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35 题号:1649686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京报:这本书的书名叫《史记的读法》。你讲《史记》为什么会从司马迁写《史记》的视角出发?

杨照:司马迁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他处在一个特别的时代,有着特别的人生经历,更重要的是,他有着特别复杂的心灵结构。在阅读《史记》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办法真切地认识到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我们就没有办法确切地了解《史记》。这是我多年探究《史记》所得到的结论。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用这种方式来阅读《史记》。这是一种特别有收获的读法。

我提倡读《史记》需要“历史式的读法”。我们要了解司马迁和他所处的时代,以及司马迁写《史记》的历史观。我们一般读《史记》基本上用的就是“文学式的读法”——我们喜欢读《史记》里精彩的故事,对司马迁笔下的人物有所认同。不过,因为司马迁的作者意识太强大了,所以除了“历史式的读法”和“文学式的读法”之外,我们还要对司马迁的心灵和精神再多一点认知。

新京报:司马迁写《史记》基本以人物为中心。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写法对中国古代的历史书写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到现在,很多人对历史的理解还是以帝王将相为中心。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杨照:①这种现象是一种遗憾。这起源于大家对于司马迁的误会。纪传体是被纳入到中国正史的书写体例,而《史记》被放在正史第一的位置。这中间经历了很多波折。中国正史中的纪传体,其实和司马迁写的纪传体是不一样的。

②二十四史里面的大部分史书,一定有本纪和列传。可是,司马迁不是这样架构他的《史记》的。《史记》里有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构成了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意义上,司马迁之后的史家没真正把握司马迁写纪传体的精神,这是令人遗憾的。二十四史里许多正史里并没有志书。《汉书》还继承了志书。志书是脱离人物的制度史。《史记》之所以有志书这种体例,是因为司马迁太了解历史上有太多东西不能用人物来解释。在司马迁所记录的时代里,有着许多种计算时间的方式,所以这时我们需要“表”才能够厘清历史脉络。书和表在《史记》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

③此外,司马迁笔下的本纪,并不是有着帝王将相的史观。对司马迁来说,本纪只是《史记》的一部分。他把本纪放到《史记》的最前面,不是因为本纪最重要,而是为了方便。司马迁用本纪来进行断代,并展开该时代的主要政治事件。这并不是替帝王立传的写法!

④汉高祖的事迹被大量地记载在《高祖本纪》上。但是,如果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并理解刘邦,至少还要看《项羽本纪》。其实,刘邦的许多事迹写在了《留侯世家》《陈相国世家》和《淮阴侯列传》里。因此《高祖本纪》并不是刘邦的传记。这是个误会。

⑤之所以有人会认为,以人物、帝王将相为中心的史观是来自于司马迁,这是因为我们用了一种割裂的方式去读《史记》。一般来说,我们读《史记》只读几篇本纪和列传,这并没尊重司马迁创作时搭建的架构,也没有理解司马迁背后的野心。司马迁不是为了歌颂帝王将相,恰好相反,他抒发的是官吏的抗议。《史记》的构架和背后的史观、心灵和精神,在班固之后都没有被传承下来。这才是我今天试图去还原司马迁的本相和《史记》完整内容的原因。

新京报:为什么司马迁的这种结构没有被后来的史书传承下来呢?

杨照:因为他的史学观念太过于超越了,超越了他的时代,超越我们一般的观念。司马迁的野心是要整理从他那个时代往前能够追索到的所有人类的经验。司马迁不只有这么庞大的野心,还有可执行的方法,并产生了相应的书写架构。古往今来,很少有这种野心的历史学家。在21世纪,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些类似的野心,比如《人类简史》。初看到《人类简史》时,我们会被吓一跳,作者怎么敢把完整的人类历史放进一本书里面呢?但司马迁早就这样做了。而且,《史记》比《人类简史》的表现方式更具吸引力。

(选自《新京报·专访杨照》)

材料二:

《史记》一书,是以纪传为本体,以八书为总论,以十表为附录之一部自成系统的历史著作。司马迁把过去零碎散乱的史料,分别归类于各人之纪传而演绎之;然后于八书中总其历史时代的背景而作归纳之叙述;最后,则于年表中,排比年代,以求从时间的关系上推求其彼此间之关联。故归纳、演绎、排比,实为纪传体历史方法构成的要素;而其表现的形式,则为纪、传与书、表。

