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0 题号:1813728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伟大的转折》用镜头寻觅红军战士的闪光足迹,用艺术丈量惊心动魄的血色距离,力图通过一幕幕以少胜多的浴血搏战、一场场殊死战役的惨烈与凶险,叩问如今的人们:我们当年为什么出发的初心可还记得清?红军在长征路上书写的壮烈史诗可还读得懂?

《伟大的转折》选择深入植根史实,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尽量对长征的真实状态做历史和艺术的还原-艰难的抉择、艰苦的跋涉、艰窘的生活和浴血的战斗。作品讲述的是红军长征最关键的一段时间,即湘江战役后,转战黔、滇、川等地的5个月发生的事情。应当说,这是我党的一次思想解放,是我党带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胜利与复兴的伟大转折和起点。

经过80多年的岁月淘洗、时空化合,长征精神已不仅仅属于一个军队、一个政党、一片地域,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人类战胜邪恶所表现的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伟大的转折》真实地再现历史,艺术地揭示历史经验,这是为了坚守和传承留存在历史中的高贵英雄主义精神,以期成为今天的思想烛照和精神钙质。当然,这部剧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制作不够精致、特型演员的形似与神似拿捏得不够到位等。长征有着说不尽的深厚历史内涵、思想内涵、人文内涵,它在历史长河中渐渐远去,但艺术创作的长征任重道远。

(摘编自《让长征精神成为我们的精神之钙》)

材料二

80多年前,长征的胜利促使当时大批进步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身革命事业,这直接促进了我们党和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大发展。80多年后的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新的长征。长征精神没有丢,不能丢,更不会丢,因为它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

长征途中,“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革命战士为何有如此英雄气概?答案是他们坚守着共产主义信仰追求。正所谓:心有所信,才能行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这些年,又何尝不是一场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伟大长征?80多年前的长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自信与文化自信,这种“走自己的路”的自信正逐渐沉淀升华为中华民族前进的强大定力和深厚历史底蕴。正如毛泽东同志后来所说:“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不算很大,有什么了不起呀!比起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总要好一点吧。”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只有高扬理想信念的风帆,保有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念,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摸索中、自省中、挫折中、成功中获得自信,才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验,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进。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当年的红军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永葆斗志和毅力;既勇于直面困难,又敢于接受挑战。长征的胜利启示我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征不常有,长征亦常态。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精神懈怠的危险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我们应明确关键时期还会有许多新的“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许多新的“金沙江”“大渡河”需要征服。绝不能看到困难就畏首畏尾、喊苦喊累,提条件讲难度,向挫折和压力妥协,否则,任何工作都只能受困于“泥沼”,寸步难行。

在长征前,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就是要向群众宣传,做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建立政权和地方党组织。长征途中,红军用实际行动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在红军途经少数民族地区时,很多少数民族同胞主动为红军带路、送粮草、救护伤病员。可以说,长征精神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人民群众是红军的胜利之本。

80多年前的长征有终点,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的长征没有终点。中国梦的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梦不会自动成真。只有把党的战略目标变成群众的自觉实践,不忘密切联系群众,不断调动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聚合众力、融合众智,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新时期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材料三

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令人感叹的是,长征其实也是“一群年轻人的进发”。因为在这支一往无前的队伍里,大约54%的人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在江西信丰,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只有25岁;在湖南道县,死守湘江阵地的陈树湘只有29岁……就是这群胸怀理想的年轻人,在这条淬火成钢的道路上舍生忘死、抛洒热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怎么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让人欣慰的是,不断有年轻人回到长征路上,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切身感受这一传奇史诗。一名20多岁的网络主播,用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艰苦卓绝的英雄故事,观察长征路上变化与发展中的今日中国;一名95后大学生在重走长征路时,为过去不了解红军的艰辛而流泪。精神是可以传承的,这条地球红飘带孕育的英雄的基因,感染与召唤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曲折而顽强的道路上努力奔跑、奋力前进,探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密码。

