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96 题号:1708305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无力完成“道德即自然”的证明,原因在于无法对道德根据加以合理说明。儒家生生伦理学在这方面有鲜明的优势,它认为孔子心性之学有智性、仁性、欲性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中,智性和欲性与西方的理性和感性能够大致对应起来。孔子思想最为独特的地方,是多了仁性部分,而仁性就是传统所说的道德本体。仁性既有先天的因素,又有后天的因素,先天的因素为生长倾向,后天的因素为伦理心境,仁性本质上是建立在生长倾向基础上的伦理心境。以生长倾向和伦理心境解说仁性,解说道德本体,为证明“道德即自然”打开了方便之门。

先说生长倾向。生长倾向是人天生具有,不需要外力强迫,自己就能生长发展的倾向。生长倾向是道德根据的底子。人自来到这个世间的那一瞬间起就具有生长和发展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完全是自然的。儒家所说道德的很多内容都可以从这个角度加以说明。如孔子讲的爱人。爱人是德性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作为一种德性来自何处?儒家生生伦理学认为,它就源于人的生长倾向。如果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的话,不难注意到,在动物界存在大量同类相爱的现象。动物没有人类社会所具有社会教育,其同类相爱的现象完全来自天生。这种天生的同类相爱的现象其实就是一种生长倾向。人是从动物一点点演化过来的。既然动物有生长倾向,人当然也有生长倾向。人原本就有生长倾向,爱人就是这种生长倾向的具体表现。

再说伦理心境。生长倾向只是道德根据的底子,道德根据最重要的部分是伦理心境。虽然伦理心境来自社会生活和智性思维对内心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与生长倾向毫无关系,从总体上说是顺着生长倾向的方向走的,是对生长倾向的进一步发展。《中庸》论诚,即可以由此理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那么,诚来自何处?从儒家生生伦理学的角度考察,诚一定有生长倾向的基础,儒家重视诚的问题,正是对这种倾向的进一步强化。动物生长习性中已经具有了诚的某些原始的因素。比如,为了繁衍后代,很多动物必须不畏辛苦、长途迁徙;动物的交配活动,必须在自己的群内进行;雄性动物在群中争得了交配权之后,必须对自己群的成员负责任,等等。这些都可以视为诚的原始基础。

当然,这不是说伦理心境都直接源自生长倾向。伦理心境尽管以生长倾向为基础,但毕竟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内容,不再是生长倾向能够完全覆盖的了。如果将社会生活规范完全归为生长倾向的直接对应物,就过于简单了。以孝悌为例,《论语》中关于孝悌的论述非常多,“子游问孝”“子夏问孝”“孟懿子问孝”“孟武伯问孝”不一而足,其中有子的话人们最爱引用:“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特别重视孝悌,乃至直接将其上升为仁的根本,但孝悌的基础需要认真分析。孝的对象是父母,在母系社会中,子女很难谈得上对父亲的情感。即使在父系社会,与子女最亲近的仍然是母亲。儒家讲孝将父母连着讲,又以父亲为先,不能单纯从生长倾向的角度来理解。悌的对象是兄长,这方面的情况更复杂。在动物界中很少能见到悌的情况,即使有也绝没有达到儒家所强调的程度。而儒家如此重视孝悌,与周文化礼乐制度密不可分。孝悌观念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不能简单归因于生长倾向。

因此,要证明道德即自然,不能只谈生长倾向,还必须谈伦理心境。虽然伦理心境必须以生长倾向为底子,但它并不是生长倾向的简单强化,一定包含新的内容。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些新的内容。每个具体的社会都有既定的行为规范,它是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基于生长倾向自己制定的,社会生活就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成员学习、掌握、遵循这些规范的过程。如果将“自然”取“自生”“自然而然”之义,服从这些规范也就是遵从自然。虽然这个过程也难免出现问题,但切不可将服从既与的社会规范与不自然直接画等号,并得出道德即是不自然的结论。

