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0 题号:1806990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植物审美是中国美学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先秦以来的植物审美传统形成了比德、移情、畅神等基本审美模式,随着宋代理学的兴起,植物审美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将比德、移情与畅神植根于清明的理性上,从而丰富了植物审美的理论内涵和哲学品格。宋代植物审美是古代植物审美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所体现的美学精神空灵生动、亘古常新,在现当代植物审美的理论建构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宋代植物审美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对岁寒之美的欣赏,这是继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之后,再次从性理之学上对其加以理论的自觉重构,并成为宋代流行的审美精神,也是后世民族文化心理与审美趣味的鲜明体现。“岁寒三友”的称呼出现在宋代。宋人林景熙《五云梅舍记》云:“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对梅花的欣赏在宋朝达于极盛,且多与“岁寒”“孤洁”“冷蕊疏枝”相关,如辛弃疾《临江仙·探梅》“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与花的形态相比,更注重雪的精神。对岁寒及与此相关的幽独精神的推崇成为宋代植物审美中的重要风尚,造成这一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自然气候环境来看,宋代出现的对寒林雪景的审美和艺术表现潮流与当时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梅花在宋代被称为花中之魁与其时气候变冷有重要关系。北宋后期,开封常出现冬天极寒、春秋寒等恶劣气候,气候环境的变化也会反映在人们的生活感受和艺术表现中。

其次,从社会环境来看,岁寒美学也与社会家国和个人的遭际相关。气候的变化引起自然环境、经济政治等社会环境的变化,自然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感受、艺术表现乃至哲学精神。尤其在北宋灭亡后,文人多借荒寒之景写民生疾苦,表救世之心,寄一己之肠。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有顽强的生命力,这其中包含着中国文人最深层的生命体验。

再次,从哲学层面来看,理学赋予宋代岁寒美学不同的哲学精神。晚唐形成的禅宗美学对岁寒之美有一定的影响,理学又为宋代岁寒之美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念。宋人尚理,理与天地之性密切相关,天地之性即生物之性,天地之理即生生之理,植物的岁寒之美即与天地生生之理有重要关系。理学家善“就草大虫证明宇宙”,他们认为,万物生意即天地的生生之意,生生之意四时皆有可观,然最可则之时即是天气严寒之时,天地一阳初生,正是阳气生发的时候。于岁寒之时更见生生之意,这一思想对宋人植物审美有很大的影响,表现在四时中尤其推崇对“寒”意的审美,如对寒梅、寒林、雪景的欣赏。

这种岁寒精神既体现在对植物的审美中,也体现在人生态度中。人处于困顿时,求无可求,得无可得,万念俱泯,心中寂寥,也最容易见出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自我的本来面目,其内心可能更坚定。由此可见,在大自然的冬天与人生际遇的冬天最易见出那一点仁心。岁寒精神是在困顿中见出一丝生意,是自然、人生和社会中的仁心和元气的发端处。正如黄庭坚在《画墨竹赞》所写:“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

宋代植物审美中体现出的突出特点,如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感通之力、天人之际的岁寒之心和人由此所体悟到的不改之乐,在现当代植物审美文化中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摘编自丁利荣《宋代植物审美中的草木精神与天地气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欣赏岁寒之美是宋代将比德、移情、畅神植根于理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流行的审美精神。
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是我国最早从性理之学上对岁寒之美加以欣赏的理论构建。
C.气候环境决定了中国文人最深层的生命体验,他们欣赏荒寒幽寂之景,有顽强的生命力。
D.从哲学层面上看,晚唐形成的禅宗美学和理学都对宋代的岁寒美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宋人推崇“岁寒三友”为例论证了欣赏岁寒之美是宋代植物审美的一个重要特点。
B.文章主体部分从自然气候环境、社会环境、哲学三方面展开,剖析岁寒之美形成的原因。
C.文章多处运用引用论证阐述观点,不仅加深了对作者观点的理解,也使论证更生动形象。
D.文章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方式,论述了宋代植物审美中的草木精神与天地气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对梅花的欣赏更注重其精神,由辛弃疾《临江仙》“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可见一斑。
B.梅花之所以在宋代被称为花中之魁,是因为气候变冷,汴京常出现冬天极寒、春秋寒等恶劣气候。
C.拥有岁寒之心,使苏轼在被贬黄州的人生困顿时期见出世界和自我的本来面目,内心变得更坚定。
D.宋代植物审美中体现的美学精神在现当代植物审美中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启示意义。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杜诗何以为“诗史”

①杜诗何以为“诗史”?比较流行的解释是因为杜诗“善写时事”,具有“实录”的特点。这一解释对杜诗的理解过于简单。宋人胡宗愈认为杜诗详陈个体经历、抒发主体情志, 而读者却可以从诗人的“一人之诗”了解“一代之史”。这个看法显然更为注重诗人自我记述和主体表达对“诗史”的意义。问题是:个人化、主观性的“一人之诗”,何以能呈现公共化、客观性的“一代之史”?

