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90 题号:1763595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山水之趣,是在物我双观视角下对山水的感知、理解和表达。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超越了有形的山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借助山水建构起有意味的审美范式,表达超脱于有形山水和无形山水的艺术形态。

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于能够对山水景致进行艺术想象,将其中最有趣味、最有美感的景物组合起来,形成超越客观山水之长的情思意味。他在《山水论》中描述了雨后、早晨、傍晚、春、夏、秋、冬不同时间下山水色彩的差异,用红日、蓝天、绿水、白云、青山等展现了山水中特有的美感,确立了诗歌和绘画中山水审美的范式,推动了山水审美的艺术化。

艺术审美,需要有一双能够滤汰原始物象的眼睛,将看似杂乱无章的远近、高低、大小、长短、粗细等物象组织起来,使之能够和谐共生,形成协调统一、自如自得的审美观感。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言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言天色春晃、夏碧、秋净、冬黯,是从艺术物象的视角观察山水的趣味;又言云气春融怡、夏猗郁、秋疏薄、冬黯淡,烟岚则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是从意境的角度理解山水间气韵的流动和情调的变化。这些源自观察并经过艺术提纯后的山水审美,使得山水不再只是自然的客体,更是融合着艺术想象的审美范式。

元代画家黄公望汲取董源、巨然的用墨技法,所绘画面水墨纷披,苍率潇洒。其晚年所绘的《富春山居图》,境界辽远开阔,雄秀苍莽,简洁清润,尺幅千里。山峰的用墨或浓或淡,都以干枯的笔触勾皴,远山、河渚用淡墨抹出,笔痕隐约可见,独具匠心。水纹先用浓墨枯笔勾勒,稍加淡墨复染,氤氲成趣。树木的枝干多用浓墨写出,树叶点染而成,或横,或竖,或斜,或直,干湿相兼,放眼望去,生机苍郁。这幅作品最能代表宋元山水审美的境界。元末倪瓒画山水,多构图平远,墨色清淡,轻重相生,常能用干而略涩的笔触,以折带皴、披麻皴展现远近,辅以横点作苔,皴擦渲染,显出层次。画面简练洒脱,似嫩实苍,体现着浅水遥岑的萧散简远,其山水多了隐逸的趣味,成为心灵的写照。

由此来看,有形的山水在眼中,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无形的山水在心中,可以“淡绿深青一万重”;艺术审美中的山水,则以有形存无形,以无形化有形,可以“欸乃一声山水绿”。这种经过情绪体验、理性思考和艺术创造之后的山水审美,是艺术创作的呈现,更是体现精神生活的方式。

(摘编自曹胜高《中国山水文化的审美》)

材料二:

山水文化实为人们在城市中对自然的精神回归。20世纪末钱学森先生提出“山水城市”的概念,将山水文化融于城市发展。钱老在给吴良镛先生的信中提到:“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建造山水城市的居民区。”以古人山水文化为鉴,将其观念精髓融入城市发展与建设中,在设计理念、空间布局、材料选用等方面借鉴古人山水文化中的理念,能够创造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特别是在对自然的认知上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两种文化在各自文学艺术领域的发展方向,而山水文化孕育着我国“天地有大美”的审美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因此,山水文化不仅体现了一种人、自然、社会发展的可持续理念,更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文化回归。

如今,城市建设中反映出的一系列问题开始让人们反思城市发展的方向,山水城市的提出成为立足传统文化探索城市发展模式的共识。山水城市的这一核心精神,传承了我国山水文化的思想内涵,在山水城市发展探索的道路上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案例。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象山校区是开放式的校园,整个校区建筑的布局与自然环境和谐相依;另外,设计者基于象山原有的、自发性的山地建筑聚落形态,建立一个以“回”字为基点的场所模式。“回”即合院,从此出发将所有校园建筑以“回”字的某种削减作为平面布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空间布局。在材料使用上返璞归真,以当地材料为基础,朴素的砖墙、石墙、夯土墙、水泥抹灰本色墙,采用简单的砌筑方式,体现人们在长期与山水的共存中,发展出一种与自然共生的基本智慧与当地的人文精神。对建筑细节与建筑材料可再生的运用更是体现了“道法自然”的理念,使中国传统的建筑思想具有了新的生命力,成为将山水文化融入本土建筑设计,又不失现代感的优秀典范。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深刻感悟,作品中表现了山水画的意境、人文与大自然的对话、传统手工艺与建筑的巧妙融合。

