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53 题号:1756998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中国式乡愁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土地的坚固和不可动摇,赋予了乡愁同样坚固和不可动摇的性质。但是,当人体验乡愁的时候,显然是把自己置身于故乡之外的,是把故乡作为一个反观、反思或者是眺望的对象。这意味着,在中国,虽然传统农耕生活将人固着于土地,但一个悖论仍然存在,即人只有离开故乡才能构成思乡的前提。

②一般而言,乡愁是围绕着个体的情感经验被建构出来的,似乎只关乎个人的经历。但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讲,乡愁的意义绝对不仅止于个体,而是对民族共同体整体有效的情感。从中国历史看,中华民族之所以有这种恒久的维系自己文明的能力,显然不是因为私人性的对历史的回望,而是在文明的整体进程中,形成了这一民族关于自身历史的共同记忆。今天,人们习惯于将中华民族称为文化共同体,认为文化价值共识是让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力量,但更深层的原因仍然是存在的,这就是民族共同记忆。中国文化的乡愁,就是在这种民族共同记忆中得到了奠基。当然,也正是有这种民族性的乡愁在,中国文明虽然代有变化,但总体上保持了历史连续。

③中国式的乡愁是一个既基于个体记忆又不断外向放大的概念。在核心处,它指向血缘,即从对父母的牵念中获得关于乡愁的原初经验;其次是父母所居之地,即父母所居,便是故乡。以此为背景,它进而被放大为亲族和家国概念,放大为“四海为家”或“四海之内皆兄弟”,甚至最终被解构为“此心安处是吾乡”。以上序列使乡愁成为一种圈层式结构,它愈趋于中心愈浓烈,愈趋于边缘愈淡化。这是人从血缘共同体逐步迈向人类共同体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以普遍理性克服情感本能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价值逐步让位于群体价值和人类价值,诗的逻辑逐渐演变为哲学的逻辑。但显然的问题是,人愈趋于理性和哲学化,也就愈益导致个体的情感无处安放,并由此生发出无家可归的虚无感和悲情意识。

④乡愁作为情感表达是直观的,但它背后却潜隐着社会政治变革的强大促动,认识到这一点,对于认识中国当代社会的乡愁性质也是重要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中国社会再次巨变的时代,城市化步伐加快,传统乡村文明日益递变为城市文明,这种社会巨变必然重塑人们的乡愁。在这种背景下,一个新问题就出现了,即当代中国城市建设能不能有效承载中国人的乡愁。传统乡村因为自然环境的独特以及建筑形式的多元,往往具有高度的可辨识性。但现代城市不一样,它的建筑基本上是同质化的,这就必然导致乡愁寄寓对象的模糊,甚至容易让人产生无家可归之感。这也意味着加大现代城市形象的可辨识性,在单向度的空间展开之外添加上时间、历史和人文的深度,将极为重要。或者说,让城市变得更个性、更人文、更有历史感和地方感,将是它成为乡愁寄寓对象的必备条件。

(节选自《中国文化艺术中的乡愁》,有删改)

材料二: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大量的农民进城,既离了“乡”,也离了“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联结纽带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社会中,作为不同个体之间联结方式的血缘、地缘,已不能满足社会现实和个体生存的基本需求,越来越多的人经由职业、爱好、性别、年龄等多元因素组织起来。但是,人们由乡村进入城市,在文化上可能仍保留着原有的文化和价值认同,其生命的意义仍在乡村。如红白喜事的往来、人生情感的寄托、春运不远千里回家过年等,仍与“乡”与“土”有关。在此阶段的“乡愁”正处于从“传统乡愁”到“现代乡愁”的过渡,因而兼具二者的某些特点,但也有与众不同之处,承载主体是在城乡之间不断流动的农民工群体;客体特征兼具“传统乡愁”之有形、具体、确定与“现代乡愁”之无形、抽象、非确定;主观体验上则因在城乡之间不断游走而与家人分离,既离不开城市,也离不开乡村,由此生发“有家难归”“有根难依”的情感体验。与工业化、城市化相应的,是大量“乡村”的消失,无论是政治经济学层面,如“合村并居”与外来人构成的“产业村”,还是社会伦理学层面,“乡”或“家”的原有意涵开始发生深刻变化。这种乡土变迁对既有生活方式、联结纽带、伦理规范等的挑战,成为一种共享的特定时代氛围,赋予人们以某种相似的生活感受、主观认知和情感体验,这为特定个体或群体的“乡愁”扩展为近乎全社会共有的“乡愁”提供了外部条件。

