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咏史怀古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5 题号:20843418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酒泉子

温庭筠

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故乡春,烟霭隔,背兰釭

宿妆惆怅倚高阁,千里云影薄。草初齐,花又落,燕双双。

酒泉子

曹勋

惨惨西风。人与两州的俱不见,一江残照落霞红。橹声中。

汀花蘋草六朝空。人向赏心远恨,闲云犹绕建康宫。古今同。

【注】①金鸭:指香炉。②兰釭:指灯具。③两州:指北宋都城汴州与南宋都城杭州。④赏心:指建康(今南京)赏心亭。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酒泉子》为词牌名,此调的格体不一,或上下片各五句,或上下片各四句。
B.“日映”等五句从日色穿窗写起,到默对炉香、背着灯光结束,由外写到内。
C.“宿妆”二句女主人公梳妆之后登高望远,“薄”字写出故乡因遥远而模糊。
D.曹词上阕的写景视听结合,西风残照中“不见”与“见”的对比也隐有深意。
2.两词分别以“燕双双”“古今同”作结,写法上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咏史怀古 思妇闺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唐)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是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全部生活的概括。只叙事实,感慨自深。
B.颔联承上漂流西南,点明所在之地。这里风情殊异,房屋依山而建,层层高耸,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
C.颈联追究支离漂泊的起因。这两句是双管齐下,因为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它既是自己咏怀,又是代古人庾信咏怀。这两句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全诗从安史之乱写起,最后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的风格特点,也暗寓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全诗写景写情,虚实结合,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2.请分析尾联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情感。
2020-12-03更新 | 13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经古行宫

杜牧

台阁参差倚太阳,年年花发满山香。

重门勘锁青春晚,深殿垂帘白日长。

草色芊绵侵御路,泉声呜咽绕宫墙。

先皇一去无回驾,红粉云环空断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视觉、嗅觉相结合,其中“花发满山香”衬托出古行宫的凄凉。
B.“重门勘锁”“深殿垂帘”写出了古行宫规模庞大、殿宇林立的景象。
C.诗中古行宫曾“红粉云环”,而如今“草色芊绵”,形成了强烈对比。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迟暮、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慨叹。
2.颈联“侵”“绕”二字极富表现力,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4-05-21更新 | 29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①公元824年,诗人调任和州(安徽和县)刺史赴任途中,经过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西塞山时所作。当时河北三镇恢复了割据局面,诗人对此有感而发。②王濬:西晋益州刺史,晋武帝派王濬造大船伐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述了王濬率军讨伐东吴,金陵王气黯然失色,一“下”一“收”,其态势对比鲜明。
B.颔联紧承上文,描绘了东吴防御工事被摧毁、举旗投降的战争失败场面,极具讽刺意味。
C.颈联上句写空间,下句点时间,感伤物是人非,丰富了诗歌的意蕴,开拓了诗歌的主题。
D.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交融在一起,营造出苍凉的意境,给读者含蓄深沉之感。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022-06-09更新 | 1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