(摘编自张茜、曹磊《中国山水文化的哲学蕴涵探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维能将经过艺术想象后的山水景致中最有趣味、最有美感的景物组合起来,形成超越客观山水之长的情思意味。
B.在北宋画家郭熙看来,各种看似杂乱无章的远近、高低等山水物象经过画家艺术提纯,脱离了自然,充满艺术想象。
C.在当今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中,我们可以有意把山水文化融于其中,这将会有利于创造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
D.在对自然的认知上,中西方文化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而城市发展秉承中国山水文化,会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维在《山水论》中告诉我们,只要把握住不同时间下山水色彩的差异,我们就能发现山水中特有的美感。
B.黄公望的创作深受董源、巨然用墨技法的影响。从《富春山居图》可以发现,“浓墨”构成其画作主要特色。
C.“山禽拂席起,溪水入庭流”一句中所描述的情形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合院相似,也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理念。
D.象山校区的建筑材料以当地材料为基础,其建筑砌筑方式简单,从中可发现中西建筑思想之间新的融合和渗透。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建筑中“道法自然”理念的一项是(       
A.楼阁亭宇,乃山水之眉目也。苏轼在《涵虚亭》中亦提到:“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B.“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C.北京故宫的中轴线向南北延伸,使南面的正阳门、永定门和北面的钟鼓楼同在一条中轴线上。
D.我国的古建筑,无论是民宅还是衙署、宫殿,外部都是用高墙封闭.仅留少数门以供出入。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绘画创作中,画家怎样才能获得“山水之趣”?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其生命力主要是日常应用。中华传统文化的这一特点,与西方文化大相径庭。西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都热衷于构造一个能够解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关系的严密理论系统,热衷于探寻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法等问题。中国从孔孟、老庄,到程朱、陆王、颜李等,其学说却并不层层追问是什么、为什么,而只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其所探寻的问题多半集中在社会人生方面,主要涉猎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等。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竞秀,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名、兵、农、阴阳、纵横诸家,以卓越的智慧,奠定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根基。汉武帝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其余各家或隐于山林,或潜入民间,或消于无形,以至逮于今日,传统优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传统儒家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括全面实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复兴,就是要把诸子百家中优秀的、可以为今日所用的内容重新发掘出来,成为先进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凝聚、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比如,墨子注重科学技术,墨子及其弟子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了小孔成像、滑轮受力、光线直射、杠杆原理、天平原理、点线面体圆的概念等。连发出李约瑟之问的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也感叹墨家的科学水平,超过了整个古希腊。法家首重法律制度,蕴含依法治国的思想精髓。名家具有严谨的逻辑学思维。道家对宇宙起源的思考和自然哲学成就,炼丹术之于化学,风水之于环境科学,堪舆术之于地理学,兵家之于军事科学,纵横家之于外交和政治学,等等;以及王朝治理的科学性和对现代治理的启示,如科举之于现代公务员选拔,丝绸之路之于现代国际贸易,晋商之于股份制和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等,让今天的人,看到中国古人天才的超前创新,在古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变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既符合现代人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特点,情感上也更加亲切,容易获得认同。

还有一个重要领域需要发掘复兴,那就是实学传统。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被标签化为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有道德,重气节,但无能力,轻事功。这一形象的固化,如果不是有意为之,也是极大的误解。很难想象,没有扎实的现实功用,中华文明如何可能经历几千年风雨而长存。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真正支撑和推动民族历史前进的,在地底下,这也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实学自古即存,至清初颜习斋而成体系,主张习动”“实学”“习行”“致用,反对宋明理学、阳明心学重性理、良知而轻事功的倾向。可惜无论学院派的新儒家,还是通过电视、网络传播传统文化者,都在接着或照着宋明理学或阳明心学讲。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今天,实学传统无疑更有现实性和针对性。

