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75 题号:176383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国古代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之所以能经受住漫长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保持满足人的需求与尊重自然规律之间的平衡,做到既保护自然又利用自然,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福建省的天宝陂始建于唐代,这座集引水灌溉、排洪排涝和蓄淡拒咸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位于河流弯道下游河势较高处,既可拦蓄淡水,又可抵御咸潮上溯。同时,利用弯道环流原理,水砂分离,引清水自流灌溉,在航运、引水、灌溉、泄洪、排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出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高超生态智慧。这种生态智慧,集中体现在坚持整体性、系统性的自然观,将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来看待。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在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中获得自然的回馈,而不是无序开发、掠夺自然。

当然,自然界的运行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风雨交加的时刻。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方面,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要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在尊重自然规律、运用自然规律中因势利导,努力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将消极影响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摘编自赵渊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积淀丰厚、博大精深,对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和理论滋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在悠久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自然观,蕴含参天地赞化育的生生意识、民胞物与的生命关怀,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思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自然观基础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阐明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自然是生命之母,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等等,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哲学基础。

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观。唐代陆贽讲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认为自然生长之物和人力创造之物是有限度的,在使用过程中要有所节制。实际上,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发展观在先秦诸子的思想中就得到了充分体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合理借鉴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发展观,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对之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调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我国运用制度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历史十分悠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古代很早就把关于自然生态的观念上升为国家管理制度,专门设立掌管山林川泽的机构,制定政策法令,这就是虞衡制度[注]《周礼》中就有虞衡制度的相关记载,秦汉时期虞衡制度分为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畴官等。在我国,虞衡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延续到清代。此外,周文王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秦律十八种·田律》也有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规定。重视生态制度建设的观念,对今天仍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保证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

(摘编自赵建军《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注]虞是保护山林川泽的监督机构,衡是保护山林川泽的执行机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到既保护自然又利用自然,是我国古代大型生态水利工程能够经受住漫长历史和实践检验的重要生存之道。
B.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主要的便是保护生态环境,把人的行为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C.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来说,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D.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我们对待自然必须持有的正确态度。
B.避免无序开发、避免掠夺自然,才能获得自然的回馈,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C.解决长江生态出现的问题,可以从中医的整体观中获得借鉴,追根溯源、诊断病因等。
D.《周礼》、《伐崇令》和《秦律十八种·田律》都有详细的文字记载古代的虞衡制度。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
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C.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日出入行》)
D.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贾思勰《齐民要术》)
4.材料一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选取两种论证方法,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当今中国正大踏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上演着一个个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世界为之惊叹喝彩。讲故事是进行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关乎国家形象,关乎国际话语权,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要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发掘中国之美。欲扬其美,必知美之所在。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取之不竭的故事宝藏,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当代中国喷涌着数不尽的故事源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梦征途的蹄疾步稳、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凝结成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就要善用生动精彩的故事,讲清楚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好的表达,是真实与艺术、内容与形式、陈情说理的有机结合。创新我们的表达,赢得世界的倾听,就要认真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当中国表达不断创新,坚持国际范儿中国味儿相结合,中国故事就能跨越种族文化和地域的藩篱,直抵人心,中国形象就能润物无声地融入国外受众的脑海。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合唱比独唱更震撼更有气势,和声比单音更动听更有韵味。中国故事的大合唱,需要政府部门打好拍子,做好引领、统筹协调。媒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新闻发言人、专家学者、文化交流使者和出境人员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骨干。领唱不力则合唱不响,各声部无声则和声难鸣。惟有人人都是故事员,个个都做传播者,中国故事才能讲得气势磅礴,赢得世界更广泛的欢迎和赞誉。

(取材于宣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材料二

从传播学角度看,讲故事也属于一种传播行为,因此,它需要符合传播心理学规律。

研究证明,在一个富余的信息场域中,受众的选择性很强。选择的范式,既有选择性重视,也有选择性忽视,还有选择性遗忘。故事如果讲得不好,故事中包含的很多信息,在产生传播效果前就已经被忽视、被遗忘了。