(节选自《“现代乡愁”的社会性基础》,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的坚固和不可动摇赋予了乡愁同样的性质。传统农耕生活将中国人固着于土地之上,使得中国人只有离开故乡才能构成思乡。
B.一般而言,乡愁似乎只是关于个人。但是对于一个民族而言,乡愁的意义不只止于个体,它还是一种对民族共同体整体有效的情感。
C.我们生活在中国社会再次巨变的时代,传统乡村文明转变成了城市文明,城市化的社会巨变必然重塑人们的乡愁,我们将面临新问题。
D.大量农民工进城,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方式和联结纽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命意义也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主要论述了城市化发展促进乡愁发生变化,不过二者论述重心并不相同。
B.中国文化的乡愁建立在民族共同记忆之上,这是中国文明在总体上保持历史连续的原因。
C.为了留得住乡愁,现代城市在建设时要考虑到人的情感需求,加大城市形象的可辨识性。
D.针对城市流入群体举办的优秀乡土文化活动,可以让他们在精神上找到寄托乡愁的对象。
3.为了更好地了解过渡阶段的乡愁特征,你所在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本市的外来务工群体开展访谈调查,以下问题不适合出现在访谈中的一项是(       
A.在城市生活后,家乡是否有你牵挂的人或事?
B.你是否会积极参与所生活的社区组织的活动?
C.你对农村儿童失学的现象有哪些看法和建议?
D.你对在城市生活的哪些方面还有更多的期待?
4.文中画横线部分,在论述人们缺乏归属感的原因时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请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一所提到的乡愁的“圈层式结构”的理解。

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可以大到像个小国。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材料二:

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庄子》中庖丁解牛、匠石运斧等生动事例都反映了古人对工匠精神本质的深刻认知:道技合一,独具匠心。以道技合一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立足新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智造业强国,需要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回归体现了对劳动者价值和生命存在的尊重,不仅有利于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且有利于发挥劳动者的主体性、能动性,激发劳动者的创造精神,消解和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真正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对人的潜能开发、能力发展、精神境界提升、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工匠精神强调坚守但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而是注重开拓创新,要求劳动者把产品当作工艺品进行精雕细琢、追求卓越。新时代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劳动的创造性、自主性、智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要不断注重对技艺的革新,创造出设计新颖、品质卓越的劳动产品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在工匠精神的价值引领下,劳动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精神、意志、智慧、创造等全身心地投入劳动过程中,达到与劳动产品完全融合,摆脱异化劳动的低智力性和强消耗性,使劳动不再枯燥乏味、机械单调,劳动者在劳动中不再受分工限制和束缚,使自己全方面的能力在劳动中都得到发展。同时,数字化劳动的发展使得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为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使人的劳动逐步升华为真正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下,对于工人而言,劳动仅仅是维持自身生存的手段,工人在劳动中受折磨,而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幸福。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肯定了劳动的谋生性工具价值,但更深层次突出了劳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价值。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工匠精神的弘扬,将使劳动回归本真的模样,成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体力、智力、审美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劳动者超越了劳动的谋生工具性目的局限,以劳动者的兴趣爱好和对所从事的职业精益求精的信仰为出发点,排除纷繁世界的功利性,摒弃浮躁,执着坚守,刻苦钻研。

