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40 题号:1693556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设计中的和而不同思想,是指在充分追求满足内在可用性与良好的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多领域化、多民族化的富有广度与深度的设计内涵与思想。是指设计的基本原则要高度统一:设计的便捷性、可用性、易用性,设计所传递的美感,表达的人文关怀。这些作为设计所存在的普遍原则,都要作为任何一项设计的基本属性。强加中国元素、民族传统于作品之上,使设计泛于表面化、流于形式化,使文化与实际产生割裂感,这样的产品用户是不会买单的。

设计中的不同是指中国本土设计师在设计与借鉴外来设计的过程中,亦不能抛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中国人的基本心理特点、民族情感与文化传承,一味地追求与国际接轨,与国际齐平,追求去装饰化、简洁化。设计师作为产品的创造者与改进者,要起到引导作用,对大众的功能需求、精神体验和文化层面的审美都要一一满足,要负起责任,起到民族文化宣传与普及的传道者的作用,借由设计传播中国文化,发掘中国传统设计之美。

当下,一些中国品牌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产品设计思路与表达,充分诠释了和而不同的设计思想。中国汽车品牌吉利旗下多款畅销车型都采用了回纹装饰作为家族式前脸设计的标志元素。这一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纹饰,是古人在观察池塘涟漪、回波荡漾时受到的启发,经过艺术抽象化描绘出的一种纹饰,非常具有中国古典韵律与美感。中国本土运动服饰品牌李宁,最新带来的一系列服饰产品大胆运用复古元素,引入怀旧气息,将中国传统领奖服的红黄二色融入其中,并采用宋体中国制造的方块字作为设计,点睛元素,搭配现代化的剪裁与板式设计,既彰显中国元素,又非常实用简洁,其品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这些品牌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灵活运用和而不同的设计思想,兼顾设计本身与中国文化,使二者有机结合,在做好设计的同时打造品牌文化,既获得了市场与消费者的认可,也拓宽了中国设计的思路与理念,非常值得参考与借鉴。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未来的中国产品设计,应该是既有鲜明特色的中国文化特征表达,又在世界环境下普遍实用、好用的:是一种创新设计,是设计思想与策略上的创新;亦是一种改良设计,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再表达;更是一种民族设计,旗帜鲜明地开拓属于中国的特色设计之路。

(摘编自朱勉《中国品牌设计的和而不同》)

材料二:

跨界融合,让不少品牌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消费品概念,融入了时尚元素,凸显了文化内涵。当报纸的墨印上服饰,报款服装成爆款;当故宫的美助力妆容,古典美与现代美交融碰撞……近年来,不少中国品牌拓宽品牌维度、提升融合能力,以全新面貌走进大众视野,翻开了国潮风尚新的一页。既独特又有价值、既实用又有创意的产品,赢得了新生代消费群体的青睐,实现了品牌口碑的提升,也有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从这个意义上说,融合力也是品牌竞争力。

围绕融合发展的思路,很多中国品牌开启了探索之路。比如,一些品牌通过主题直播、线上带货、文创联名等方式,拓宽品牌营销场景;一些品牌致力于乡村振兴,推动生产销售资源下沉,在特色产业领域打造消费新品类;一些品牌擦亮文化底色,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博消费领域打开新蓝海。无论是拥抱直播经济、助力农民增收,还是增强文化赋能、加速品牌融合,只有更好满足人们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才能持续引领消费新潮流,与消费者一道激活品牌价值、共创美好生活。

融合是品牌的创新表达,品质是品牌的正身之本。品牌的价值,会直接呈现在商品质量上。融合发展,不能只在包装、营销上做表面功夫,也不能盲目追赶潮流粗制滥造,更不能罔顾知识产权山寨抄袭。产品质量好不好、性价比高不高,需要用品质说话。对品牌创新而言,既要找到符合产品定位和消费趋势的融合发展之路,又要以产品质量与市场反馈来检验融合效果。从制造到创造、从质量到品质、从融合到创新,中国品牌是精心培育出来的,最终要靠实力铸就。只有深度开掘品质的金矿,提供更好产品、更好服务、更好体验,才能不断拓展中国品牌的深度和广度。