有人曾提出疑问,今天的年轻人还用“长征”、还能“长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长征除了是脚步的丈量,更是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摘编自《激扬新长征的青春力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伟大的转折》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聚焦红军长征最关键的一段时间,目的是坚守和传承高贵的英雄主义精神,以期成为今天的思想烛照和精神钙质。
B.《伟大的转折》用艺术再现历史,更利于大众接受,也益于传承长征精神,但艺术并不代表历史,也无法真正还原历史。
C.“心有所信,才能行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诠释了革命战士的英雄气概和对共产主义信仰追求的坚守。
D.新时代的年轻人,依然需要“长征”,把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去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剧作制作不够精致、特型演员的形似与神似拿捏得不够到位等一些不足,削弱了长征精神的历史内涵、思想内涵、人文内涵。
B.在80多年后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今天,因为长征精神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所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新的长征。
C.长征的胜利启示我们,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克服精神的懈怠和现实中的一切困难,在新时代阔步前行,否则只能受困于“泥沼”,寸步难行。
D.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要想走好未来的路,就要回到长征路上,切身感受这一传奇史诗,更要以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的英雄故事。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闽南师范大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开展“重走红军路”主题活动,通过带领学生们体验“红军长征路”,提升新时代青年的思想和精神境界。
B.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州委书记率州级领导干部沿着红军的足迹重走长征路,从红色基因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C.“长征精神,将成为我人生中重要的一课,我也会坚守和发扬这种精神,走好今后的人生路。”广西大学生“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结束后,参加的学生如是说。
D.近日,电影《红色往事》在“创在江西”青创AI基地举行公益放映活动,这标志着电影《红色往事》重走长征路公益放映万里行活动正式开始。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及毛泽东《七律·长征》进行概括。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喜庆、祥和、大气、浓烈,在百花齐放中突出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结合,在精彩纷呈里彰显传统艺术的时代精神,是一台精美、精炼、精致的戏曲晚会。

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戏曲艺术繁荣兴旺的喜人景象。参演剧目既有观众耳熟能详、传播较广的京剧、昆曲、豫剧,也有极富地方风味的婺剧、丹剧、绍剧、闽剧、晋剧、吉剧和川剧,可谓梨园百花齐放,剧种争奇斗艳。近年来,随着戏曲振兴工程的实施,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京剧像音像工程、“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等稳步推进,地方戏的保护传承取得明显进展,一大批地方戏呈现出新老融合、生机焕发的生动景象。

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群英荟萃、少长咸集,充分展现了我国戏曲艺术传承有序、后继有人的美好前景。84岁老艺术家童祥苓壮怀激烈,“杨子荣”英姿豪迈、气贯长虹;72岁老艺术家裴艳玲老当益壮,“林冲”夜奔,愁肠百结、令人动容;75岁老艺术家章其祥身手不减当年,“关羽”观阵,渊渟岳峙、声振屋瓦。而最小的一位主演只有10岁。尤为可喜的是,一大批青年戏曲工作者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唱念做打,功底扎实,对人物内心的挖掘与塑造,立体生动,给戏曲艺术增添了青春的力量。

晚会中一些剧目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深受群众喜爱。这既是因为其艺术价值高,更是因为其中蕴含着深沉的家国情怀,承载着追求正义与美好的理想。豫剧《苏武》、绍剧《佘太君》、晋剧《于成龙》这三部戏,一部源自传统剧目,一部改编自京剧,一部是新创剧目,分别塑造了坚守气节的志士、爱国救国的英雄和清廉为民的官员三个人物形象,时代虽然不同,角色虽然各异,但家国情怀却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源远流长的家国情怀经过艺术家的匠心演绎,历久弥新。

戏曲不仅仅是传统的,也可以是现代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原汁原味的传统,表现内容却可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婺剧《信仰的味道》和壮剧《黄文秀》,分别塑造了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和牺牲在扶贫一线的青年黄文秀,把“初心”与“使命”的主题用戏曲艺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具有催人泪下、发人深省的艺术力量。

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给人以优美的精神享受和深刻的思想启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戏曲艺术植根于人民,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心理,我们应该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发展,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绽放出时代光华,而更为群众所喜爱。

