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5 题号:180252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土中国》中从“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别”几篇文章,讲的是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关系的结构是以“己”为中心,根据亲属关系的亲疏不断推衍出去的同心圆,这就是“差序格局”。无论是民间还是绅士,这条伦理道德秩序都是共通的。

“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而天下,是一条道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而且重要的是,“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界线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

他强调:“在西洋社会里,国家这个团体是一个明显的也是唯一特出的群己界线。”这意味着在他看来,这个“差序格局”中“家、国、天下”的层次差等在当代社会仍旧需要延续下来,不过相对应的转变是“国”从皇帝之家转为“民族”之家。对于这个转变费孝通在这里没有进一步延伸,不过,单纯从血缘的角度并不足以解释最基本的经验事实,就是任何社会的人群居处,总是得与“别人”交往,简单说就是得有联姻的基础;若只有“差序格局”,那么除非出了九族,不然没有婚姻的可能。近的如邻里,远的如不同民族,其中的关系要比这复杂得多。

(节选自王铭铭、杨清媚《费学通与〈乡土中国〉》)

材料二:

《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作为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这一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

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差序格局中的“序”,即有等级之意。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不可逾越。“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型塑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

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作了生动的描摹。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

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而在整个社会中,差序格局则成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壁垒。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有学者对费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作了拓展,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序格局、权力差序格局等。

(节选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

材料三:

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翻天覆地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我们还可以从这样的阅读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

我们可以引用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印证上述观点:“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

明白了“传统”的此一层面的意义,我们即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如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提出了用不同标准来对待和自己关系不同的人的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但是局限于乡土社会的层面,在此书中的“差序格局”仅主要适用于亲属关系及其投影的地缘关系。这一乡土社会理论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黄光国在其书《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继承发展了“差序格局”理论,将人际关系分成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和情感性关系,三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则分别适用着不同的交际法则——公平法则、人情法则以及需求法则,以此来分析中国人情关系中的游戏规则及其思考过程。这种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是从现实中发现中国人注重人情与面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传统,并延续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的一种很好的例证。

(节选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关系的结构是“差序格局”,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衍出去的,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而天下。
B.“差序格局”强调社会关系的等级差别,与传统社会中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二者相互影响,互为依存。
C.“差序格局”深深“嵌入”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长达数千载,有着顽强生命力和强大历史惯性,其内涵可以说一成不变。
D.梁治平与费孝通观点相似,他认为传统不只是曾经的过去,也是当下的存在,传统可以在历史中追寻,也可以从当下发现。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差序格局”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个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依然颇具启示意义。
B.材料二阐明并分析了“差序格局”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新特点,这是对费孝通相关理论的拓展与完善。
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究了“差序格局”概念的内涵,其目的都是为了印证费孝通理论的合理性。
D.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延续和发展了“差序格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的旧有特质。
3.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一项是(     
A.“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C.“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D.“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观点明确,简明扼要,说理透彻。
B.论证有力,运用了例证、引证、喻证等方法。
C.采用总分并列结构,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D.论据充分,其中不乏名言俗语等道理论据
5.如何有效避免“差序格局”在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中产生消极影响?以下结合文本进行的简要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推进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确保司法公正,杜绝人情对司法的干扰。
B.完善公正、开放的社会治理体系,避免因血缘、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造成社会不公。
C.建立公开、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同时也要注意结合人际关系的弹性来执行。
D.加强个体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公民的公德意识和集体意识,增强团体凝聚力,改变缺乏公心和大局意识的公民思维习惯。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千百年来技艺工匠的劳动实践即其生产的物质文明成果遍布人类生活以及审美的各个方面,同时在精神文明层面形成了以内涵丰富的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匠文化。

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劳动精神。人民创造历史从根本上看是劳动创造历史。人类在改造自然的伟大斗争中不断认识自然的客观规律,在劳动实践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技能,从而创造更为丰富的社会财富,推动历史进步。中国梦的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都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创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用辛勤劳动创造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人民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创造自我。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或人生价值是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同时也为个人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和空间。一个人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可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才可以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褒奖。与此同时,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目标而产生的幸福感和愉悦感,会进一步激发劳动者的创造激情,从而为他人和社会创造更为丰富的财富。工匠精神首先就是热爱劳动、专注劳动、以劳动为荣的精神。在劳动中体验和升华人生意义与价值,是工匠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工匠精神是对职业劳动的奉献精神。几千年来从事技艺劳动的各种工匠,其社会地位并不高,然而千百年来工匠以业维生,并以技艺为立身之本,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全部心血,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技艺,创造了灿烂的工匠文化。工匠精神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在实干中增长技艺与才能。发扬工匠精神,就要增强我们的爱岗敬业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光荣,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无论是三峡大坝、高铁动车,还是航天飞船,都凝聚了现代工匠的心血和智慧。