在工匠精神的价值引领下,劳动者在劳动中合理看待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自觉遵守基本职业伦理规范,担负起对人类健康和安全的责任,树立质量至上、用户至上、服务社会的意识,以高度的责任心、专注执着的精神不断对产品进行改造、打磨,创造出品质优良、质量过硬的劳动产品,在为自身劳动的同时也是为他人和社会劳动。因此,工匠精神不仅关注劳动者的自我发展和实现,更凸显了劳动的社会价值。

(摘编自李国娟《工匠精神:超越异化劳动的劳动解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职业与职业之间没有高低的差别,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职业品质有很大的差别。
B.“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职业素养,它对企业、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C.工匠们“躲进小楼成一统”,虽同世界脱节,但他们也是改变世界的主要力量。
D.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与工匠精神不谋而合,都认为劳动能促进人的自由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一段运用类比论证,将手工匠人和企业进行类比,突出了工匠精神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B.在新时代大背景下,要建设智造业强国,仍然需要像庖丁那样以“道技合一”为核心追求的工匠。
C.要满足人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就必须革新技艺,创造出设计新颖的、品质卓越的劳动产品。
D.在工匠精神的价值引领下,劳动者与劳动产品融合,摆脱异化劳动,这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电焊工李万君带领团队攻克数百项技术难关,革新数百项焊接工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B.广西优秀毕业生杨晨煜高考取得历史性高分,最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进入清华大学智班学习。
C.王亚明从小对刺绣艺术情有独钟,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坚持,他最终成为了江南刺绣的代表性刺绣大师。
D.张秉贵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随时倾听顾客的要求,耐心解答顾客的询问,用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了群众。
4.请简述材料一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5.“择一事终一生”、“干一行钻一行”、“偏毫厘不敢安”、“千万锤成一器”现已成为许多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员工的守则,请结合两则材料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2024-03-05更新 | 6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0年由《人民文学》发起的非虚构写作的倡导,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响应,有一批作家积极参与其中,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非虚构作品。非虚构写作的兴盛,对报告文学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力量,消解着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首先是报告文学的受众接受度远不及非虚构写作。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在网上首发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这种高阅读量就报告文学单部作品来说完全没有可能达到,二者受众接受度的差距一目了然。其次是在社会关注度上有冷热之分。非虚构写作总是在不断地制造出各种社会热点话题,引起全民的关注,并且延伸成为研究的课题,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聚焦点。最后是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在广度上超越了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将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都收入旗下,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亲历性。在非虚构写作潮流中,“野生的写手”遍地开花,体现了大众的参与性。由于是切身的经历与感受,情感和文字表达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普泛的介入性和可触的现实感是专业化写作的报告文学难以做到的,而这种切近生命感同身受的体验也更具有“带入性”,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

②除外部因素的影响外,报告文学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自身。与非虚构作品越来越理直气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报告文学近年来显得有些失了底气,因为不论是报告文学作者,还是报告文学的研究者,正在失去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充分自信,而文体自信的丧失正掣肘着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存续发展。

(摘编自蔚蓝《报告文学与非虚构写作的维度差异》)

材料二:

①在2003年“非虚构”并未流行之时,评论家们便已开始预言着报告文学的消亡。理由也似乎十分充分:一是报告文学没有像小说、诗歌那样深广的传统根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生存;二是既“报告”又“文学”的作品既会伤害报告又会伤害文学。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如果报告文学因为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便沦入消亡,那么同样为舶来品的“非虚构”又如何有信心在此间驻足。虽然报告文学是舶来之物,但在本土语境中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也是事出有因:报告文学既是写实传统的赓续,也是述史传统的现代表达。第二点理由又恰恰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所言“伤害”不如说是一种周全,报告文学既有其报告性(新闻性),又有其文学性,这也是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纪实、小说、散文等体裁而独立门户的原因。