②早期的诗论家,在讨论诗人的个体抒情与时代社会的联系时,往往从儒家诗教观“观风知政”的角度来认识。循此思路,即使是诗人最自然的饥寒之怨和温饱之乐,都具有知其政事之兴衰的意义。晚唐孟启《本事诗》称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此说认为,杜诗之为诗史既源于对大历史的“推见至隐”,也来自对诗人个体小历史的“毕陈于诗”。胡宗愈进一步明确指出,杜诗能将诗人的“出处、动佚劳息”“一见于诗”。详陈个体人生经历,成为诗歌能知“一代之史”的必要前提,这种看法,在宋代十分兴盛的年谱和编年诗文集的编纂中,有很明确的表现。浅见洋二深入地分析了这些文献整理形式所蕴涵的文学观念,指出“对于宋代文人来说,年谱及编年诗文集,一言以蔽之,也可说是一种‘论世知人之学’”;这两种编纂形式,与宋人的“诗史说”有密切的关系,它反映出“时事”和“出处”是“诗史”的两个支撑要素。

③那么,兼具“时事”和“出处”的诗作是否就能被称为“诗史”呢?详陈个体人生出处,蕴涵了展现大历史的可能,但这种可能要变为现实,对诗人本身参与社会历史的深度还是有很高的要求。诗人不仅要经历丰富,而且在思想上要有深切的社会关怀,有深厚的主体情志。清人周济曾明确指出,只有“见事多、识理透”的诗人,其感慨寄托,才能成为“后人论世之资”。宋人认为杜诗深具美刺、比兴的寄托之旨意,而明清时期的论者则进一步将美刺、比兴与史家之褒贬联系在一起,例如钱谦益就认为,堪为诗史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兴亡升降”的“感叹悲愤”。杜诗有着强烈的感时忧世的情怀,哪怕是书写个人的遭遇和感受,也往往在详述出处的基础上,将之置于社会时代的大画卷之下,体现出深切的现实关 照,开拓了以“一人之诗”表现“一代之史”的艺术可能,因而被奉为“诗史”的典范。

④对于杜诗精神气局与其“诗史”品质的联系,有关的论者多有论述。然而,杜诗在艺术上是怎样深入开拓将个体经历与社会历史相联系的表现形式的?现有的分析大多失之简 略。观察杜甫为数众多的五古创作,对此可以有新的发现。杜甫五古创作上承中古五言诗的多种表现传统。参照《文选》中的分类,中古诗歌有赠答、祖饯、行旅、游览、咏怀、咏史、乐府等众多体例。如果细致辨析,会发现在五古题材的选择上,“熟精《文选》理”的杜甫有很明显的侧重。行旅诗是杜甫五古创作中非常突出的一种类型。通过记述行旅细致地展开自我人生经历与社会时事的图景,是诗人的一种自觉的艺术选择。除了入蜀的二十四首纪行诗等典型的行旅体作品,杜甫还将行旅体的格局融入到咏怀、游览等多种类型的作品中,例如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北征》在艺术形式上都是咏怀与行旅体的融合。类似阮籍《咏怀》那种典型的咏怀体创作,在杜集中是比较少见的。

⑤除了行旅诗,杜甫五古中赠答、祖饯诗的比例也很高。赠答、祖饯是盛唐五古中的常见题材,而杜甫对此有所发展。他的送别诗不落窠臼,很注重表达赠答双方共同的经历体验, 不泛诉相思离情。如《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中,诗人与被送行的高适互诉心曲,议论时事,内容丰富,表达十分具体细腻,抒情因而体现得很深挚。浦起龙曾经称赞杜甫的赠行诗,认为不作一赠行语,其实杜甫所不屑为的是赠行之套语与模式化的抒情,而善于写具体之情事,有很强的情感交流特征。这使得诗人的自我表达,可以较多带有外向的、公共性的品质, 从而令读者在诗人个体的人生经历、交游行旅之中,更多地读出时代和社会的内容。