用适合现代人的方法阐释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想内容,不仅是方法手段的问题,更深层次在内容的选取和传播的视角。要从有益于增强文化自信、有益于促进现实功用、有益于全面复兴优秀文化传统的立场,契合现代人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提升传统优秀文化内容的阐释和传播水平,取得全方位效能,让传统优秀文化焕发当代光彩。

(节选自李晓东、贺福中《让传统优秀文化焕发当代光彩》,有改动)

材料三

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做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两千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被称为。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幸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而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子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己的幸福。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

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先贤们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时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坚忍不拔地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

(摘编自黄亚果《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主要是日常应用,与热衷于探寻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法等问题的西方文化大相径庭。
B.新时代要让传统优秀文化焕发当代光彩,为时代所用,因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其实就是传统儒家文化。
C.发掘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内涵,目的是使之成为建设先进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资源。
D.阐释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想内容要方法得当,要契合现代人的认知和心理特点。
2.下列对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把诸子百家的内容重新发掘出来加以分析利用。
B.物质财富对先秦诸子来说,都是要刻意摒弃的,他们注重的是精神的富足快乐。
C.诸子认为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有利于正确幸福观的形成。
D.孟子“三乐”幸福观涵盖了家庭、品质、事业三个方面,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3.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内涵、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乐。
B.文章认为贪图享乐、自私自利、易受诱惑、没有操守气节的人难以获得真正的幸福。
C.诸子对幸福真谛的具体理解稍有不同,但是对财富、生命、权力等均持否定态度。
D.从某个方面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是对诸子幸福观的继承。
4.材料一中,作者举西方文化的例子对论述儒学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2-10-22更新 | 4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心理学上把因过度担心而产生的烦躁情绪称作焦虑,焦虑的表现有着急、忧愁、紧张、恐慌等。互联网媒体的迅猛发展,使信息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态势,人们渴望把更多的外在知识纳入自我知识系统中,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焦虑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特征。知识焦虑现象并非互联网时代所独有。如20世纪70年代,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就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借主人公汉嘉之口指出,工业化给传统社会带来文化碾压,给思想者制造了知识焦虑。

时代不同,知识焦虑的诱因也有差异。在中国古代,受社会结构的制约,中央与地方、乡村与城市、区域与区域之间信息封闭明显,信息交流固化,知识话语权主要掌握在士大夫阶层手中,精英赋予成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由于劳动者获取知识具有零散性和偶然性的特点,劳动者便产生了知识焦虑。战争频仍、资源匮乏、交通不便、交际不便等都是诱发知识焦虑的重要因素。到了近现代,印刷术、大众媒体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学习视野,使知识交流日渐便捷、顺畅,但资源占有的不平等、发展机会的不平等等因素又导致知识焦虑的产生。相比之下,互联网时代所产生的知识焦虑,则倾向于知识演进的更高层次。当代社会的知识焦虑有如下诱因:第一,知识过载;第二,知识碎片化与人们的信息价值辨识能力之间存在冲突;第三,个体知识系统更新滞后于相关领域专业知识更新的节奏;第四,多元化的知识追求与人们精力有限之间存在矛盾;第五,人们无休止地追求个人发展;第六,职业前程的不确定性带来心理恐慌。

不过,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曾指出乐观的一面:种种适应新形势的现实性焦虑,是人类对外部危险本能的知觉反应,人们能够进行积极战斗,从而逃避危险。这一观点可以给现代人带来启发。在当下社会,知识焦虑固然令人不快,但也为变化提供了新的可能。焦虑对个体成长和文化发展未必都是起消极作用,焦虑也能激发个体的学习动力,激发个体做出有益的自我保护行为,促使文化激励机制形成。