同时,在纪传中,又以本纪为纲领,而以世家与列传演绎本纪的内容,使本纪、世家与列传,构成无形的连锁。然后再以全部的纪、传与书、表相关联。这样,就构成了纪传体历史方法之整然的体系。

在叙述方面,于纪传中,司马迁已经把眼光注射到历史上的社会之各阶层人民的形形色色的活动,注射到历史上的社会之每一个角落的民族,从社会的上层到社会的下层,从中国的本部到中国的四周,无所不纪。于八书中,他不仅注意到礼乐、律历,而且也注意到平准、河渠,注意到天官、封禅,从经济、政治乃至意识诸形态,无所不书。于十表中,他已经知道详者纪月,次之纪年,又次之纪世;从三代下迄汉武,其间诸侯将相,无不依次为表。

(选自翦伯赞《论司马迁的历史学》)

材料三

七年
樗里疾卒。击楚,斩首三万。魏丹为相。
十九年十二年二十六年二十九年
秦取我襄城,杀景缺。
十二年二十四年
秦使泾阳君来为质。
八年
楚王来,因留之。
二十年
与齐王会于韩。
十三年
齐、魏王来。立为太子。
二十七年三十年
王入秦。秦取我八城。
十三年二十五年
泾阳君复归秦。薛文(孟尝君)入相秦。
九年二十一年
与齐、韩共击秦于函谷。河、渭绝一日。
十四年
与齐、魏共击秦。
惠文王元年以公子为相,封平原君。顷襄王元年秦取我十六城。十四年二十六年
与魏、韩共击秦。孟尝君归相齐。

(选自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下列观点中杨照与翦伯赞不相一致的一项是(     
A.《史记》的架构体现了司马迁处理历史的方法。
B.阅读《史记》先从“本纪”开始,再到其他体例。
C.《史记》是包括“纪传、书表”在内的整体,不可分割。
D.历史的叙述要涵盖社会的各个层面。
2.有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时准备围绕“司马迁笔下的项羽”作深入研究,下列做法不符合材料指导思想的一项是(     
A.阅读《太史公自序》,了解司马迁的写作精神,深入他的心灵世界,注重研究的归因意识。
B.了解《史记》的互见法,阅读《高祖本纪》,换个视角看项羽的所作所为,强调比较分析。
C.查阅《史记》中的“秦楚之际月表”,了解他灭秦兴楚、称弱失败的过程,增强联系意识。
D.参看《汉书·陈胜项籍列传》,比较它和《史记·项羽本纪》的叙写差异,强调客观叙述。
3.材料二中,翦伯赞认为“年表”是“以求从时间的关系中推求彼此间之关联的”。请阅读材料三的表格,写出有关“秦与他国关系”的三条推断。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那些很容易被铭记的诗作,大都是有韵律的。以现当代诗为例,那些广为流传的名句,其实大都在使用重复、对称这些最基本的韵律原则,比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还有一些名句的韵律方式则近似于古典诗歌的韵律原则,比如海子那句广为人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仅有叠韵,而且讲究平仄,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与传统的律诗的声律非常相似,无怪乎这个诗句甚至成了很多房地产广告的标语。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种讲究重复、对称等韵律原则的写法在当代中国诗歌创作中并不受欢迎,很多诗人避之唯恐不及,当代诗歌的可铭记性因此而不强。

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韵律原则的兴起与流行往往与一个文化共同体的集体认知密切相关,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集体记忆的化身。古典诗歌的创作与阅读群体——,即知识者与官僚群体——天然就是这样一个同质性的文化群体,所以在他们之中逐渐形成一些公共的韵律规则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是,现代中国的社会机构和教育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而且诗歌本身也被边缘化,过去诗人与读者之间那种同质性的文化群体已不复存在,诗歌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私人性、个人化的写作行为,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共性的诗歌成规的消失。