工匠精神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重细节、追求完美是工匠精神的关键要素。几千年来,我国古代工匠制造了无数精美的工艺品。如历代精美的陶瓷以及玉器。这些精美的工艺品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国工匠重细节、追求完美的体现。现代机械工业尤其是智能工业对细节和精度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细节和精度决定成败。对细节与精度的准确把握,是长期工艺实践和训练的结果,通过训练将其培养成为习惯、成为品格,就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功夫”一词,不仅指武功,而且也指各种工匠所应具有的习惯性能力。功夫是长期苦练得来的。不下一定的苦功,不可能出细活。工匠从细处见大,在细节上的追求没有终点。我国作为制造大国,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是提升我国制造品质与水平的重要环节。

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精神。一个民族的创新离不开技艺的创新。在现代工业条件下,对工匠技艺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像传统工匠那样,只是从师傅那里学得技艺,然后保持和发扬祖传工艺技法。现代机械制造尤其是现代智能制造,对工匠技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难度和精度要求,工匠不仅要有娴熟的技能,而且要有技术创新。创新是对现有的生产技艺的大胆革新,能给行业技艺带来突破性贡献,促进生产技艺水平提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摘编自龚群《工匠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二:

不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不论是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工匠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需要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需要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更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庞大产业工人队伍,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充沛动力。

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就要创造更多“工匠故事”。做好电线电缆“守门员”的叶金龙,与马达结缘一辈子的吴玉泉,以精湛技能完美诠释“钳工”意义的赵水林……一批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坚守产业报国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完善工匠政策,提升工匠地位,落实工匠待遇,才能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

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还要进一步讲好“工匠故事”。工医精神是在生产实践中凝聚而成的可贵品质,充分展现着劳动之美、精神之美、时代之美。讲好“工匠故事”,能让人们从大国工匠身上感受到劳动的光荣、工匠精神的魅力。开展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崇尚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才能让一个个“工匠故事”激励青少年乃至更多人追求卓越。

(摘编自翟春阳《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它来源于劳动实践,分布广泛,既包含物质层面的成果,也有精神层面的成果,是工匠文化的核心。
B.几千年来,工匠们以业维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技艺,同时也创造了辉煌的工匠文化。
C.秉承劳动崇高、劳动光荣的理念,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因此发扬工匠精神就要爱岗敬业。
D.现代机械工业对技艺的难度和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要求工匠们摒弃师徒代代相传的方式,在自己的技艺领域进行创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为个人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和空间,只要诚实劳动,就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并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
B.工匠们要下一定的苦功夫,进行长期的工艺实践和训练,使自己对细节与精度的把握变成习惯,以适应现代工业的要求。
C.某企业要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员工,可重点从完善工匠政策、提高待遇、做好宣传等方面入手,提高员工们的积极性。
D.在讲述“工匠故事”时,要体现劳动之美、精神之美和时代之美,将“工匠故事”融入教育过程,去激励青少年乃至更多人追求卓越。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庖丁训练多年解牛数千,其技法能够“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达到“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的境界。
B.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C.李万君独创一枪三焊新方法,焊出了世界新标准,实现了我国动车组研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突破。
D.2015年,央视新闻频道播出教育片《大国工匠》,该片讲述了大国工匠的动人故事,使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工匠精神对社会和国家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1-12-05更新 | 12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初,美国历史学家房龙在其著作《宽容》中讲,世界上只有小孩子和中国人不知道透视。对于中国人的造型能力,他评价说,中国人画东西是画不像的,还没有进入到艺术的地步。但在一千多年前,苏东坡就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是说论画只知道从形似的角度来看画,那就还没有达到艺术的程度,跟小孩子差不多,两种观念截然不同。

其实,在秦汉及之前,中国人的造型能力就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且不说秦始皇兵马俑和汉代的陶俑,只要到敦煌去看壁画和彩塑,用栩栩如生是不足以表达它的意味的,它的造型和色彩的表现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高的程度。所以,中国并不是一个画不像的民族,这里面有内在的思想根源,这和中国人的哲学观念有关。

在六朝之前,中国哲学以儒、道哲学为主;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道哲学合流;到隋唐时期,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时代。这对中国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什么是真实?