要避免知识焦虑带来的危险,首先需剥离附着于焦虑之上的过度的功利诉求,了解知识焦虑的最初因由,深刻洞察信息化对于个体成长与文化发展的新要求,明确知识焦虑对于数字化时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知识焦虑也可以变成动力。我们可以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解决急迫问题的工作中,充分利用焦虑提高知识利用率;可以通过激发对特定知识的学习兴趣,将自己培养成目光如炬的现代学习者,将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到新的高度;可以借助焦虑激活资源共享机制,加快个体知识、隐性知识向群体知识、显性知识的开放性转化,推动知识生产与使用的深度融合。

(摘编自孟威《化知识焦虑为学习动力》)

材料二:

所谓知识焦虑,说到底是一种信息焦虑,是个人在对海量信息只能浅层吸收或难以吸收时产生的一种恐慌心理,也是个人理解、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差的一种表现。在一个知识漫天飞舞的时代,正确看待知识,已经不只是摆脱知识焦虑的前提,更是拯救身心健康的前提。换言之,一个人如果长期饱受知识焦虑的困扰,很可能患上心理疾病。

从表面上看,知识焦虑是一种求知饥渴,是个人渴望更多的信息为自己所用的表现,是提升自我的正常需求。其实,从深层来看,知识焦虑源自个人对知识的错误认知。

现代社会的知识,即使是某一个很小的方面,对于个人而言也是无限的。如果在学习知识的道路上没有明确且坚定的方向,便会急于找人带路,陷入盲目跟风的状态,结果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同时也把自己的钱袋变成别人的提款机。

任何一种成熟的知识都有其内在体系,学习这些知识都需要经历复杂而深入的思考过程,都需要学习者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没有专业、严谨甚至痛苦的训练,难以习得真正的知识。而知识付费平台提供的一些所谓干货,则简化甚至省略了其中复杂的思考过程和痛苦的训练过程,给学习者带去一种智力快速上升、知识量暴涨的幻觉。其实,没有经过思考而被灌输的知识最终都是空中楼阁,待楼阁塌了,学习者还是要面对现实,那时,学习者不仅会发现自己没有多大改变,还可能感觉知识焦虑加剧了。

于是,知识付费浪潮下培养了这样一批人:对世界格局无所不知,对如何成长突破了如指掌,对各种学习理论套路如数家珍,但是一到要改变自己的处境时就疲软乏力,事情没做多少,心气却居高不下;显得非常努力,过得却异常艰辛。投机取巧的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当然,知识焦虑还可能源于在社交场合的炫耀需求。人们无论是为知识付费,还是就知识侃侃而谈,都是为了用知识来证明自己拥有更好的社会地位。从这个角度来说,为知识焦虑买单和为奢侈品买单是一样的,只不过,为知识买单是用知识装饰自己。然而,再美的装饰也只是装饰,对于这种学究天人学者,用几个愿闻其详便可揭穿其真面目。

知识是文明的动力,也是财富的源泉。信息爆炸的时代带来了海量和便捷的信息,也带来了环境的瞬息万变,却在一定程度上把人的心灵变得更为拥挤和孤独。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是要做个明白人,这样才能少一些焦虑,也少一些被忽悠的可能。