(摘编自2020年01月02日《人民日报》,张贺《让传统戏曲绽放时代光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追求精美、精炼、精致,所以晚会精彩纷呈,喜庆、祥和、大气、浓烈。
B.戏曲振兴工程的实施促成了近年来我国戏曲艺术繁荣兴旺的喜人景象。
C.大批青年戏曲工作者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继老戏骨之后成为戏曲舞台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
D.蕴含着深沉的家国情怀的经典剧目经过艺术家的匠心演绎,更为群众所喜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总起论题,再展开分述,最后归结出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发展,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绽放出时代光华的中心论点。
B.文章论说近年来我国戏曲艺术的喜人状况时,从艺术形式、艺术人才、表现内容及思想价值等方面层层展开,各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
C.文章在论述戏曲表现形式的传统性和表现内容的创新性时,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来增强说服力。
D.文章尾段引用习总书记的讲话,运用引用论证来强化自己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承戏曲就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B.实施戏曲振兴工程,可以使地方戏的保护传承取得明显进展,让一大批地方戏焕发出勃勃生机。
C.进入新时代,传统戏曲也应该是现代的,要用葆初心和担使命的思想,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
D.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我们才可以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2020-09-20更新 | 8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奇幻电影是基于现实世界对超自然的人、神、妖共存的多维时空的重构,是对虚幻异域空间的想象性建构。它往往利用数字技术以夸张、变形、寓言或传奇等方式,表现超真实世界的拟态载体,折射生命的本质并传递创作者对世界的理解。

②奇幻电影能够让观众接受的前提是讲好故事。目前奇幻电影大多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本位,杂糅了神魔、玄幻、武侠、动作等类型元素,借助特有的神怪文化资源完成阐释现实世界的意旨。中国古代神话作为人类共同的记忆载体,凝结着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使人类从中能够探寻到共同的情感。相当一部分奇幻电影选择了以民间传说、神魔故事作为文学叙事的母题,以多元化的视角去反观人性,借助不同世界的生灵重构超越自然的多维时空。如《捉妖记》《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奇幻电影将人、神、妖等不同世界的生灵放置在共生共存的空间中,试图唤起现代人心灵回归并实现精神层面的救赎。

③作为本土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电影类型,奇幻电影同时需要在传统经典故事文本基础上重新传达人类共同的心理情感,引发人们对现代文明危机进行反思,以追求人类共同的、永恒的价值。《庄子》中说:“齐谐者,志怪者也。”神怪故事的主题往往是诡异事件及妖鬼与人类的互动。中国观众对神怪故事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接受基础,《聊斋志异》《西游记》《山海经》《搜神记》等传统经典文本中的故事往往被其他文艺样式取材改编,同样给奇幻电影提供了新的叙事空间。

④奇幻电影对于传统经典文本的取材改编其实是二度创作的过程,需要调整故事设置与矛盾冲突进而凸显电影的戏剧性。在人物刻画与塑造,场景的渲染与设置等方面需要更加生动,而往往设置出人意料的结局无疑会增加电影的趣味性与观赏性。就目前奇幻电影“西游系列”的改编而言,在重构“西游”经典奇幻世界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对打斗场景的设计与视觉效果,借助数字技术创造出较为恢宏的场面。然而,这些经过改编的奇幻电影,却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原著的内在叙事性,形式大于内容的视觉奇观场景难以掩盖故事情节的缝隙与空洞,让观众感受不到要传达的核心精髓,无法塑造经典文本中那样生动的艺术形象。由此,奇幻电影对于经典文本的改编,需要在满足观众精神诉求与娱乐消费中,寻求主流价值与电影市场之间的共赢,力争在接受性和整合性等向度上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引导观众在世俗生活中实现精神的自我疗愈与自我救赎。

⑤奇幻电影需要新的思维模式推动整体叙事转型。以人工智能等重要科技成果为标志,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也引起了保护自然和人类的生存警醒。奇幻电影《流浪地球》改编的巨大成功,为中国电影工业及硬科幻文化产品带来发展的新趋势。该部电影设置了科幻的时空概念等科学范畴的命题,在充满科技特性与工业基因的叙事话语中,穿插了营救地球过程中战友合作、牺牲以及父子祖孙之间的亲情等人文元素,与年轻一代观众的生活相接近,被称为国产电影中的现象级作品。

⑥同时,奇幻电影需要将科技思维与中国哲学思想进行融合,借助数字化手法与超自然影像来传递古老的东方智慧,重新建构新的宇宙观、天下观、价值观与和谐思维、一体思维等理念,较好地实现民族性、现代性与世界性之间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处理好价值引领与审美情趣、艺术性与娱乐性等之间的关系,成为新的国产电影市场的生长点。