暮春的一天,白居易去庐山访友,写了一首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他感叹道,暮春山外桃花已然凋零,而深山中的大林寺桃花刚刚开放。常常遗憾春天已经逝去,无法寻觅,不知道却转入山寺中来。他这里绝不是写不同空间存在的不同物质显现,也不是写时间流转中的气候变化现象,他要讲的是真实的桃花是永远不落的。这首诗就是要我们重视这个表象的世界背后的生命真实,世界的真实从外在形貌上把握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靠心灵去体会。

隋唐时期,进入了一种追踪什么是真实的课题之中。中国画叫丹青,丹青就是以色彩来呈现的意思。王维之后水墨画出现,在千余年的发展中,竟然成为中国画的主要表现形式。水墨画是一个黑白世界,在我们的色相系统中就是一个无色的世界,然而中国艺术家认为无色而具五色之绚烂——没有色彩,却可呈现色彩也无法现的生命真实。这使它成为中国艺术的命脉之所在。

19世纪末期,西方一些研究者对中国园林评价甚低,认为中国人喜欢病怏怏的东西,如盆景,一段枯根放在盒子里,中间有几块石头,几片绿叶点缀在枯朽的枝上——这是一种病态的存在,似乎我们的趣味并不怎么高雅。

其实并非如此,它是由独特的哲学所造成的,它所追踪的东西是一种内在的美感,美的形式不能以表面的绚烂或枯槁来评价。它所追求的是跟人的存在、人的精神性依托相关联的。老子讲为腹不为目,意思是你要用整体的生命去体会世界,而不是用眼睛看世界,我觉得这是决定中国艺术命脉的东西,中国人讲写意,讲形神结合,就是以此为思想根源。因为中国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心而造的。我在讲园林的时候,始终觉得有这样一个思想角度:中国有漫长的造园史,对园林的功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世界上的园林有两个主要功能,第一是住的,即实用功能;第二是看的,是审美的功能。但是中国园林自唐代以后有另外一个功能,那就是安顿人心的功能。所以,它是心灵世界之宅,是让人心灵休憩的地方。可以说,这种思想是贯穿于中国整个艺术的。

(摘编自朱良志《中国传统艺术的真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水墨画虽然是黑白世界,色相单一,但依然能表现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B.在“什么是真实”认识上,中国艺术追求的不仅是艺术的真实,更是生命的真实。
C.画得像与不像,西方和中国的艺术评价标准不同的根本原因是艺术表现形式不同。
D.西方研究者对中国园林评价很低的原因是他们不理解背后蕴含的人的精神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出现的众多传统经典艺术造型,强有力地论证了我们是一个能画得像的民族。
B.文章在阐述中国艺术理论“像与不像问题”时,常引用西方人的观点来加以佐证。
C.文章从艺术真实角度论证了中国艺术特有的审美趣味,即注重写意,讲究形神结合。
D.全文在论证中国传统艺术的真实时,既有正面举例阐述也有反面驳斥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造型能力很早就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比西方艺术“透视”所追求的真实水平要更高。
B.了解了儒、释、道的思想,就能够领悟中国传统艺术的奥妙,探寻到隐藏在表象之后的真实。
C.“用整体的生命去体会世界,而不是用眼睛看世界”可以说是中国人讲写意、讲形神结合的思想根源。
D.中国园林艺术秉持“为心而造”的理念,注重人的心灵依托和生命感觉的新境界,以安顿心灵的功能为主。
2021-01-17更新 | 5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创立儒学,培养儒生,进而影响中国思想文化和教育发展方向,肇始于孔子。孔子私人办学,招生授徒,要求学生儒服委质,服膺儒教,“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将“君子儒”作为学校培养目标,完全跳出了春秋之前以社会身份地位区分“君子”“小人”的传统认知,转而从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来区分“君子”与“小人”,也用以区分“君子儒”与“小人儒”,实现其教育目标。因此,孔子儒学教育不是一般地培养儒生,而是要培养“君子儒”,这是毫无疑问的。

“君子儒”的性格虽然可从多方面加以描述,但其性格特质是“快乐”,这可从孔子教育实践中得到证明。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实现了孔子教育培养目标,可称为“君子儒”。孔子赞许颜回之贤,是因为颜回养成了快乐的君子人格。在孔子看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坦荡必然导向快乐,而快乐正是“君子儒”的性格特质。孔子将“乐以忘忧”作为自己的人格特征,认为自己是个“快乐”的人,这便为我们认识“君子儒”的性格特质指明了方向。

“孔颜乐处”的确是可以寻觅而得的,因为它有具体的为学进路让求学者能够通达。孔子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便是对这一为学进路的凝练概括。

孔子所云“诗”“礼”“乐”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数术”层面,即作为语言形态的“诗(言)”,作为仪式形态的“礼(仪)”。作为声音形态的“乐(yuè)”;一是“义理”层面,即作为意志品质的“诗(志)”,作为理性人格的“礼(理)”,作为快乐精神的“乐()”。孔子所云“诗”“礼”“乐”虽不排斥“数术”,却主要不从这一层面立论,他所注重的是“君子儒”的人格养成。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来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应该是“君子儒”人格养成的几个阶段,主要包括意志品质、思维习惯、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而不是某种具体文本或若干技艺,尽管这些文本和技艺在君子人格养成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