中国品牌,应成为中国一张亮丽的名片。持续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不断擦亮中国品牌、点亮幸福生活,让国货发光、让美好发声,必能在中国品牌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摘编自梁言品《融合是品牌的创新表达 品质是品牌的立身之本》)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而不同”的理念应用于设计中,既要求设计遵循便捷性等基本原则,又不能不顾中国国情而过度追求设计的国际化。
B.吉利采用古代回纹装饰,李宁使用方块字并融入红黄两色,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设计原则中的“不同”。
C.融合力也是品牌的竞争力,因为某一品牌在跨界融合后,其产品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都变得更大,其口碑也能得以提升。
D.品牌融合并非可以随意为之,需要考虑产品的定位和人们的消费发展趋势,还必须持续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的反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品牌设计时,设计者做到让中国元素、民族传统等自然地融人其中,提升该品牌设计的内涵,这样的品牌更能赢得市场。
B.“和而不同”的设计理念,以注重实用功能为基础,更适应国人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情感,这不属于中西方文化的对立。
C.无论是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还是走乡村振兴的路子,抑或是打文化牌,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都应是跨界融合的前提。
D.品牌的创新表达一要注重产品的内在质量,不粗制滥造,二要有自己的独立知识产权,不必在意产品外包装等形式上的工作。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国潮护肤品牌皙西子将独家联名敦煌艺术馆,将敦煌艺术馆的4700幅绝美壁画全部收录至品牌设计创作库当中,用作品牌包装和产品设计。
B.保兰德集团(内蒙古)从东方锦囊获取设计灵感,采用独特的方圆造型和留白设计,推出的系列女包,支撑起了国人对东方智慧的思考。
C.京东由以往“卖书”的角色,反常规变化为“买书”者,并联合著名作家余华等发起“回收一本‘买而不看’的书”的活动。
D.中华老字号“老舍茶馆”在深刻理解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挖掘老字号的文化内涵、品牌个性,设计新LOGO,全方位解读品牌核心价值。
4.中华老字号冠生园宣布携手知名国货品牌“美加净”,联名推出跨界新品——“大白兔奶糖味”润唇膏。产品注重品牌设计和质量,深受消费者青睐,而“冠生园”“美加净”两个老字号也得以创新发展,实现华丽转型。请结合材料二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从两则材料看,中国品牌应当怎样在国际上打造自己的亮丽名片?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着眼于考察集体性文学观念。若说研究个体文学理论是求异,研究集体认同是求同。集体认同不是代表个人,而是大多数人,包括社会各阶层的观念,是一个时代甚至一种文化的集体特质。

认同是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命题的一个关键词。中国古代有相当一部分文学批评并不以系统理论形态出现,一些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重复的话题、习语,所反映的不是个人或某一时段的观点,而是一种历代积淀的集体意识。认同形式是与理论形态相对而言的,两者虽无法截然分开,但又有明显差异。如果说理论是理性的,那么认同则是感性的。认同往往是一种话题,表达或清晰或含混的感觉或观念。集体认同不是从事实中推导出来的,而是对众多事实所作的有倾向性的选择。选择的可能是事实,不过是选择者所喜欢的部分事实。有些集体认同甚至可以改写历史与事实。简言之,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要表达的并非事实,不是逻辑推理,也可能没有体系性、理论性。它表达的是中国人所宗奉和追求的文学信仰,是中国古人大致相同的认识与评价,是集体的文化记忆。