⑥五古只是杜甫诗歌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作品,已经生动地体现了杜甫如何将个人的人生经历与天下之大历史相联系的努力,让我们明白诗歌并不会仅仅因为记载了某些史实就成为好诗。杜诗之为“诗史”的渊源,隐藏着“杜甫是如何写诗的”和“杜诗是如何被读的” 的双重密码,从一个重要的角度,揭示了中国诗学发展的脉络。

(有删改)

1.如果要为第③段画线部分的说法提供支持,以下选项中最有效的一项是(     
A.《咏怀古迹》对王昭君等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怀才不遇的人生表示深切同情。
B.《月夜》表现安史之乱中家庭离散的痛苦和思念,蕴含对时世清平安定的期盼。
C.《旅夜书怀》写行旅所见,流露出老年多病、功名未就、漂泊无依的感伤心境。
D.《蜀相》称颂蜀汉丞相的雄才大略、忠心报国,惋惜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命运。
2.能依据第④段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杜甫熟知《文选》中各类古诗的体例,并能够活学活用。
B.杜甫对《文选》各类诗的研读有主次之分,突出了重点。
C.阮籍《咏怀》侧重抒写内心怀抱,不涉及社会现实问题。
D.阮籍的《咏怀》内容比较狭窄单一,不及杜诗内涵丰富。
3.第⑤段加点词“窠臼”在文中具体指的是               
4.第②段接连引用孟启、胡宗愈对杜甫的诗评,有何作用?请联系第⑥段的内容,加以分析。
5.作者通过不断质疑发问,逐步揭示了杜诗成为“诗史”的原因,请对其行文思路进行评析。
2020-06-16更新 | 10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汉服,顾名思义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一些古籍资料显示,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在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

在古代,服饰不仅仅是蔽体之用,而且是包括衣、冠、发式、鞋等的一整套礼仪体系。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总体风格偏向于凝重、古朴、典雅,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常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所谓“交领”,是指衣服左右前襟重叠,两边相交成领;“右衽”,就是上衣前襟左边长、右边短,衣服前襟向右掩。这一服饰的诞生,体现的是中国古人泰然自若、宽厚仁爱、与世无争的民族性格和人生境界,从某种程度看也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汉服爱好者之间互称“同袍”,这一称呼也与《诗经》相关。《诗经·秦风·无衣》有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里所说的“袍”透露了当时汉服的材质,也就是麻絮。麻布衣是当时汉服的主流。

据记载,在先秦时期,葛、皮毛、蚕丝等都是主要的服装材料。葛多为平民百姓制衣所用,以麻布为主要衣着材料的庶民,被称为“布衣”。而皮毛、蚕丝等多为王公贵族所用。动物毛皮是人类最早采用的服装材料之一,《诗经·秦风·终南》就有记载:“君子至止。锦衣狐裘。”其他先秦文献里也有羊、狐、虎、狼、黑貂等毛皮做裘服的记载。

春秋时期,古代服饰就已有“绿衣黄裳”,服装有了色彩,也表示染色工艺已有较高的水平。《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谈及交领和青色上衣;“缟衣綦巾”“缟衣茹意”等诗句也可看到衣服的多色系。缟是白色的绢,綦巾是指暗绿色的头巾。茹意是茜草,通过染色可以变成红色。在当时,服饰已出现红、黄、蓝、绿、白等多种颜色,贵族尤其崇尚朱红色。

中国素有“衣冠古国”的美誉,早在周代,衣服就不仅被用来防寒保暖.还被赋予特殊的政治、礼仪等寓意,从中可以看到先人“思想的形象”。

先人在特殊场合对服装有特别的要求。比如,正式场合中,贵族身穿与其地位相符的服装来彰显身份,同时表达对彼此的尊重。在《诗经·小雅·采菽》中描写了天子赏赐诸侯的场景——“又何予之?玄衮及黼。”“玄衮”指的是绣有龙纹的黑色礼服,“黼”指黑白相间的花纹。在当时,“皮弁服”也是古代最早的朝服.这种朝服一般用兽皮制成,多用兽骨和玉石来装饰。“缁衣”也是古代用黑色帛做的一种朝服。