②在和平年代及“非虚构”挑战下,报告文学是否已经丧失内在活力,这一质疑也似乎成为报告文学给“非虚构”让位的理由之一。马泰·卡林内斯库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说:“审美现代性意味着宏大叙事的解构,意味着平面化、琐细化、去深度。”这似乎预示承载着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的报告文学注定要被狂欢的现代主义抛弃。但现实是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的题材却呈现着多样姿态,如张子影的《试飞英雄》关注中国空军试飞员的忠诚无畏,纪红建的《乡村国是》记录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赵遐秋的《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里说:“伟大的时代需要优秀的报告文学,优秀的报告文学产生于伟大的时代,正是伟大的时代推动了报告文学的发展。”在远离战火和号角的和平时代,仍有着不见硝烟的伟大,仍有着激荡卓越的不凡。报告文学在快餐化、娱乐化、媚俗化的文学生态格局中更显出严肃的庄重、真诚的悲悯。在解构的狂欢之中,报告文学将情感宣泄的碎片捡起,力图重新建构出深广和完整的时代面貌。

③实际上,在现代主义的狂欢之下,焦虑感如影随形,人们比以往更加渴望生活的真实、生命的真实。但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只言片语的评论,常常遮蔽真实,曲解真实。2019年年初咪蒙团队所写的“非虚构”作品《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被指造假,撕破了“非虚构”的堂皇。这时,长于个人经验叙事引起大众共鸣的“非虚构”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敌人并非报告文学,两者之间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借助新媒体蓬勃发展的“非虚构”为独立性摇旗,暗合现代主义“忠于当下鲜活的个人经验”的命题;但这也意味着在某些时候,“非虚构”极力逃离主流,刻意回避积极,从而陷入消极、悲观等情绪之中,借渲染以共情,点燃更广的社会负面情绪,而报告文学却常可“以光明的心地和远大的眼光”安抚个人的焦虑和不安。

④从“非虚构”的发展之中,报告文学也应取其长处,躬亲自省。在宏大叙事之中如何避免陷于“言不及物”的尴尬境地,以及在媚俗和颓废猖獗的名利场中如何自持,这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无法引起共鸣的“言不及物”的尴尬,一来可能是因为大而空的书写内容无法切中肯綮,二来可能是呆板滞塞的书写方式不够形象生动。这两点恰恰丢失了报告文学新闻性和文学性并重的文体原则。“非虚构”的警钟敲响,正是报告文学的自救契机。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回归初心和本真。

(摘编自丁佳雯《在“非虚构”挑战下的报告文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人民文学》倡导非虚构写作从而引起热烈响应,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也就不会被非虚构写作消解。
B.非虚构作品的理直气壮决定了它的受众接受度高、关注度高和对现实的介入度广,而报告文学因底气不足正好相反。
C.报告文学传到中国后,延续了中国的写实传统和述史传统,并非如一些评论家所说的那样,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
D.材料一中提到的“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与材料二中提到的“非虚构”“长于个人经验叙事”,两者内涵相同。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告文学是专业化写作,不能像非虚构写手那样写切身的经历和感受,生命体验的“带入性”相对处于劣势。
B.名为“非虚构”的《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受到批评,文章以此证明人们渴望生活及生命的真实的观点。
C.报告文学需要克服自身“言不及物”的问题以保持“新闻性”和“文学性”,也需要克服外部名利场的不良影响。
D.报告文学要认准“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这个方向和目标,否则难以自救。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②段观点的一项是(     
A.作家胡平:“报告文学能够写实、写全时代精神,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并促进对历史真相与历史现象的还原和反思。”
B.作家丁晓原:“人生历程丰富多彩,个体生命跌宕起伏,报告文学关注其中的故事性、传奇性,会使叙事充盈饱满。”
C.美国学者索尔·贝娄:“现代主义在形式上千变万化,传统的现实主义再也无法深刻地表现现代人复杂的生活。”
D.艺术评论家:“作家要立足生活的真实,因为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没有真实的生活,就没有艺术的真实。”
4.材料二第①段针对报告文学消亡理由的反驳,是如何做到充分有力的?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5.有人说:“非虚构作品是报告文学消亡的推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02-19更新 | 6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草蛇灰线法是古典小说结构技法之一,是在故事情节之中和人物关系之间贯穿一条若隐若现、时断时续的线索。金人瑞(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概括此法:有草蛇灰线法:如景阳冈勤叙许多哨棒字,紫石街连写若干‘帘子’字是也。骤看之,有如无物,及至细寻,其中便有一条线索拽之通体俱动。