(摘编自杨泽波《“道德即自然”新证——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道德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生生伦理学认为孔子心性之学中的智性和欲性与西方的理性和感性能大致对应,仁性是孔子思想最为独特的地方。
B.动物界存在大量同类相爱的现象,这其实就是一种自然的生长倾向,这种倾向是道德根据的底子。
C.受到了社会文化的影响,儒家直接将孝悌上升为仁的根本,这不再是生长倾向能够完全覆盖的。
D.生长倾向和伦理心境都是证明“道德即自然”的重要依据,二者联系紧密,没有主次之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基于古人无法对道德依据加以合理说明的原因,指出儒家生生伦理学在这方面有鲜明优势。
B.文章第二段列举孔子讲的“爱人”的思想,是为了说明生长倾向不需要外力强迫,是人天生具有的。
C.文章在第四段使用了类比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论证手法丰富,有利于证明其中心观点。
D.本文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观点,再分点展开,最后补充论证,论证思路清晰,有助于增强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人的不忍人之心是“我固有之”,按照儒家生生伦理学的理解,它就是一种自然生长的倾向性。
B.按照儒家生生伦理学对伦理心境的解释,红嘴鸥不远万里的迁徙行为可以理解为是具有一定“诚”的因素的。
C.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父亲掌管最高权力,嫡长子是权力的合法继承人。这种制度对于孝悌观念的形成有影响。
D.伦理心境与生长倾向相比,它所包含的新的内容都是完全独立的,比如我们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都是“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使用的语言自成特色,三言两语、简短犀利、睿智幽默,常令人掩卷深思或会心一笑。而且,“评点体”紧贴文本展开,既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又和原作融为一体,为作品经典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评点”既提升了读者的阅读快感,又促进其对作品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不过,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其外在形态是用笔写下的语句,必须依存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视听艺术蓬勃发展,“评点”也似乎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在,“弹幕”又来了,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以字幕的形式如子弹般密集、快速地呈现在屏幕上,这也是“弹幕”得名的由来。于是,评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进一步增强,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对此,舆论反应喜忧参半。喜的是“弹幕”的出现,提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弹幕”是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的,弹幕时代的“金圣叹”同样也将在互联网中孕育。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金圣叹”,有的时候,他们一条微博,寥寥一百四十字,就能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不少弹幕时代的“金圣叹”还承担着 “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评论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让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更加直接,评论者对欣赏者的引导更加有效,进而使评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文艺创作生产、欣赏消费、传播反馈的全链条之中。

可以预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弹幕”还会得到更深远的发展,而其发展路径大体上有两大走向。一是“弹幕”介入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也就是说,“弹幕”的使用或许会逐渐从影视扩展到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尤其是相声、二人转这些本身就具有强烈互动性的艺术门类,可能会较早地与“弹幕”结缘。二是“弹幕”向“平台”的回归。“弹幕”说到底是一种技术,真正有价值的是技术承载的内容。最后,“弹幕”也许就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经过时间的积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将沉淀下来,与原作一起成为网络时代的艺术新经典,将作品的社会意义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摘自《中国艺术报》,作者胡一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评点”是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出现于宋朝,到明朝发展成熟,其特征是综合、直观、凝练。
B.“评点”关注作品本身,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并通过分析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来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
C.“评点体”的评论绝不脱离原作品,既能和原作品融为一体,又是对原作品的再创造,是使作品成为经典的主要推动力。
D.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必须依存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在视听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似乎已经失去了用武之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用纵向的结构,介绍说明了评点体这种文艺评论形式的历史、现状以及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B.一、二段将传统评点体和“弹幕”进行对比,指出“弹幕”发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
C.第三段从两个方面论证评点者将会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影响,其中“金圣叹”“搬运工”二词十分形象。
D.尾段从两个角度对“弹幕”这种新的评点形式可能的发展路径作了大胆的推测,对其未来的发展作了乐观的预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弹幕”之所以被称为“弹幕”,是因为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以字幕的形式如子弹般密集、快速地呈现在屏幕上。
B.所谓弹幕时代的“金圣叹”,也就是适应文艺视听化、网络化和评论互动化、即时化这一新格局的优秀文艺评论者。
C.弹幕时代的一些“金圣叹”们也是“文化搬运工”,负责将作品化难为易,使得欣赏者能更有效地更容易地欣赏作品。
D.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弹幕”应该会得到更深远的发展,甚至可能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
2020-06-08更新 | 5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了官司。有人批评其质量堪忧,有人质疑其在数字化过程中,将一些珍贵的原声母带交给日本公司,使这些母版文物有可能被盗录和损毁。谁是谁非,当事人各执一词。然而此次事件,使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程得以进入公众视野。

