中之悲剧”,因其颠覆中国传统美学深刻而又震撼人心。
B.宝黛心灵相通却不能终生相守,黛玉的死对宝玉来说,是爱情和人生价值毁灭的双重悲剧。
C.贾宝玉出家的结局,带有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和宿命的解脱思想的印痕。
D.曹雪芹对现实和传统精神中的弊端有深刻认识,他的人生理想具有超越时代的进步意义。
3.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红楼梦》颠覆了中国传统悲剧意识的一项是(     
A.甄士隐遭女失家败变故,悟道解脱。
B.贾天祥正照风月宝鉴,一命呜呼。
C.娇杏偶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
D.贾迎春误嫁中山狼,一载赴黄粱。
4.简要分析本文开篇是如何提出论点,结尾是如何收束全文的。
5.结合材料中曹雪芹所探讨的“没有出路的人生悲剧”,以贾探春与晴雯为例作简要分析。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从生物医学逐步演化到社会医学的模式下,互联网医疗的概念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互联网医疗指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使用,实现个体健康全过程的覆盖,并与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咨询、诊疗、康复、保健、预防等全流程的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业态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将医疗和健康放在一起,扩展了医疗的概念。所以,目前的互联网+医疗,其实是“+医疗相关行业”,包括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公共卫生、互联网+健康管理、互联网+医药、互联网+医疗保险等等。“+医疗”被泛化成为与医疗服务相关的健康概念。狭义的互联网医疗则是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的与疾病诊断、治疗活动所相关的全病程医疗服务体系,包括互联网+医院或智慧医院、网上问诊咨询、远程医疗等模式。

(摘编自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公立医院改革与民生金融发展研究”课题组的《促进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


材料二:

互联网医疗脱离传统医疗服务资源将难以持续。医疗行业最核心的资源是医务人员,其次是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以及依托医疗机构的设施和设备。互联网医疗行业如果要发展,同样离不开人员、技术、设施和设备作为基础保障。其中尤其是医技人员,没有医疗机构或优质医务人员的配合,仅仅依靠互联网行业和资本,互联网医疗运营模式必将难以为继。但是,目前互联网医疗行业与传统医疗服务资源的结合并不紧密,虽然一些涉及轻问诊的服务机构组织了大量的医师服务于线上咨询,但这些医师中专职互联网医疗的比例非常低,大量医师的主要工作岗位仍在医院,这就使得互联网医疗可能随时处于人员缺乏状态。更进一步的,不能与医疗机构进行联合发展,线下的检验检测、手术等治疗就无法实现,对医疗本身造成较大的影响。

(材料来源同上)


材料三:

互联网医疗有利于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实现医疗资源的平等分配,改变传统就医方式、再造就医流程、引领健康经济升级,甚至被认为会对传统医疗产生颠覆式影响,从而倒逼医疗体制改革。然而,当前学界和产业界各方对互联网医疗的认知和定位、商业模式和构建路径、未来趋势和监管方向等问题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存在诸多争论和质疑。作为新技术催生的新业态,互联网医疗的科学有序发展需要依靠技术进步、行规行标、政策法律等的共同作用。未来应紧紧围绕互联网医疗以“技术为先导”的产业特征,以技术创新为抓手,以“大健康”概念为核心,做好顶层设计,推动互联网医疗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方向上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郭薇、薛澜著《互联网医疗的现实定位与未来发展》)

1.下列对材料中“互联网医疗”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医疗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国家将医疗和健康放在一起,扩展了医疗的概念。
B.广义的互联网医疗是指使用信息技术,实现个体健康全过程覆盖,与传统医疗密切相关的新型业态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C.狭义的互联网医疗是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的与疾病诊断、治疗活动、公共卫生所相关的全病程医疗服务体系。
D.网上问诊咨询、远程医疗等既属于狭义互联网医疗概念,也属于广义互联网医疗概念。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医疗不能脱离人员、技术、设施和设备等传统医疗服务资源,尤其是医务人员,否则,互联网医疗运营将难以为继。
B.互联网医疗行业与传统医疗服务资源的结合并不紧密,因为大量医师的主要工作岗位仍在医院,这就使互联网医疗随时处于人员缺乏状态。
C.互联网医疗以技术创新为抓手,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使用,就能有效解决民众对传统医院资源的需求问题。
D.互联网医疗作为新技术催生的新业态,依靠技术进步、行规行标、政策法律等的共同作用,以“大健康”概念为核心,实现了在“互联网+医疗健康”方向上的可持续发展。
2019-12-03更新 | 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最终聚合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传承和选择的结果。