(摘编自赵清源《知识焦虑:信息爆炸的时代更要做个明白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胡米尔·赫拉巴尔在20世纪70年代指出,当时的社会受工业化影响,出现了知识焦虑现象。
B.在近现代中国,印刷术、大众媒体获得发展,为人们带来便利,但也带来资源占有不平等等问题。
C.在当代中国,知识碎片化、一些领域的专业知识更新快等因素给人们学习外在知识带来一定的挑战。
D.有人愿为知识付费平台提供的“干货”买单,原因之一是学习这些“干货”比学习成熟知识轻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区域与区域之间信息交流有限、劳动阶层缺少知识话语权等因素对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产生了影响。
B.弗洛伊德认为,知识焦虑是人们面对外部危险的本能反应,人们应该采取措施,避免其带来危险。
C.利用好知识焦虑可以提高知识利用率,可以培养更多的现代学习者,可以推动知识生产与使用深度融合。
D.知识焦虑反映出人们对海量信息的吸收状况和相关能力情况,有知识焦虑的人一般患有心理疾病。
3.结合材料一,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知识焦虑也可以变成动力”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有人问作家阿城,现在这么多书,读都读不完,该怎么选择。阿城回答:看书还是要看“大书”,看了“大书”,很多“小书”就不用看了。
B.现在的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很多,既有学校里的知识,也有兴趣爱好方面的知识,容易产生焦虑,学生应适当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为自己减压。
C.近年来,在党和人民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下,中国航天业持续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世界航天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D.张某担心自己在应聘高中教师时被淘汰,早早就开始准备,他阅读了各年级教材,查阅了大量教案,试做了大量模拟题,最终被学校聘用。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怎样缓解知识焦虑,做个“明白”的学习者?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
2022-06-23更新 | 8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呐喊》作品集中收录的《孔乙己》《药》《明天》《风波》《故乡》《社戏》等篇目,塑造了多位儿童形象,且始终将家庭作为儿童成长叙事的发生装置。《药》中的少年小栓的病亡原因不可排除家庭中父辈母辈的愚昧因素。尤其是《故乡》和《社戏》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经典叙事范式,更提供了家庭生活如何构成儿童成长的发生装置的典范。《故乡》《社戏》中的小闰土、窗儿、水生、双喜、阿发等儿童形象因成长于重视人情物理的乡土中国农民家庭,与少爷非但没有阶级隔阂,反而以自然之子的淳朴天性接纳了少爷。但是,《呐喊》中的儿童毕竟成长于近现代之交的中国社会,他们成长的过程既是告别儿童自然天性的过程,也是重复他们父辈活法的过程——或如中年闰土一般变成木偶人,或如中年一般变成漂泊者,进而形成两端——儿童的自然性与成人的社会性“相互对照”的故事结构。

《呐喊》作品集之后,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落潮,鲁迅的立人观念处于矛盾的摇摆状态,鲁迅的儿童成长观念也同步地增加了晦暗的一面。《彷徨》作品集中的《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孤独者》等篇目中的儿童形象,不仅失去了《故乡》《社戏》中的符合儿童自然天性的家庭生活,而且呈现出成人的社会性。尤其,《彷徨》集中的《幸福的家庭》讲述了那些貌似接受了新文化影响的新式家庭生活如何与封建旧家庭一样令人窒息、如何以新手段压制儿童成长的复杂过程。《幸福的家庭》中的家庭看上去是一个年轻现代新家庭,但这个家庭中的小女孩儿非但没有享受到新型童年幸福,反而成了母亲的旧式“出气筒”。

五四新文化落潮后,鲁迅的精神冲突在《野草》中厮杀得极为激烈,这一点同样体现在《野草》中的家庭生活与儿童成长的关系上。当然,《野草》是写给鲁迅自己的,而不是专门写给儿童的,但《野草》中的少量散文诗仍然讲述了儿童成长的故事,且仍以取其两端、相互对照的故事模式进行讲述。《风筝》中的家庭叙事似乎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汹涌,倘若从家庭生活与儿童成长的关系进行解读,便会发现《风筝》中的家庭生活作为儿童成长的发生装置,甚至令人细思极恐:在这个家庭中,大哥当家,小兄弟只能听大哥的。其结果是大哥先在无意识里压制了10岁内外的小兄弟的飞翔之梦,继而使得成年后的小兄弟在无意识里遗忘了童年的飞翔之梦。

不过,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也呈现出浙东水乡家庭生活的人情事理对儿童成长的温暖支撑。事实上,家庭生活作为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儿童成长叙事的发生装置,是一个复杂的构成。鲁迅虽然批判了家庭生活对儿童成长的压迫性力量,但同时肯定了家庭生活对儿童成长的多个面向的教育性力量。例如《朝花夕拾》中的家庭生活对儿童成长就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不只是《二十四孝图》中的孝道教育,还有《五猖会》中的父亲背书的蒙学教育,更有《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对的民间文化教育、《狗·猫·鼠》中的同情教育、《父亲的病》中的死亡教育等等。经由这些家庭教育,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儿童成长得以呈现。