保护音像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集体记忆,通过数字化方式保存我国珍贵的音像档案意义重大,但关键在于其获得永久性保存后,如何才能变成活的文化?在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双重悖论。

第一重悖论,在全球化时代,大众流行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掘墓人。同时,全球化时代又呼唤传统文化的复兴。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用“全球通用”的审美标准席卷全球,鲸吞蚕食各国各地区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迅速消弭多样性、异质化的地方性文化。这种全球趋同化的大众流行文化浪潮,使得很多非西方社会的民族和人群,愈益面临失去独特文化身份的危险。只有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复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根,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

第二重悖论,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喜欢呢?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视频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

对于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一定要跳出“死文化”的陈旧观念,不能把传统文化变成活标本、木乃伊。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借助大众流行文化巨大的承载力和传播力,使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形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大众文化趣味、艺术审美的一部分。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能再度获得复兴和繁荣。

(摘编自封寿炎《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因质量堪忧且存在盗录和损毁母版文物的可能而惹上官司。
B.不只是传统戏剧,其他领域门类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信息化、数字化所带来的严重威胁。
C.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改变了人们的文化娱乐方式,很多人不愿走进剧院观赏戏剧。
D.文中用“木乃伊”形容通过数字化方式获得永存后却因脱离大众而失去生命力的传统文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官司引出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工程这个话题。
B.文章主要论述了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下所面临的双重悖论,挑战大于机遇,富有辩证性。
C.文章以3D全景声京剧电影热映为例,论证了技术力量使传统文化复兴、繁荣的可能性。
D.文章在提出问题后,又用大量篇幅分析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将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保存意义重大,而如何将传统文化资源转为活的文化也是关键问题。
B.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它让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扎根并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
C.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在信息和交通愈发便捷的全球化时代,必将遭遇淘汰。
D.只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态呈现传统文化,并借助技术的力量,就能让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2020-04-19更新 | 18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中国画通常被分为人物、山水和花鸟三大门类。在人物画中,有一类描绘某些故事或系列事件,通常被称为“叙事画”,因为以人物或者历史事件题材居多,也被称为“人物故事画”或“历史故事画”。这类画作体现了中国绘画“成教化、助人伦”的功效。与重个人风格、内心性情抒发的山水、花鸟画不同,叙事画并非以画家为中心,而是以作品内容为中心,有些画作甚至没有留下作者姓名;与注重形神兼备的人物肖像画相比,这类画作的人物通常略小,画作构思方面更注重为作品内容服务。

中国画的叙事传统由来已久,溯其根源最晚可至汉代。早期叙事画是单幅画面叙述一个故事、单个情节,即艺术家选取故事中最戏剧化、最高潮的场景表现出来,如《荆轲刺秦王》画像石就描绘了荆轲割断秦王衣袖,匕首飞刺到柱子上,秦王大惊逃走的一瞬间。