在不同文化中,韵律都有两个基本作用:一是便于沟通,二是便于记忆。而沟通不仅仅是一个雅俗共赏的问题,也涉及诗人与诗人、诗人与读者之间如何建立一个公共的渠道,以便于在这个渠道中磨练某些精妙的技艺,传达种种微妙的体验的问题。韵律的重心与其说是关于如何写/评价一首好诗,不如说是关于诗人与读者、诗人与诗人之间是如何交流的。

无论古今,有韵律或者韵律感强的作品从来不意味着它们就是杰作(反之亦然),韵律更多是关于诗歌给读者传达的东西究竟在哪些方面是公共性的或者可以共享的,它在不同的诗人之间也建立了一个可以相互比较和传承的共同通道。这个问题对于当代中国诗歌而言或许更为迫切,因为之离散的背后是诗歌交流的公共渠道的消失,这是自由诗面临的最本质的文体问题,而可诵读性与可记忆性的削弱只是这个大趋势的两个表征。

(摘编自李章斌《之离散:关于当代中国诗歌韵律的一种观察》)

材料二:

中国当代诗效法国外诗歌的更多。因国外诗歌注重诗本身的存在而大多无韵,无韵也渐渐成了中国当代诗的主流,《诗刊》《星星》等诗歌杂志几乎看不到有韵的诗歌,这个态势还会长久发展下去。

当代诗人,觉得再写有韵的东西,简直是一老土。当下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相对个体化、多元化的社会,过去那种大一统的世界意识与言说形态已然崩散,与此几乎同时崩散的是语言中的(韵律意识和韵律密度)。当代诗人多少有着一种反抗公共规则(包括韵律规则)的集体无意识,所以像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样整齐对称的诗句,他们不愿意去写,也不推崇。在他们看来,诗歌重要的不是视觉上的整饬和听觉上的旋律感、节奏感,决定诗之能否为诗的重要依据是诗歌对生命深层世界提示和呈现的能量之强弱。他们在写作时不仅不太倾向于取悦大众读者,甚至连一般的知识群体也不怎么顾及。这也导致传统的阅读者,尤其受传统诗歌影响较深的阅读者越来越郁闷,对新诗深感不适,甚至不屑一顾了。在他们眼里,形式产生内容,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等诗词大家,不也是在五言、七律、七绝和词牌的限制中成就了大名吗?

当代诗歌虽无韵,但还有顿。所谓弃韵而就顿,就是诗的节奏感,有行顿句顿,有匀顿变顿,有大顿小顿,有跨行断行,追求的也还是诗的一种旋律美。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就认为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诗的本质是显示而非说教。艾青说:假如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都是诗;假如不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都不是诗。诗之无韵,告诉我们原来诗还可以这样写,诗还可以写得不像诗。近些年,主张口语入诗的第三代诗反传统、反意象、反崇高、反理想、反假激情,甚至诗歌形式也反其道而行,加剧了诗歌形式的混乱,纯美流畅的诗歌很难再见到了,可是我们反传统,反的应该是那些因袭的碍于发展的东西,绝不是偏激地反对一切。

(摘编自王霁良《对当代诗无韵的一点看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为流传的诗句多使用重复、对称这些最基本的韵律原则,但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却排斥这种写法,这导致当代诗可铭记性不强。
B.诗歌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私人性、个人化的写作行为,是因为公共性的诗歌成规的消失。
C.无韵诗在国外诗歌中较为多见,也普遍存在于中国当代诗歌杂志中,受传统诗歌影响较深的读者对此不适应。
D.诗歌无韵化并非意味着完全放弃形式,所谓弃韵就顿,体现的是在形式上对旋律美的追求。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诵读性和可记忆性的削弱,不是当代中国诗歌最需关注的,因为这只是诗歌“交流”公共渠道消失的表象。
B.“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名句,表明了诗歌作品要成为杰作就必须运用韵律。
C.当代的一些诗人,写作时不太倾向于取悦大众读者,甚至也不怎么顾及一般的知识群体。
D.根据艾青的观点——诗歌的形式应具有自由性,诗之无韵告诉我们诗可以这样写,还可以写得不像诗。
3.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持“当代诗歌被边缘化”观点的一项是(     
A.每年岁末,诗社举办的年度诗会,参与者稀少,诗歌写作交流日益呈现出“圈子化”倾向。
B.学校课本内当代诗歌很少,专门研究当代文学的教授们,对90年代以来的诗歌了解不多。
C.结合了声音和视觉艺术的现代数字媒介,几乎颠覆了传统的媒介,近年来诗歌刊物锐减。
D.“兼职诗人”现象较为普遍,诗人往往同时又是官员、教授、商人、歌手、报刊编辑等。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当代中国诗歌缺少韵律的成因。
2023-12-06更新 | 12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材料一

