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1747906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每到四五月份,办公电话就成了热线,十有八九是咨询转专业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上大学前,都不知道所报考的专业到底要学什么。”近日,一位高校教务处负责人表示,与转专业相对的是高考生报志愿时的迷茫:“高考学生都说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点是什么,将来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往往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有调查显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仅有13.6%的人了解所选专业;有超70%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

“新高考背景下,中学生需要尽早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主动了解社会,积极探索自我,找到合适的目标,明确前行的方向。”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惠英介绍。

(摘编自河北新闻网《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找到前行航标》)

材料二:

浙江省高中学生自我认知情况调查表

选项非常了解(%)了解(%)不是很了解(%)一点不了解(%)没有考虑过(%)
个性30.260.371.90.6
兴趣28.549.718.13.20.5
能力27.953.215.62.50.8
选项很强(%)较强(%)一般(%)不具备(%)没有考虑过(%)
合作意识19.732.445.81.20.9
竞争意识21.324.545.65.43.2
创新意识15.533.341.95.93.4
社会适应能力23.521.2510.34
人际交往能力22.637.936.70.32.5

(摘编自《浙江省首届新高考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材料三:

在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上,性别、科别、学校性质、是不是独生子女等变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作用;年级、学业成绩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变量对于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有显著作用,并且年级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成绩越好,生涯发展水平越高,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

(摘编自卢淑芳《高中生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

材料四:

高中生生涯教育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是学生在适当时期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应全面展开自我评估,客观进行生涯选择,稳妥进行人生管理,由此,可以将盲目选择对人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应全面评估自我,对自身能力、性格、兴趣、优劣势、个性、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业规划、生涯规划。生涯规划具有导向性,是随着学生年龄、经历、身处环境不断调整并继续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的规划都有助于学生清晰认识到“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能成为谁”等问题。

新高考改革下,学生学会选择是其高中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是其人生规划初期的基本要求。学生不仅要提前清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更要明确认识到课程选择的意义、生涯选择的重要性、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责任。

高中生选择权的增加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和权力去思考规划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道路,促使学生更早地思考人生,选择满意的生活方式,进而寻求个人价值和幸福。通过生涯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优劣势和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对高中学习、大学专业、未来职业、自我需求和社会需要有正确的认知,进而进行客观地、主动地选择。基于此,学生思考评估后的选择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助于其终身发展和自我实现。

(摘编自刘瑞颜《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超过70%的大学生想重新选择专业,这可能与他们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志愿有关。
B.在张惠英看来,中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结合对社会的了解,尽早地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十分重要的。
C.据材料二可知,“社会适应能力”是被采样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因素,而“竞争意识”是最多学生认为自己缺少的。
D.相对于准确自我评估和课程选择来说,课程意义、生涯选择、社会需求、个人发展及人生的价值和责任等,也是高中生要明确认知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中学生需要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找到合适的目标,明确前行的方向。
B.年级越高,成绩越好,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生涯规划可以不用考虑性别、独生子女等因素。
C.学生应全面展开自我评估,客观进行生涯选择,稳妥进行人生管理,由此,可以将盲目选择对人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D.高中生选择权的增加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和权力去选择满意的生活方式,进而寻求个人价值和幸福。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国家推行高中生生涯教育想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知识点】 学术论文 报告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过的。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而且辩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指出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推移的运动。列宁说过:“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理性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么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原题为《实践论》)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只要参加社会实践,就可以获得对于外界的真理性认识。
B.解决现象问题离不开实践,解决本质问题同样也离不开实践。
C.任何天才,离开了社会实践便无法取得成功。
D.不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从根源上说,它们都是不能离开实践而获得的。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列宁所说的“科学的抽象”指的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所获得的知识。
B.“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是一句无法实现的空话。
C.“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的意思是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解决了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问题。
B.“知识里手”无视直接经验,不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C.文中指出,如果要更直接、更深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就应该亲自参加到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中去。
D.凭借文字和技术的传达,可以间接学习别人在实践中间取得的“知”。
2020-10-22更新 | 8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莎士比亚早期的戏剧作品反映了他理想中的,但当他目睹高贵的仁爱被污浊的邪恶大肆践踏的残酷事实后,他曾经创造的美德世界变得虚幻而遥远,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也随之黯淡。这促成其悲剧创作的繁荣。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入思考,作者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近代黎明的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最终在同环境和内心的势力悬殊的力量斗争中,遭到了不可避免的失败。

他的悲剧作品描写了一幕幕仁慈与宽厚遭到蹂躏的惨剧,于是他笔下出现了与当初美好世界相反的局面:哈姆莱特为报父仇发现时代整个儿脱节了,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却是空怀大志,无力回天;奥赛罗正直纯朴,相信人而又嫉恶如仇,在奸人摆布下杀妻自戕,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带给他的尊荣、自豪、自信中迷失本性,丧失理智,幻想以让权分国来证明自己不当国王而做一个普通人也能同样或更加伟大,因而经受了一番痛苦磨难;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只因受到了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便沦为懊悔无及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

正是因为莎士比亚看到了人自身的堕落和恶欲的放纵并且描绘了恶欲践踏仁厚的现实,他才对博爱的重要意义更加依恋,对世界抱有一线希望。在他的晚期传奇剧中,和解、宽恕、道德感化成为基本主题,悲剧中人的神性在道义上取得胜利;救赎成为最终的创作思想和创作主题,拯救已经趋恶的人,使其弃恶从善。

