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1630539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首帅冯盎、谈殿阻兵反叛。诏将军蔺謩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秘书监魏征谏曰:“中国初定,疮痍未复,岭南瘴疡,山川阻深,兵运难继,疾疫或起,若不如意,悔不可追。且冯盎若反,即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此则反形未成,无容动众。陛下未遣使就彼观察,即来朝谒,恐不见明。今若遣使,分明晓谕,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太宗从之,岭表悉定。侍臣奏言:“冯盎、谈殿往年恒相征伐,陛下发一单使,岭外帖然。”太宗曰;“初岭南诸州盛言盘反朕必欲讨之魏征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既从其计遂得岭表无事不劳而定,胜于十万之师。”乃赐征绢五百匹。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百万,一举而亡。隋主亦必欲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至如颉利,往岁数来侵我国家,部落疲于征役,遂至灭亡。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若我兵士疾疫,虽克剪此蛮,亦何所补?言语之间,何足介意!”竟不讨之。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北狄世为寇乱,今延陀倔强,须早为之所。朕熟思之,惟有二策:选徒十万,击而虏之,涤除凶丑,百年无患,此一策也。若遂其来请,与之为婚媾。朕为苍生父母,苟可利之,岂惜一女!北狄风俗,多由内政,亦既生子,则我外孙,不侵中国,断可知矣。以此而言,边境足得三十年来无事。举此二策,何者为先?”司空房玄龄对曰:“遭隋室大乱之后,户口太半未复,兵凶战危,圣人所慎,和亲之策,实天下幸甚。”

太宗《帝范》曰:“夫兵甲者,国家凶器也。土地虽广,好战则民凋;中国虽安,忘战则民殆。凋非保全之术,殆非拟寇之方,不可以全除,不可以常用。故农隙讲武,习威仪也;三年治兵,辨等列也。故知弧矢之威,以利天下,此用兵之职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九·论征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岭南诸州盛言/盎反朕必欲讨之/魏征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既从其计/遂得岭表无事/
B.初/岭南诸州盛言盎反/朕必欲讨之/魏征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既从/其计遂得/岭表无事/
C.初/岭南诸州盛言盎反/朕必欲讨之/魏征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既从其计/遂得岭表无事/
D.初/岭南诸州盛言/盎反朕必欲讨之/魏征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既从/其计遂得/岭表无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中原”的意思。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有时也指称为“国都”。
B.师旅,在古代可以指军队,也可以指战事。本文指军队,与《论语》中“加之以师旅”的“师旅”不同。
C.北狄,是对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周朝时中原人把周围非华夏的四方,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D.司空,古代一种官名。西周时开始设置,掌水利、营建之事。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听从魏征的建议,没有发兵讨伐冯盎、谈殿,最终只派出了一个使者,就使岭南地区获得了安宁。
B.唐太宗指出,苻坚、隋炀帝和突厥颉利皆因穷兵黩武而走向灭亡,故不能因林邑言辞不恭就派兵攻打它。
C.对待北狄的侵扰,唐太宗有两个策略,一是选派精兵讨伐北狄,一是与北狄通婚,房玄龄认可和亲之策。
D.唐太宗认为,好战则民凋,忘战则民殆,因此应不用兵甲,施以仁政,训练威仪,分出等级,以利天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
(2)若我兵士疾疫,虽克剪此蛮,亦何所补?
5.唐太宗准备讨伐冯盎、谈殿时,魏征劝阻了这件事。他阐述了哪些理由?请简要概括。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僖公二十七年)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于是乎蒐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穀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君其试之。”

晋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义,未安其居。”于是乎出定襄王,入务利民,民怀生矣,将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礼,未生其共。”于是乎大蒐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民听不惑,而后用之。出穀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之教也。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围曹,门焉,多死。曹人尸诸上,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三月丙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且曰:“献状。”令无入僖负羁之宫而免其族,报施也。魏犨、颠颉怒曰:“劳之不图,报于何有!”爇僖负羁氏。魏犨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魏犨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杀颠颉以徇于师,立舟之侨以为戎右。

(节选自《左传·晋楚城濮之战》,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
B.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
C.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
D.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B.“作三军”的“三军”指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军,与《论语·子罕》中“三军可夺帅也”的“三军”含义相同。
C.《诗》,即《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浪漫主义风格诗歌总集,《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城,文中是实指,指曹国的城墙;现在则主要是指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也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国与其他诸侯想要攻打宋国,面对宋国的求助,先轸认为晋国应报答宋国的施恩,救援宋国的患难,在诸侯中取得威望,奠定霸业。
B.赵衰推荐郤穀做元帅,认为晋国可以听取郤縠的意见,明确考察郤縠的政绩,因为郤穀喜爱礼、乐,熟悉蕴藏道义的《诗》《书》典籍。
C.晋文公想让百姓参与作战,但子犯认为应等到百姓听从指挥,明辨是非,服从命令而不疑惑,然后才能使用他们作战,成就霸业。
D.魏犨、颠颉不满于晋文公对僖负羁的报答,便放火烧了僖负羁的房屋,因魏犨受伤,晋文公最后免除了对魏犨、颠颉的惩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
(2)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
5.根据选段内容,简要谈一谈晋文公为什么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2022-10-19更新 | 19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寨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祐初,枋得请于朝,加少师,忠敏。