在故事传播中,应该始终占据中心位置。讲好中国故事,实际上是讲好中国人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群众,是各种故事的主人。故事当然要有情节,但更要聚焦人的心灵,人的甘苦冷暖。好的故事不是硬编出来的,而是真实的人生写照。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人的奋斗、人的成功与失败交织的实践,这些实践都贯穿着人的情感。情感是流动的血脉,有情感有温度的故事,更容易让读者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在对外传播的大量实践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政治体制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习惯迥异的受众,在接受心理上却有着共同特征:听故事的人最在意,异国的故事与我的生存状态有什么关联?你讲的故事与我的关系体现在什么地方?你讲的故事对我的成长发展有精神上的帮助吗?生存、关系、成长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分别为E、R、G,把ERG组合起来并当作提示语,提醒自己在讲中国故事时要重视受众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

新世界出版社印行了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小册子,书名叫《中国关键词》。这本小书帮助外国人从关键词的角度,理解中国故事中一些必不可少的概念。小时候听广播中的孙敬修讲故事,发现他很注意在讲的过程中,时时解释一些字词句的含义,照顾到小听众跟不上情节的情况。现在我们给外国人讲中国故事,是不是也要学学孙敬修,从听众的认知基础入手,在细微处多下功夫,进而成就讲故事的大家风范?

(取材于江作苏《探索表达规律,讲中国故事如何不事倍功半》)

材料三

对外表达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形象和声誉。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就将会被别人表达。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作为一股风潮席卷世界,中国符号成为世界的商业利器。比如迪斯尼电影《花木兰》,全球总票房高达3.043亿美元,《功夫熊猫》更以5.771亿美元的票房,创造了好莱坞动画电影史上的票房奇迹。

为什么同样的故事我们很难讲到国外去,别人来讲却可以风靡全球?区别在于我们讲花木兰的故事只突出了忠孝,而迪斯尼塑造的花木兰,则是一位追求实现自我和男女平等、具有丰富情感的女人。

要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先要清楚应向世界传递怎样的价值观,悉心研究和调整讲故事的策略,提高再创作故事的能力,采用能引起世界共鸣的方式来讲述。

2016年G20峰会上,《最忆是杭州》就是对中国故事的一次成功讲述。

《最忆是杭州》共有九个节目,其中《采茶舞曲》是由300名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舞蹈演员集体演绎的,采茶姑娘们用优美的身姿尽情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和美丽。在《美好爱情故事》中,导演择取伟大的爱情这一视角来赞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坚贞爱情,通过戏、曲、舞、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形象表达了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茉莉花》作为最负盛名的中国民歌,其经典旋律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是极具代表性和辨识度的东方音乐符号。此次晚会上的《难忘茉莉花》是基于《茉莉花》的一次再创作。这些表演,都恰当地使用了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并提取能与世界人民互通、互感的部分,用情感引起国外观众的共振,这就是情感共振的故事讲述

《最忆是杭州》中来自外国艺术原型的节目也巧妙融入了中国符号。在世界知名的芭蕾舞《天鹅湖》中,导演将西湖的断桥融入其中;《月光》是法国钢琴家德彪西的传世之作,当承载着钢琴和演奏家的平台缓慢地在水面上移动时,背景仍然是断桥。整台晚会采用中西合璧的叙事视角将中国文化进行讲述、传播,向世界传递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力量,传达着融合共处的美好愿景和中国文化的自信。

