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思妇闺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8 题号:17704967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捣衣诗

柳恽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②“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③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情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抒发的也是这种情感。
B.首联用虚笔,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可能是因为风波之阻,丈夫不得不滞留他方,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
C.颈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夕阳西下,鸟儿归巢,反衬游子有家难归;秋虫对户悲鸣,悲伤的叫声烘托思妇的惆怅。
D.尾联照应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慨叹来年春天,游子应穿上轻薄的春服,脱下破旧的冬衣。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寄托关切思念之情。
2.《梁书》中记载,南朝文学家王融对这首诗的颔联“见而嗟赏”,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颔联的精妙。
【知识点】 思妇闺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子夜四时歌

李白

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注】①《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用五马代指太守。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歌》叙写了汉乐府《陌上桑》中秦罗敷的故事,以采桑起兴,构思巧妙。
B.《冬歌》中“一夜絮征袍”和“与子同袍”两句诗歌中要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
C.素手抽针已觉寒冷,还要握冰冷的剪刀,“冷”字既切合题目,又利于突出形象。
D.《冬歌》写景、叙事结合,“明朝”“一夜”“几日”等时间词暗含人物焦急心理。
2.两首诗歌都成功塑造了“女子”这一核心形象,请简要概括诗人笔下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寄寓其中的情感。
2024-02-27更新 | 8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两句,点出时间为春日早晨,点出地点在家中小楼,点明主人公的心境百无赖。
B.这首词通过“晓阴”“淡烟”“飞花”“丝雨”等意象,情景交融,刻画了一位闲居闺中、内心充满轻轻寂寞和淡淡哀愁的女主人公形象
C.“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句,把“飞花”比作“轻梦”,把“丝雨”比作“细愁”,化抽象为具象,给人强烈的新奇之感,特别具有一种诗意美和画境美。
D.整首词中,词人并未正面刻画女主人公的外在形象,而是借助气氛的渲染和环境的烘托,着力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晚清词家陈廷焯曾说:“《浣溪沙》结句,贵情余言外,含蓄不尽。”请赏析此句之妙处。
2024-01-02更新 | 26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酒泉子

温庭筠

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故乡春,烟霭隔,背兰釭

宿妆惆怅倚高阁,千里云影薄。草初齐,花又落,燕双双。

酒泉子

曹勋

惨惨西风。人与两州的俱不见,一江残照落霞红。橹声中。

汀花蘋草六朝空。人向赏心远恨,闲云犹绕建康宫。古今同。

【注】①金鸭:指香炉。②兰釭:指灯具。③两州:指北宋都城汴州与南宋都城杭州。④赏心:指建康(今南京)赏心亭。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酒泉子》为词牌名,此调的格体不一,或上下片各五句,或上下片各四句。
B.“日映”等五句从日色穿窗写起,到默对炉香、背着灯光结束,由外写到内。
C.“宿妆”二句女主人公梳妆之后登高望远,“薄”字写出故乡因遥远而模糊。
D.曹词上阕的写景视听结合,西风残照中“不见”与“见”的对比也隐有深意。
2.两词分别以“燕双双”“古今同”作结,写法上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2023-12-02更新 | 3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