魏晋南北朝是叙事画发展的形成阶段,视觉模式由“单个情节叙述”逐渐转变为多幅场景或情节来表现一个故事的发生发展,较为详细地呈现故事情节。隋唐五代是叙事画发展的成熟期。这一时期的叙事画技法更加成熟,人物刻画较前代更为写实、造型姿态多样,通过服饰、动作、神情、环境等来体现人物身份、地位,更加有效地来表达要叙述的事件及情境,组织画面的方式也更加高明有效,图绘叙事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宋元之际,画家队伍扩大,绘画技法多元,除工笔重彩,还有白描、减笔画等,叙事画不再拘泥于表现单个或者几个人物,而开始用众多人物烘托场景,也不局限于人物题材,其发展进入高峰时期。明清以来,叙事画开始更多地服务现实,记录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战争场景、名人事迹、行乐雅集等场景。在绘画技法、审美趣味、题材内容等方面,也开始出现宫廷与民间的分野。宫廷叙事画注重绘制影响国家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而民间尤其是文人则倾向于雅集题材,用于记录文人交往,抒发个人志向与逸趣等。另外,明清时期也有据文学作品成图的,如明代画家杜堇绘《古贤诗意图》以选取古人诗篇书写后,按其诗意而作,兼工带写,较为有时代特色。

(摘编自樊祎雯《中国古代叙事画:打开隐秘在历史缝隙间的故事》)

材料二:

一般而言,绘画的笔法、色彩、风格等构成绘画作品内在本体研究,绘画的外在环境、社会心理、审美情趣等则形成绘画外部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贯通,推动了美术史研究方法的更新。对于中国古代叙事画而言,故事如何通过图像传递给观者,或者说哪些构成了图画叙事的影响因素,这是必须考量的。

首先,图像与文本故事之间的关系。陆机《文赋》:“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说明图像与语言各有优长,图像主要在空间的“形”,具体叙述则需要借助语言。汉画像石上刻的语言榜题能够让观者理解图像之“象”的故事;魏晋文人手卷叙事画中的文字与绘画形成了同构关系,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就是明证。《女史箴图》第七段,从右至左是一美妙女子款款而来,向左方趋进,目光注视左侧的一个帝王身份的男子,好像是亲近,而左方帝王身份的男子则双手摆袖,身子往后退缩,似不愿意接近女子,并对女子说什么。如果仅从画面来看,很难断定绘画叙述什么内容,借助右边的赋可以看出图像所要表达的是规劝女子不能刻意争宠,专宠必生傲慢。

其次,叙事构图和媒材。从观者叙事视角看,叙事构图是指图画叙事的结构,主要有情节性构图、偶像式构图。所谓情节性叙事就是画面叙事结构成封闭或半封闭的结构,画面独立自足形成一个叙事整体,不召唤观者参与,观者是全知视角。偶像式构图是画面为敞开的叙事结构,为画面留下很多“空白”,召唤观者参与共同完成叙事,观者陷入画面叙事情节之中。当然,以情节性和偶像式构图来完全区分叙事画也不能绝对化。如在墓葬中墓主画像将之放在整个墓葬环境中,是情节性构图;单独审视则有偶像式构图特点。叙事画的媒材,即叙事画出现的形式,包括屏风、碑石、墙壁、墓葬、卷轴、册页、扇面、书籍等。汉代以前的叙事画媒材主要是墓葬壁画、屏风、石碑,随后手卷逐渐显示出其优势,因为可以在水平面上无限延展,最适于描绘多个情节叙事,清晰地描绘故事发展过程,便于携带、收藏。手卷画最初从书籍转化而来,与佛教传播有关。宋以后,手卷为文人画家继承,更为常见,宋代叙事画还增加了扇面、册页和书籍等形式。

(摘编自徐习文《宋代叙事画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类特别的人物画,叙事画以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不注重个人风格、内心性情的抒发,一切为作品内容服务。
B.图画可以叙事,文字也可以叙事,二者功能各有优长,两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达成叙事画“成教化、助人伦”的功效。
C.相比笔法、色彩、风格等内在本体元素,外部环境、社会心理、审美情趣等外部因素更多地影响了叙事画的发展、研究。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使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手法,使论述更加形象充分,真实可感。
3.《红楼梦》第四十回贾母提议惜春画一幅《大观园行乐图》让刘姥姥带回家去。请你为四姑娘出出主意,这幅叙事画以何种形式出现最适宜并简要说明理由。
4.学了《琵琶行》,两位同学对明代画家郭诩的画作《琵琶行图》是情节性构图还是偶像式构图产生了分歧。请结合材料与所学,谈谈你的看法。
2022-09-22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