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秦观(1049-110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0 题号:1627802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海潮

秦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注释】①元佑年间(1086年—1094年),秦观先后于朝廷供职达五年之久,常参与公卿名流的文酒期会。绍圣元年(1094年)政局大变,秦观坐党籍被贬,即将遣离汴京,重游其地,有感而作此词。②③金谷、西园:即金谷园。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花园,洛阳西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海潮”这一词牌为柳永创制,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所写的城市是杭州,秦观的这首词所写的城市是洛阳。
B.上阕起头三句,写初春景物。“暗换年华”,既指眼前自然界的变化,又指人事沧桑、政局变化。
C.“兰苑”二句,暗中转折,逼出“重来是事堪嗟”,点明怀旧之意,感慨至深,与上文“东风暗换年华”相呼应。
D.这首词上片先写今后写昔,下片先承上写昔后再写今;大量运用对比手法,以今衬昔,抒发了昔盛今衰之感。
2.本词与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虞 美 人

秦 观[注]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 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词的开篇“和露”两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灵的碧桃呈现在读者面前。
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作者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
C.“不道春难管”,与上一句构成对比,春光是如此美好,但是却不能长留在人间,表达了无奈和忧愤之情。
D.词的最后两句说的是因为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的想法,“只怕”一句更表达出惜春伤花之意。
E.虞美人是著名的词牌之一,原为唐朝教坊曲,最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后来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
2.“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2017-04-07更新 | 22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注】。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鹓鹭:谓朝官之行列,如鹓鸟和鹭鸟排列整齐有序。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以“乱”写花之纷繁,“碎”表莺声盈耳,凝练地写出春景的生机盎然,隐约有乐景衬哀情之感。
B.上片后四句由景及人,刻画了作者衣带渐宽、形体消瘦的形象。“空”字更显孤寂悲戚,余味无穷。
C.下片运用反问的手法写曾经西池会上的好友,而今早已不在。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朝廷的不满。
D.本词由春景触发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跨越时空,由今而昔,再由昔而今,情感一波三折,含蓄蕴藉。
2.“愁”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思绪,古人喜欢用“水”来喻愁。本词与《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都有此类诗句,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异同。
2023-04-18更新 | 11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千秋岁
                                                                        宋·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西池:作者与诸同僚聚会之地。②鹓鹭同飞盖:指作者和同僚一同乘坐着车辆飞驰于大道。
                                                                        千秋岁
                                                                        宋·黄庭坚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
[注]①这是黄庭坚被贬宜州,经过衡阳时,追和秦观遗作《千秋岁》的作品。②鸣珂: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③兔园:汉梁孝王园,指代朝廷。④虎观英游:虎观,泛指宫廷中讲学处。英游,英俊之辈,才智杰出的人物。
1.以下哪首词的风格与秦词完全一致(     
A.《声声慢》B.《念奴娇·过洞庭》
C.《桂枝香·金陵怀古》D.《念奴娇·赤壁怀古》
2.以下关于两首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花影乱”写出了花落之景凌乱凋敝,表达内心的惆怅。
B.秦词表达出沉痛悲苦之情绪。
C.“人不见”“人已去”都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相聚分别后的孤独。
D.第二首词是黄庭坚追随秦观,聚会相和的词作。
3.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云:“少游词寄慨身世,闲情有情思。”又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有人认为下面一首黄词追和之作稍逊于秦词,结合两首词,谈谈你的看法。
2022-11-21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