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韩愈(768-824)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1 题号:1776214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石(节选)

韩愈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咏物诗,借对“山石”的歌咏来表达自己对此景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B.本诗有时间的流转,从深夜静卧到天明独行再到日出雾散,时间节点较明确。
C.本诗有行踪的变换,从屋内观月到深山穷霏再到山涧踏石,游踪记录很详细。
D.作为一首五言古体诗,本诗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比较自由。
2.本诗视听结合,有声有色,作者沉浸其中。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知识点】 韩愈(768-824)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雪

韩愈

片片驱鸿急,纷纷逐吹斜。

到江还作水,著树渐成花。

越喜飞排瘴,胡愁厚盖砂。

兼云封洞口,助月照天涯。

暝见迷巢鸟,朝逢失辙车。

呈丰尽相贺,宁止力耕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下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中“驱”“逐”两字让人感受到春风吹拂,春雪漫天飞舞的景象。
B.“越喜飞排瘴,胡愁厚盖砂”通过对比,表现了这场春雪的范围之广。
C.“暝见迷巢鸟,朝逢失辙车”从正面表现了春雪下得久、下得大。
D.结尾写农人因春雪带来丰收的希望而相互庆贺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农人的关心。
2.请简要赏析“到江还作水,著树渐成花”。
2019-06-27更新 | 11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甲】赠韩退之

【唐】张署

九疑峰畔二江前,恋阙思乡日抵年。

白简趋朝曾并命,苍梧左宦一联翩。

鲛人远泛渔舟水,鵩鸟闲飞露里天。

涣汗几时流率土,扁舟西下共归田。       

【乙】答张十一功曹

【唐】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释】①白简:古时指弹劾官员的奏章。②左宦:降官,贬职。③鲛人:《搜神记》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④鵩鸟:猫头鹰一类的鸟。贾谊被贬长沙曾作《鵩鸟赋》。⑤涣汗:喻帝王的圣旨、号令。⑥张十一功曹:即甲诗作者张署。⑦筼筜(yún dāng):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⑧踯躅:指踯躅花,杜鹃花的别名。⑨恩波:谓帝王的恩泽。⑩炎瘴:南方湿热致病的瘴气。

1.对甲、乙二诗的体式特征和题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二诗押韵之处均为4处。B.甲、乙二诗均为应酬唱和之作。
C.甲、乙二诗中间两联对仗工整。D.甲、乙二诗体裁均为七言近体。
2.下列关于甲、乙二诗的内容理解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二诗作者曾经同朝为官并一起被贬到南方。
B.甲诗作者表达了与韩退之一起归隐田园的理想。
C.乙诗首联触景生情,以猿啼之声抒写哀婉之情。
D.乙诗颈联表达了作者死守南方报答君恩的志向。
3.鉴赏乙诗颔联在全诗中的表达作用。
2023-05-11更新 | 12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青青水中蒲三首

〔唐〕韩愈

其一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其二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其三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1.对上面这三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以“蒲”自比,以“鱼”比“君”,抒发夫妇离别之情。
B.第二首诗说蒲草常居水中,而浮萍漂泊无定,比喻夫妇不能相守。
C.第三首诗说妇人当恪守本分,男子则应志在四方,不该思念纠缠。
D.首诗巧用比兴,语言浅近而意韵深远,有汉魏六朝乐府之古风。
2.三首诗都是韩愈寄赠妻子的作品,不直接写自己对妻子的思念而拟写妻子思念自己,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2023-06-30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