由此看来,所谓草蛇灰线,是以蛇行草中,可见其行迹,灰线留于纸上,可辨其脉络,来喻指某一事物在作者行文中经常被提及,初看似是偶然,细看下去,却有一丝脉络可寻。

《水浒传》景阳冈武松打虎中,在写打虎之前,多次写他的哨棒,即是伏笔,又是互相照应,既暗示了哨棒打虎的情节,又为徒手搏虎作了铺垫,前伏后应,承上启下,形成了一条拽之通体皆动的线索。这条线索贯穿在故事情节之中,与情节发展或明或暗地合为一体。运用此法,能增强故事的合理性和可信性,使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自然而又合乎逻辑,使作品结构浑然一体而又曲折有致,富于艺术魅力。运用时应掌握隐与显的分寸,让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从扑朔迷离的烟云中渐渐显露出来。

(摘自尹均生《中国写作学大辞典》第二卷 1998.5,第942页)

材料二:

关于《红楼梦》,李辰冬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读《红楼梦》……好像跳入大海一般,前后左右,波浪澎湃;而且前起后拥,大浪伏小浪,小浪变大浪……。《红楼梦》之所以能形成波浪式的结构,与其在情节塑造上使用草蛇灰线的技法是分不开的。在《红楼梦》中,前部的某一人物、某一事件对后文,甚至全书的结局都有深重的影响,全书俨然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而并非单个故事的拼接。

在甲戌本第八回宝钗看通灵宝玉一段有批语道:前回中总用草蛇灰线写法,至此方细细写出,正是大关节处。(如图)

通灵宝玉前八回对应情节反复叙写的重点第八回中比通灵的情节下文对应情节
1.开篇时僧人与顽石(通灵宝玉)的对话;
2.冷子兴对贾雨村进行的演说
3.黛玉从母亲处听说、黛玉的忖度及黛玉与袭人的对话
1.通灵宝玉上有许多字迹,是一件罕物
2.宝玉是衔玉而生的。
正面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与宝钗金锁正反两面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相互对应;对应第五回金玉良姻判词,表明了宝玉和宝钗之间在后文的婚姻关系
反面镌刻的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数语第十五回,北静王问询是否应验;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一节,被声色货利所迷,同疗冤疾对应:
下文误窃凤姐扫雪拾玉等情节,同知祸福相互对应。

(吴伯义《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有改动)

材料三:

自胡适以后,《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作者并非一人逐渐成为共识。虽然我们需要对高鹗、程伟元整理印行《红楼梦》全本在《红楼梦》传播过程中的功绩予以肯定,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如果要充分了解全书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我们就不得不对全书有整体的感知,基于此,探佚学成为红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佚的依据之一就是原著未佚部分中的伏笔、隐喻、暗示和文章发展的必然趋势。

例如在全书第一回,以一回文字来讲述甄士隐家的小荣枯实际上正是影射了在后文中贾府这样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家族最终的命运——与甄士隐家类似,贾府在经历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后,最终也会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甄士隐家与贾家之间由盛转衰的经历是类似的,而甄士隐在经历人生起落之后所领悟到的《好了歌》也就成了对当时社会中家族兴衰荣辱之间迅速转递的写照了。第五回中王熙凤的判词也是一样。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说明了王熙凤作为四大家族中首屈一指的末世之才,同样逃脱不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运。

《聪明误》唱词道: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急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在短暂的几年掌权中,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但这一切只不过为她自己的最后垮台准备了条件。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不光是王熙凤的个人命运,也是垂死的封建阶级和他们所代表的反动社会制度彻底崩溃的形象写照。