书写“先秦哲学史”,不啻于一趟中国哲学的寻根之旅。为了更顺利地完成这趟旅程,我们不妨找两块“他山之石”。

第一块“石头”是“轴心时代”理论。二战结束不久,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在其所著《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了“轴心时代”理论。雅斯贝尔斯注意到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某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巧合:以公元前500年前后为主轴,在全世界范围内集中出现了一些极不寻常的历史事件,中国、印度、西方等这些互不知晓的地区,却不约而同地爆发了文明的重大突破,出现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引领着不同文明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轴心时代”理论中,中国文明对应的正是“先秦时期”。具体来说,“轴心时代”的中国表现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况。稍感遗憾,我们无法通过“轴心时代”理论这块“石头”找到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这就需要第二块“他山之石”。

第二块“石头”是“脱序”理论。这一理论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提出的。涂尔干发现,当社会面临重大危机、物质财富出现明显萎缩时,自杀率固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是,当社会获得重大进步,物质财富增涨显著时,自杀率竟然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涂尔干敏锐地发现“社会危机”与“社会繁荣”这两种看似相反的现象的共同之处,那就是“社会的剧烈变化”。涂尔干把它描述为“脱序”现象。

按照这一理论,在一定的秩序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大家对既有的价值和原则表示出必要的尊重。因此,在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里,一些历经时间而沉淀下来的经验教训作为传统得到足够的尊重,即便是为了改变现状、出人头地所做的种种努力,也通常以遵循既有原则和规范作为前提。然而,在脱序状态下,人们的欲望、情感、行为、心态等等,一切都失控了。旧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被普遍否定或遭到严重破坏,逐渐失去了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未被普遍接受或尚未形成,不具有对社会成员的有效约束力,使得社会成员的行为缺乏明确的社会规范约束,形成社会规范“真空”的社会状态。

“脱序”理论正好可以被用来解释“轴心时代”的中国“奇迹”。春秋战国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礼崩乐坏,原有的宗法秩序与社会规范遭遇挑战,频现危机,而新的社会秩序和规范尚未形成,整个社会呈现出脱序状态。时代危机刺痛了人们,同时也刺激思想家们反思本时代的特点,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对社会失范危机作出相应的回应。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轴心时代——诸子百家争鸣——其实起源于礼崩乐坏之后的社会失范危机。作为时代的发言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逐渐形成众多思想派别,演绎为精彩绝伦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思想史诗。顺便说一句,中国思想史上还有两个时期,同样适用于“脱序”理论,一个是魏晋时期,一个是民国时期。

(摘编自秦平《中国哲学的故乡之旅》)

材料二

雅斯贝尔斯将人类文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史前时代、古代高度文明时代、轴心时代、科技时代。在这四个文明发展的阶段之中,轴心时代具有非凡的意义。正因为此,雅斯贝尔斯称之为“突破期”,而将这之前的“史前时代”、“古代高度文明时代”及其之后的“科技时代”统称为“间歇期”。前一个间歇期为轴心时代的突破集聚了必要的能量,轴心时代则为人类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树立了标准。

在雅斯贝尔斯看来,人类文明具有同步性,几乎是在同时,在中国、印度、中东以及希腊这一地理轴心上,在思想上出现了辉煌的成就。

尽管“轴心时代”并非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经历的阶段,但“轴心时代”的文化精神突破所奠定的人类精神根基、传统宗教伦理价值体系框架,至今仍然是人类几个主要文明体系中的价值和行为准则。雅斯贝尔斯强调:时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

雅斯贝尔斯明确反对欧洲中心论,重视东方的文化,呼吁“我们再也不能置伟大的亚洲世界于不顾,将其看作是处于永久停滞状态下的非历史性民族”,要将中国和印度的文明与西方文明相提并论,因为“它们实现了突破,在精神上达到了跟西方一样的深度”。