在孔子之前,“仁”“义”“礼”“智”“信”这些术语已经广泛流行,是当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仁”作为一种品德,最初的含义是“爱亲”,即爱自己的亲人。孔子论“仁”,意蕴丰富,尤重视“爱人”和“忠恕”。“仁者爱人”扩展了“爱亲”,使“仁”突破了氏族的界限,上升成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忠恕”是仁的具体化。“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忠”,指主动的推及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是“恕”,指出了“为仁由己”的底线。论“仁”的同时,孔子也说“义”。“义”即“宜”。凡合乎道德义理的行为便是“义”,反之便是“不义”。而“礼”,起源于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传承损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将其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同时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认为“礼”不仅仅是形式化的东西;“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强调“礼”应根植于“仁”。孔子讲“礼”时轻其仪重其内的态度,为后来儒家的礼学思想奠定了基调。“智”,即聪明、有智慧。孔子所言之“智”,并非一般所说的小聪明,而是一种道德境界。孟子更是明确地将“智”与“仁”“义”“礼”相提并用,作为君子的“四德”之一。“信”,则是指诚实守约、言行一致的品德,孔子曾多次论及。到西汉武帝时,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谓“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首次将这五者并而论之,称之为永恒不变之道。至两汉之交,“五常”的提法就固定了下来。尽管后世儒家对“五常”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孔子的观点一直是他们阐说的根基。

对“仁”“义”“礼”“智”“信”诸范畴的阐发,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人不仅有自然性,更有道德性,而后者才是人不同于万物的根本,孔子的“仁”、孟子的“四德”、董仲舒的“五常”正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

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五常”摆脱了时空等具体条件的限制,具有普适性,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维系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种学说、文化碰撞不断,比如延续两千多年的本土儒、法等学说的对立与斗争,元、清两代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冲突,佛教传入后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冲撞等等。但正是因为有了像“五常”这样的价值理念,中华文明才具有无比强固的凝聚力,能容纳不同的文化元素,将产生于不同生活习俗和社会环境乃至于文明背景差异极大的众多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其共聚交融于一个极富弹性的文化结构之中。

今天,我们讲“仁义礼智信”,不只是认识它曾经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还应将它作为宝贵的思想资源,为浇灌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提供养料。

(摘编自景海峰《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仁”原意是“爱亲”,而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使“仁”突破了氏族的界限,上升为人类社会普遍的原则。
B.在“礼”的发展历程中,周公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将史前宗教祭祀活动,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
C.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但又认为不能像周代那样只注重玉帛之类形式化的东西,而应让礼植根于仁,对后代儒学影响深远。
D.董仲舒以孔子的观点为阐说的根基,首次将“仁义礼智信”并而论之,称之为永恒不变之道,由此“五常”的提法就被固定了下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提及“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下文论述提供了基本前提。
B.文章第二段用较多笔墨论述了孔子对“仁”“义”“礼”“智”“信”这些术语的见解,并点明其为后世儒家奠定根基。
C.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五常”这一核心价值理念在中国文化长期发展、传承和选择中的显著差异。
D.文章末段论证兼顾了历史与现实,既肯定了“仁义礼智信”的历史作用,又将其作为当代中国人宝贵的思想资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常”观念经历了漫长的聚合过程,从其具体构成来看,孟子的“四德”观应该对董仲舒“五常”观的提出有重要的影响。
B.历代儒家对“仁”“义”“礼”“智”“信”的阐释不尽相同,但都强调了人的自然性和道德性的重要性,体现了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C.因为有以“五常”为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存在,所以中华文明不但没有在与不同文化的冲撞中崩解,反而吸纳了众多文化元素。
D.“五常”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思想资源,可以为当代中国人提供精神参考,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启发意义。
2021-07-21更新 | 3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雀东南飞》体现出的美是多种多样的,如故事的真实之美,人物的形象之美,兰芝的人格之美,诗句的语言之美以及整体的悲剧之美。其中最为人传颂和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整体的悲剧之美。