(取材于郑英明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美之所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有独特悠久的文化传统B.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
C.中国梦的步伐又快又稳D.善讲精彩生动的故事
2.根据“材料一”,在①②处分别为三、四段拟写一个中心句,每句不超过8个字。
3.根据“材料二”,下列不符合“传播心理学规律”的一项是(     
A.故事中没有多余信息B.讲有情感有温度的故事
C.重视受众的心理特征D.从听众的认知基础入手
4.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最忆是杭州》表演成功原因的一项是(     
A.情感共振的故事讲述B.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C.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D.中西合璧的叙事视角
5.下面文字选自我国领导人“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讲”,该演讲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并结合下面文字,分析该演讲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和法兰西民族的共有禀赋。中国和法国都是有着独特文明的古老国度。长江和卢瓦尔—罗讷水系为母亲河的两个伟大民族,都曾经长期引领各自所在地区的文明发展进程。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声名远扬的法国思想家们为全人类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进入近现代,两国都经历了民族苦难、战火洗礼和对发展模式的艰辛探索,走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法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随波逐流,不随风起舞,积极倡导和致力于多边主义、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2022-04-03更新 | 18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革命文物,坚持全面保护、整体保护,让革命文物焕发恒久光彩。向全社会征集革命文物史料,是科学保护的基础条件,是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加强对革命文物和革命文献档案史料、口述资料的调查征集工作,做好馆藏革命文物的认定、定级、建账和建档工作,建立革命文物大数据库,推进革命文物资源信息开放共享。对外展示的革命文物,往往需要精细整理与修复。要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着力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修复,让革命文物再现历史原貌,切实把红色资源传承好,更好发挥革命文物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革命文化传承发展。

革命文物记录着革命历史事件,记录着革命人物的生平,记录着革命历史故事,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力量源泉。强化革命文物的教育功能,需要进一步深化革命文物的研究和阐释工作,不断提升革命文物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教育效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让一件件革命文物有血有肉、有神有魂,不仅展现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更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与使命担当。这就要求我们用好用活革命文物,做到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展陈大纲、实物说明、讲解内容,不仅要见物、见景,更要见人、见思想、见精神,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声情并茂讲好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让人民群众从这些饱含温度的故事中获得思想感悟和精神洗礼,充分发挥革命文物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

革命文物以无声的形式讲述着“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发挥好革命文物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就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改革创新,让革命文物在人民群众中“热”起来。例如,创新革命文物传播方式,推动革命传统教育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编纂出版系列革命文物知识读本;用好多媒体资源,推进“互联网+革命文物”,对革命文物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宣传;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运用市场机制开发更多文化创意产品;等等。通过创新传播方式、拓展利用途径,在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革命文物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断拓展社会教育覆盖面。

(摘编自李君、乔霖《把革命文物保护好利用好——让文物“亮”起来、“活”起来、“热”起来》)

材料二:

保护是革命文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全国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做出了显著成果。现有3.6万多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在我国广袤大地上星罗棋布。超百万件(套)国有馆藏革命文物,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历史见证。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陆续公布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分两批公布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名单,23个省级文物部门设立革命文物处,革命文物家底丰厚,革命文物保护工作队伍壮大。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每一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都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更好的保护,才有更好的传承,而保护的成果最终要惠及人民。2021年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北大红楼旧址、中共一大会址、遵义会址旧址、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等一批革命遗址重新修缮开放,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感悟初心使命,人民群众崇敬英雄、体验感怀的“大学校”。革命文物在服务党史学习教育中,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增强弘扬革命传统的自觉性、主动性。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在守正创新中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全面展示党的百年奋斗和伟大精神,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树立正确党史观、大历史观,用心用情讲好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才能让红色精神绽放时代光芒。许多革命旧址通过实施活化利用提升工程,使珍存的旧址会说话、陈列的文物会发声,让红色资源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潮起来。北京市充分运用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和各类纪念设施,就近就便开展体验教学、主题党日等活动,因地制宜开辟“第二课堂”,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北京市西城区通过盘活老胡同等资源打造立体博物馆、开展“骑寻红色地标”活动等,还通过组织专题展览、主题讲座、沉浸式演出等多种活动,让红色文化资源成为革命教育的重要课堂。北京市目前拥有的市级及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经达到206家。其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2家,红色文化类教育基地60余家,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激发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的动力和活力,应注重促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建设、旅游提质相结合,与乡村振兴、老区发展相结合,与惠及民生、增进福祉相结合。湘鄂赣、鄂豫皖、闽西等革命老区整合红色资源,激发内生动力与活力,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珍贵的革命文物与游客“面对面”。