(选自《宋史》,有删节)

1.下列对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
B.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
C.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
D.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
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湖南安抚,即湖南安抚使,宋代为各路负责军务治安的长官。
B.长短句,词的别称,又叫“曲子词”,因词句不如诗句整齐而得名。
C.“赠”“谥”,都是古代官员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褒贬称号。
D.《宋史》是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之一,共计496卷,约500万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任职湖南时,顶住各方压力,甚至冒着违抗上命的危险,终于如期盖好了部队的营房。
B.辛弃疾通过抑制奸商稳定粮价、发放无息贷款扩大粮源等措施,较好地完成了江西的赈灾工作。
C.辛弃疾虽然有济世报国的宏伟抱负,但因生不逢时,他的政治军事才干却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
D.文章结尾,尽管有些迷信色彩,却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辛弃疾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同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2)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020-06-14更新 | 2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楚之君相与为好会于宛丘之上。宋使人往之,晋、楚大夫曰:趣以见天子礼见于吾君,我为见子焉。使者曰:冠虽弊,宜加其上;履虽新,宜居其下;周室虽,诸侯未之能易也。师升宋城,犹不更臣之服也揖而去之,诸大夫瞿然,遂以诸侯之礼见之。

齐攻鲁。子贡见哀公,请求救于吴。公曰:奚先君宝之用?子贡曰:使吴责宝而与我师,是不可恃也。于是以杨干麻筋之弓六往。子贡谓吴王曰:齐为无道,欲使周公之后不血食,且鲁、邾之赋归齐,不识以此益齐,吴之利与?非与?吴王惧,乃兴师救鲁。诸侯曰:齐伐周公之后,而吴救之。于吴。

楚庄王欲伐晋,使豚尹观焉。反曰:不可伐也。其忧在上,其乐在下。且贤臣在焉,曰沈驹。明年,又使豚尹观,反曰:可矣。初之贤人死矣,谄谀多在君之庐者,其君好乐而无礼;其下危处以怨上。上下离心,兴师伐之,其民必反。庄王从之,如其言矣。

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黯往视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后反。简子曰:何其久也?黯曰:谋利而得害,由不察也。今蘧伯玉为相,史蝤佐焉,孔子为客子贡使令于君前甚听其佐多贤矣简子按兵而不动。

秦、楚毂兵,秦王使人使楚,楚王使人戏之曰:子来亦卜之乎?对曰:然!”“卜之谓何?对曰:吉。楚人曰:噫!甚矣!子之国无良龟也。王杀子以衅钟,其吉如何?使者曰:秦、楚毂兵,吾王使我先窥。我死而不还,则吾王知警戒,整齐兵以备楚,是吾所谓吉也。且使死者而无知也,又何衅于钟,死者而有知也,吾岂错秦相楚哉?我将使楚之钟鼓无声,钟鼓无声则将无以整齐其士卒而理君军。夫杀人之使,绝人之谋,非古之通议也。子大夫试熟计之。使者以报楚王。楚王赦之。

(节选自《说苑·奉使》)


【注】①邾:古国名,在今山东。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孔子为A客B子贡C使令D于君E前F甚听G其佐H多贤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室虽微”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微”含义不同。
B.“遂朝于吴”与“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两句中的“朝”含义相同。
C.“果如其言矣”与“果不如先愿”(《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果”含义相同。
D.“王方杀子以衅钟”与“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两句中的“方”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国派使者参加晋楚的会盟,两国大夫要求宋国使者以拜见天子的礼节拜见两国君主,宋国使者据理力争,态度坚决,表明绝不会那样做,最后赢得尊重。
B.子贡前去游说吴王,他指出齐国进攻鲁国是无道行为,如果齐国成功会更强大,对吴国没有好处,如果吴国能帮助鲁国,一定能够得到其他诸侯国的敬重。
C.豚尹第二次去晋国打探情况时发现,晋国国内的形势与上一年相比变化很大,上下离心离德。此时讨伐它,其百姓一定会造反。楚庄王听从了他的建议。
D.秦使面对楚王发出的死亡威胁,从容指出如死后没有知觉,衅钟没有意义;如死后有知觉,一定会让楚国的钟鼓无声,于楚有损。楚王最终赦免了秦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黯往视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后反。
(2)我死而不还,则吾王知警戒,整齐兵以备楚,是吾所谓吉也。
2023-05-11更新 | 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