《孔雀东南飞》在语言的陈述上充分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表现出作者浓厚的文字功底,也从中体现出悲剧的语言之美。虽然《孔雀东南飞》是一个悲剧故事,诗中语句铺陈也是为了渲染悲剧气氛和诉说作者的控诉,但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语言的运用都能让人体会出美感。如开篇第一句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喻刘、焦二人彼此眷顾之情,情调凄恻悲惨,布置了全篇的悲剧气氛,暗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后来兰芝回家时,作者描写兰芝离开刘家的一节中,从装束、衣饰、姿态、容颜多处铺叙,极写兰芝的精妙动人,从容镇定。句式整齐、辞藻华丽,不但造成了声调和色彩美,而且对塑造人物、抒发感情都起了极好的效果。

《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正是封建势力非常强大,并处于蓬勃发展的年代,封建宗法势力不允许人们对它的权威产生异动,否则就只有迈向死亡。焦、刘一心想做无转移的磐石和纫如丝的蒲苇,但封建势力实在太强大了。《孔雀东南飞》在抗争失败和爱情毁灭中体现出了美学意义,体现着一种悲剧的反抗美。他们并不是不热爱生命,他们坦然地选择死亡,是用自己的生命对封建家长制作出自己所能作出的最大反抗,显示出人物不屈于压力,不肯苟且的坚韧与顽强,充满高贵与尊严。只要仲卿、兰芝不放弃他们的婚姻爱情,他们就会向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做反抗,在无法找到其他有效的反抗方式的情境下,他们为守护自己的美好爱情只有选择死。在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中,选择死是他们所能选择的唯一有效的抗争和永远的守护。

悲剧在将人生中最残酷的一面呈示给我们,引起我们惊怵的时候,更激发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孔雀东南飞》中体现出被压迫者光辉人格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最美表现,环境的残酷与转变提高了人物的精神,唤起人们对美、对人生的追求。老舍说:悲剧是描写生死攸关的矛盾和冲突,它关心人的命运,它郑重、严肃,要求自己具有惊心动魄的感人力量。这种力量通过反射出美,通过毁灭展示出美,从而使作品迸发出崇高悲剧的美学价值。焦、刘二人为维护人格尊严和争取婚姻自主、生活幸福的可贵行为与顽强精神激励着后人追求幸福和自由。他们的悲剧是在对人的生命的伟大的关怀中产生的,因此,它能走进各个时代人的心灵,让我们在享受美感和毁灭的巨大冲击中产生对人生的思索,从而达到悲剧的人生美。

纵观全诗,悲剧中使人产生一种冲劲、一股激情,鼓舞人们化悲痛为力量,用悲剧的美,悲剧的力量去唤起希望,进行斗争,激励人们冲破黑暗、迎接曙光,提醒人们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孔雀东南飞》在中国古典悲剧史上占据一个特殊的地位,虽然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或许并没有悲剧美学这样一个概念,但《孔雀东南飞》确实为我国的悲剧美学艺术奠定了基础。

(选自崔玉博《浅谈〈孔雀东南飞〉中的悲剧美》,有别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的作者有浓厚的文字功底,在诗中充分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
B.焦刘二人因挑战强大的封建宗法势力,这就注定了他们追求美好爱情的悲剧结局。
C.悲剧能激发人追求美好的生活,更能让人惊怵,因它呈示了人生中最残酷的一面。
D.作为一个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能唤起人们的希望,也鼓舞人们化悲痛为力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递进式手法,环环相扣,逐一论述了《孔雀东南飞》的三种形式的悲剧美。
B.文章在列举、分析具体事例的基础上,有力论证了《孔雀东南飞》悲剧的语言之美。
C.文章指出《孔雀东南飞》体现着抗争的悲剧美,并进一步论述了这种悲剧美的必然性。
D.文章引用老舍的话是为了论述《孔雀东南飞》有能够让读者去思索人生的感人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在开头就暗示了出来,如果不采用比兴手法写作就难以做到。
B.在封建礼教、家长制盛行的时代,焦刘很难找到其他反抗方式,唯一有效方式是死。
C.焦刘的行为与精神激励后人追求幸福和自由,他们的悲剧走进了各个时代人的心灵。
D.《孔雀东南飞》为我国悲剧美学奠定了基础,尽管当时可能没有“悲剧美学”的概念。
2022-04-09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