许多地方借助互联网化技术,以互联网的手段降低公众参与的门槛,以有利于被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的形式对革命文物进行展示,使其实现更为广泛的传播。

(摘编自《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让红色基因代代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革命文物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历史,对于宣传革命文化、教育广大群众具有重要作用。
B.在利用革命文物展开宣传教育工作中,相关人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新,采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
C.北大红楼旧址、中共一大会址、遵义会址旧址、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都是惠及人民的“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D.北京市对革命旧址进行修缮,并将其改造成党史教室,选用革命史料作为教材,面向干部群众开展党史教育活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革命文物蕴藏着丰富的革命故事,但很多革命故事已湮没于历史之中,需要我们加强研究,努力挖掘。
B.革命文物众多,有些收藏于博物馆、纪念馆等机构,有些则散落于民间,因此有必要向社会征集革命文物。
C.我国各地方已经公布了所有的革命文物名录,这为进一步利用革命文物、开展相关革命文化教育活动打好了基础。
D.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开发红色旅游,让越来越多的革命文物走近游客。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材料二最后一段的论据的一项是(       
A.长征文化线路数字化展示体验及教育传播试点项目,利用5G、AR(增强现实)等新技术,使人们获得对革命文物的沉浸式体验。
B.敦煌研究院着力打造网上莫高窟,上线“云游敦煌”小程序,推出“飞天专线”虚拟游览线路……让游客在云端就能欣赏莫高窟的艺术瑰宝。
C.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推出52条“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主题线路,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导览图”。
D.《1921》《红船》《信仰者》《我的父亲焦裕禄》等众多红色电影中复原了很多革命文物,让观众能清晰地观看到红色文物。
4.两则材料都谈论了革命文物,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说明。
5.材料一的文章标题中“让文物‘亮’起来、‘活’起来、‘热’起来”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2023-12-02更新 | 8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文化数字化,即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依托计算机、互联网、数字处理等信息技术进行存贮、创作、生产、传播、交易和消费等,是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体现。基于文化数字化提出的文化数字化战略,为我们擘画了民族文化全景呈现、全民共享和优秀成果享誉世界的美好愿景,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夯实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根基。

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国家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数字化是不可绕过的有效路径,这也是在文化领域和文化建设上能够抓住信息革命的一次重要机遇。

文化数字化战略中的“数据超市”“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等关键词是实现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提高文化生产力的要害。信息文明条件下,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进入社会化大生产的产业化环节中,文化数字化是一条便捷的有效路径,是文化艺术生产力快速提高的必然之举,这一点已为国际经验所证实。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后,我们应该名正言顺地甚至大张旗鼓地提出文化是生产力、文化创意是生产力的口号。事实上,有了现代化逻辑骨架的文化是真正的生产力,有着现代文明理念和价值追求的文化才是生产力的思想观点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经济学、创意经济学、文化产业经济学才是自在自为的完善的现代学科概念,才能真正为文化自信夯实经济基础、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思想的支撑。

文化数字化不仅仅是器物层面的革新和技术应用,还要“由器而道”、以技促道诉求一种新思维和原初视野。也就是说,文化数字化不仅在于使文化发展强身健体、形成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健壮骨骼,更在于推动契合时代特点的文化观念创新和文化形态的整体跃升。文化数字化战略是推动当代文化创新的激发器和策源地,它涵盖了中华文化数据库、国家文化专网、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等领域,意在供给侧发力,激活各类文化资源且贯通各部门各行业,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同时还兼顾供给侧与需求侧,打通资源端、生产端、消费端和云端,从而构建起一套由国家主导的文化大数据体系,在文化体系重塑中新被旧所融、旧因新而活,实现彼此所蕴含价值的极大化、“再发现”乃至聚合效应,以文化活力的激发和文化创新意识的增强形成建设文化强国的坚实力量。可见,在文化数字化所形构的原初视野中,文化数据因关联而焕发出整体性的文化力量,从根本上提高了文化生产力水平,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建设文化强国赋能。