(摘编自徐妍《家庭,作为鲁迅儿童成长叙事的发生装置》)

材料二:

在鲁迅的小说中,记忆中的“孩子”总是美好的,记忆中的故乡总是在夏夜的月色下闪着迷人的光彩。这个美丽的故乡不仅有少年闰土这样的乡村小英雄,还有不失“孩子”的活泼和率真的双喜和阿发他们,有吕纬甫记忆中的眼睛非常大,睫毛也很长,眼白又青得如夜的晴天,而且是北方的无风的晴天的少女阿顺。在这些美好的孩子身上,鲁迅重点关注的是他们身上的善,是他们作为孩子的天性里的自由和纯真。他们是鲁迅理想中的人之子,是真的人。这些人之子生活在自然的怀抱里,在江南水乡夏夜的月色下,在自家的豆田里将他们的纯真和美好展示给我们。他们是这些知识者们往日的美好的梦,然而,再次回乡的知识者们寻找旧日的梦的痕迹时找到的却不是美好的阿顺,而是她那个长得像鬼一样的妹妹阿昭和她的恶狠狠的像要咬人似的弟弟。在鲁迅的小说中,美好的“孩子”都活在过去,活在人们的记忆中。现实中的他们或者被岁月冲刷得变了颜色,或者被环境扼杀,如同闰土,如同阿顺,如同阿毛,如同宝儿。这些消失了的美好的“孩子”使故乡从此永远陷落在阴暗寒冷和萧瑟之中,这些知识者们注定只能再次离乡远行。

在现实中,他们碰见了另一类“孩子”。这些“孩子”是狂人眼中所见的“孩子”,是六斤,是魏连殳开始喜欢后来捉弄的房东的孩子大良和二良,是《示众》里面做着麻木的看客的胖孩子,被老妈子教着做看客的婴儿,是在鲁迅小说中多次出现的还不会走路却能拿着苇叶指着路人喊的幼儿。这些孩子给我们构成了一个惨淡破败萧瑟的现实世界。这个现实世界和过去的那个美好的乌托邦世界构成了极大的反差。这个现实世界也是一代知识者和启蒙者立志要改变的世界。

(摘编自谢晓霞《鲁迅小说中孩子形象的变化及其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中国的农民家庭重视人情物理,这是《故乡》和《社戏》等作品中儿童形象形成的重要因素。
B.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其中都有与儿童成长有关的叙事。
C.《风筝》中,因为在家中“大哥”当家,所以他破坏“小兄弟”的风筝,就是为了破坏他的飞翔之梦。
D.少年闰土、双喜、阿发等孩子形象是鲁迅理想中的“人之子”,是生活在自然的怀抱里的“真的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提到《故乡》《社戏》中小闰土、双喜、阿发等儿童形象,他们都是作为论据出现的。
B.《朝花夕拾》对家庭生活中的压迫性力量和多个面向的教育性力量,持既批判又肯定的态度。
C.材料一主要依据鲁迅不同的思想发展阶段,和其文学作品的不同类型,来安排行文思路,阐述观点。
D.鲁迅小说中的知识者们回乡寻找旧日的梦痕,感到现实中的故乡不再那么美好,于是只能再次离乡。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鲁迅《狂人日记》中,“妹子”五岁夭折的悲剧命运,是由家庭生活中的大哥所奉行的“家族制度和礼教制度”所操纵的。
B.鲁迅《肥皂》中的少年学程尽管上了新学堂,可在家中他还不能独立,其言行仍被伪道学家的父亲四铭所规训。
C.鲁迅《颓败线的颤动》借助梦境表现儿童长大后并未以爱和抚慰的方式报答母亲,反而以仇恨和厌弃的方式来“反哺”年老的母亲。
D.鲁迅《祝福》中的“我”只是鲁镇上无所作为的匆匆过客,不能回答关于灵魂问题,明知鲁镇落后却又无力改变现状。
4.同是评论鲁迅作品,材料一和材料二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5.材料二中,鲁迅小说中的“孩子”形象有哪两类?分别有什么意义?
2023-01-18更新 | 1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