——(摘自任世权《红楼梦中的草蛇灰线析论》、陈卫云《红楼梦之王熙凤人物形象解析》)

材料四:

小说发展到《金瓶梅》与《红楼梦》的阶段,人物性格与情节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草蛇灰线法仍常常出现于这些作品的情节描写中,成为中华小说独树一帜的个性特征,如张竹坡指出:文学千曲百曲之妙,手写此处却心觑彼处,因心觑彼处乃手写此处。

草蛇灰线法"在《水浒传》、《红楼梦》 等古典名著及话本小说中的普遍运用,并非出于偶然。从中国小说史的脉络看,此类小说置根于说书艺术的土壤,是说书艺术的书面结晶,既可供书场听说,又可供案头阅读。其基本读者,主要是出入于书场的市井细民,故而书面化以后,仍保留说话艺术的传统。说话艺术是诉诸欣赏者听觉的艺术,这种独特的审美方式,决定欣赏者无法细加咀嚼反复玩味,而只能凭借现场听觉感受获得美感。因此,所叙人物故事,只有具备情节生动而又条贯清楚的特征,才能迅速感染听众;加上包袱丛生,悬念迭出,才会产生粘人的强烈效果。草蛇灰线法在接续人物或情节上的重要作用,刚好适合于说话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但同树异枝,同枝异叶,情节与人物分开讲述之后,最终必然有所归结,这恰好为草蛇灰线法提供可用武之地。说话人用草蛇灰线法反复提及某一事物,逐步加深听众的听觉印象,进而产生一种特定的心理期待,从而引出情节上的高潮,强烈的感染听众,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甚至可以调侃一点说,草蛇灰线法是说书艺术哗众取宠的有力手段。我国早期白话小说渊源于宋元说话,自宋而始的说话艺术对其影响巨大而深远,艺术上与之一脉相承。从这一意义上说,金圣叹的草蛇灰线法,完全符合小说艺术的发展规律。

(摘自《中国古典小说一种独特的结构技巧》)

1.下列对“草蛇灰线”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草蛇灰线”,是以蛇行草中,可见其行迹,灰线留于纸上,可辨其脉络,来喻指某一事物在作者行文中被反复提及,初看似是偶然,细看下去,却有一丝脉络可寻。
B.“草蛇灰线”的技法在小说情节塑造上使得前部的某一人物、某一事件对后文,甚至全书的结局都有深重的影响,整个情节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消除了单个故事的独立性。
C.我们如果要充分了解《红楼梦》全书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我们就可用探佚学对全书进行整体的感知。
D.“草蛇灰线法”在古典名著及话本小说中的普遍运用,源于此类小说根植于诉诸欣赏者听觉的说话艺术,欣赏者只能凭借现场反复提及的某一事物,逐步加深听觉印象,获得美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警幻仙境”中宝玉所见各人物判词内容皆贯穿在《红楼梦》故事情节之中,与情节发展或明或暗地合为一体,正体现了古典小说结构上的“大关节”。
B.要充分了解有着“波浪式”结构的《红楼梦》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我们就要对全书有整体的感知,了解其在情节塑造上使用“草蛇灰线”这一技法。
C.张竹坡所说的“文学千曲百曲之妙,手写此处却心觑彼处,因心觑彼处乃手写此处。”说的就是运用草蛇灰线法让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自然而又合乎逻辑,使作品结构浑然一体而又曲折有致,富于艺术魅力。
D.说话人用草蛇灰线法使观众产生一种特定的心理期待,从而引出情节上的高潮,强烈地感染听众,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作为说书艺术哗众取宠的有力手段,草蛇灰线法在现代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将渐渐被抛弃。
3.作为古典小说创作的一种方法,“草蛇灰线”的比喻义是:就像草蛇行过留下的痕迹,灰线弹出的印记,似断似续,形断实续。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这一技法的妙处,并另举《红楼梦》中一例为证。
2022-05-27更新 | 1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