秦代之前,服饰就形成了“深衣”汉服体系。之后,各个朝代根据时代和社会的特点,形成了有各自风格的服饰。

(摘编自彭薇《古代服饰文化“知多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服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
B.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总体风格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C.根据《诗经》的记载,动物毛皮,是人类最早采用的服装材料之一。
D.古代贵族在特殊场合的服饰既有彰显身份的需要,也有尊重彼此的考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指出汉服别称和历史渊源,突出了汉服历史悠久。
B.文章基于民族性格、人生境界的角度分析了汉服的风格特点。
C.文章引用《诗经》的相关诗词,是为了说明古代服饰相关知识。
D.文章指出古人衣着风格、服饰特点与礼仪,体现了作者的研究深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服饰的范畴广泛,衣、冠、发式、鞋等形成了一套礼仪体系。
B.葛、皮毛、蚕丝等成为古代主要的服装材料是因为他们制作简单。
C.春秋时期,红、黄、蓝等多色系的服饰反映了当时较高的染色工艺水平。
D.古代服饰的政治与礼仪功能反映了古代较高的文明水平和思想水平。
2021-04-12更新 | 10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强调“仁”,这个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被训为“仁从人从二,于义训亲”。这提示了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涵,即社会性和群体性。李泽厚先生认为,“‘仁’这一要素对个体提出了社会性的义务和要求,它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性的本质和“仁’的重要标准”。因此,儒家从一开始就不将目光单纯地投射到人的自身修养,而更强调对于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义务承担,儒家个人价值的最高表现始终都是兼济天下,自我修养只是为兼济天下所做的准备,也就是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但同时,儒家又敏锐地体察到了人性的软弱与自私,因此,儒家不同于墨家的兼爱,而强调有差别的爱;不同于墨家的平等观念而强调秩序。这个秩序就是以亲亲为基础,以孝悌为纽带的具有等级差别的秩序,即是“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形成了一个由远.及近,以家庭伦理为基础,以己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网。

不同于儒家着眼于社会性和群体性,道家更追求一种封闭性和稳定性,即所谓的“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类似于桃花源般的境界。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老子着眼于人的固定性与封闭性,既不赞许人的迁徙与流动,也不赞同人与外界有过多的交流,希望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时空格局中得到自然中的满足。此外.区别于儒家将人置于社会,道家更强调将人看作一个独立的具有个人价值的生命个体。

儒家与道家一主外,一主内;一个强调群体性,一个强调个人性。看似截然不同的两种社会建构,在中国长期的乡土社会中实现了奇迹般的协调,共同影响了古老中国乡村的社会形态。一方面,由于儒家对群体性的强调,中国实际上是一个重视关系、交情与伦常的社会,即所谓的人情社会与血缘社会。同时,由于儒家强调有分别的爱,因此中国乡土社会格局也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仿佛“同心圆波纹”似的“差等格局”。值得注意的是,费孝通先生提示我们“这个传统结构的差等格局具有伸缩性……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变化”,归根到底,这也是儒家“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观念的体现;但在另一方面,中国乡村又是一个封闭性较强的、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在人与地的关系,上,中国格外强调地域性,所谓“生于斯死于斯”即是如此。中国乡土社会对土地、对家乡有种极强的依恋性,人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即使离开家乡也必要落叶归根。这种“洞穴情结”追本溯源即来自老子的道家思想。而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人则有着极强的封闭性,传统社会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基本模式即是这种封闭性的体现,而这也多少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摘编自袁子墨《从乡土中国看儒道互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从不将目光投射到人的自身修养,而是强调对家庭乃至社会的义务承担。
B.道家更追求一种封闭性和稳定性,这一点与儒家着眼于社会性和群体性不同。
C.儒家强调群体性,道家强调个人性,它们共同影响古老中国乡村的社会形态。
D.中国乡土社会的人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这一情结来自老子的道家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多处运用引用论证,如引用《说文解字》和李泽厚的话揭示“仁”的内涵,引用费孝通的话论证儒家思想对乡土社会格局的影响。
B.文章运用了大量对比论证,主要通过对比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多个方面的不同,来论证这两种思想对中国乡土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
C.第三段运用因果分析法,分析了儒家强调群体性,影响到对人情、血缘的重视;强调有分别的爱,影响到乡土社会的“差等格局”。
D.第四段以中国传统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这一基本模式为例,论证了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人是有着极强的封闭性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对于儒家的兼济天下,墨家的兼爱更强调无差别的爱;相对于儒家对秩序的强调,墨家更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B.道家不主张人们有过多的迁徙与流动,也不主张人们与外界有过多的交流,而是希望人们生活在相对封闭的时空格局中。
C.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看似不同,却在中国长期的乡土社会中奇迹般实现了互补,共同影响了古老中国乡村的社会形态。
D.道家强调人的固定性,强调将人看作独立的具有个人价值的生命个体,这导致了中国乡土社会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格局。
2020-11-08更新 | 3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