认同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所以,对于中国古代的集体认同,更重要的是把它们放到当时的文化语境里去理解,而非简单判断其真假对错。举例而言,诗能穷人诗能达人穷而后工达而后工在中国古代是同时存在、各有事实依据的诗学论题,都具有真实性与合理性,但在长期的诗学接受史上,多数人还是选择诗能穷人”“穷两后工之说,而相对立的表述则被渐渐遗忘或遮蔽。对于诗能穷人诗能达人穷而后工达而后工的选择与接受,是一种基于传统诗学观念与价值判断之上的集体认同。韩愈有不平则鸣说,后人往往以不平为处于逆境或不公平待遇。其实不平所指甚广,钱锺书说过: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不平则鸣是指处于不平常、不平静之境,总会出现一些善鸣的人。但历来对于不平则鸣往往是一种有所偏重的接受,即倾向把不平理解为不公平或逆境。这种选择性的接受是一种集体认同。它与倾向于选择穷而后工”“诗能穷人的认同是出于相同的集体心理,都认为好作品是反映悲苦生活的,而写作者则应经过困苦和磨难才能成为杰出诗人。这些当然也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这种集体认同,反映出中国古人对诗歌与诗人的集体理想,对诗人的想象与期待及对诗歌的价值判断:诗是一种承载苦难、超越功利的高尚的精神寄托。在古代中国,诗人是一个被赋予悲剧色彩的崇高名称,它必须面对苦难和命运的挑战,承受生活与心灵的双重痛苦,须有所担当和牺牲。这正是基于中国古人对于诗人的集体认同而建构的诗人的宿命,其本质正是古人对于文学使命的一种积极期待。

集体认同包括反向认同,即在批评某事物背后寄寓其正面理想。对于文人的贬责也是中国文学集体反向认同的典例。在中国古代语境中,诗人文人既有关联又有差别。诗人往往带有悲剧性,受到同情和尊重,而文人则普遍受到贬责和卑视。诸如文人无行”“文人相轻等就是这类代代相传的集体话语。文人自身也对文人持否定态度,南朝范晔常耻作文士”,而且也无意于文名”。但古代也有很多为文人辩护的情况。如刘勰就对文人无行之说予以反驳(《文心雕龙·程器》)。宋人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既列文人相轻”之目,又列文人相推之典。但在长期的接受过程中,对文人群体污名化的倾向却受到中国古人的普遍认同,甚至成为至今流行的成语俗话。在文人话题中所表现出的焦虑,潜藏了古人的社会价值观与文学价值观。所有对文人的批评或文人的自我否定都是基于一个参照系,一个隐在的标准和理想。古代文人是从早期士人发展、分化而来的,在古代是一个有崇高意义的词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所以传统士人就是文人的参照系,古人以士人为理想人格,用士人的标准来衡量文人和自我期许。但古人对于文人及其文章的批评并非仅是世俗的蔑视,其实还包含对文人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人格的期待,以及对文人积极用世、对文章经世致用的期待。古人对于文人的批判其实是出于理想而对文人表达一种期待和文人对于建功立业的自我期待,这是一种特殊的“反向认同”。