将“兴于诗”之“诗”理解为《诗》文本并不妥当。在孔子时代,虽然“诗”与“乐”有所分离。“赋诗言志”已经可以不依赖于“乐”,但它仍然执行着某种“礼仪”功能。如果将“兴于诗”之“诗”理解为《诗》文本,不仅与“诗”的生产和应用的历史事实不符,而且与孔子以周代礼乐文化教育弟子的教学实践也不一致。

从文字学来看,“诗”与“志”本是一字。《说文解字》:“诗,志也。”闻一多《神话与诗》和朱自清《诗言志辨》都认为“‘志’与‘诗’原来是一个字”。近年出土的战国楚竹书有“志”“诗”互释互训的文句,如郭店楚简《语丛一》之“诗所以会古今之志也”,“诗”字从“言”从“寺”,“志”字从“心”从“寺”,二字仅“言”与“心”之别;楚竹书《孔子诗论》中“诗”字或从“止”从“口”,或从“止”从“言”,而“志”字从“止”从“心”,也是“言(口)”与“心”之别。因为“志”是“诗”的内在依据,“诗”是“志”的语言表达。所以,“兴于诗”就是“兴于志”,文字学和文献学均可证明。

这样说来,孔子所云“兴于诗”,就是要求弟子通过学“诗”养成君子人格之“志”。这里的“诗”,既可从“数术”层面理解为《诗》,也可从“义理”的层面理解为“志”。“兴于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兴起于《诗》的文本,而应该理解为通过学“诗”兴起学者的君子之“志”,这种“志”既包含了意志品质,也包含了情感态度,可以是“见贤思齐”的好善之德,也可以是“见不贤而内自省”的恶恶之心。这是学者“立身成德”的第一步,是基础,也是起始。

同理,“立于礼”和“成于乐”也包括“数术”和“义理”两个层面。在孔子看来,“礼”的核心是“理”,是“君子儒”行事之依据,立身之根本。“立于礼”指示了“君子儒”人格养成的行为准则,成为其树立社会形象的标志和自我实现的手段。

至于“成于乐”,自然与音乐教育有关。在音乐教育中,以“诗”起兴,以“礼”立容,以“乐”成章,完成一个教学过程,是符合当时教学实际的。然而,“成于乐”并不以学习音乐知识为目的,而是指向“君子儒”人格培养。祭祀和音乐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关键是通过这些手段达到培养“君子儒”的目的,只有“君子儒”才能践行礼乐文化,弘扬礼乐精神。

孔子儒学教育重视人格培养,“成于乐”就是通过学习养成君子人格的坦荡情怀和快乐精神。这样理解“成于乐”,就和“兴于诗”强调“君子儒”人格养成的逻辑起点、“立于礼”指示“君子儒”人格养成的行为准则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孔子儒学教育的完整内容,也形成了“君子儒”的为学进路。当然,作为养成“君子儒”人格最后阶段的“成于乐”并非与音乐教育无关,而是自始至终相生相伴,因为作为“君子儒”人格特质和精神向度的“威于乐”是在长期的音乐教育和诗礼熏陶下形成的,它不仅不排斥全面而完整的音乐教育,而且以之作为依托和凭借。

(摘编自王齐洲《“君子儒”的性格特质与为学进路》)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兴办儒学,否定了以社会身份地位为区分的君子标准,转而从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方面培养儒生,影响了中国思想文化和教育发展方向。
B.孔子用周代礼乐文化教育弟子,但由于孔子时代“诗”“乐”分离,赋诗言志只是为了执行某种礼仪功能,因此“诗”不能单纯理解为《诗》。
C.孔子要求弟子通过学“诗”养成君子的人格之志,是学者立身成德的第一步,是“君子儒”人格养成的基础,也是为学进路中最重要的一环。
D.“成于乐”并不是与音乐教育无关,而是始终与之相生相伴;它并不以学习音乐知识为目的,而是指向培养君子人格的坦荡情怀和快乐精神。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一词原本强调身份地位的崇高,但从孔子开始被赋予道德的含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中的“君子”和身份地位无关。
B.郭店楚简和《孔子诗论》中“志”“诗”写法不同,但都认同二字只是“言”与“心”的差别,可以证明“诗”与“志”本是一字。
C.“礼”核心是“理”,是君子行事立身的依据,如果不具备理性人格,君子就无法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也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D.培养“君子儒”人格,“兴于诗”强调逻辑起点,“立于礼”指示行为准则,“成于乐”养成坦荡情怀和快乐精神,三者不可颠倒。
3.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中孔子“立于礼”观点的一项是(       
A.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B.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D.孔子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4.请用文本中的观点对下面这句话加以分析。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

5.本文是如何阐述“君子儒”的为学进路的?请简要梳理行文脉络。
2023-11-30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