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6 题号:17934000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行俳体

钟 惺

虚船也复戒偷关,枉杀西风尽日湾。

舟卧梦归醒见水,江行怨泊快看山。

弘羊半自儒生出,馁虎空传税使还。

近道计臣心转细,官钱曾未漏渔蛮。


【注】①弘羊:桑弘羊。汉武帝时受到重用,总管天下盐铁,以善理财著称。②馁虎:饿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便是未曾载货的空船,只要过往江上,都要“湾”舟等待官府检查。
B.梦醒思归见水,江行快看山,都显示出了停泊江上的闲适与惬意。
C.征收车船税的桑弘羊之类的人物,竟然大半出自主张薄税敛的儒家。
D.这首诗内容虽然十分严肃,却能即事兴发,语言通俗易懂,富有谐趣。
2.本诗的尾联讽刺意味浓厚,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

陆游

西风挟雨声翻浪。恰洗尽、黄茅瘴。老惯人间齐得丧。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

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我老渔樵君将相。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注】①南宋绍兴年间,主和派当政,陆游被调福建宁德任主簿,与好友县尉朱景参同游闽江边的北岭时,做此词。②黄茅瘴:南方八九月间茅草枯黄时节所发的瘴气。③齐得丧:齐同得失。④凌烟像:唐太宗曾建凌烟阁,绘开国功臣肖像于阁中,以纪念褒扬。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有风狂雨骤,便有之后的天清气爽,作者以旷达心态惯看自然人世的变化。
B.“千岩高卧”三句多处用典,设想自己的归隐生活情状,表达了厌弃功名之心。
C.酒酣之际畅叙将来,在期待中构想友人腰佩羽箭、驻守军帐的豪壮将军形象。
D.词以场景描写收尾,与好友江边对酌、品尝荔枝的美好聚会,未分别已怀恋。
2.作者时年35岁,却在词中两次写到“老”,这两处“老”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意蕴?请结合词句分析。
2022-01-18更新 | 23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一个人漫步在沧浪亭边,刻画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形象。
B.颔联描绘秋景,既绘声又绘色,从光影和颜色上表现了秋色的深重。
C.“风前燕”“霜后桐”喻指一同饮酒作诗的朋友,营造了悲凉的氛围。
D.本诗虽然是怀人之作,但是多写诗人自己的活动等,构思十分巧妙。
2.本诗诗题为“怀贯之”,诗中并没有出现“怀”的字样,请分析从诗歌的哪些内容中能够体会到诗人对朋友“贯之”的怀念之情。
2023-04-07更新 | 39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注]①村酤,农家自酿的酒,②廪,粮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从诸孙入村帮忙收麦写起,率真自然,充满淳朴的乡村气息,饱含浓浓亲情。
B.颈联中“偿饥乏”写出了对饥饿困乏的诸孙的犒劳,“劳苦辛”意指诸孙劳动的辛苦。
C.尾联写对外孙关仓归来后的赞叹,语言风趣,体现诗人晚年得享天伦之乐的喜悦。
D.同写村居生活,本诗写劳作和收获之乐,《归园田居》则表达归隐的自由愉悦之情。
2.请对本诗的颔联进行赏析。
2022-02-11更新 | 3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