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房玄龄等 > 《晋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173086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弘,字和季,沛国人也。弘有干略政事之才,与武帝同居永安里,又同年,共研席。以旧恩起太子门大夫,累迁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甚有威惠,寇盗屏迹,为幽朔所称。太安中,张昌作乱,以弘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弘遣南长史陶侃为大都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据襄阳。侃、初等累战破昌,前后斩首数万级。昌惧而逃,其众悉降,荆土平。时荆部守宰多阙,弘请补选,帝从之。弘乃叙功铨德,随才补授,甚为论者所称。朝廷以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为襄阳太守。陟,弘之婿也。弘下教曰: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乃表:陟姻亲,旧制不得相监。诏听之,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弘尝夜起,闻城上持更者叹声甚苦,遂呼省之。兵年过六十,嬴疾无襦。弘悯之,乃谪罚主者,遂给韦袍复帽,转以相付。益州刺史罗尚为李特所败,遣使告急,请粮。弘移书赡给,而州府纲纪以运道悬远,文武匮乏,欲以零陵一运米五千斛与尚。弘曰:诸君未之思耳。天下一家,彼此无异,吾今给之,则无西顾之忧矣。遂以零陵米三万斛给之,尚赖以自固。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侃与敏同郡,又同岁举吏,或有间侃者,侃遣子及兄子为质,弘遣之曰:贤叔征行,君祖母年高,便可归也。匹夫之交尚不负心,何况大丈夫乎!陈敏竞不敢窥境。永兴三年,诏进号车骑将军。弘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宁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弘卒于襄阳。士女嗟痛,若丧所亲矣。

(选自《晋书·刘弘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B.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C.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D.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年,指年龄相同,在文中是指在科举考试时同榜或同一年中试者。
B.假节,是指皇帝将符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以威慑一方。
C.纲纪,在文中是指对汉魏晋公府、州、郡属吏中的高级人员的总称。
D.从事,古代官名,汉以后三公及荆州郡长官自辟的僚属,多称从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弘才能卓越,为政恩威并用。监管幽州军事时,他用威严和恩德,使盗寇绝迹;太安年间,主持平定了张昌叛乱。
B.刘弘无私大度,拥有大局观念。益州遭受危难之时,他在人员匮乏的情况下,及时调派粮草,使益州防守得以稳固。
C.刘弘宽宏仁爱,体恤士兵疾苦。一名年老士兵没有棉衣,他脱下外衣,摘下帽子,交给士兵,并责罚了士兵的上司。
D.刘弘受人爱戴,深得人心。每有兴利除弊的举动,亲手写信给属下郡守府相,叮嘱殷切,由此人人都感激,争相投奔他。他去世后,百姓为他哀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
(2)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
5.陶侃出征讨伐陈敏遭人诋毁,刘弘是如何处理的?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请简要说明。
【知识点】 《晋书》解读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嵇康,字叔夜,谯铚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赅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康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反。时有樵苏者遇之,咸谓为神。至汲郡山中见孙登,康遂从之游。登沉默自守,无所言说。康临去,登曰:“君性烈而才隽,其能免乎!”山涛将去选官,举康自代。康乃与涛书告绝,此书既行,知其不可羁屈也。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之。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康善谈理,又能属文。其高情远趣,率然玄远。撰上古以来高士为之传赞,欲友其人于千载也。