雅斯贝尔斯对儒家学说非常感兴趣。在他的眼中,孔子是一位以“仁”作为其核心观念的哲学家,他希望“仁”不仅能够再次决定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还可以在一种真正的世界哲学的发展进程中成为“人类交往”的特征。雅斯贝尔斯对中国未来充满希望:“我们希望中国能够在技术时代产生它自己的新的自由形式。”

(摘编自何立波《雅斯贝尔斯对轴心时代的历史构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写先秦哲学史并非易事,我们可以去学习借鉴“轴心时代”理论和“脱序”理论。
B.涂尔干发现,社会危机和社会繁荣致使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从而引发“脱序”现象。
C.雅斯贝尔斯认为,轴心时代是“突破期”,其他的文明发展阶段都属于处于“间歇期”。
D.雅斯贝尔斯认为,“仁”曾决定中国文化的方向,也希望其对世界哲学发展做出贡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雅斯贝尔斯关注到先秦的思想盛况,但我们仍然无法借助“轴心时代”理论去探寻百家争鸣的原因。
B.在脱序状态下,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不具有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从而形成失序的社会状态。
C.既然中国的百家争鸣产生于“脱序”状态,那么,同处于“轴心时代”的其他地区都是动荡不安的。
D.雅斯贝尔斯明确反对欧洲中心论,他认为应该去除偏见,将中国和印度的文明与西方文明相提并论。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适用于涂尔干“脱序”理论的一项是(     
A.新中国建立后,中央政府开展“三反”“五反”“镇压反革命”等运动,社会风气得到迅速好转。
B.《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饱经科场打击,受尽冷眼,当他骤闻中了举人,激动得无法自制,最后疯了
C.2021年1月6日,在清点总统大选选举人票数期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暴力冲击国会。
D.魏晋时期的刘伶乖张放诞,大醉之后喜欢赤裸身体,随时带着一名扛着锹的仆人,说:“死便埋我。”
4.五四时期,思想解放大潮汹涌澎湃,各种学说蜂拥而至,各式“主义”被竞相宣传。请用“脱序”理论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2023-08-25更新 | 4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诗本是以言达意,意尽于言,那就应该已尽了诗的能事;而历来论诗者却主张诗要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一个人人都要承认的事实,这与言外之意毕竟是言中之意显然互相矛盾。要了解矛盾所由起,我们才能了解诗与科学的分别,也才能了解诗的本质。问题在字的意义。有两种,如果拿数学术语来说,一种只有常数,一种含有变数,言者与读者所了解的意思有一部分叠合(即所谓言中之意),有一部分参差(即所谓言外之意),其参差的原因在言者与读者资禀经验修养的不同。姑举下列两种语言为例来说明:

(一)2+2=4

(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在(一)那个数学等式里,言恰达意,意尽于言,那就无所谓言外之意。在(二)陶潜的诗句里,有一部分也几如数学等式,那就是字面的意义(言中之意),这两句话所指的客观的事实;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部分就是变数,随了解者的资禀经验修养(这些统而言之就是人格)而变,这可变的就是言外之意

这个分别就语句的功用而言,是陈述与暗示的分别。陈述如射箭,中的为止;暗示如点燃火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陈述的语句贵精确,言者与读者不能有些微差异;暗示的语句贵含蓄,有三分可以只说一分,而读者应该能举一反三

就语句的所表对象而言,是理与情的分别。理是走直线的,直截了当,所以说理文贵明白晓畅,迂回或重复都是毛病;情是走曲线的,低回往复,所以抒情文贵含蓄,直率无余味就难免肤浅。

就读者的心理作用而言,是的分别。可者大半可以言传,可者大半只能以意会。比如陶潜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诗,字义很简单,问识字的人你懂得么?他都可以回答懂得,再追问他懂得什么?他或是解释字义,把天气好、鸟飞还当作一件与人漫不相干的事叙述一番;或是形容这景象在他心中所引起的反应,他觉得全宇宙中有一种和谐,他觉得安静肃穆,怡然自得。前者只是,后者才是人人不同,因为人格的深浅不同。都是一个变数,即所谓言外之意