(摘编自李娟《奇幻电影中的文学叙事资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奇幻电影是对虚幻空间的想象性建构,折射生命的本质并传递创作者对世界的理解。
B.奇幻电影通常将人、神、妖等放置在同一个空间中,实现现代人精神层面的救赎。
C.奇幻电影通过重新传达传统经典故事中共同的心理情感来引发人们对现代文明危机的反思。
D.奇幻电影借助特有的神怪文化实现阐释现实世界的意旨,对中国观众而言比较容易接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奇幻电影让观众接受的前提是讲好故事,举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例子。
B.第③段,作者提出了奇幻电影也可以将传统经典文本中的故事作为新的叙事空间的观点。
C.第①段以“西游系列”的改编为例,论证了奇幻电影必须在主流价值与市场之间寻求共赢。
D.第⑥段,作者指出奇幻电影发展的一个方向是处理好价值引领与审美情趣、艺术性与娱乐性等之间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奇幻电影采用多元化视角反观人性,借助不同世界的生灵重构超越自然的多维时空。
B.在对传统经典文本的取材改编时,设置出人意料的结局可以增加奇幻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
C.奇幻电影“西游系列”只注重对打斗场景的设计与视觉效果,故事情节毫无内在叙事性。
D.《流浪地球》的成功,表明奇幻电影需要新的思维模式推动整体叙事转型。
2021-08-28更新 | 5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他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例如责备李白参加永王出兵事等等)。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还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然而做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饭,仍有苦恼,也仍然逃不出社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如果说,《春江花月夜》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这里的情况就刚好相反,尽管没多谈,却更感沉重,正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然而就在强颜欢笑中,不更透出那无可如何,黄昏日暮的沉重伤感么?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传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空漠的感喟。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现出一付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鬓微霜,又何妨”……,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具有同样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王船山也是如此。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二:

人生到底是什么呢?苏轼在想:就像鸿雁飞在茫茫的天空中,偶然在雪地上停息,留下一些印迹,而后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生命只是一种偶然吗?走过的路上那些模糊的印痕,星星点点,似断似连,又能够说明什么?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在支配着这一切呢?年轻的苏轼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

但不管怎样,人总还是要辛勤地努力吧!当年父子三人走在崤山道上,风雪交加,路途崎岖,蹇驴在颠簸中发出长长的嘶喊。这就是路。如今兄弟俩都考上了进士,从小官做起,跟各样的人打交道,疲惫、厌倦总是难免,但总还要努力走下去,这就是路。

在苏轼的诗中,“飞鸿雪爪”的比喻从情感上说带有惆怅的意味,不像“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那样表现得洒脱。但在哲理上,它也体现着佛禅的无常观。人世无常,虽然也可以导出某种无可奈何的心情,但若是以“无所住”的态度去应对无常,也可以引导出超越的旷达。在这首诗里,两种情绪同时存在。

正像前面说过的,无奈也罢,旷达也罢,对苏轼来说,这些都不妨碍在人生道路上总须有所努力的积极态度。我们看苏轼的一生,一方面喜好老庄与佛禅,能够以超越的眼光看待世事的变幻,但作为一个官员,他却始终是正直和富于责任感的。他任徐州太守时,黄河决堤,大水围城数十天,徐州城岌岌可危。苏轼住在城墙上的小棚子里,有家不回,以安定民心,终于率士民顶住了洪水的侵袭,赢得了极大的声誉。任杭州太守时,他为了兴修水利而疏浚西湖,留下了一条风光绮丽的苏公堤。他绝不会把自己“空”成一个对现实世界毫无意义的虚壳。

(摘编自骆玉明《诗里特别有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的诗文最早在文艺领域中充分透露了人生空漠之感,不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
B.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的关键,是因为苏轼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
C.阮籍、陶潜对政治杀戮都感到恐惧哀伤,但并没有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D.朱熹、王船山不喜王安石,也不喜苏东坡,因为他们觉得二者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些,但在中国文艺史上的影响却略胜一筹。
B.《红楼梦》中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种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苏轼的影响。
C.人世无常,可以生发出无可奈何的心情,也可以生发出超越的旷达,这些都不妨碍人们在人生道路上所持有的积极态度。
D.喜欢老庄与佛禅,以超越的眼光看待世事的变幻与始终正直和富于责任感是不可能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
3.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飞鸿雪爪”,但作用并不相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2-10-18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