集体认同是对诸多事实的选择与取舍,集体认同所表达的,并非真实的历史事实,不是统计学上的真实,而是一种对于诗人与文人的期待,表达的是一种文学信仰与理想。

(摘编自吴承学《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是古人对中国文学大致相同的认识与评价的表达,并对后代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B.中国古代有相当一部分文学批评并不具备形成系统理论的条件和基础,而是以群体性文化记忆的形式存在。
C.“这些当然也是事实”中的“这些”,指好作品是反映悲苦生活的,作者必须经过苦难才能成为杰出诗人。
D.集体认同不是基于完全事实的逻辑推理,因而所得出的并非科学结论,只是主观层面上的一种价值判断。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二段的内容可以看出,某些观点或评价一旦成为时代、社会的主流观念,它就有可能会改变人们的历史认知、事实认定。
B.古人由于受部分事实蒙蔽,在是非判断上出现偏差,因而在“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这两种同时存在的观念中选择了前者。
C.文人的污名化倾向受到中国古人的认同,如“文人相轻”等贬义成语甚至流传至今,这说明人们有些观念的形成是基于沿袭。
D.以反向认同的形式,把“士人”作为参照要求“文人”,体现了古人对文人的期待以及文人自我期许方面积极的价值取向。
3.下列选项的内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的韩愈“不平则鸣”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司马迁《报任安书》:“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B.曹丕《典论·论文》:“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C.身处盛世有所作为而扬名后世,如周代的周公;身处乱世周游列国而一鸣惊人,如周朝的孔子及其门徒。
D.贾谊《过泰论》:“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4.今年暑期档电影《长安三万里》在全国各大影院热映,影片中可爱萌化的少年杜甫形象引发大众热议。请结合材料对引发热议的原因做简要分析。
5.假如要编写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读物供青年学生阅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9-12更新 | 23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 (《杨振宁文集》)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对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964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全文1500字左右)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
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3.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
4.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16-11-17更新 | 3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两种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文学和图像之间既存在对立或相互竞争,也存在合作或相互模仿。一方面,语词的时间性使其在叙事上具有图像叙事难以企及的天然优势,而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不可避免地给文学叙事带来冲击。另一方面,为了强化叙事效果,两者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彼方叙事策略的影响,进而突破自身媒介的限制展开故事。比如,当代小说受图像的影响,突破传统小说的因果线性逻辑和语词叙事的时间性,追求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从而凸显故事的空间维度,达到不同以往的艺术境界。

文学受图像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故事内容或题材的选取上。敏锐的现代作家往往会因某幅图像带来的视觉震撼而产生创作冲动,借语词将图像内容部分或整体地转译、再现出来,形成故事从图像到文字的同质异构转化。鲁迅先生在《示众》中,用细致的语言对看客们围观杀头的情景进行反复刻画。相比语词解读的私人性,图像解读的公共性创造了一个主客体转换的空间,受众由解读主体变成被解读与被言说的对象。正是在这个基于图像而创设的空间中,充当看客的、愚钝麻木的同胞给鲁迅带来了强烈的心灵冲击,使他意识到国民劣根性的根深蒂固。

除了直接转译图像内容之外,文学家还注意到图像在唤起知性和强化记忆方面的强势作用。劳拉·里斯曾将宣传广告语比作“钉子”,而将视觉形象比作“锤子”,指出只有依靠“图像之锤”才能更准确有力地将“产品之钉”嵌入消费者的大脑。文学创作对颜色、形状等造型艺术的表现媒介加以利用,从而引发受众视觉层面的联想。鲁迅的小说中有大量对于颜色的运用,如《药》中“红红白白的”破灯笼映照下,老栓从“碧绿的”包中掏出“红黑的”人血馒头,一连串颜色的对比描写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受众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凸显封建社会的黑暗及人的麻木与愚昧。

此外,文学作品中借助语词来营造场景画面和故事三维空间,也可形成视觉层面的“图像之锤”,使受众产生深刻的体悟和持久的印象。通过弱化或消隐故事发展的时间线而将多种意象并置组合,从而形成类似“视觉锤”的空间画面感。在鲁迅的短篇小说《伤逝》中,故事的时间序列被消隐甚至切断,作者视线移动所形成的空间场景为读者绘制了一幅生动的图景。随着“镜头”的缓慢移动,由外到内、由远及近,破窗、半枯的槐树、老紫藤、方桌、败壁、床板等一系列意象被逐个呈现在受众眼前,故事的线性发展被中断,此刻会馆的沉寂与破败强化了“我”当下际遇的无望和艰难。故事场景的再现性描写及建构的空间带给读者强烈的在场体验和具象的画面感,语词叙事达到空间立体化效果。

(摘编自李小君、龙迪勇《从图像到文学:中国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

材料二:

我们一直强调图像对文学的冲击和遮蔽,却忽略文学自身的特性。今天,我们要有勇气去挖掘并强调文学功能的异质性,即它在图像时代不同于以往时代、也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有功能。

首先,与20世纪文学注重历史思考与现实批判不同,当下文学的功能越来越细致、切实,个体经验的书写代替道德情操的弘扬成为作品的主题。图像传播的发达使文学写作与阅读、观看无障碍化,人人可以借助自媒体分享经历和观点,文学已成为公共领域的个人实践。文学的功能更多地指向敞开自我而非给出意义。比如,属于网络类型小说之一的职场小说,凭着实用好看、贴近草根、展示成功而成为大众的新宠。

其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媒介是文学最具区别性的特质和优势,语言使人们在图像的多义中找到核心。图像凭着多维立体的成像方式将所有信息一股脑儿地抛向观众,共时的具体化和多义性使人们面对图像时需要认知、筛选和领悟。越是多元就越要强调核心,而这一过程是借助语言完成的。图像时代信息的发达,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迅捷、更直观地了解世界、感受世界;然而,我们也因此被表象轰炸得眩晕,而无法接近世界的本质。图像的局限性在于无法将人的心理变化过程一层层地揭示出来。而语言有能力使非语言信息语言化,使图像符码化,人们透过语言解码去感受、理解、提升图像。语言具备将并不现成、也不确定的东西加以分离、辨别、归置的能力,从而到达事物本质的深度。罗中立的《父亲》如果去掉标题,画面中的老者不过是中国几亿农民肖像的典型。只因标题的点睛,“父亲”脸上的皱纹才更显沧桑,其画作才更具撼人心魄的力度。它不只是一个被看到的对象,也是内涵深刻、需要解读的意义载体,而语言帮助人们清除理解的障碍。语言或文学的这种钩沉本质的认知作用对图像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功能。

(摘编自刘巍《图像时代的文学功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和图像各具特色,文学在语词的时间性上具有图像难以企及的优势,而图像在直观性和在场感方面也对文学叙事带来了冲击。
B.作者用劳拉·里斯关于广告宣传的“图像之锤”这一比喻性说法,说明了图像在唤起知性、强化记忆方面具有强势作用。
C.图像时代,文学的功能越来越细致、切实,更多地指向敞开自我,与以往时代的文学相比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功能。
D.图像往往包含很多信息,并凭着多维立体的成像方式将信息全部抛向观众,而观众可以借助语言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和领悟出核心信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不相同,材料一侧重论述在叙事方面文学受图像影响的表现,而材料二侧重论述在图像时代文学的特性和异质性。
B.文学作品借助语词来营造场景画面,通过将多种意象并置组合,形成空间画面感,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就是典型例子。
C.图像时代,人们阅读文学作品变得更加便捷,同时也可以借助自媒体分享阅读文学作品的体验,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感悟。
D.画作《父亲》如果缺少了画龙点睛的标题,人们对画作的解读将局限在一幅典型农民的肖像,这说明语言使图像产生了多义性。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流传网络的《唐宫夜宴》舞蹈,其创作灵感来自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隋代乐舞俑,凭着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热烈追捧。
B.小李在微博写了一篇文章,说他在观赏金代画家武元直的《赤壁图》时,想起苏轼名篇《赤壁赋》,更能体会到画作的韵味。
C.中国画非常讲究“意境”,往往在画中题诗,以诗补画,使意境更加深远,让人在看画与赏诗之中,充分享受艺术美。
D.获得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略萨说过,他的小说都是从回忆出发的,并且他的每一篇作品都带有自传成分。
4.材料一中作者用鲁迅《示众》这一典型事例说明了图像解读的公共性创造了一个主客体转换的空间。请结合《示众》分析“主客体转换”的具体含义。
5.近些年来,由当代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掀起了一阵火热的狂潮。有些观众会找到原著进行阅读,并觉得别有一番趣味。请你根据材料分析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
2024-02-22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