一般人把写或印的诗的文字符号叫作诗,以为它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必须纠正的误解。严格说,诗只存在于创造与欣赏的心灵活动中。我虽非陶潜或莎士比亚,我能欣赏他们的作品,跟着他们见到许多自己无凭借即不能见到的境界,达到自己无凭借即不能达到的胸襟气度;至少是在欣赏的霎时,我在心灵方面逼近陶潜或莎士比亚。我说逼近,因为完全的同一叠合是不可能的。原因在生命生生不息,世间绝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情境,也绝没有先后完全相同的自我。生命永不会复演,艺术的境界也就永不会复演。大同之中必有小异,诗于常数之外必有一个变数。欣赏诗不能纯然是被动的接受,有所取即必有所与,所取者诗的言中之意,所与者自己的胸襟学问,内外凑合,才成为自己所了解的那首诗,才使诗有言外之意。

从此我们可以明白诗以有限寓无限的道理。有限者言中之意,无限者言外之意;有限者常数,无限者变数;有限者诗的有形的迹象,无限者诗的随时生长的生命。言愈有尽而意愈无穷的,诗的意味愈深永,价值也就愈高。

(摘编自《朱光潜全集》第九卷《诗的无限》)

材料二:

在诗歌鉴赏中为何要寻言?这与诗歌的语言特性有密切关系。我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历来讲究神、意、境、韵、味,主张含蓄蕴藉,追求立意深远,强调虚实相生,崇尚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倡导味在咸酸之外,因而在作品中创造出幽深微妙、意在言外的艺术意境就成为诗人自觉的美学追求。

在文学鉴赏中如何寻言?文学语言尤其是诗的语言具有较大的张力和弹性,具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特点。因此,诗歌鉴赏中的寻言就不能局限于对语言作粗糙的简单化解释,要在熟读”“涵泳中见出其妙理。正如沈德潜在《唐诗别裁·凡例》中指出的:读书者心平气和,涵泳浸渍,则意味自出,不宜自立意见,勉强求合也。

实践证明,只要鉴赏者仔细披阅文学作品的语言文辞,虽然作者为文之用心隐蔽,也是必然可以被把握的。夫志在山水,琴表其情,况形之笔端,理将焉匿?(《文心雕龙·知音》)刘勰认为通过琴声都能捕捉到弹琴者的心声,更何况是形之笔端为目所能见的语言文字呢?当然,刘勰也对鉴赏者提出了条件,即目瞭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面对形之笔端的语言文字,鉴赏者除了有寻言的方法之外,还需要目瞭”“心敏目瞭就是要求鉴赏者有鉴照洞明的识鉴能力,心敏则要求鉴赏者要心思聪敏,否则,就算是面对形之笔端的语言文字,也只能感慨成篇之足深,而不知患识照之自浅耳

(摘编自厉运伟《刘勰知音说的鉴赏交流理论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言有尽而意无穷”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者自觉的美学追求,也是论诗者历来注重的内容。
B.诗歌“以言达意”,要读出诗的“言外之意”,需要读者与言者有相同的资禀经验修养。
C.诗歌与科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语言的暗示性,所表对象的抒情性,读者的可感性。
D.“寻言”是诗歌鉴赏的应有之义,这与诗歌语言具有较大的张力和弹性有密切的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要了解诗的本质,解决“言中之意”与“言外之意”的矛盾,必须弄清诗与科学的分别。
B.懂得“曲中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诗中“消逝之中有永恒”的道理,是读者的“知”。
C.读者立足于自身的胸襟学问,创造性地欣赏优秀诗歌作品,可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D.文学鉴赏是作者、作品、读者三位一体,刘勰认为读者的卓越能力比阅读方法更重要。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朱光潜先生“诗的无限”观点的一项是(     
A.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工夫。如《四书》《五经》此所当终身诵读者也。(陆世仪《思辨录辑要》)
B.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王夫之《姜斋诗话·诗译》)
C.凡诗恶浅露而贵含蓄,浅露则陋,含蓄则旨,令人再三吟咏而有余味。(吴景旭《历代诗话》)
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4.两则材料都围绕诗歌语言展开论述,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5.杜牧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明代杨慎曾提出批评:“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结合材料,分析杨慎观点的不合理之处。
2022-02-23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