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刘长卿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9 题号:1799184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卢侍御赴河北

刘长卿

谪居为别倍伤情,何事从戎独远行。

千里按图收故地,三军罢战及春耕。

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

莫学仲连逃海上【注】,田单空愧取聊城。


【注】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助田单夺取聊城,齐王欲封其爵位,坚辞不受,逃隐海上。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谪居”“别”“从戎”等词,交代双方的境况,层层铺叙,加深伤感之情。
B.颔联写本望收复失地,却未想春耕时节,人心涣散,三军罢战,暗含批判之情。
C.尾联写田单在鲁仲连帮助下收复聊城,因为无法回报鲁仲连而内心充满愧疚遗憾。
D.全诗运用多种手法,有叙有描,有实有虚,还有用典,拓展了诗的内容与境界。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知识点】 刘长卿 赠友送别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列小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重送,诗人之前已写过一首同题材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人通过描述与裴郎中同时被贬吉州,在两人分开的途中所见景物,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舍的深情,又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的感叹。
B.首句描写氛围,“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暮”字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七个字,将送别的环境点染得“黯然销魂”。
C.第二句中,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伤心,以自流之水写无可奈何的伤心之情。
D.第三句写自己被逐已经不幸,而裴郎中被贬谪的地方更远,着重写出对方的不幸,从而使同病相怜之情,故国相思之意,表现得更为丰富、深刻。
E.从通篇来看,基本上采用了直陈其事的赋体,紧紧扣住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写,使叙事与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18-08-17更新 | 2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各题。

别严士元

【唐】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1,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注】阖闾城:即苏州城,因春秋末阖闾筑城于此,故有此别称。

1.颔联写景极有特色,试作赏析。
2.全诗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2019-02-20更新 | 7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

送严士元

【唐】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阖闾城就是江苏的苏州城,“倚棹”的意思是把船桨搁起来,由此可以看出,这两位朋友是在城外江边偶然相遇,稍作停留。
B.这首诗写景精细,远近结合,调动触觉、听觉、视觉多种感官来写朋友相见和离别时的情景。
C.颈联写景抒情,虚实相生,既写出了眼前薄暮时分落日去帆的景色,又蕴含游子远行和朋友惜别的特殊情感。
D.尾联与《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同义,希望严士元在遇到“我”的朋友问起我时,自己还有当年的那份初心。
2.这首诗的颔联让景、事、情同时显现。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0-09-03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