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考点 >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题型:小阅读-课内 难度:0.85 引用次数:172 题号:1672349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注】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塞上长城:《南史》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济,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A.首句写诗人早年不懂世事之艰难,既表现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又暗示今日的意志消沉。
B.“气如山”是说气概如同巍峨的高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北望中原时的慷慨激昂。
C.颔联以名词短语形成诗句,描述了两幅雄壮苍凉的战场画卷,有力衬托了诗人的心情。
D.诗人虽然以“塞上长城”檀道济自比,但是“空”和“衰鬓”却突出了其理想的破灭。
【知识点】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内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下列对《声声慢》一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秋天天气多变,身体不好,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表现了词人滞留他乡的孤独生活和悲苦愁绪。
B.下阕前三句写菊花,既言其多,又形其乱,以花之凋残映衬心之愁苦,又喻指岁月流逝,人衰老憔悴。
C.下阕后几句写词人孤苦无依坐待天黑的境况,希望黄昏时雨中的梧桐能排解词人内心难以言说的愁绪。
D.本词用语浅显,以家常话写心中事,显得自然真挚;词中描摹多个典型意象来抒情,结尾则直抒胸臆。
2022-12-08更新 | 264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对《琵琶行》诗句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该句表现了诗人对弹奏者的尊重,“欲语迟”三字,用语精练,直接刻画出琵琶女的持重和绝不轻浮的性格特征。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表现了诗人热情相邀、急于相见的心情,又精练而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又迫不得已。“半遮面”是一处很典型的细节描写,也是一个特写镜头,生动地表现出琵琶女的羞涩情态。
C.“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描写琵琶女调弦校音的动作,进而表现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之中,也显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丰富的感情。
D.“轻拢慢捻抹复挑”,写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娴熟。轻轻的拢,慢慢的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一连串的动作,具体地表现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顺弦、回拨弦的动作熟练,技艺精湛。
2016-11-18更新 | 1239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较易 (0.85)
【推荐3】下列诗句中,用来比喻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新生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旧势力的一项是(     
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022-10-21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