(摘编自范玉刚《以“文化数字化战略”夯实文化强国建设的根基》)

材料二:

数字网络下的远程合作,使人们得以互相沟通连接,不同的声音得以释放和传播,数字文化需求更加多元多样。加快文化数字化发展,就要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数字化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海量数据,其中包括文化产品供给端和消费端的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文化消费市场的消费趋势,将极大增强供给端的生产指向性。对供给端来说,洞悉消费者文化产品需求的精准度,根据数据进行小规模、个性化、智能型、订单式的生产,再利用消费数据对供给进行调整,可以更好地实现文化产品的价值,并确保文化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受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交通条件、社会分工等因素的影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在城乡、区域、行业之间存在差异,这导致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存在较大差别。一直以来,因地理区隔造成文化需求的不均衡现象较为显著。进入数字时代,数字鸿沟又进一步增加了既有差距。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当前应积极以数字化手段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使高品质文化资源通过新型数字文化消费渠道与人们的精神需求对接。比如,推进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升级,探索公益电影多样化供给方式,加快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加强面向困难群体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等。

文化消费是人们建构自我身份和获得社会认同的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当前,越来越多富含中国文化元素的本土产品在文化消费市场中的需求逐步攀升,更多人愿意为本土化的品牌和内容付费。为了进一步发挥文化消费在增强认同、凝聚人心等方面的带动作用,要统筹利用文化领域已建或在建数字化工程和数据库所形成的成果,全面梳理中华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资源科学分类和规范标识,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效力,为内容创造者提供丰富的素材宝库和多样的灵感源泉,增强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摘编自魏鹏举、魏西笑《文化数字化带动文化消费转型升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数字化战略促进了文化产业数字化,对文化消费市场、供给端生产的指向具有极强的引导性。
B.受城乡、区域等因素影响,人民群众的不同文化需要造成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存在较大差距,数字时代的到来缩小了这一差距。
C.文化数字化战略通过文化消费转型升级扩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效力,增强了文化凝聚人心的作用。
D.文化数字化战略贯通各部门各行业,让资源端、生产端、消费端和云端形成一体,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数字化可以让文化保持健康而有活力的发展态势,也可以推动文化观念创新和文化形态整体跃升。
B.只有文化是生产力的思想成为一种共识,文化经济学、创意经济学、文化产业经济学等学科才能为文化强国提供思想支撑。
C.文化数字化战略涵盖众多文化领域,通过在供给侧与需求侧同时发力,激活各类文化资源,提高了文化生产力水平。
D.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机遇,推动文化消费转型升级是重要手段。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化是生产力”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唐宫夜宴》运用VR技术,把唐三彩、贾湖骨笛、《簪花仕女图》等文化物品作为节目背景,让唐朝小姐姐们穿梭在这些唐元素之中,一瞬间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
B.泗水县杨柳镇依托甘薯基地品牌,积极打造“甘薯+电商”为主题的电商创业平台,拓展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使更多的特色农产品能够卖全国、销全球。
C.西班牙的毕尔巴鄂镇,因著名建筑师设计建造了一个更无前例的古根汉姆展览馆而激活城市经济,成为风靡全世界的旅游胜地。
D.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集特别节日《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播出,以跨媒介的方式,融合影像、文学、照片、动画、访谈等形式,在多维度视觉中向观众呈现波澜壮阔的百年建党史,为当代红色美术创作提供了鲜活样本,成为一款“现象级”节目。
4.请结合材料二对下面的文化现象加以分析。

“数字故宫”小程序受到追捧。书画爱好者通过故宫发布的‘故宫名画记’,能看到超高清的清明上河图的细节;建筑爱好者通过‘全景故宫’,可以走进虚拟场景,一个人尽情游览所有建筑……不管是游故宫、逛建筑,还是赏文物、看展览,“数字故宫”小程序都可以“一站式”满足用户需求,让更多国宝“飞入寻常百姓家”,随时随地畅享精彩数字文旅体验。

5.文化数字化战略是怎样夯实文化强国建设根基的?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2-12-04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