(节选自《晋书·嵇康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赅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
B.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赅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
C.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赅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
D.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赅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本指诸侯王的封地,这里属郡一级的行政单位,经常作为地名或人的郡望。
B.形骸,指人的形体,与《兰亭集序》中“放浪形骸之外”的“形骸”意思相同。
C.善,这里是善待的意思,与《归去来兮辞》中“善万物之得时”的字意思相同。
D.东市,这里指刑场,汉代在长安东市处决判死刑犯,后以“东市”泛指刑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嵇康常常研究调养性情、服食丹药之类的事情,平时喜欢弹琴咏诗,常与阮籍、山涛等七人在竹林进行聚会宴游,是“竹林七贤”之一。
B.山涛将要去选拔官员时,向朝廷推举了自己的好友嵇康代自己的职务,嵇康不想被官场束缚,竟然给山涛写信宣布绝交,以示自己的清白。
C.钟会向晋文帝进谗言,说嵇康和吕安言谈放纵,毁谤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应当乘机除掉,晋文帝听信了他的话后,就把两人一起杀了。
D.嵇康临行前弹奏了一曲《广陵散》,非常后悔自己以前总是吝惜固执,不肯教袁孝尼学习《广陵散》,现在却要为《广陵散》的失传抱憾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
(2)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
5.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在嵇康身上有哪些具体表现?
2023-07-12更新 | 8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王珣,字元琳,琅邪临沂人。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温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皆难得之才也。”珣转主簿。其时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委珣焉。文武数万人,珣悉识其面。从温讨袁真,封东亭侯,转大司马参军、中军长史。珣兄弟皆谢氏婿,以猜嫌致隙。太傅谢安与珣绝婚,由是二族遂成仇衅。时人希安意,乃出珣为豫章太守,珣不之官。除散骑常侍,不拜。安卒后,珣迁侍中,孝武深杖之。转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在郡为士庶所悦。征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帝雅好典籍,殉与王恭、郁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帝。王国宝自媚于会稽王,与殉等不协,帝虑晏驾后怨隙必生,故出恭、恢为方伯,而委珣尚书令。珦梦人以大笔如掾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殉所草。隆安初,国宝用事,谋黜旧臣。王恭赴谒帝陵,欲杀国宝,珣止之曰:“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表彰令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挚劳师动众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然后顺时望除之,亦无忧不济也。”恭乃止。四年,以疾解职。岁余,卒,时年五十二。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曰献穆。珣神情朗悟,经史明彻,风流之美,公私所寄也。时事艰难,其崎岖九折,风霜备经。逼于嫌谤,才用不能尽,初,珣既与谢安有隙,在东闻安薧,使出京师,诣族弟王献之,曰:“吾欲哭谢公。”献之惊曰:“所望于法护”,于是直前哭之甚恸,法护,珣小字也。

(《晋书·王珣传》,有删改)


【注】①黑头公:头发还是黑的,便已位列三公的人。指一个人年少时即有作为。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
B.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
C.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
D.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表示成年,但因为体犹未壮故有如此称谓。
B.杖节,指执持施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于四方,给予施节以为凭信。
C.太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指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
D.晏驾,晏,迟;驾,皇帝的车驾。晏驾原来指宫车迟出,隐讳说帝王不上早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珣年少得志,为桓温所赏识。王珣年青时与谢玄一起担任桓温的属吏,桓温对二人敬重有加,认为两人是难得的人才将来会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
B.王瑜富有才学为文颇有造诣。皇帝特别委任王珣为尚书令,王珣梦见有人把如椽大笔交予他,他认为这是有大手笔之事的预兆后王珣之梦果应验。
C.王绚不计前隙深切表达哀情。虽然王谢二家有前怨,但在谢安去世时,王珣表达了想去为谢安哭灵的意愿,族弟王献之表示异议,但王珣坚持己见。
D.王珣德能兼备,因时不能尽才。王珀精通经史,拥有众人认可的风流之美可惜他遭逢艰难的时势,经历坎坷,迫于嫌隙诽谤,未能充分发挥才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人希安意,乃出珣为豫章太守,珣不之官。除散骑常侍,不拜。
(2)帝雅好典籍,殉与王恭、郁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帝。
2020-11-27更新 | 4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羲之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B.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C.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D.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人出生后不久便有名,男子到20岁行加冠礼时才取字,表示成年。
B.隶书产生于秦朝,汉朝进一步发展,所以有秦隶与汉隶之分。世传《兰亭集序》就是隶书。
C.东床在后世成了对女婿的尊称,形成了一个成语——东床快婿。
D.《道德经》又名《老子》,是春秋时期李耳的著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尤其擅长隶书,其隶书被称为古今之冠,甚为伯父王敦、王导所器重。
B.王敦特别看好王羲之,认为他的才华与当时有重名的阮裕不相上下。
C.王羲之曾到学生家去,见桌几滑净,便在上面写了字,学生父亲认为写得不好,便刮掉了。
D.王羲之曾写信给人称赞张芝学写字时的勤勉,认为谁如果能像他那么勤奋,也能写出一笔好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2)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5.王羲之是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文士,被称为“书圣”,其人品性格也为后人景仰。上文表现了王羲之的哪些性格?
2022-07-17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