哈姆莱特认为原本的人有高贵的理性,这也是莎士比亚关于的一种理想。对人存在的意义的追寻,使得莎士比亚戏剧与基督教有共通之处,都体现出对人超验性存在的永恒意义的追求。但是,在对超验性的理解上,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莎士比亚戏剧的超验性来自主体的理性作用,来自苦难的净化和对现世人生的悲剧性体验,体现为人性升华后所达成的精神超越,以及人在对自我有限性的触摸中所生发的对宇宙的神秘感和敬畏感。他后期戏剧中的人既具有自然欲望,又具有趋善本性,用理智抑制贪欲。其成就非前期人文主义作品所能比拟,这也体现了他从世俗关照神圣,主张以神性规约人性。后期戏剧还体现人的超拔,也是莎士比亚对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反思,他自身也成为无人能企及的文化巨人。

(摘编自《关于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剖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的反映理想中的“人”的早期戏剧作品不蕴含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B.莎士比亚塑造新时代悲剧主人公形象的四大悲剧体现了他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入思考。
C.莎士比亚目睹邪恶时代后,当初创造的美德世界变得虚幻遥远,笔下出现相反的世界。
D.莎士比亚后期剧体现了“从世俗关照神圣”“以神性规约人性”“人的超拔”主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在对比了莎士比亚早期和后来的创作思想之后,接着引出了其悲剧创作的话题。
B.第三段先具体分析哈姆莱特等形象的悲剧之处,然后概述了这些人物的悲剧的深刻意义。
C.哈姆莱特等四大人物的悲剧人生,体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
D.文章结尾由哈姆莱特的思想引出莎士比亚的创作思想及其戏剧作品中对“人性”的理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残酷的现实使莎士比亚转变创作思想,悲剧作品数量大增,可见时代决定着他的创作取向。
B.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主人公有着悲剧结局,除了无法克服自身的局限,还因为时代的局限。
C.莎士比亚看到了自身的堕落和恶欲的放纵带来的恶果,他的晚期传奇剧充满“拯救”意识。
D.对人存在的意义追寻等,使莎士比亚前期戏剧作品的成就超越了后期人文主义作品的成就。
2023-07-20更新 | 2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依托于独特的地理风貌和历史积淀,以及文学作品和影视IP带来的社会效应,西安市蓝田县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景区于2016年开放,自我定位为“集生态农业观光、民俗文化体验、农事活动体验及乡村精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项目”。然而,良好经营局面没维持多久,白鹿原民俗村就门可罗雀,并于近期被实施拆除。

文化小镇将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等元素融合起来,意欲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弥补城镇化进程中文化传统流失的遗憾。现实中,清一色仿古建筑,间或点缀几处修整过的文化古迹,拼合起大多数历史、民俗类小镇的物质性“特色”。当人们踏入此类“特色景区”,就开启了“欣赏风景+拍照留念+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的旅游模式。因为复制同类竞品痕迹明显,导致“千镇一面”,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

被“置入”民俗村里的,是真民俗还是“伪民俗”?古旧的生活器具,因为器具的主人不再在此处真正生活,便仅仅是精致的摆设;一些商铺展示非物质性的物品生产流程,多是商家为销售产品进行的广告宣传;传统的礼俗仪式也因为脱离原生环境而成为单纯的表演。这些民俗为特色的小镇在形式上糅合了人工与自然景观,内容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它的指针在“景区”“商业区”和“真文化遗产”的范畴间摇摆。

对于主打“民俗牌”,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逐渐偏离经济价值和民俗价值平衡点的特色小镇,需要由商业化重返“民俗化”,使其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保存地域民众的集体记忆,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自我认同。

看得见的建筑、器具,给予特色小镇物质基础和审美基础。而流淌在生活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实实在在经历的时间和生存的规则、范式,是具有区域独特性的文化资本,是属于这个聚落人群和阶层的集体记忆。

具有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空间,离不开本土居民的参与和生活。让本地人、“原住民”成为特色小镇真正的主人,从而维护特色文化空间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价值。“本地人”传播着相对原生性的生活方式、生存智慧,他们因土生土长而具有强大的族群凝聚力;更有能力在城镇化进程高速的今天,引导外地务工的年轻人在返乡时延续生活习俗和生命仪式,基于旧有文化系统之上重建起“新的传统”;同时为本土文化吸纳入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反观诸多特色小镇遣走本地居民、招募外来经营者的做法,实际上赶走了本真的生活传统,而植入新的居住者和生活方式,无意中重塑了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

天造的山水风光,地设的人文传统,加之大势所趋的商业环境,必能孕育出富含中国传统特色的民俗文化空间,我们需要赋予的是精雕细琢之匠心巧技,莫让“特色小镇”荒芜了特色。

(选自2020年3月18日《中国青年报》,有改动,作者:张雯影)

1.下列对于文化特色小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复制痕迹明显,失去原本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千镇一面,容易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
B.有一定历史积淀,或借助独特的地理风貌,或依托文学、影视作品带来社会效应。
C.融合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等多种元素,意欲通过发展旅游来实现对文化传统的传承。
D.具有物质性,即凭借仿古建筑和修整过的文化古迹,吸引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消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的“民俗化”要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自我认同,摒弃浓浓的“商业化”。
B.本文开头以白鹿原民俗村所处的尴尬境地为例,由现象到本质,提出观点。
C.论述过程中,作者认为非遗生产流程、单纯的仪式表演,不是真正的民俗。
D.本文以驳论为主,通过对现今的各类文化特色小镇进行驳斥,并发出呼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要用精雕细琢之匠心巧技,利用特色,在旧有文化系统之上重建“新的传统”。
B.白鹿原民俗村在最初建立时,自我定位有所偏差,导致面临被拆除的局面。
C.在特色小镇内游玩,只有物质和审美,真正的文化传统难以渗入到游客心中。
D.只有让本地人、“原住民”成为特色小镇真正的主人,才算是真正的特色小镇。
2021-02-28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